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技术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教材分析
  PowerPoint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应用于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完整、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关PowerPoint的内容偏重单一技术操作,忽视表达信息的策略、方法和技巧,没有突出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同时缺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学科整合,无法充分体现信息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重要作用。本节课在建立相关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针对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以“数字故事”为载体,突出课程整合与实践的统一,力求以实际应用体现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 学情分析
  以往的学习经历以及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使用经验和操作基础,但在主动联系其他学科,有目的、有策略、有方法地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方面,其意识、习惯、行为和能力都比较欠缺。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操作方法,但要将两者联系起来综合运用,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在信息技术课上,学生往往注重对单一软件的操作,而忽视知识的横向联系,在不同软件的综合运用方面缺少足够的训练。
  ●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数字故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感知并理解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创作过程;理解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与效果,掌握表达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听讲、阅读、模仿和思考,在作品创作、动手实践的过程中,经历数字故事的创意、设计、制作及表达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字故事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效果,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感受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行为。
  ● 重点与难点
  重点:数字故事的创作与表达。
  难点:数字故事的艺术表现和表达技巧。
  ● 学习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下册);从互联网或其他方面获取图片、背景音乐等创作素材;通过《学习指导》获得作品的制作说明和软件操作步骤;能够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教室以及投影仪等。
  ● 教学环节
  1.引入新课(约2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从传统的“讲故事”说起,引出数字故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概念:数字故事是将“讲故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
  特点:数字故事是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艺术组合。
  作用:数字故事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借助信息技术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充分展现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态度。
  (2)学生行为
  学生听讲,了解数字故事与传统故事在创作方式、讲述方法和表达效果上的区别。
  设计意图:将数字故事引入课堂,完成“了解数字故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的学习目标。在本环节中,学生利用传统的“讲故事”进行知识迁移,初步了解什么是数字故事。经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叙述数字故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列举出数字故事与传统故事的不同之处。
  2.感知欣赏(约3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展示教学示例《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前半段,在演播时同步讲解本示例的叙事特点、情感意义和表达效果。
  《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片段
  我有个外号叫“23号”,是因为我们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每考试,我都排名23。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也就是名副其实的中等生。爸爸妈妈觉得这个外号很刺耳,我却欣然接受。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唯有我,“23号”,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间。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我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其他的小孩子毫不怯场,赢得一阵赞叹。
  而我,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人们忽然想起,只剩我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我认真地回答:“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众人礼貌地表示赞许,紧接着追问第二志愿。我大大方方地说:“我想做妈妈,穿着印有叮当猫的围裙,在厨房里做晚餐,然后给我的孩子讲故事,领着他在阳台上看星星。”亲友愕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爸爸妈妈的神情,极为尴尬……
  (2)学生行为
  学生边观看示例,边听教师讲解,形成对数字故事的深入感知和领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示例演示和同步讲解,完成“知道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创作过程;体验其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效果”的学习目标,为下面的作品创作奠定了基础。在本环节中,由于示例的故事主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听讲和思考,引发情感共鸣,对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表现手法有深入的理解,进而产生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经过此环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并描述出数字故事的叙事方法和创作过程,产生创作热情。
  3.创作故事(约23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首先根据《坐在路边鼓掌的女孩》前半部所描绘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完成后续内容的情节构思、文字编写、素材收集、画面设计与实际制作。而后,教师结合《学习指导》,讲解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方法:①在Word中对故事中的文字进行编辑、整理;②按每张幻灯片出现的文字进行分段,设置文字格式为“标题1”;③在Word中,利用“发送”功能,将编辑好的文字直接发送到PowerPoint中,发送成功后,每段文字将出现在不同的PowerPoint幻灯片中;④对幻灯片进行画面设定、版面调度、设置切换方式和插入背景音乐;⑤根据演播要求进行排练计时。   (2)学生行为
  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借鉴,形成自己的创意,进行文字编写、素材准备和艺术构思,动手操作,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这节课的关键环节,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完成“续写出符合人物特点的故事情节,制作数字故事作品;掌握用计算机进行写作和表达的方法,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行为”的学习目标。在真实、完整的创作过程中,综合运用写作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术,表达思想,抒发情感,体验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将文字由Word“发送”到PowerPoint,是为了突出软件的综合运用,将新、旧知识与技能进行有效链接并组合,强调软件的工具性和适用性;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特点,《学习指导》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在本环节中,学生在《学习指导》的引领和教师的帮助下,熟练操作Word和PowerPoint软件进行文字编辑、版面编排和音乐设置,完成作品,实现自己的创意。
  4.讲故事(约10分钟)
  (1)教师行为
  师生共同讨论讲故事的技巧。
  讲故事的技巧:发音清晰、准确;音调要随着情节的变化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动作恰当,表情自然。
  教师指定几位学生在全班演播并讲述各自的数字故事,由全班同学共同点评,从故事情节、蕴含意义、艺术质量及讲述技巧等方面进行讨论和交流。
  (2)学生行为
  学生听别人讲故事,准备自己讲故事,积极主动地参与交流和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讲故事”活动,完成“理解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与效果,掌握表达的方法和技巧”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展现自己的作品,亲历创作数字故事的完整过程,感受创意、设计、制作与表达的乐趣,享受信息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美妙之用。在本环节中,学生要利用自己的作品,有技巧、有效果地讲故事,积极发言,诚恳、坦率、友善地进行点评。
  5.交流感悟(约5分钟)
  (1)教师行为
  教师要求学生以“小女孩我想对你说……”为题,用简洁的话语谈谈听完这个故事后的感受。
  (2)学生行为
  学生共同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悟。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交流,交流的重点是作品的哲理性和教育意义。深化“体验数字故事在情感表达上的重要作用和艺术效果”的学习效果。每个故事都蕴含着一定的道理,给人以各种各样的联想和启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感悟,能够更好地体会故事中的道理,体现数字故事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在本环节中,学生间相互交流,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在为人处世、人生意义等方面的认识。
  6.归纳总结(约2分钟)
  (1)知识总结
  创作并制作数字故事的要点:①故事情节要吸引人;②文字描述要生动感人;③制作要精良,有较高的艺术水准;④讲故事时,要有丰富的情感投入,表现力强。
  (2)学习方法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①认真观看,专注听讲;②仔细阅读并理解《学习指导》;③深入思考,产生独特的创意;④通过借鉴、模仿,形成独特的创意;⑤动手操作,在技能上得到训练。
  ●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主要思路是引导学生从单纯的演示文稿制作中跳出来,着眼于用演示文稿来解决现实中的真实问题,在实践中体验和理解信息表达的多种形式与效果,进而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从上课的实际效果看,由于所选择的故事主题非常贴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实际生活,学生在续写时“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讲”,为实现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本节课遵循了“从实际应用中掌握技术”的课程思想。教学重点并没有放在技术操作上,而是突出了编故事、讲故事等实际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文字编辑、画面设计、动画制作、软件综合运用等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学生的学习重心一直保持在作品创作上,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适用性。通过学生的作业质量,能够反映出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加入了“讲故事的技巧”,强调了信息表达的方式、作用与效果。从实际教学中看,学生在这一环节的表现较差,缺乏有效表达信息的训练,表现拘谨,有照念稿子的现象,今后应该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另外,操作水平的差异,也影响了部分作业的质量,这与之前课程中有关操作技能的基础训练不够直接有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南宁市22所中小学的电子白板应用情况进行研究,主要涉及电子白板的配备、电子白板的应用情况、教师培训情况、教师使用电子白板的态度等四个方面。研究发现:广西中小学电子白板普及率不高,分配不均衡;教师使用电子白板教学的积极性好、认可度高;教师的电子白板应用水平一般;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电子白板未及时更新、教师缺乏有效培训等问题。  关键词:电子白板;中小学;问卷调查  20世纪9
教学目标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起点英语二年级下册Unit 13Time中的第一课时,本课重点是学习时间的正确表达与如何询问时间。该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到实践中,达到“用中学,学中用”的目的。本课主要从情境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言语交际为中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课标词汇:clock、tim e、breakfast、lunch、su
摘 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教学便利,发挥信息技术直观、可控的优势,能够进行动作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从而优化体育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 体育教学 辅助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22-0-01  1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教学便利  一般而言,初中时期的体育课
第十一届NOC活动 网络教研团队 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小学语文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达成目标:  ①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听录音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通过观看提供的学习资源,弄清为什么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并知道如何去打开大自然这本书。  ④
近几年,随着“思维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在各领域越来越广泛、深入,如商业领域所展现的“可视化思考”,科研领域展现的“思维可视化研究”,艺术领域展现的“发散的艺术思维”,等等。同样,在教育领域,“思维可视化教学”开辟了教学的新篇章,思维导图、概念图、鱼骨图等图示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受到教师们的青睐。然而,如何将“思维可视化”真正地融于各学科教学,如何使其为教育教学模式带来切实的改变,仍需要教育者
目前,大部分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通病是:动手能力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无法“学会学习”。学生进入职高之后,不再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但就业问题却始终无法回避。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和侧重,所以课程也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应的设置。  ● 淡化师范步骤,增加课堂互动  案例1:在“插入对象”的课程教学中,一位教师以制作贺卡的形式进行呈现。他利用课件展示自己制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合理开发和利用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相应等级(2~9级)学生的年阅读量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调查发现,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并未完成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课提倡“任务驱动式”教学,从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几乎都是任务驱动的影子。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实践活动。而“基于项目的学习”除了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和成果之外,还强调了项目分析、项目规划、
分层次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学生的差异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们由于智力差异,学习速度的差异以及初中教学环境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造成了他们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我任教的这一届学生在初入高一的时候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两极分化特别明显。有的学生已能自己独立制作网站,动画等等,而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windows基本操作都模模糊糊。淮阴师院附中周南老师遇到的情况“有个别学生以为双击就是鼠标的左右
最近,观摩了两节多媒体思品课,想法颇多。这两位老师讲的都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中的第二节《我与老师交朋友》。从常规评价标准来说,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非常齐全,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中规中矩,知识目标实现得很好,似乎让人找不出什么缺点;但又觉得这堂课无波无澜,体察不到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而第二位老师正好与之相反,走的不是寻常路,似乎完全不讲什么章法,连知识点也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