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遗传占15%、环境占10%、医疗占8%、气候占7%、自我保健占60%。由此可见,健康的主动权其实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本期“特别关注”,我们邀请了《大众医学》新一届顾问团的15位名医大家,分别从他们各自的专业领域,为广大读者提15条中肯、实用、行之有效的健康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主动争取健康”的方法,最终收获健康。
1. 健康膳食:适而有度,因人而异,杂而不乱
马志英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不知吃什么好!有的医生说,吃点香菇和蘑菇有利健康,而有的专家却说它们易富集重金属,不能多吃。”类似的食品营养和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事实上,部分食物确实存在“营养”与“安全”相互矛盾的情况,有营养的食品,可能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比如香菇和蘑菇,其营养价值已被很多研究所证实,但也有许多科学研究证明,香菇、蘑菇等食用菌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提出的观点,都有科学根据,但大众希望获得的是一个权威的综合性结论。
想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首先要做到“适而有度、因人而异”。以食用菌类食品为例,既不要害怕得不敢吃,也不要大量吃,成人要适度,儿童和孕妇要少吃。因为从近年来我国各地对香菇等食用菌的安全风险监测和市场抽检结果来看,大部分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总体而言是安全的,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尤其是砷和镉。食用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菌菇,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危害?多项研究报告显示:食用菌生产基质、食用菌品种及栽培方式是影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当食用菌中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就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从单一重金属超标风险来看,成人摄入栽培食用菌较安全,但儿童摄入栽培食用菌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其他食品同样如此。大家不要因为听说某种食品有“抗癌、延寿”功效而大量吃,所谓的“抗癌冠军”红薯、芦笋、花菜等,过量摄入也会使营养失衡,带来健康风险。近几年,深海鱼油的保健功效备受追捧,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服用。实际上,“深海”并不等于“无污染”,金枪鱼等大型深海鱼类体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较高,若长期食用,会带来安全隐患。婴幼儿、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应控制食用深海鱼类及其产品,宜选择安全性更高的其他鱼类来保证营养均衡。
其次,健康膳食还应做到“杂而不乱”。“杂”是指食品的多样化,杂粮、杂菜既可保证营养均衡,又可避免风险隐患;“不乱”是指不偏食、不滥食、不盲目择食,各种肉、禽、蛋、菜、果的数量和品种要把握好。
第三,健康膳食还要把握“质”,尤其是食品的质量。比如,每人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有人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而不敢多吃。其实,与农药残留带来的实际危害相比,蔬菜给人体带来健康益处远远超过其隐患。大家可以经常看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关注其发布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从中了解哪些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较低、哪些鱼抽检不合格等,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你选购食品的参考根据,远比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各类“谣言”靠谱得多。
2. 保持良好心态,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徐一峰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萎靡不振、情绪消沉的时候,尤其是在工作繁忙、人际关系紧张时。有时甚至没什么原因,也会觉得“乌云当头”、心情烦闷。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以下是可供参考的建议。
1.对爱有感恩之心。与亲密伴侣共度有意义的时光,不管多忙,与亲密伴侣共聚的时光和良好互动,会使人感到更幸福,大家千万不要轻易舍弃这样的机会。如果你有工作、学业方面的忧虑,不妨向亲密伴侣倾诉,不要觉得别人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而憋着不说。
2.花时间与朋友相处。与朋友相处将你活力十足,对生活充满热情。只要有时间,不妨多和朋友聚会。当你感到慵懒或不开心时,不妨试试和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你的心情会随之“多云转晴”。
3.定期做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还有助于人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坚持运动是一种好习惯,但并非每天都要做相同的运动。比如,每周可以安排3天跑步、4天快走;也可以4天做瑜伽,休息1~2天。
4.保证充足睡眠。只有休息好,心情才会好。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切忌平时“缺觉”,周末“补觉”。早晨醒来不要急于看手机、刷微信,给自己些许安静的时光,为迎接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5.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想要保持良好心态,健康和多样化的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人体的能量水平会影响心境,不要因为忙工作而忽略了三餐,也不要暴饮暴食。
6. 多喝水。人体缺水可能导致心情变差,一杯水有助于唤醒身心。每天至少饮用8~10杯水,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想到要喝水。
7. 留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便有成堆的事情要你处理,也要试着留出时间给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弹奏乐器。
8. 抽时间帮助他人。定期留出时间从事与职业无关的社会服务,如做义工等。在帮助他人,使他人更幸福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开心起来。
9. 每天早晚静坐10分钟。在安静的房间里,找个舒适的座位,聚精会神于自己的呼吸,使身体各个部分处于放松状态,让思绪放空。打太极拳、做瑜伽等,也可以起到同样效果。
10. 不要让小事影响心情。很多人会因为丢了雨伞、与同事不开心、交通拥堵之类的琐事而影响了心情。实际上,这些都是不起眼的琐事。每当被小事困扰时,大家不妨提醒自己,要着眼于“大处”,要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学会这么思考:“这些事情绝不会毁了我的心情!”
11.及时处理“主要问题”。当你觉得心情低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时,应及时找出困扰你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并作相应的处理。
3. 爱运动,也要会运动
李宏云 陈世益 如今,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喜欢运动的时尚达人常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参加各种运动,如跑马拉松、打篮球、踢足球、打网球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使友谊得到升华。然而,运动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运动可强健体魄、提高机体免疫力、使人身心愉悦,但不恰当或过度的运动则可能危害健康,导致各种运动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科学、安全地进行运动,预防运动伤害,从运动中既获得健康,又得到快乐,是每一位运动达人应当重视的问题。
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量体裁衣”很重要。不同人群适合从事的运动项目不尽相同。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网球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往往需要机体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肌肉在很短时间内进行无氧收缩,年纪较大、存在心肺功能疾病者,就不适合参加这类运动;有肩关节疾病、腰肌劳损者,不适合从事打羽毛球等需要上肢频繁上举、腰部反复扭转的运动;有膝关节和踝关节疾病,如韧带、半月板、软骨损伤者,不适合参加长跑、滑雪、骑车等以下肢受力为主的运动。因此,在开展一项持续长久的运动前,大家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针对性体检与咨询,由专业的运动医学专家为你选择一项合适的运动。
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运动频率与强度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下子将运动目标提得很高,也不要过于频繁地进行过量运动。运动前,要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并在自己身体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运动。例如,喜爱跑步的人最好将长跑的次数控制在每周3~4次,每周加量10%~20%,跑步时监测心率,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85%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后心情愉悦、略感疲劳,休息后很快恢复,没有后遗伤痛,说明运动量合适。
预防伤病,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可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比如,骑车和滑雪时佩戴防护头盔,能降低发生颅脑外伤的风险;长跑应尽量在塑胶跑道上进行,以缓解对下肢的冲击力,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双合适的跑步鞋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专业的仪器可以测量人在行走和奔跑时足部压力的分布情况,并可根据测试结果为跑步者量身打造最适合他的鞋垫及运动鞋,从而减轻足部压力,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减少运动时发生膝关节和足部损伤的风险。
观天察地,选择合适的环境与气候
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运动时,“天时、地利”更加重要,有些运动宜在室内进行,有些则宜在室外进行;有些运动适合早晨进行,有些运动则适合安排在傍晚或晚餐后。在从事跑步、越野、拉力运动前,提前熟悉场地、弯道、路面状况和周围环境,能够大大降低运动时受伤的风险;户外运动应避免在黑暗、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及在雨雪、大风等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一面发生意外伤害。
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正确的运动姿势也能减轻运动损伤的发生。比如,正确的长跑姿势是,身体前倾、膝盖前屈、小步快跑,这样跑起来既不费力,又能调动大腿肌肉、缓冲压力、分摊下肢所受到的冲击力;打网球时,应通过整个上臂的挥动来击打网球,而非单纯通过手腕的运动来击球,这样可以明显降低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率。
注意热身和放松练习
热身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运动前的热身可调动机体的反应,增加各器官的协调性,放松韧带与肌肉组织,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运动后也不能马上停止,需要做一些慢速的活动和放松练习,我们称之为“后整理”,以免心脏和血管突然放松,血液在肢体淤积,导致回心血量不足,影响机体重要器官的血供,诱发脑供血不足等意外。
注意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平时进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锻炼,以及关节周围韧带组织的牵拉,也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比如,从事长跑和骑车锻炼的人群,平时要注意下肢力量,尤其是股四头肌力量的锻炼,以减少膝关节损伤的风险,而牵拉位于膝关节外侧的韧带,可降低髂胫束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发生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肢体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等不适,一定要立刻停止运动,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切忌认为凭意志就能坚持锻炼,或认为只要坚持下去,疼痛就会消失,应及时去医院请运动医学专家诊治,由医生为你制定详细的治疗及康复计划。
总之,希望大家在享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健康体魄的同时,也要学会避免运动损伤。
4. 健康睡眠,生命之源
许良
健康是生命之源,良好睡眠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在人生的旅途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将“睡得香”定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如今,不仅中老年人有睡眠障碍,就连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也常说睡不好。
失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失眠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生活和婚姻质量,可能增加车祸和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失眠会使人过早衰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失眠还会引起多种不适症状,如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疲倦、情绪不佳,甚至自杀倾向。儿童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什么都可以省,睡觉不能省;什么都可以缺,睡眠不能缺。人不能没有充足的睡眠。所谓“充足”,不一定意味着睡眠时间长,而是要有足够的深睡眠。睡眠障碍患者由于夜间睡眠节律严重紊乱,深睡眠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深睡眠,即便一天睡上十几个小时,仍会感到疲乏、嗜睡。夜间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正所谓“睡眠混乱,百病丛生。”失眠缠身,怎么办?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体会到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体脑并用,精神乃治
失眠症康复与预防的主题思想是,尊重自然、合理作息、顺应四时、有益健康、体脑并用、精神乃治。 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适应,二者不能偏废,才能保持体格健壮和精神健康。总体而言,失眠者大多是精神活动超负荷、整天多思多虑,而体力活动不足。有的患者经治疗好转后,常不易巩固,重要原因之一还是体力活动太少,精神负担太重。因此,无论是从失眠治疗和巩固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失眠预防的角度而言,都要重视“体脑并用”的问题。
2.膏粱厚味伤健康
现代人应酬多、饭局多,暴饮暴食不仅影响健康,也影响睡眠。我们体会是,素菜餐餐有,鱼肉酌量有,海味偶尔有。主食除米饭外,可以增加一些杂粮,如大麦片、玉米等。
3.不乱投医、乱吃药
失眠症发生后,切忌乱投医、乱服药。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几天失眠在所难免,只要及时根据失眠诱因进行调整,绝大多数人可以恢复正常睡眠。不要一失眠,就担心自己生了重病,立即服用安眠药。如果失眠持续两周以上,一夜只能睡2~3个小时,并出现白天头晕、头胀、心慌、心烦、口干,甚至影响工作或学习时,应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失眠首选中药,副作用较少。服药见效后,不要认为病情已愈,立即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以免病情反复,最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巩固治疗效果。
5.健康口腔,健康人生
王 兴
健康的口腔是社会进步文明的窗口。口腔疾病不仅破坏了口腔的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还会导致和加重许多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吸入性肺炎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日常口腔保健方法,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不仅关系到口腔健康,也是全身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维护口腔健康,你该做到的事
龋病和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几乎累及每一个人,又被称为全人类的疾病。这两种疾病产生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会导致牙齿破坏和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还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器官,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疾病。因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维护口腔健康,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包括:①每天早晚刷牙两次、饭后漱口。目的是清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②刷牙时,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③选择合格的牙刷并定期更换。宜选择刷头小、刷毛排列合理、刷毛软硬度及长度合适、刷毛顶端圆钝、牙刷柄长度和宽度适中的牙刷。④刷牙方法要正确,宜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有效清除龈沟内的牙菌斑。⑤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⑥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⑦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不吸烟。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两次牙齿洁治。⑨出现口腔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牙齿缺失等问题,应尽早诊治,以免小病拖成大病,使简单问题变成复杂问题。
给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建议
1. 孕妇
已有证据表明,患有牙周病的孕妇会导致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因此,女性在怀孕前应接受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治疗已有的口腔疾病。为了迎接健康的宝宝,女性在孕期和产后更应坚持刷牙和漱口,保持口腔卫生。通常,孕早期女性应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孕中期女性(怀孕4~6个月)可以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2. 儿童和青少年
口腔健康应从婴幼儿开始做起。婴儿出生后,家长就应该每天用软纱布为其清洁口腔。乳牙萌出后,家长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乳牙列形成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每天为孩子刷牙2次。孩子2岁以后,父母应应教会孩子刷牙,并教育孩子每天至少刷牙2次。鼓励儿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避免孩子养成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影响口腔健康的不良习惯。学龄前儿童宜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平时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也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以预防龋病。尽可能用窝沟封闭的方法预防“六龄牙”(第一恒磨牙)的窝沟龋。及时治疗乳牙龋病及牙外伤。加强青少年牙龈炎、牙列不齐的防治。
3. 中老年人
对中老年人而言,至少保持20颗可以行使功能的牙齿至关重要。老年人牙齿脱落主要是由于龋病和牙周病导致。老年人还常常伴有因牙齿磨耗过度导致的食物嵌塞和牙本质敏感,均应及时诊治。缺失牙齿的老年人应及时修复缺失的牙齿,一方面可恢复咀嚼功能,另一方面可避免因牙齿脱落对剩余牙齿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佩戴活动假牙的老人应每天清洁自己的活动假牙。老年人还应关注口腔黏膜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因为老年人是口腔黏膜恶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若口腔内有久不愈合的溃疡,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6. 学看药品说明书,为安全用药“加分”
徐 正
安全合理用药,是医师、药师的责任,也是每个用药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用药治病,效益与风险同在。药物若使用不当,后果有时会很严重,可能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可能成为“毒药”。
1. 遵医嘱用药,服药前先看说明书
有病看医生,按照医嘱用药,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患者不愿意按医嘱用药,或者一开始听医生的,待病情缓解后,就自作主张了。医师具备用药知识,其处方又经药师审核,患者为何不把用药的事情托付给专家呢?自行或仿照朋友的说法用药、停药、换药,会比医嘱更适合吗?
不需医生处方就能在药房买到的药物都是非处方药物。这些药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出问题的情况较少,常被用来治疗一些常见小毛病。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一般写得较为通俗易懂,大家可按照说明书上标注的方法服药,若仍有疑问,可向药店内的药师咨询。需要提醒的是,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注明连续使用期限,通常为3~5天。若连续服药3~5天后,症状仍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遵医嘱”用药和“看药品说明书”用药,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医嘱是医生针对你的病情,有针对性地为你讲解药品说明书上的要点。因此,无论服用的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患者在服药前都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2. 关注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药品说明书上的内容较多,除用法、用量必须遵照规定以外,“禁忌”和“注意事项”也很重要。比如,对该药物过敏者,要避免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孕妇,好多药物都要慎用。大家要学会主动“对号入座”,对自己负责,不要“闯红灯”。
3. 减少联合用药
除特殊治疗目的外,不要联合用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时会相互影响,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可在药品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一栏中查到。
4. 别被药品说明书吓倒
有些人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列了很多不良反应,非常害怕,不愿意用药。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药品能上市,说明都是比较安全的。药品说明书上罗列的大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较低,且未必都会发生在你身上,特别是那些罕见的不良反应。当然,需要长期用药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会高一些。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留意自己服药后的身体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肝肾功能等,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的征兆,应立即去医院就诊。通常,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就会消失。
7.心脏要健康,管好血压和血脂
何奔 孙宇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5年6月30日发布的《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照此估算,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高达为2.7亿人。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知晓血压,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对心、脑、肾等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是缓慢、长期和持续性的,血压一天得不到有效控制,这种损害就会一直存在。血压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不控制。
定期测量血压是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最好办法。鉴于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故所有成年人均应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摄盐过多、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者,应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自测或体检时发现血压接近或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应该去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就诊。
管理血压,加强监测
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一条标准线。所有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最好能做到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至少每周测量2~3次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应增加自测频率;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应尽快就医。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家庭自测血压宜使用合格的电子血压计,操作便捷,且血压值可记录、可查询。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时、定量、遵医嘱服药,不能因为怕麻烦、短期治疗效果不佳,或因为自测血压正常就随意停药、换药和增减剂量。此外,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不能“道听途说”,必须遵照医嘱、采用适合自己的个体化降压方案,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应当明确,所谓高血压管理,不仅要把血压降下来,把血脂、血糖、吸烟、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好,还要坚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情绪稳定、睡眠充足等,这样才能减少将来发生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脂血症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1. 加强监测,知晓自己的血脂
45岁以上、肥胖、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精神高度紧张者,都属于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若发现血脂升高,应马上开始治疗。
大家必须纠正一个错误认识,即判断血脂是否正常,不能光单看化验单,而应向专科医生咨询,医生会根据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作具体分析。因为具有不同心血管病风险者,血脂控制目标也是不同的。
2. “多管齐下”,管理血脂
高血脂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以及高纤维膳食。高脂血症患者若无其他疾病,应坚持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天快步走3~5千米,也可选择慢跑、体操、打太极拳、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合并轻度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无症状性冠心病者的运动量,以锻炼时不发生明显身体不适为原则。烟酒摄入都会影响人体的血脂代谢,吸烟更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脂患者应戒烟限酒。体重超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千克。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和足够的蛋白质。经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后,血脂仍未达标者,应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目标。
8.为“人体清道夫”减负
周文彦 倪兆慧
作为“人体清道夫”,肾脏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肾脏是成对的蚕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肾脏虽小,但它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多项神奇的功能。首先,它是人体中的“滤网”,生成尿液,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多种代谢废物和各种毒素。其次,它有一定的重吸收功能,可以保留一些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第三,它能生成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在调节血压、促进骨髓造血、调控钙磷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是某些激素的降解场所和部分肾外激素的作用靶器官,参与了人体多种激素的调节。
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隐匿,常不易被察觉。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慢性肾脏病。据此估计,我国目前约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人。然而遗憾的是,仅12.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肾脏病。慢性肾脏病若未能被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治疗,可逐渐进展,最终发展至尿毒症,患者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在我国,尿毒症患者若无医保,每年医疗费用高达10万元人民币,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肾脏病的预防工作,还需要有一双 “明察秋毫”的眼睛,及早发现慢性肾脏病的“蛛丝马迹”。 1.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避免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或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不抽烟,不酗酒,规律生活,避免熬夜;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以免诱发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适量饮水,及时排尿;血肌酐升高的慢性肾病患者,应避免过多食用含钾量较高的水果或低钠高钾盐,以防止血钾升高。
2. 避免各种伤肾因素
首先要防止滥用肾毒性药物,多种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化疗药物,以及某些中药等,均可导致肾脏损害,大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尤其是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者,更应遵医嘱谨慎用药。其次要避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肾脏疾病,而感染也是导致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一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3. 定期体检
由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故定期体检是发现慢性肾脏病的首要方法。成年人应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排查肾脏疾病。
4. 高危人群筛查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心血管疾病,以及有肾脏病家族史者,罹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应高度警惕,定期去医院做肾脏病相关筛查。
5. 关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当出现眼睑、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尿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等异常情况时,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9. “任劳任怨”的肝脏,更需呵护
范建高
肝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有着极其复杂、难以替代的多种重要功能,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及转化功能(“能量代谢中枢”),合成及分泌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药物、酒精及环境毒素的解毒功能?(“化工厂”),以及免疫防御、凝血、造血、储血、代偿和再生功能等。
嗜肝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以及药物、环境毒素、酒精、营养不良、肥胖、肝脏淤血、胆汁淤积、胆胰疾病等许多原因都可导致肝脏损伤,患者会出现纳差、乏力、肝区疼痛、尿黄、皮肤巩膜黄染、转氨酶及胆红素增高等肝损伤征象。急性肝炎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处理,除可诱发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外,还可迁延不愈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只有保护肝脏、远离肝炎,才能减少肝病残疾和死亡。
当前,我国肝炎的病因构成和预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是我国居民肝病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但由于食品卫生状况的持续改善和疫苗的广泛接种,近20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下降。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现已成为可以有效预防的疾病,丙型肝炎已能够被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少量饮酒可能有益健康,但并非人人都能喝酒。长期过量饮酒可诱发痛风、高血压、心律失常、大脑受损、胰腺炎,而最常导致疾病是酒精性肝病。女性、营养不良、肥胖、吸烟,以及已有肝病者饮酒,更易导致酒精性肝损伤,而预防酒精性肝病最好的方法是戒酒或不过量饮酒。
在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取代乙型肝炎,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第一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肝脏,还可促进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近期体重、腰围增长过快,肥胖(特别是腰围增粗的腹型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和肝脏超声,以便早期发现脂肪肝和肝损害。肥胖的脂肪肝患者若能在半年至1年内使体重下降5%~10%,可使脂肪肝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此外,因药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亦不少见。临床上,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血管病变、肝衰竭的病例越来越多见。大家应当明确,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应谨慎使用。应用可疑肝毒性药物、长期应用多种药物,以及可能接触工业毒物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腹部超声,以便及时发现药源性肝损伤。
总之,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注意食品卫生、接种疫苗、限制饮酒,可以保护肝脏,远离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应相信科学,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定期随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发生。
10. 肠胃健康要靠“养”
侯晓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大,人们越来越忽视饮食健康。有人习惯了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狂吃,饥一顿、饱一顿多见;有人热衷于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和大量冷饮,仗着年轻,肆无忌惮;有人忙于应酬,打着“宁可伤身体,不可伤感情” 的口号,大量饮酒,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有人各种忙碌,无视身体的提醒,不饮水、常憋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久而久之,很多人的胃肠健康亮起了红灯,反酸、烧心、嗳气、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接踵而至。
很多胃肠道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都是可以通过自我保健控制症状,甚至避免发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养护”我们的胃肠道。
1. 饮食习惯要健康:每餐“七分饱”即可,不吃零食;规律饮食,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
2. 慎选饮食种类:研究发现,蛋白质是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引起食物过敏最常见的食物为面筋和牛奶,过敏体质者应减少这两种食物的摄入;脂质被证明可以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加重反酸、胃灼热、恶心等症状,减少脂质的摄入可以显著减轻胃及食管的不适症状。短链碳水化合物作为结肠细菌发酵底物,可导致肠腔气体迅速产生和肠腔扩张,易使人感觉腹胀,且长期摄入短链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导致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减少。而纤维素是一类长链碳水化合物,通过机械刺激肠黏膜增加粪便量和结肠运输的速度帮助排便,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加。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纤维素,可多吃一些。另外,还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及不洁食物的摄入,戒除烟酒。 3. 排便时间宜固定:人为控制排便感,经常拖延大便时间,会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
4.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要规律,养成早睡早起、定时上床的习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众多研究表明,剧烈的情绪改变会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或消化性溃疡等。此外,高亢的情绪反应可能增加胃肠道的敏感性,使胃肠道长期处于高敏状态,导致肠蠕动增强、肠道收缩、肠黏膜供血不足和肠道屏障受损,易发生腹痛和腹泻;而低落情绪容易导致肠道分泌及蠕动减弱,引起便秘。想要保持胃肠道的健康状态,应养成平和、稳定的心态。
需要提醒的是,年龄在45岁以上或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者,应常规进行胃肠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如果近期突然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持续性呕吐、明显消瘦、黑便、贫血、腹部包块、排便习惯及性状发生改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有无器质性疾病可能。
11. “读屏时代”:护眼进行时
孙兴怀
在人的一生中,85%以上由感官获取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如读书、看报、看电视、用电脑……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与此同时,人们感受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视觉功能,所有美好的、艺术的、新奇的事物,都会来“抢眼球”!可以说,眼睛是人类享受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器官。同时,视觉又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光学折射成像和神经传导认知系统,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视力低下、视物不清,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信息传递,还会对工作选择、生活质量、社会交往等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几乎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交站旁、地铁车厢内、饭桌上……随处可见低头“刷手机”的人;还有不少人因为工作关系,如IT行业、财务统计人员、文秘等,需要整天面对电脑。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屏时代”。而最易被电子屏幕所“伤”的,就是我们的眼睛。
三种眼病“异军突起”,你中招了吗?
首先,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脑,很容易导致眼疲劳。长期眼疲劳就像身体疲劳一样,会使眼睛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视觉会受影响,还会导致全身反应,如头昏脑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情沮丧、急躁焦虑,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眼病。其次是干眼症高发。我曾接诊过一名20岁的年轻人,原先有300度近视,近半年来感到视物不如以前清晰,视力时好时差。他以为可能是用眼过度、近视加深了,便去眼镜店验光,但近视只加深了50度。戴上新眼镜后没多久,他又感觉看不清了。他很苦恼,来我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严重干眼症。第三种是容易诱发青光眼。我有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平时喜欢玩手机,每天都要在微信朋友圈“工作”到午夜。有一次,她在连续追了10集韩剧后,感到有些头痛、眼睛胀痛。开始以为是视疲劳,但后来症状逐渐加剧,出现了恶心、呕吐,直至就诊后,才发现是青光眼急性发作。最后经急诊手术,才控制了病情,但视力严重受损,从原来的1.2降到了0.4。
护眼“有道”,习惯很重要
1.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正常情况下,人眼在看5米以外的东西时,是放松的;看近,则是要“做功”的。因此,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要让眼睛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2. 多眨眼
由于看电脑和手机时的眨眼次数仅为平时的三分之一,故应有意识地多眨眼,每隔一小时至少让眼睛休息5~10分钟。宜将电脑屏幕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使视线能保持向前下约30度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使颈部肌肉放松,还可以将暴露在空气中的眼球表面积减到最少。
3. 营造良好用眼环境
避免在光线太强(阳光下)或太弱(暗处或夜晚)的不良环境中看电脑、玩手机,屏幕与外环境亮度反差过大时,容易导致眼疲劳。也不要在晃动的情况下(如乘车、乘地铁、走路时)看手机,以免因眼睛不断搜寻、聚焦目标而导致眼疲劳。此外,还要考虑屏幕的亮度、清晰度和对比度是否适当。
4. 佩戴合适眼镜
对屈光不正者而言,配一副合适的眼镜非常重要。看电脑或手机屏幕时,尽量保持60厘米以上的距离。
此外,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A、B1、C、E的摄入,也有利于保护视力。如果眼疲劳症状较严重,应去医院就诊,不要擅自购买、使用宣称能抗疲劳的眼药水。
12. 呵护听力,“长幼有别”
迟放鲁
婴幼儿阶段:及早发现先天性耳聋
婴幼儿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听觉也在迅速成熟与完善。随着听觉的健全,他们不仅可以感知和辨认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还能逐渐掌握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正常小儿听觉发育的过程为:出生后即有听觉;3个月的婴儿入睡后,会被吵闹声或稍响的谈话声吵醒;4~5个月的婴儿可对铃声或汽车喇叭声转头;6~9个月的婴儿可以控制自己头颈部的活动,听到有人呼唤他时,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9~11个月的婴儿听到别人叫他名字时,可有反应;1~2岁的幼儿,听觉能力已经基本接近成人听力水平,能听懂简单的话语,并能够完成他人发出的各种简单指令。
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下列异常表现,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听力:①对突然的强声没有反应;②有声音出现时(尤其是柔和的声音),不能正确地将头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③发音不准,尤其是“zhi、chi、shi”发音不准;④看电视,将音量开得过大;⑤始终用一个耳朵听电话。
青壮年阶段:警惕突发性和噪声性耳聋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许多成年人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容易罹患突发性耳聋。“突发”是突发性耳聋一个重要特点,患者大多可以明确知道耳聋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最明显的感觉是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朵像被蒙了一层纸,感觉声音很遥远。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有一定的时效性,一个月内治疗最有效,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月。两个月后,听力基本固定,即使用再多的药都无法提高下降的听力,还常会遗留难以治愈的耳鸣。 另一方面,长期、强烈的噪声刺激对听力的伤害亦非常大。一般地说,人耳能承受的最强声音为90分贝,超过这个分贝,即便自己感觉不出来,脆弱而敏感的内耳已受损。不少年轻人喜欢泡歌厅、迪厅,其声音强度大多超过115分贝,许多人离开这样的环境后,会有明显的头晕和头痛症状,这就是声音污染导致耳朵受损的表现。长此以往,许多人会出现高调耳鸣,并逐渐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最后会失聪。
老年阶段: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人到老年,机体各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听觉器官也一样。可以说,老年性耳聋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病理性的,受内在(遗传、全身性疾病等)和外在(药物、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多万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
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老人常对门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有些老人以言语识别率低为主,主要表现为听到声音但分辨困难。部分老人出现重振现象,即低声讲话时听不清,喜欢用手挡着耳郭;而大声讲话时,又觉得太刺耳。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性耳聋与任何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样,若病程超过2个月,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近期有明显听力下降,就应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
13. 筑起三道防线,应对糖尿病“大爆发”
邹大进
当今社会,糖尿病“井喷”样流行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难题。数据是枯燥的,数据又是残酷的。这组数字我们不得不面对:
1.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肥胖和糖尿病分布图上,中国双双“荣获”第一:肥胖人数世界第一,糖尿病患病人数世界第一。中国2013年公布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预计糖尿病患者数为1.1亿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
2. 中国20岁以上人群高危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50.1%,预计人数为1.5亿,每年有接近7%的人群转化为糖尿病。
3. 2015年全球总共有500万人直接死于糖尿病,相当于每6秒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位居死亡疾病排行榜第七位。
面对糖尿病大爆发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构建三道防线,严防死守,否则国家新增医疗投入的速度跟不上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增长的速度,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将可能被糖尿病拉低,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第一道防线:未病先防
预防糖尿病,政府有责。政府做到位,预防有希望。政府要广泛宣传糖尿病预防的益处,做到人人知晓糖尿病及其危害,人人知晓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对甜饮料征重税,学校周边区域不允许出售甜碳酸饮料;普查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肥胖发病情况,督促家长和学校共同制定肥胖的防治措施,降低成年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免费开放公园和体育场,铺设规范步行道;所有城市铺设规范的自行车标准道路,设立自行车停车场,使自行车成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各地疾病控制中心负责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40岁以上、超重、肥胖、经常静坐、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及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为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者),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措施,制定饮食、运动预防计划,实施预防监测;各种食品应当标注所含能量,能量较高的食物还需标注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宜食用的警示语。
预防糖尿病,匹夫有责。预防胜于治疗是真理,莫要等到生病时,才懂得健康的宝贵。具体预防措施包括:①日行一万步,每坐1小时,起来走几分钟。“安步当车”,出行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多消耗一些能量,就能少得糖尿病。②饮食多样化,保证每餐吃一种水果和蔬菜,每天变换花样,多吃各种粗粮及粗粮食品。③“管住嘴”,早餐最重要,适当减晚餐,多吃全谷物,不喝甜饮料,平常多喝水,多吃豆制品,天天喝绿茶,补充纤维素。④改掉坏习惯,长期熬夜晚睡、常用塑料容器、久坐常看电视、经常不吃早餐等。⑤努力减“肥肉”,超重和肥胖者千万别掉以轻心,因为肥胖是糖尿病最危险的诱发因素,努力减肥是当务之急。减少4.5千克脂肪,并长期保持,可大幅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⑥警惕“病”来临,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筛查血糖,如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瘙痒、经常饥饿、手足麻木等症状,应及时检测血糖,警惕糖尿病来袭。
第二道防线:有“病”要防变
要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政府、医生和患者三方共同努力,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达到标准治疗,使各项指标早期、持久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血压≤130/8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2.6毫摩/升,体质指数<24千克/米2等。
第三道防线:有“症”防恶化
已经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高龄、长病程患者,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此时,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要强化血脂管理,合理降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使之稳定下来。
总之,战胜糖尿病需要做到5个“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只有政府、医务人员、患者三方齐心协力,遏制中国糖尿病的大爆发,减少糖尿病的死亡率,大幅减少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的目标才能实现!
14. 远离“骨松”,这些缪误别再传
章振林
《大众医学》杂志专家顾问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误区一:骨质疏松是生理性改变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一定会出现骨痛、驼背和身高缩短等骨质疏松的表现。实际上,骨质疏松虽然是增龄性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但并不是生理现象,也并非每个老年人都会患上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摄入维生素D和钙剂,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一旦被确诊为骨质疏松,及早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可以缓解骨痛、阻止身高缩短、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 误区二:男性不会患骨质疏松
大多数人认为,骨质疏松是一种“妇女病”,与男性无关。实际上,骨质疏松也是男性常见病,我国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15%。男性发生骨质疏松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抽烟、酗酒、活动少等。性腺功能减退也是男性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误区三:骨质疏松无法早期发现
临床上,很多老年人是在发生了骨折以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其实,这些老年人已经罹患骨质疏松多年,只是自己未察觉罢了。要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其实并不困难。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检查骨密度,就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前期)。该仪器精度非常高,就算只有1%的骨量下降,也可以被发现。目前建议,50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宜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误区四:单纯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
很多人认为,单纯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其实不然。补钙虽然可以预防骨量的丢失,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而言,补充足量的钙剂是基础,更为关键的是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或促进成骨细胞的作用,达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的治疗目的。
误区五:骨质疏松只需要短期治疗
骨质疏松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通常,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3个月后,骨转换指标才会有变化;骨密度的变化,往往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骨质疏松的治疗是长期过程,至少需要1年,一般疗程为1~3年。有骨折的患者,治疗时间通常需要3~5年。
误区六:脆性骨折后做了手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所谓脆性骨折,就是低暴力下骨折,多在跌倒后发生,老年人常常发生这种脆性骨折,常见骨折部位是胸椎、腰椎、腕部和髋部。由于老年人发生脆性骨折的主要病因是骨质疏松,故术后仍须积极治疗,降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
15. 保护血管,杜绝“八高一少”
景在平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洪流”。它“东奔西走”,把营养和氧气带来,把废物带走;它“南征北战”,带领白细胞清除毒素、病原体……作为承载生命洪流的“河道”,血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除角膜、牙齿、毛发、指甲外,处处都有丰富的血管。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管有完整的内皮覆盖。血管内皮就像是河堤,河堤平滑坚固,河水就能顺畅流淌;河堤若不坚固,在河水的侵蚀下出现塌陷、管涌,就会影响河水的畅行。同样道理,人体的血管内皮在众多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受损,原本光滑、连续的血管内壁变得“坑坑洼洼”,血液中的胆固醇、血小板就会附着在“坑坑洼洼”的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与此同时,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有时还会出现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脏器血供减少甚至停止,导致心梗、脑梗等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血管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病变,其实是全身血管病变的局部表现。血管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而导致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八高一少”。
“一高”: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引起小动脉痉挛,并进一步引起小动脉内膜和中膜的破坏,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窄。我们常说,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二高”: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血脂升高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变慢,时间长了还会破坏血管内皮,使内皮变得不光滑,血液中的“垃圾”就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
“三高”:高血糖
高血糖也容易导致血管硬化。研究发现,与血糖正常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更严重,发生时间更早。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四高”:高尿酸
高尿酸是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高于正常,大家熟知的“痛风”就是血尿酸升高所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常与各种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五高”:高血黏度
血黏度升高可造成血液淤滞、供血不足、血管损伤、局部缺氧和酸中毒,甚至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犹如在血管内埋下“地雷”,容易造成缺血和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六高”:高年龄
老年人血管逐渐老化,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血管病也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由于多数血管病都会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表现出各种不适症状,故大家从35岁起(甚至更早),就应该重视血管病的预防。
“七高”:高体重
肥胖是“百病之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骨质疏松等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肥胖相关。
“八高”:高心理压力
研究发现,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会造成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心动过速、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精神紧张因素长期存在,血压便会持续升高,久而久之,血管硬化就发生了。
“一少”:运动减少
研究发现,缺乏运动可使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50%。人若没有足够的运动,体内过剩的能量无法消耗,就会转变成脂肪储存下来,与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亦会“接踵而至”。研究资料表明,年轻时一直坚持运动的人,年老时发生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的风险要明显低于长期不运动的人。
有“八高一少”中的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者,虽然不一定都会发生血管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危险因素越多,发生血管病的可能越大。由于血管疾病多是慢性疾患,起病隐匿,病程较长,早期预防非常重要。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体重,保持心情愉快,是预防血管病的最基本策略。 16内外“兼修”,远离恼人皮肤病
郑仪安 郑捷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外界环境改变对皮肤有直接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的变化,接触了污染了的空气与水,不当使用化妆品和保养品等。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健康、熬夜、情绪波动、精神压力大等因素,都会影响皮肤健康。
改“坏习惯”:保皮肤健康
保持规律日常生活作息与维护皮肤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吃辛辣、甜食、油腻、油炸食物,会导致肠道与表皮微生态的改变,出现细菌的菌群失调,引起皮肤老化及多种皮肤病;经常熬夜、精神紧张、寒冷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改变,激活皮肤内的免疫活性细胞,导致多种炎症性皮肤病;滥用化妆品或选用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容易堵塞毛孔,使得皮肤代谢失常或引发敏感;食用致敏性食物,尤其是食物中的人工添加剂,容易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搔抓皮肤、过度清洁皮肤、用热水洗烫皮肤,都会破坏皮肤屏障,改变表皮菌群比例,使真皮层的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加重瘙痒,诱发炎症,增加皮肤过敏机会。因此,健康饮食、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正确选择化妆品和护肤品,适当使用保湿剂保护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对维护皮肤健康非常重要。
防过敏:杜绝湿疹和荨麻疹
湿疹与荨麻疹都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患者不胜其扰。要预防过敏性疾病,首先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搔抓、烫洗和过度日晒。平时应经常修剪指甲,不频繁清洗双手,并选择天然香皂或泡沫较少的清洗剂。穿宽大、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少穿化纤、羊毛材质的衣物。饮食清淡,避免进食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每日保证足量的饮水,以保持皮肤屏障的完好及促进皮肤正常新陈代谢。同时,可适当外用保湿剂或皮肤屏障保护剂。冷、热、日光、摩擦等刺激可诱发荨麻疹,适当防晒、避寒等保护措施可起到预防作用。由于感染也可能引起荨麻疹,故预防感染不可忽视。
保护皮肤屏障:难治银屑病不难治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干癣,表现为红斑、明显脱屑,部分患者可有瘙痒,经常反复发作。环境因素是导致银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感染与应激两方面,即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人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下发病。感染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上呼吸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二是皮肤,在皮肤屏障受损的情况下导致表皮的细菌菌群发生改变,与银屑病发生相关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多,而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的菌群数量显著减少。应激主要有焦虑、紧张、受寒、睡眠剥夺等。因此,避免感冒、受寒,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是预防银屑病发生与复发的关键。
注意个人卫生:杜绝真菌性皮肤病
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甲癣等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多伴明显瘙痒,且经常复发,常令人“不胜其扰”。由于真菌容易在湿热的环境下滋生,故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鞋袜。猫、狗等动物是真菌性皮肤病的重要传染源,减少与患病动物接触,有助于避免真菌性皮肤感染。另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拖鞋、洗漱用品;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物,都能有效避免真菌传染。
1. 健康膳食:适而有度,因人而异,杂而不乱
马志英
经常听到有人抱怨:“现在不知吃什么好!有的医生说,吃点香菇和蘑菇有利健康,而有的专家却说它们易富集重金属,不能多吃。”类似的食品营养和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事实上,部分食物确实存在“营养”与“安全”相互矛盾的情况,有营养的食品,可能同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比如香菇和蘑菇,其营养价值已被很多研究所证实,但也有许多科学研究证明,香菇、蘑菇等食用菌对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专家从各自研究领域提出的观点,都有科学根据,但大众希望获得的是一个权威的综合性结论。
想要吃得健康、吃得安全,首先要做到“适而有度、因人而异”。以食用菌类食品为例,既不要害怕得不敢吃,也不要大量吃,成人要适度,儿童和孕妇要少吃。因为从近年来我国各地对香菇等食用菌的安全风险监测和市场抽检结果来看,大部分食用菌的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总体而言是安全的,但也有一些地区存在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超标的问题,尤其是砷和镉。食用了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菌菇,对人体健康有多大危害?多项研究报告显示:食用菌生产基质、食用菌品种及栽培方式是影响食用菌中重金属含量的主要因素。当食用菌中污染物浓度超标时,就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从单一重金属超标风险来看,成人摄入栽培食用菌较安全,但儿童摄入栽培食用菌的潜在健康风险较高。其他食品同样如此。大家不要因为听说某种食品有“抗癌、延寿”功效而大量吃,所谓的“抗癌冠军”红薯、芦笋、花菜等,过量摄入也会使营养失衡,带来健康风险。近几年,深海鱼油的保健功效备受追捧,很多家长都在给孩子服用。实际上,“深海”并不等于“无污染”,金枪鱼等大型深海鱼类体内汞、镉等重金属含量较高,若长期食用,会带来安全隐患。婴幼儿、孕妇、乳母等特殊人群应控制食用深海鱼类及其产品,宜选择安全性更高的其他鱼类来保证营养均衡。
其次,健康膳食还应做到“杂而不乱”。“杂”是指食品的多样化,杂粮、杂菜既可保证营养均衡,又可避免风险隐患;“不乱”是指不偏食、不滥食、不盲目择食,各种肉、禽、蛋、菜、果的数量和品种要把握好。
第三,健康膳食还要把握“质”,尤其是食品的质量。比如,每人每天应保证摄入300~500克蔬菜,有人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而不敢多吃。其实,与农药残留带来的实际危害相比,蔬菜给人体带来健康益处远远超过其隐患。大家可以经常看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官方网站,关注其发布的食品安全监测信息,从中了解哪些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较低、哪些鱼抽检不合格等,这些信息都可以成为你选购食品的参考根据,远比微信朋友圈转发的各类“谣言”靠谱得多。
2. 保持良好心态,做一个“正能量”的人
徐一峰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有萎靡不振、情绪消沉的时候,尤其是在工作繁忙、人际关系紧张时。有时甚至没什么原因,也会觉得“乌云当头”、心情烦闷。如何保持良好心态,做一个正能量的人?以下是可供参考的建议。
1.对爱有感恩之心。与亲密伴侣共度有意义的时光,不管多忙,与亲密伴侣共聚的时光和良好互动,会使人感到更幸福,大家千万不要轻易舍弃这样的机会。如果你有工作、学业方面的忧虑,不妨向亲密伴侣倾诉,不要觉得别人解决不了你的问题而憋着不说。
2.花时间与朋友相处。与朋友相处将你活力十足,对生活充满热情。只要有时间,不妨多和朋友聚会。当你感到慵懒或不开心时,不妨试试和朋友一起出去散散心,你的心情会随之“多云转晴”。
3.定期做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强健体魄,还有助于人体释放内啡肽,改善情绪。坚持运动是一种好习惯,但并非每天都要做相同的运动。比如,每周可以安排3天跑步、4天快走;也可以4天做瑜伽,休息1~2天。
4.保证充足睡眠。只有休息好,心情才会好。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切忌平时“缺觉”,周末“补觉”。早晨醒来不要急于看手机、刷微信,给自己些许安静的时光,为迎接新的一天做好准备。
5.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想要保持良好心态,健康和多样化的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人体的能量水平会影响心境,不要因为忙工作而忽略了三餐,也不要暴饮暴食。
6. 多喝水。人体缺水可能导致心情变差,一杯水有助于唤醒身心。每天至少饮用8~10杯水,不要等到口干舌燥时才想到要喝水。
7. 留出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即便有成堆的事情要你处理,也要试着留出时间给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论是绘画、书法,还是弹奏乐器。
8. 抽时间帮助他人。定期留出时间从事与职业无关的社会服务,如做义工等。在帮助他人,使他人更幸福的同时,自己也会变得开心起来。
9. 每天早晚静坐10分钟。在安静的房间里,找个舒适的座位,聚精会神于自己的呼吸,使身体各个部分处于放松状态,让思绪放空。打太极拳、做瑜伽等,也可以起到同样效果。
10. 不要让小事影响心情。很多人会因为丢了雨伞、与同事不开心、交通拥堵之类的琐事而影响了心情。实际上,这些都是不起眼的琐事。每当被小事困扰时,大家不妨提醒自己,要着眼于“大处”,要看到生活美好的一面,要学会这么思考:“这些事情绝不会毁了我的心情!”
11.及时处理“主要问题”。当你觉得心情低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时,应及时找出困扰你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并作相应的处理。
3. 爱运动,也要会运动
李宏云 陈世益 如今,运动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生活方式。喜欢运动的时尚达人常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参加各种运动,如跑马拉松、打篮球、踢足球、打网球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使友谊得到升华。然而,运动是把双刃剑,适当的运动可强健体魄、提高机体免疫力、使人身心愉悦,但不恰当或过度的运动则可能危害健康,导致各种运动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科学、安全地进行运动,预防运动伤害,从运动中既获得健康,又得到快乐,是每一位运动达人应当重视的问题。
量力而行,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量体裁衣”很重要。不同人群适合从事的运动项目不尽相同。比如,打篮球、踢足球、打网球等激烈的对抗性运动,往往需要机体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肌肉在很短时间内进行无氧收缩,年纪较大、存在心肺功能疾病者,就不适合参加这类运动;有肩关节疾病、腰肌劳损者,不适合从事打羽毛球等需要上肢频繁上举、腰部反复扭转的运动;有膝关节和踝关节疾病,如韧带、半月板、软骨损伤者,不适合参加长跑、滑雪、骑车等以下肢受力为主的运动。因此,在开展一项持续长久的运动前,大家最好到医院进行一次针对性体检与咨询,由专业的运动医学专家为你选择一项合适的运动。
循序渐进,选择合适的运动频率与强度
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运动过程中,一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下子将运动目标提得很高,也不要过于频繁地进行过量运动。运动前,要制定详细的运动计划,并在自己身体可耐受的范围内进行运动。例如,喜爱跑步的人最好将长跑的次数控制在每周3~4次,每周加量10%~20%,跑步时监测心率,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50%~85%为宜(最大心率=220-年龄)。运动后心情愉悦、略感疲劳,休息后很快恢复,没有后遗伤痛,说明运动量合适。
预防伤病,选择合适的防护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选择合适的运动装备可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比如,骑车和滑雪时佩戴防护头盔,能降低发生颅脑外伤的风险;长跑应尽量在塑胶跑道上进行,以缓解对下肢的冲击力,而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一双合适的跑步鞋也非常重要。目前,已经有专业的仪器可以测量人在行走和奔跑时足部压力的分布情况,并可根据测试结果为跑步者量身打造最适合他的鞋垫及运动鞋,从而减轻足部压力,纠正错误的运动姿势,减少运动时发生膝关节和足部损伤的风险。
观天察地,选择合适的环境与气候
中国人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运动时,“天时、地利”更加重要,有些运动宜在室内进行,有些则宜在室外进行;有些运动适合早晨进行,有些运动则适合安排在傍晚或晚餐后。在从事跑步、越野、拉力运动前,提前熟悉场地、弯道、路面状况和周围环境,能够大大降低运动时受伤的风险;户外运动应避免在黑暗、人烟稀少的地方,以及在雨雪、大风等等恶劣天气情况下进行,一面发生意外伤害。
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
正确的运动姿势也能减轻运动损伤的发生。比如,正确的长跑姿势是,身体前倾、膝盖前屈、小步快跑,这样跑起来既不费力,又能调动大腿肌肉、缓冲压力、分摊下肢所受到的冲击力;打网球时,应通过整个上臂的挥动来击打网球,而非单纯通过手腕的运动来击球,这样可以明显降低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的发病率。
注意热身和放松练习
热身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运动前的热身可调动机体的反应,增加各器官的协调性,放松韧带与肌肉组织,从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运动后也不能马上停止,需要做一些慢速的活动和放松练习,我们称之为“后整理”,以免心脏和血管突然放松,血液在肢体淤积,导致回心血量不足,影响机体重要器官的血供,诱发脑供血不足等意外。
注意肌肉力量和柔韧性训练
平时进行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的锻炼,以及关节周围韧带组织的牵拉,也可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比如,从事长跑和骑车锻炼的人群,平时要注意下肢力量,尤其是股四头肌力量的锻炼,以减少膝关节损伤的风险,而牵拉位于膝关节外侧的韧带,可降低髂胫束综合征的发病风险。
发生不适,及时就医
如果在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肢体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等不适,一定要立刻停止运动,以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切忌认为凭意志就能坚持锻炼,或认为只要坚持下去,疼痛就会消失,应及时去医院请运动医学专家诊治,由医生为你制定详细的治疗及康复计划。
总之,希望大家在享受运动带来的身心愉悦和健康体魄的同时,也要学会避免运动损伤。
4. 健康睡眠,生命之源
许良
健康是生命之源,良好睡眠是人体健康的保证。在人生的旅途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世界卫生组织将“睡得香”定为衡量人体健康的标准之一。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来说是何等重要。如今,不仅中老年人有睡眠障碍,就连风华正茂的青少年也常说睡不好。
失眠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失眠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降低,影响生活和婚姻质量,可能增加车祸和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失眠会使人过早衰老,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发病风险;失眠还会引起多种不适症状,如头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疲倦、情绪不佳,甚至自杀倾向。儿童睡眠不足,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由此可见,什么都可以省,睡觉不能省;什么都可以缺,睡眠不能缺。人不能没有充足的睡眠。所谓“充足”,不一定意味着睡眠时间长,而是要有足够的深睡眠。睡眠障碍患者由于夜间睡眠节律严重紊乱,深睡眠时间很短,甚至几乎没有深睡眠,即便一天睡上十几个小时,仍会感到疲乏、嗜睡。夜间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生命质量和身体健康。正所谓“睡眠混乱,百病丛生。”失眠缠身,怎么办?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体会到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1.体脑并用,精神乃治
失眠症康复与预防的主题思想是,尊重自然、合理作息、顺应四时、有益健康、体脑并用、精神乃治。 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适应,二者不能偏废,才能保持体格健壮和精神健康。总体而言,失眠者大多是精神活动超负荷、整天多思多虑,而体力活动不足。有的患者经治疗好转后,常不易巩固,重要原因之一还是体力活动太少,精神负担太重。因此,无论是从失眠治疗和巩固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失眠预防的角度而言,都要重视“体脑并用”的问题。
2.膏粱厚味伤健康
现代人应酬多、饭局多,暴饮暴食不仅影响健康,也影响睡眠。我们体会是,素菜餐餐有,鱼肉酌量有,海味偶尔有。主食除米饭外,可以增加一些杂粮,如大麦片、玉米等。
3.不乱投医、乱吃药
失眠症发生后,切忌乱投医、乱服药。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几天失眠在所难免,只要及时根据失眠诱因进行调整,绝大多数人可以恢复正常睡眠。不要一失眠,就担心自己生了重病,立即服用安眠药。如果失眠持续两周以上,一夜只能睡2~3个小时,并出现白天头晕、头胀、心慌、心烦、口干,甚至影响工作或学习时,应去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失眠首选中药,副作用较少。服药见效后,不要认为病情已愈,立即恢复原来的工作状态,以免病情反复,最好有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巩固治疗效果。
5.健康口腔,健康人生
王 兴
健康的口腔是社会进步文明的窗口。口腔疾病不仅破坏了口腔的一系列重要生理功能,还会导致和加重许多全身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消化系统的慢性炎症、吸入性肺炎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和日常口腔保健方法,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不仅关系到口腔健康,也是全身健康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维护口腔健康,你该做到的事
龋病和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几乎累及每一个人,又被称为全人类的疾病。这两种疾病产生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不仅会导致牙齿破坏和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和语言功能,还会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器官,引起一系列全身性疾病。因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维护口腔健康,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包括:①每天早晚刷牙两次、饭后漱口。目的是清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②刷牙时,做到“一人、一刷、一口杯”。③选择合格的牙刷并定期更换。宜选择刷头小、刷毛排列合理、刷毛软硬度及长度合适、刷毛顶端圆钝、牙刷柄长度和宽度适中的牙刷。④刷牙方法要正确,宜用水平颤动拂刷法刷牙,有效清除龈沟内的牙菌斑。⑤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⑥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⑦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不吸烟。⑧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两次牙齿洁治。⑨出现口腔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牙齿缺失等问题,应尽早诊治,以免小病拖成大病,使简单问题变成复杂问题。
给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建议
1. 孕妇
已有证据表明,患有牙周病的孕妇会导致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增加,甚至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因此,女性在怀孕前应接受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治疗已有的口腔疾病。为了迎接健康的宝宝,女性在孕期和产后更应坚持刷牙和漱口,保持口腔卫生。通常,孕早期女性应尽可能避免口腔治疗,孕中期女性(怀孕4~6个月)可以进行口腔疾病的治疗。
2. 儿童和青少年
口腔健康应从婴幼儿开始做起。婴儿出生后,家长就应该每天用软纱布为其清洁口腔。乳牙萌出后,家长可用纱布或软毛刷轻轻地为孩子擦洗口腔和牙齿。乳牙列形成后,家长可用指套刷或软毛刷每天为孩子刷牙2次。孩子2岁以后,父母应应教会孩子刷牙,并教育孩子每天至少刷牙2次。鼓励儿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并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避免孩子养成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影响口腔健康的不良习惯。学龄前儿童宜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健康检查,平时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也可在医院和幼儿园接受由专业人员实施的牙齿涂氟,以预防龋病。尽可能用窝沟封闭的方法预防“六龄牙”(第一恒磨牙)的窝沟龋。及时治疗乳牙龋病及牙外伤。加强青少年牙龈炎、牙列不齐的防治。
3. 中老年人
对中老年人而言,至少保持20颗可以行使功能的牙齿至关重要。老年人牙齿脱落主要是由于龋病和牙周病导致。老年人还常常伴有因牙齿磨耗过度导致的食物嵌塞和牙本质敏感,均应及时诊治。缺失牙齿的老年人应及时修复缺失的牙齿,一方面可恢复咀嚼功能,另一方面可避免因牙齿脱落对剩余牙齿造成一系列不利影响。佩戴活动假牙的老人应每天清洁自己的活动假牙。老年人还应关注口腔黏膜的变化,发现异常应及时诊治,因为老年人是口腔黏膜恶性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若口腔内有久不愈合的溃疡,黏膜有硬结、白色或红色斑块等,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6. 学看药品说明书,为安全用药“加分”
徐 正
安全合理用药,是医师、药师的责任,也是每个用药者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用药治病,效益与风险同在。药物若使用不当,后果有时会很严重,可能导致药源性疾病,甚至可能成为“毒药”。
1. 遵医嘱用药,服药前先看说明书
有病看医生,按照医嘱用药,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在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患者不愿意按医嘱用药,或者一开始听医生的,待病情缓解后,就自作主张了。医师具备用药知识,其处方又经药师审核,患者为何不把用药的事情托付给专家呢?自行或仿照朋友的说法用药、停药、换药,会比医嘱更适合吗?
不需医生处方就能在药房买到的药物都是非处方药物。这些药都经过了较长时间的临床应用,出问题的情况较少,常被用来治疗一些常见小毛病。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一般写得较为通俗易懂,大家可按照说明书上标注的方法服药,若仍有疑问,可向药店内的药师咨询。需要提醒的是,非处方药的说明书上一般都会注明连续使用期限,通常为3~5天。若连续服药3~5天后,症状仍未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遵医嘱”用药和“看药品说明书”用药,两者之间并不冲突。医嘱是医生针对你的病情,有针对性地为你讲解药品说明书上的要点。因此,无论服用的是处方药,还是非处方药,患者在服药前都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2. 关注药品说明书上的禁忌和注意事项
药品说明书上的内容较多,除用法、用量必须遵照规定以外,“禁忌”和“注意事项”也很重要。比如,对该药物过敏者,要避免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老人、孕妇,好多药物都要慎用。大家要学会主动“对号入座”,对自己负责,不要“闯红灯”。
3. 减少联合用药
除特殊治疗目的外,不要联合用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有时会相互影响,降低治疗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相关知识可在药品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一栏中查到。
4. 别被药品说明书吓倒
有些人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列了很多不良反应,非常害怕,不愿意用药。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药品能上市,说明都是比较安全的。药品说明书上罗列的大部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较低,且未必都会发生在你身上,特别是那些罕见的不良反应。当然,需要长期用药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会高一些。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了解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留意自己服药后的身体变化,定期去医院检查肝肾功能等,一旦发现不良反应的征兆,应立即去医院就诊。通常,大部分药物不良反应在停药后就会消失。
7.心脏要健康,管好血压和血脂
何奔 孙宇珺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015年6月30日发布的《2012年国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照此估算,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高达为2.7亿人。然而,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依然处于较低水平。
知晓血压,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对心、脑、肾等人体重要器官的损害是缓慢、长期和持续性的,血压一天得不到有效控制,这种损害就会一直存在。血压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不控制。
定期测量血压是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最好办法。鉴于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的年轻化趋势明显,故所有成年人均应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摄盐过多、肥胖、高血压家族史、长期精神压力大等危险因素者,应每半年测量一次血压。如果自测或体检时发现血压接近或高于140/90毫米汞柱,就应该去正规医院的心内科就诊。
管理血压,加强监测
对高血压患者而言,血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一条标准线。所有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应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最好能做到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血压控制较好的患者,至少每周测量2~3次血压。若发现血压异常,应增加自测频率;若发现血压持续升高,应尽快就医。普通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家庭自测血压宜使用合格的电子血压计,操作便捷,且血压值可记录、可查询。
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时、定量、遵医嘱服药,不能因为怕麻烦、短期治疗效果不佳,或因为自测血压正常就随意停药、换药和增减剂量。此外,高血压的药物治疗不能“道听途说”,必须遵照医嘱、采用适合自己的个体化降压方案,方能取得较好疗效。
应当明确,所谓高血压管理,不仅要把血压降下来,把血脂、血糖、吸烟、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好,还要坚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劳逸结合、适量运动、情绪稳定、睡眠充足等,这样才能减少将来发生脑卒中、心梗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脂血症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外,高脂血症也是促进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1. 加强监测,知晓自己的血脂
45岁以上、肥胖、有高脂血症家族史、精神高度紧张者,都属于高脂血症的高危人群,应每年检查一次血脂。若发现血脂升高,应马上开始治疗。
大家必须纠正一个错误认识,即判断血脂是否正常,不能光单看化验单,而应向专科医生咨询,医生会根据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作具体分析。因为具有不同心血管病风险者,血脂控制目标也是不同的。
2. “多管齐下”,管理血脂
高血脂症的饮食原则是“四低一高”: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以及高纤维膳食。高脂血症患者若无其他疾病,应坚持每天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每天快步走3~5千米,也可选择慢跑、体操、打太极拳、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合并轻度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和无症状性冠心病者的运动量,以锻炼时不发生明显身体不适为原则。烟酒摄入都会影响人体的血脂代谢,吸烟更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脂患者应戒烟限酒。体重超标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轻体重,以每月减重1~2千克。体重时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糖和足够的蛋白质。经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后,血脂仍未达标者,应接受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首要目标。
8.为“人体清道夫”减负
周文彦 倪兆慧
作为“人体清道夫”,肾脏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以及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肾脏是成对的蚕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肾脏虽小,但它却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多项神奇的功能。首先,它是人体中的“滤网”,生成尿液,清除体内多余水分、多种代谢废物和各种毒素。其次,它有一定的重吸收功能,可以保留一些对机体有用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等。第三,它能生成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在调节血压、促进骨髓造血、调控钙磷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如此,它还是某些激素的降解场所和部分肾外激素的作用靶器官,参与了人体多种激素的调节。
慢性肾脏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隐匿,常不易被察觉。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10.8%,也就是说,每1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慢性肾脏病。据此估计,我国目前约有成年慢性肾脏病患者1.2亿人。然而遗憾的是,仅12.5%的患者知道自己患有肾脏病。慢性肾脏病若未能被早期发现并进行及时治疗,可逐渐进展,最终发展至尿毒症,患者只能靠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在我国,尿毒症患者若无医保,每年医疗费用高达10万元人民币,给家庭带来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不仅要做好肾脏病的预防工作,还需要有一双 “明察秋毫”的眼睛,及早发现慢性肾脏病的“蛛丝马迹”。 1.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饮食,控制体重,避免摄入大量高蛋白食物或过度饮用碳酸饮料;不抽烟,不酗酒,规律生活,避免熬夜;注意休息,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但要避免高强度、长时间的运动,以免诱发横纹肌溶解导致急性肾损伤;适量饮水,及时排尿;血肌酐升高的慢性肾病患者,应避免过多食用含钾量较高的水果或低钠高钾盐,以防止血钾升高。
2. 避免各种伤肾因素
首先要防止滥用肾毒性药物,多种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造影剂、化疗药物,以及某些中药等,均可导致肾脏损害,大家应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药物,尤其是已经患有慢性肾脏病者,更应遵医嘱谨慎用药。其次要避免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以诱发肾脏疾病,而感染也是导致血尿、蛋白尿反复出现和加重的重要诱因。一些特殊类型的感染,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3. 定期体检
由于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在病变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症状很轻微,故定期体检是发现慢性肾脏病的首要方法。成年人应每半年到1年去医院进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B超等检查,排查肾脏疾病。
4. 高危人群筛查
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尿酸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慢性泌尿系统感染、心血管疾病,以及有肾脏病家族史者,罹患慢性肾脏病的风险明显增加,应高度警惕,定期去医院做肾脏病相关筛查。
5. 关注慢性肾脏病的早期信号
当出现眼睑、下肢水肿,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加深,夜尿次数增多,尿频,尿急,尿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贫血,血压升高(尤其是年轻人)等异常情况时,应尽早去医院就诊,做相关检查,避免延误病情。
9. “任劳任怨”的肝脏,更需呵护
范建高
肝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器官,有着极其复杂、难以替代的多种重要功能,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的代谢及转化功能(“能量代谢中枢”),合成及分泌胆汁参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药物、酒精及环境毒素的解毒功能?(“化工厂”),以及免疫防御、凝血、造血、储血、代偿和再生功能等。
嗜肝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以及药物、环境毒素、酒精、营养不良、肥胖、肝脏淤血、胆汁淤积、胆胰疾病等许多原因都可导致肝脏损伤,患者会出现纳差、乏力、肝区疼痛、尿黄、皮肤巩膜黄染、转氨酶及胆红素增高等肝损伤征象。急性肝炎若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处理,除可诱发急性和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外,还可迁延不愈导致失代偿期肝硬化和肝细胞癌,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只有保护肝脏、远离肝炎,才能减少肝病残疾和死亡。
当前,我国肝炎的病因构成和预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尽管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慢性乙型肝炎至今仍是我国居民肝病残疾和死亡的首要原因,但由于食品卫生状况的持续改善和疫苗的广泛接种,近20年来,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持续下降。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现已成为可以有效预防的疾病,丙型肝炎已能够被治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少量饮酒可能有益健康,但并非人人都能喝酒。长期过量饮酒可诱发痛风、高血压、心律失常、大脑受损、胰腺炎,而最常导致疾病是酒精性肝病。女性、营养不良、肥胖、吸烟,以及已有肝病者饮酒,更易导致酒精性肝损伤,而预防酒精性肝病最好的方法是戒酒或不过量饮酒。
在饮食结构“西化”和“多坐少动”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下,肥胖、糖尿病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最新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取代乙型肝炎,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第一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肝脏,还可促进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近期体重、腰围增长过快,肥胖(特别是腰围增粗的腹型肥胖),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肝功能和肝脏超声,以便早期发现脂肪肝和肝损害。肥胖的脂肪肝患者若能在半年至1年内使体重下降5%~10%,可使脂肪肝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
此外,因药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导致的药物性肝损害亦不少见。临床上,因药物不良反应导致黄疸、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血管病变、肝衰竭的病例越来越多见。大家应当明确,药能治病,也能致病,“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应谨慎使用。应用可疑肝毒性药物、长期应用多种药物,以及可能接触工业毒物者,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腹部超声,以便及时发现药源性肝损伤。
总之,节制饮食、加强锻炼、注意食品卫生、接种疫苗、限制饮酒,可以保护肝脏,远离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应相信科学,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用药并定期随访,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的发生。
10. 肠胃健康要靠“养”
侯晓华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学习压力大,人们越来越忽视饮食健康。有人习惯了不吃早餐,中餐或晚餐狂吃,饥一顿、饱一顿多见;有人热衷于辛辣、刺激的重口味食物和大量冷饮,仗着年轻,肆无忌惮;有人忙于应酬,打着“宁可伤身体,不可伤感情” 的口号,大量饮酒,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有人各种忙碌,无视身体的提醒,不饮水、常憋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久而久之,很多人的胃肠健康亮起了红灯,反酸、烧心、嗳气、早饱、餐后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不适症状接踵而至。
很多胃肠道疾病,包括胃食管反流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都是可以通过自我保健控制症状,甚至避免发生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养护”我们的胃肠道。
1. 饮食习惯要健康:每餐“七分饱”即可,不吃零食;规律饮食,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
2. 慎选饮食种类:研究发现,蛋白质是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引起食物过敏最常见的食物为面筋和牛奶,过敏体质者应减少这两种食物的摄入;脂质被证明可以松弛食管下括约肌,加重反酸、胃灼热、恶心等症状,减少脂质的摄入可以显著减轻胃及食管的不适症状。短链碳水化合物作为结肠细菌发酵底物,可导致肠腔气体迅速产生和肠腔扩张,易使人感觉腹胀,且长期摄入短链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导致双歧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减少。而纤维素是一类长链碳水化合物,通过机械刺激肠黏膜增加粪便量和结肠运输的速度帮助排便,还能促进肠道益生菌的增加。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纤维素,可多吃一些。另外,还应避免刺激性食物及不洁食物的摄入,戒除烟酒。 3. 排便时间宜固定:人为控制排便感,经常拖延大便时间,会破坏良好的排便习惯,使排便反射减弱,引起便秘。
4.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要规律,养成早睡早起、定时上床的习惯。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
5.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众多研究表明,剧烈的情绪改变会导致自主神经紊乱,促使胃酸分泌增加或减少,从而引起消化不良或消化性溃疡等。此外,高亢的情绪反应可能增加胃肠道的敏感性,使胃肠道长期处于高敏状态,导致肠蠕动增强、肠道收缩、肠黏膜供血不足和肠道屏障受损,易发生腹痛和腹泻;而低落情绪容易导致肠道分泌及蠕动减弱,引起便秘。想要保持胃肠道的健康状态,应养成平和、稳定的心态。
需要提醒的是,年龄在45岁以上或有胃肠道肿瘤家族史者,应常规进行胃肠镜筛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如果近期突然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吞咽疼痛、持续性呕吐、明显消瘦、黑便、贫血、腹部包块、排便习惯及性状发生改变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有无器质性疾病可能。
11. “读屏时代”:护眼进行时
孙兴怀
在人的一生中,85%以上由感官获取的外界信息,是通过视觉来完成的,如读书、看报、看电视、用电脑……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与此同时,人们感受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也离不开视觉功能,所有美好的、艺术的、新奇的事物,都会来“抢眼球”!可以说,眼睛是人类享受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最重要器官。同时,视觉又是一个精密而复杂的光学折射成像和神经传导认知系统,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视力低下、视物不清,不仅会直接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信息传递,还会对工作选择、生活质量、社会交往等产生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几乎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公交站旁、地铁车厢内、饭桌上……随处可见低头“刷手机”的人;还有不少人因为工作关系,如IT行业、财务统计人员、文秘等,需要整天面对电脑。可以说,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屏时代”。而最易被电子屏幕所“伤”的,就是我们的眼睛。
三种眼病“异军突起”,你中招了吗?
首先,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脑,很容易导致眼疲劳。长期眼疲劳就像身体疲劳一样,会使眼睛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视觉会受影响,还会导致全身反应,如头昏脑胀、食欲不振、睡眠障碍、血压升高、心情沮丧、急躁焦虑,甚至引发更为严重的眼病。其次是干眼症高发。我曾接诊过一名20岁的年轻人,原先有300度近视,近半年来感到视物不如以前清晰,视力时好时差。他以为可能是用眼过度、近视加深了,便去眼镜店验光,但近视只加深了50度。戴上新眼镜后没多久,他又感觉看不清了。他很苦恼,来我院就诊,最终被确诊为严重干眼症。第三种是容易诱发青光眼。我有一名中年女性患者,平时喜欢玩手机,每天都要在微信朋友圈“工作”到午夜。有一次,她在连续追了10集韩剧后,感到有些头痛、眼睛胀痛。开始以为是视疲劳,但后来症状逐渐加剧,出现了恶心、呕吐,直至就诊后,才发现是青光眼急性发作。最后经急诊手术,才控制了病情,但视力严重受损,从原来的1.2降到了0.4。
护眼“有道”,习惯很重要
1. 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正常情况下,人眼在看5米以外的东西时,是放松的;看近,则是要“做功”的。因此,应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不要让眼睛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
2. 多眨眼
由于看电脑和手机时的眨眼次数仅为平时的三分之一,故应有意识地多眨眼,每隔一小时至少让眼睛休息5~10分钟。宜将电脑屏幕调整到适当的位置,使视线能保持向前下约30度的方向,这样不仅可以使颈部肌肉放松,还可以将暴露在空气中的眼球表面积减到最少。
3. 营造良好用眼环境
避免在光线太强(阳光下)或太弱(暗处或夜晚)的不良环境中看电脑、玩手机,屏幕与外环境亮度反差过大时,容易导致眼疲劳。也不要在晃动的情况下(如乘车、乘地铁、走路时)看手机,以免因眼睛不断搜寻、聚焦目标而导致眼疲劳。此外,还要考虑屏幕的亮度、清晰度和对比度是否适当。
4. 佩戴合适眼镜
对屈光不正者而言,配一副合适的眼镜非常重要。看电脑或手机屏幕时,尽量保持60厘米以上的距离。
此外,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增加维生素A、B1、C、E的摄入,也有利于保护视力。如果眼疲劳症状较严重,应去医院就诊,不要擅自购买、使用宣称能抗疲劳的眼药水。
12. 呵护听力,“长幼有别”
迟放鲁
婴幼儿阶段:及早发现先天性耳聋
婴幼儿处于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听觉也在迅速成熟与完善。随着听觉的健全,他们不仅可以感知和辨认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还能逐渐掌握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
正常小儿听觉发育的过程为:出生后即有听觉;3个月的婴儿入睡后,会被吵闹声或稍响的谈话声吵醒;4~5个月的婴儿可对铃声或汽车喇叭声转头;6~9个月的婴儿可以控制自己头颈部的活动,听到有人呼唤他时,会把头转向说话的人;9~11个月的婴儿听到别人叫他名字时,可有反应;1~2岁的幼儿,听觉能力已经基本接近成人听力水平,能听懂简单的话语,并能够完成他人发出的各种简单指令。
家长若发现孩子有下列异常表现,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听力:①对突然的强声没有反应;②有声音出现时(尤其是柔和的声音),不能正确地将头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③发音不准,尤其是“zhi、chi、shi”发音不准;④看电视,将音量开得过大;⑤始终用一个耳朵听电话。
青壮年阶段:警惕突发性和噪声性耳聋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许多成年人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容易罹患突发性耳聋。“突发”是突发性耳聋一个重要特点,患者大多可以明确知道耳聋是什么时间发生的,最明显的感觉是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耳朵像被蒙了一层纸,感觉声音很遥远。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有一定的时效性,一个月内治疗最有效,最多不能超过两个月。两个月后,听力基本固定,即使用再多的药都无法提高下降的听力,还常会遗留难以治愈的耳鸣。 另一方面,长期、强烈的噪声刺激对听力的伤害亦非常大。一般地说,人耳能承受的最强声音为90分贝,超过这个分贝,即便自己感觉不出来,脆弱而敏感的内耳已受损。不少年轻人喜欢泡歌厅、迪厅,其声音强度大多超过115分贝,许多人离开这样的环境后,会有明显的头晕和头痛症状,这就是声音污染导致耳朵受损的表现。长此以往,许多人会出现高调耳鸣,并逐渐由间歇性变为持续性,最后会失聪。
老年阶段:延缓老年性耳聋的发生
人到老年,机体各器官功能都会衰退,听觉器官也一样。可以说,老年性耳聋既是生理性的,也是病理性的,受内在(遗传、全身性疾病等)和外在(药物、噪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据统计,我国约有1000多万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听力障碍。
老年性耳聋大多是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双侧耳聋程度基本一致,呈缓慢、进行性加重。老人常对门铃声、电话铃声、鸟叫声等高频声响不敏感。有些老人以言语识别率低为主,主要表现为听到声音但分辨困难。部分老人出现重振现象,即低声讲话时听不清,喜欢用手挡着耳郭;而大声讲话时,又觉得太刺耳。
需要提醒的是,老年性耳聋与任何一种感音神经性耳聋一样,若病程超过2个月,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因此,老年人一旦发现自己近期有明显听力下降,就应及时去专科医院就诊。
13. 筑起三道防线,应对糖尿病“大爆发”
邹大进
当今社会,糖尿病“井喷”样流行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难题。数据是枯燥的,数据又是残酷的。这组数字我们不得不面对:
1. 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公布的肥胖和糖尿病分布图上,中国双双“荣获”第一:肥胖人数世界第一,糖尿病患病人数世界第一。中国2013年公布的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预计糖尿病患者数为1.1亿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糖尿病大国。
2. 中国20岁以上人群高危糖尿病“后备军”(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50.1%,预计人数为1.5亿,每年有接近7%的人群转化为糖尿病。
3. 2015年全球总共有500万人直接死于糖尿病,相当于每6秒有1人死于糖尿病,糖尿病位居死亡疾病排行榜第七位。
面对糖尿病大爆发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应对挑战?笔者认为,我们必须构建三道防线,严防死守,否则国家新增医疗投入的速度跟不上糖尿病的医疗费用增长的速度,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将可能被糖尿病拉低,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第一道防线:未病先防
预防糖尿病,政府有责。政府做到位,预防有希望。政府要广泛宣传糖尿病预防的益处,做到人人知晓糖尿病及其危害,人人知晓糖尿病的防治方法;对甜饮料征重税,学校周边区域不允许出售甜碳酸饮料;普查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的肥胖发病情况,督促家长和学校共同制定肥胖的防治措施,降低成年后糖尿病的发病率;免费开放公园和体育场,铺设规范步行道;所有城市铺设规范的自行车标准道路,设立自行车停车场,使自行车成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各地疾病控制中心负责筛查糖尿病高危人群(40岁以上、超重、肥胖、经常静坐、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及糖尿病前期(血糖偏高为达糖尿病诊断标准者),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措施,制定饮食、运动预防计划,实施预防监测;各种食品应当标注所含能量,能量较高的食物还需标注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不宜食用的警示语。
预防糖尿病,匹夫有责。预防胜于治疗是真理,莫要等到生病时,才懂得健康的宝贵。具体预防措施包括:①日行一万步,每坐1小时,起来走几分钟。“安步当车”,出行少开车,多骑自行车。多消耗一些能量,就能少得糖尿病。②饮食多样化,保证每餐吃一种水果和蔬菜,每天变换花样,多吃各种粗粮及粗粮食品。③“管住嘴”,早餐最重要,适当减晚餐,多吃全谷物,不喝甜饮料,平常多喝水,多吃豆制品,天天喝绿茶,补充纤维素。④改掉坏习惯,长期熬夜晚睡、常用塑料容器、久坐常看电视、经常不吃早餐等。⑤努力减“肥肉”,超重和肥胖者千万别掉以轻心,因为肥胖是糖尿病最危险的诱发因素,努力减肥是当务之急。减少4.5千克脂肪,并长期保持,可大幅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⑥警惕“病”来临,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筛查血糖,如有多食、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瘙痒、经常饥饿、手足麻木等症状,应及时检测血糖,警惕糖尿病来袭。
第二道防线:有“病”要防变
要预防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需要政府、医生和患者三方共同努力,使每一位糖尿病患者达到标准治疗,使各项指标早期、持久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0%,血压≤130/80毫米汞柱,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2.6毫摩/升,体质指数<24千克/米2等。
第三道防线:有“症”防恶化
已经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高龄、长病程患者,要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此时,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要强化血脂管理,合理降压,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使之稳定下来。
总之,战胜糖尿病需要做到5个“早”: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达标。只有政府、医务人员、患者三方齐心协力,遏制中国糖尿病的大爆发,减少糖尿病的死亡率,大幅减少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的目标才能实现!
14. 远离“骨松”,这些缪误别再传
章振林
《大众医学》杂志专家顾问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和骨病科主任、骨代谢病和遗传研究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误区一:骨质疏松是生理性改变
很多人认为,人老了,一定会出现骨痛、驼背和身高缩短等骨质疏松的表现。实际上,骨质疏松虽然是增龄性疾病,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但并不是生理现象,也并非每个老年人都会患上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摄入维生素D和钙剂,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一旦被确诊为骨质疏松,及早接受相关药物治疗,可以缓解骨痛、阻止身高缩短、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 误区二:男性不会患骨质疏松
大多数人认为,骨质疏松是一种“妇女病”,与男性无关。实际上,骨质疏松也是男性常见病,我国6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约为15%。男性发生骨质疏松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抽烟、酗酒、活动少等。性腺功能减退也是男性患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
误区三:骨质疏松无法早期发现
临床上,很多老年人是在发生了骨折以后,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其实,这些老年人已经罹患骨质疏松多年,只是自己未察觉罢了。要早期发现骨质疏松,其实并不困难。通过双能X线吸收仪检查骨密度,就可以及早发现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骨质疏松前期)。该仪器精度非常高,就算只有1%的骨量下降,也可以被发现。目前建议,50岁以上人群(无论男女)宜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
误区四:单纯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
很多人认为,单纯补钙就能治疗骨质疏松。其实不然。补钙虽然可以预防骨量的丢失,但对于骨质疏松患者而言,补充足量的钙剂是基础,更为关键的是接受有效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这些药物能抑制破骨细胞或促进成骨细胞的作用,达到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的治疗目的。
误区五:骨质疏松只需要短期治疗
骨质疏松是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通常,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3个月后,骨转换指标才会有变化;骨密度的变化,往往需要1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骨质疏松的治疗是长期过程,至少需要1年,一般疗程为1~3年。有骨折的患者,治疗时间通常需要3~5年。
误区六:脆性骨折后做了手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所谓脆性骨折,就是低暴力下骨折,多在跌倒后发生,老年人常常发生这种脆性骨折,常见骨折部位是胸椎、腰椎、腕部和髋部。由于老年人发生脆性骨折的主要病因是骨质疏松,故术后仍须积极治疗,降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
15. 保护血管,杜绝“八高一少”
景在平
血液是维持生命的“洪流”。它“东奔西走”,把营养和氧气带来,把废物带走;它“南征北战”,带领白细胞清除毒素、病原体……作为承载生命洪流的“河道”,血管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极其广泛,除角膜、牙齿、毛发、指甲外,处处都有丰富的血管。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管有完整的内皮覆盖。血管内皮就像是河堤,河堤平滑坚固,河水就能顺畅流淌;河堤若不坚固,在河水的侵蚀下出现塌陷、管涌,就会影响河水的畅行。同样道理,人体的血管内皮在众多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受损,原本光滑、连续的血管内壁变得“坑坑洼洼”,血液中的胆固醇、血小板就会附着在“坑坑洼洼”的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与此同时,血管的弹性也会变差,有时还会出现血管痉挛,最终导致脏器血供减少甚至停止,导致心梗、脑梗等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血管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等血管性病变,其实是全身血管病变的局部表现。血管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而导致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可以归纳为”八高一少”。
“一高”:高血压
高血压可以引起小动脉痉挛,并进一步引起小动脉内膜和中膜的破坏,使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窄。我们常说,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二高”: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主要是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血脂升高会使血液变得黏稠,血流速度变慢,时间长了还会破坏血管内皮,使内皮变得不光滑,血液中的“垃圾”就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
“三高”:高血糖
高血糖也容易导致血管硬化。研究发现,与血糖正常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变更严重,发生时间更早。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倍。
“四高”:高尿酸
高尿酸是指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高于正常,大家熟知的“痛风”就是血尿酸升高所致。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高尿酸血症常与各种代谢性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脂血症、2型糖尿病、肥胖、胰岛素抵抗等)伴发,高尿酸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五高”:高血黏度
血黏度升高可造成血液淤滞、供血不足、血管损伤、局部缺氧和酸中毒,甚至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犹如在血管内埋下“地雷”,容易造成缺血和组织坏死,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六高”:高年龄
老年人血管逐渐老化,结构和功能逐渐退化,血管病也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由于多数血管病都会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表现出各种不适症状,故大家从35岁起(甚至更早),就应该重视血管病的预防。
“七高”:高体重
肥胖是“百病之源”。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骨质疏松等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肥胖相关。
“八高”:高心理压力
研究发现,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会造成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心动过速、高血压等疾病。如果精神紧张因素长期存在,血压便会持续升高,久而久之,血管硬化就发生了。
“一少”:运动减少
研究发现,缺乏运动可使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50%。人若没有足够的运动,体内过剩的能量无法消耗,就会转变成脂肪储存下来,与肥胖相关的各种疾病亦会“接踵而至”。研究资料表明,年轻时一直坚持运动的人,年老时发生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的风险要明显低于长期不运动的人。
有“八高一少”中的一种或几种危险因素者,虽然不一定都会发生血管病,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危险因素越多,发生血管病的可能越大。由于血管疾病多是慢性疾患,起病隐匿,病程较长,早期预防非常重要。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加强运动,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血尿酸和体重,保持心情愉快,是预防血管病的最基本策略。 16内外“兼修”,远离恼人皮肤病
郑仪安 郑捷
皮肤是人体最外层器官,也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外界环境改变对皮肤有直接的影响,如湿度、温度的变化,接触了污染了的空气与水,不当使用化妆品和保养品等。同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不健康、熬夜、情绪波动、精神压力大等因素,都会影响皮肤健康。
改“坏习惯”:保皮肤健康
保持规律日常生活作息与维护皮肤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过多吃辛辣、甜食、油腻、油炸食物,会导致肠道与表皮微生态的改变,出现细菌的菌群失调,引起皮肤老化及多种皮肤病;经常熬夜、精神紧张、寒冷会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功能改变,激活皮肤内的免疫活性细胞,导致多种炎症性皮肤病;滥用化妆品或选用不适合自己的化妆品容易堵塞毛孔,使得皮肤代谢失常或引发敏感;食用致敏性食物,尤其是食物中的人工添加剂,容易增加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搔抓皮肤、过度清洁皮肤、用热水洗烫皮肤,都会破坏皮肤屏障,改变表皮菌群比例,使真皮层的免疫活性细胞活化,加重瘙痒,诱发炎症,增加皮肤过敏机会。因此,健康饮食、避免熬夜及精神紧张、正确选择化妆品和护肤品,适当使用保湿剂保护皮肤屏障的完整性,对维护皮肤健康非常重要。
防过敏:杜绝湿疹和荨麻疹
湿疹与荨麻疹都是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疾病,病程长,常反复发作,患者不胜其扰。要预防过敏性疾病,首先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刺激、搔抓、烫洗和过度日晒。平时应经常修剪指甲,不频繁清洗双手,并选择天然香皂或泡沫较少的清洗剂。穿宽大、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少穿化纤、羊毛材质的衣物。饮食清淡,避免进食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每日保证足量的饮水,以保持皮肤屏障的完好及促进皮肤正常新陈代谢。同时,可适当外用保湿剂或皮肤屏障保护剂。冷、热、日光、摩擦等刺激可诱发荨麻疹,适当防晒、避寒等保护措施可起到预防作用。由于感染也可能引起荨麻疹,故预防感染不可忽视。
保护皮肤屏障:难治银屑病不难治
银屑病又称牛皮癣、干癣,表现为红斑、明显脱屑,部分患者可有瘙痒,经常反复发作。环境因素是导致银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感染与应激两方面,即具有特定遗传背景的人在特定的环境因素下发病。感染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上呼吸道,如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二是皮肤,在皮肤屏障受损的情况下导致表皮的细菌菌群发生改变,与银屑病发生相关的细菌数量显著增多,而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的菌群数量显著减少。应激主要有焦虑、紧张、受寒、睡眠剥夺等。因此,避免感冒、受寒,保持皮肤屏障的完整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是预防银屑病发生与复发的关键。
注意个人卫生:杜绝真菌性皮肤病
体癣、股癣、手(足)癣、花斑癣、甲癣等真菌引起的皮肤病,多伴明显瘙痒,且经常复发,常令人“不胜其扰”。由于真菌容易在湿热的环境下滋生,故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鞋袜。猫、狗等动物是真菌性皮肤病的重要传染源,减少与患病动物接触,有助于避免真菌性皮肤感染。另外,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共用毛巾、拖鞋、洗漱用品;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衣物,都能有效避免真菌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