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给2007级本科篮球班上课时,我问学生:“你们学的是什么专业?”几乎所有学生都一口同声地答到:“篮球。”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时下用人单位招聘体育毕业生时总要注明:限招网球、乒乓球、足球……高校体育专业招生也要加试不同项目的所谓“专业”。因此,对专业、专项与职业的认识,自然应成为高等体育院校予以考虑的问题。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变化,大致经历了5次大调整。专业的调整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关,与人们对专业宽与窄的理解以及对大学本质的认识密切相关。
(1)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专业并非一回事,千万种职业不可能有千万种专业相适应。一方面,大学不可能一应俱全地直接为社会的每一种职业设置一个专业;另一方面,那种简单的对应设置使得学生也难以适应未来的多变性。对于专业而言,它更注重知识面,也即专业覆盖面,而职业的分工可能比较细。对于大学而言,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从事的职业,这也许是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吧。
(2)专项是专业吗?专项主要是指体育中的某一技术项目而言,专项的划分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项目划分为依据。体育中的项目繁多,它们都是专业吗?专业与专项虽有密切关系,但却是不同的概念。专业属于教育学的概念,而专项属于竞技体育的概念,它是相对技术项目而言。暂可把专业与专项看作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专业作为整体包含部分(专项),而专项也应包括专业。但专业并不一定等于专项之和,我们不能认为专项学好了,专业就学好了。例如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说过:离开了身体的手不再有手功能。我们只有将专业与专项辩证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3)几点思考。就专业与职业而言,大学应更注重专业,盲目地适应社会需要,强调专业“对口”是眼光短浅的行为,大学体育应更注重通识教育,以及大学的超越本性,拓展学生专业面,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专业与专项而言,专项不等于专业,专业是专项的基础,专项是专业的拓展。我们不可以专项代替专业,这样将会造成本末倒置,我们应立足专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增设选修课等方式提高专项水平,做到“多能一专”;高等体育院系,应淡化专项意识,强化专业意识,提倡大专业、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生知识面拓宽,这样做似乎“对口”性差了、大学的“职业性”差了,可是学生的适应性反而会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职业转换时的应变能力反而会增强。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马卫平教授)
节选自体育在线论坛“专家在线”专栏:http://www.tiyuol.com/index.php?gid=30
(1)专业与职业。职业与专业并非一回事,千万种职业不可能有千万种专业相适应。一方面,大学不可能一应俱全地直接为社会的每一种职业设置一个专业;另一方面,那种简单的对应设置使得学生也难以适应未来的多变性。对于专业而言,它更注重知识面,也即专业覆盖面,而职业的分工可能比较细。对于大学而言,具备较宽的知识面能更好地适应今后从事的职业,这也许是大学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吧。
(2)专项是专业吗?专项主要是指体育中的某一技术项目而言,专项的划分主要是以竞技体育的项目划分为依据。体育中的项目繁多,它们都是专业吗?专业与专项虽有密切关系,但却是不同的概念。专业属于教育学的概念,而专项属于竞技体育的概念,它是相对技术项目而言。暂可把专业与专项看作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专业作为整体包含部分(专项),而专项也应包括专业。但专业并不一定等于专项之和,我们不能认为专项学好了,专业就学好了。例如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说过:离开了身体的手不再有手功能。我们只有将专业与专项辩证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3)几点思考。就专业与职业而言,大学应更注重专业,盲目地适应社会需要,强调专业“对口”是眼光短浅的行为,大学体育应更注重通识教育,以及大学的超越本性,拓展学生专业面,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专业与专项而言,专项不等于专业,专业是专项的基础,专项是专业的拓展。我们不可以专项代替专业,这样将会造成本末倒置,我们应立足专业,在此基础上,通过增设选修课等方式提高专项水平,做到“多能一专”;高等体育院系,应淡化专项意识,强化专业意识,提倡大专业、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使学生知识面拓宽,这样做似乎“对口”性差了、大学的“职业性”差了,可是学生的适应性反而会提高,学生在未来面对职业转换时的应变能力反而会增强。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马卫平教授)
节选自体育在线论坛“专家在线”专栏:http://www.tiyuol.com/index.php?gid=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