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七巧的爱情悲剧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h1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张爱玲,一位将爱情写成传奇的才女,可谓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其中篇小说《金锁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评价《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称赞《金锁记》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小说中,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具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傅雷和夏志清都认为这个“悲剧”是由主人公内在的情欲造成的。她一生爱的卑微,痛的彻底,她为爱挣扎、彷徨直至决绝舍弃爱。
  关键词:曹七巧;情欲;爱情悲剧
  作者简介:王紫玉(1992-),女,汉,山东济南人,青岛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
  一、爱与被爱的权利被剥夺
  在包办婚姻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女性不可避免地成为家族攀附权贵,提高经济地位的附庸品和牺牲品,这种婚姻大都以一种无爱的形式存在,空有一副华丽高贵的皮囊。处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的女性没有选择爱情的权利,曹七巧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她的爱情以“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形式拉开了帷幕,她无从选择,被迫走进了无爱的婚姻。曹七巧出生在市井商户家庭,平日里靠着经营一家麻油店谋生,早年父母双亡,从小与哥哥嫂嫂相依为命。曹七巧虽称不上端庄优雅、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但也算得上是普通百姓家俊俏的女子。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正值花季妙龄,情窦初开,对爱情抱有热烈的渴望与无限的憧憬,身边不乏有爱慕她的男性,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好兄弟丁玉根、张少泉,又有裁缝家的儿子。对于爱情,七巧没有过高的期望,她希望能够找到一位待他真诚的男人,有一个孩子,家庭美满,平淡安稳地过完一生。当她得意的规划“未来爱情生活”的蓝图时,她那贪图利益,攀附权势的亲哥哥已经自作主张把她卖到大家族姜公馆中给姜二少爷当姨太太,尽管她指责哥哥没有羞耻心,埋怨他、痛恨他,认为他毫无脸面来见自己,丢下自己一走了之,可也只能接受现实——爱情梦从她嫁入姜家二少爷的那一刻就开始破灭了。
  姜家二少爷患有先天性软骨病,天生残疾,曹七巧每天晚上守着这样一具肉体,与他同床共枕,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一股“腻滞的死去的肉体的气味”,常年如此,难怪七巧逢人就说:“他要有点人气,倒好了!”在姜家,她有充足的物质条件打扮的光鲜亮丽,却没人懂得她富华背后深深地忧伤。多年来她尽心尽力为丈夫端茶送药喂饭,可悲的是她丝毫享受不到一个真正的男人带给他的爱、温暖与关怀。她内心异常反感,厌恶至极,作为有青春有激情的女人,她不知道去哪里排解自己内心的欲望,孤独、痛苦、绝望伴随着她。姜家二少爷缺乏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她想要的爱情他更满足不了。曹七巧出生市井人家,这种地位和出身不可能让她选择爱情,她不过是姜公馆的老太太拿来利用的“工具”,为这个家族延续后代而已,上流阶层的大公馆没有把她真正的当成媳妇。
  二、情欲得不到补偿
  个体的自我需求遵循从低级逐渐向高级发展的历程。人在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满足之后会寻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性爱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最高级别。曹七巧跟丈夫之间既没有“情”,也没有“爱”,从这个残疾的丈夫身上七巧得不到正常的性生活,在无数个寂寞苦闷的日子,精神得不到安慰,心中的激情得不到释放。家中唯一的男人姜季泽的存在使她压抑已久的爱有了发泄对象,七巧想从这个英俊、潇洒的男人身上弥补自己长时间以来缺失的爱情体验。他身体健康魁梧,“生的天圆地方,鲜红的腮颊,青湿眉毛,水汪汪的黑眼睛”[1]这完全符合七巧的审美标准。她在姜家的这些年,默默关注他的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间充满对他的渴望与追求,姜季泽的出现唤醒了七巧长久以来埋藏在心底的对男女爱情的“美好愿望”“当初她为什么嫁到姜家来?为了钱么?不是的,为了遇见姜季泽,为了命中注定她要和姜季泽相爱。”[2]
  从姜季泽身上,七巧的情欲得到了补偿,可是这补偿也折磨着她。蠢蠢欲动的情感无处排解和发泄,压抑到几乎窒息的地步,于是她发疯似的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填补内心感情的空缺。她主动搭讪眼前这个男人,看到他身体会不受控制地跟过去,即使姜季泽的太太兰仙近在眼前,她打趣,蹂躏兰仙,恨不得把她挤兑走。她不屈不挠地发出求爱的信号撩拨眼前这个男人乞求得到一点异性的抚爱。她关注着季泽的一举一动,在季泽身边坐下,只搭着他的椅子的一角,她将手贴在他腿上……面对着伸手摸她腿的曹七巧时,季泽心动了,她楚楚可人,在他眼中七巧就像“玻璃匣子里蝴蝶的标本,鲜艳而凄怆”。纵然季泽放荡不羁,封建伦理道德犹如一尊警钟时刻提醒他不能惹自己家里人,尤其是七巧,为了家族地位和自己的所谓名誉,他毅然决然将对七巧的情爱抛到九霄云外。
  一次次暗示的失败压榨着她狂躁不安的性欲,她内心咆哮着,呐喊着,咒骂着,却始终无法踏进可望不可即的爱情之门,焦灼着徘徊在情欲的周围,兜兜转转,进进退退,她每天守望着这个得不到的男人,内心有累累伤痕。
  三、物欲虐杀情欲
  爱情的飘忽不定侵蚀着七巧的心性,无谓的挣扎、反抗逼迫她从一个脉脉含情的少女变成了带着“黄金枷锁”的可怕女人。七巧不敢去爱了,她爱不起。在浑浊不堪凌乱的封建家族里,什么才是她真正需要的?是她能看得清摸得着、牢牢地抓在掌心,唯她掌控的金钱。爱情是不合理的奢望,只有钱能靠得住。七巧从盲目的求爱过程中慢慢苏醒过来,面对姜季泽的无动于衷,她痛恨的咬牙切齿“钱上头何尝不是一样?一味地叫咱们省,省下来让人家拿出去大把大把的花!我就不服这口气!”[3]七巧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已变成不切实际的幻想,她不甘心用青葱岁月换来的钱供他人挥霍,这时七巧对金钱的价值有了初步认识,她的注意力逐渐从爱情转移到金钱上。丈夫,婆婆相继离世,从此七巧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回忆十年的美好青春悄然流逝,姣好的容颜面目全非,还有那从未得到的憧憬的爱情,不禁感叹生活就像一场梦,她这一生浮浮沉沉,家道衰落,眼下能得到的只有分家剩下的遗产,她看清楚了自己接下来的生活处境。自立门户之后她更坚定了了金钱的价值跟地位,只有金钱不会抛弃她。
  《金锁记》的“心脏”是七巧与季泽两人间的纠葛。七巧面对金钱和情欲的冲突最为激烈的一次是七巧得到遗产之后季泽的不请自来,突然到访,她警惕着季泽,担心他会挖走她的钱财。当七巧略施小计识破季泽的谋财骗局之后,她发了疯似的呵斥他,追打他,她的爱就像从桌子上一滴一滴掉落下来的酸梅汤,一点一点消失殆尽,七巧的内心翻江倒海一样在挣扎着,她不相信季泽的花言巧语,更不甘心把下半生的家当让给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人,她亲手斩断了不正常的暧昧关系。她深刻的领悟到:人生的一切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金钱是客观实在的,是无可替代的。金钱象征着地位和尊严,只有在物质中她才能发现生活的存在感,感觉到她自己活着,细微的快乐在眼前那些琐屑的事物和细节之中。她摆脱爱的虚无、获得安全的方式只有占有金钱。然而她的悲剧还没有结束,她对失去的爱情仍然耿耿于怀,她以另一种报复的形式抗议儿女的爱情婚姻,她亲手毁了自己亲生儿女的婚姻,成了彻头彻尾的疯子。
  在造成曹七巧诸多悲剧的因素中,最为根本的因素是她不是一个可以担当得起情欲的人。在某种层面上,社会环境造就了她、影响了她,但她自己内心的情感、考虑、巴望才真正使她成为了悲剧。最初,她用黄金锁住爱情,最终锁住了自己。她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和快乐,也牺牲了子女的幸福和快樂,七巧的悲剧是她一手造成的,自作自受,作为目前,她对子女犯下了无法饶恕的罪行。
  结语:
  张爱玲说她写的曹七巧是一个“彻底的人物”,她彻底地承受了旧时代妇女的不幸,爱情的不幸、婚姻的不幸、家庭的不幸,她也彻底地将一切不幸报复了她能报复的所有人。从这个层面上看,曹七巧的爱情悲剧何尝不是命运悲剧。
  参考文献:
  [1][2][3]张爱玲.张爱玲作品集[M].北岳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其他文献
摘 要:戴望舒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他所生活的年代,距离古典诗歌繁荣的时代未远,所以其诗歌创作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诗学的影响。以他的《雨巷》为例,不管是其象征性的意象、还是其朦胧的意境以及优美婉约的风格,都有着传统诗学的影子,符合传统诗学的审美标准。  关键词:传统诗学;戴望舒;《雨巷》  作者简介:李颖异,女,蒙古族,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院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夜,黑漆漆地。  挟着三两声狗吠,裹着满身酒气,宝柱顺着村前疙疙瘩瘩的小土路,歪歪扭扭摸进自家的院门,狗儿黑子立马热剌剌地摇着尾巴凑上前来,滚你娘的蛋!宝柱并不领情,皱眉,咬牙,飞起一脚,嗷~嗷~嗷……连窜的惨嚎声瞬时划破小村静谧的夜空。  今天怨不得宝柱,他现在心情糟透了,回家三天了,三天呐,天天出去转钱,到头来,连一根钱毛都没见着!眼瞅着,一年前在城里新耍下的马子就要临盆了,这可咋办哩?真真着
期刊
摘 要:路遥和史铁生都是有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作家。对比两人作品发现他们都把陕北作为叙写环境并且重视传承陕北文化中的道德品质,作品中饱含着苦难意识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而作品创作角度和创作主题又有不同。本文借比较两位作家作品,思考文学创作与时代、社会、人民的关系。  关键词:路遥;史铁生;作品创作  作者简介:陈嘉琪(1992-),女,汉族,延安大学16级现当代文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
目的:探讨Fas/Fasl介导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和正常小儿各25例,采用Annexin V/PI双参数法经流式细胞
作者简介:党栋,笔名一凡夫,河南省南阳市人。出版有散文集《深夜静悄悄》《我和我的村庄》《和你没商量》《青青校园》,长篇小说《追梦》《足疗》《村魂》等,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我一向非常好奇,对很多事情都感到好奇,居然生出了想做次侦探的想法。  一个周三的下午,我决定去小城里一家医院做一次“火线”侦察。侦察的目的是想探探那些“医生们”是如何看病的。平日里侦探小说看得多了,心里自然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出发,通过对莫言的原著《生死疲劳》和葛浩文的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具体探讨译者在翻译章节名的时候是如何适应与选择、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的三个维度(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是如何转换的。  关键词:《生死疲劳》;生态翻译;语言维;交际维;文化维  作者简介:刘诗雯(1995-),女,汉族,陕西西安人,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MTI专业翻译硕士。  [中图分类号]:H315.9 [
摘 要:郁达夫和徐志摩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曾一同在杭求学,并为杭州留下了不少文坛佳作。但两人笔下的杭州有着美与丑的巨大差距,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审美态度和性格的不同。  关键词:郁达夫;徐志摩;美杭州;丑西湖  作者简介:何等,女,1999年8月生,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
摘 要:贾平凹的《废都》在1993年横空出世,引起文艺界巨大的轰动,但毁誉参半,遭禁17年。现在重新热起来了,很多学者重新审视这部通篇弥漫着“废”的作品。这是一本特殊时代里安妥作者灵魂的书,里面有很多贾平凹自己生活中的痕迹,也有不少他无意识中透露出来的东西,其中的逆反心理尤为明显。  关键词:贾平凹;无意识;逆反心理  作者简介:韦红梅(1996-),女,广西容县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本
摘 要:本文就曹文轩儿童文学作品国际化进程进行简要分析,并针对我国儿童文学国际化面临的困境,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曹文轩;儿童文学;国际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2  儿童文学是启迪学生心灵,帮助其融入社会并认知善恶的重要工具。上世纪九十年代 前,我国的儿童文学领域较为活跃,曹文轩老师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从事
摘 要:在李劼人短篇小说创作中,描绘一群以女性、儿童、农民和市民等组成的受难民众,李劼人以人道主义立场,深入他们的内心深处,用心理描写、儿童视角来关注他们的不幸遭遇和命运走向。  关键词:李劼人;心理描写;儿童视角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01  一、微妙的心理描写  李劼人十分欣赏写实派作家,如英国吉波林,俄国高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