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同行”文化实现教育之美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行”文化体现为四个方面:尊重生命,与生命同行;仁爱为本,与友善同行;知行合一,与智慧同行;温润包容,与优雅同行。“同行”教育文化的核心是“仁爱”,“仁爱”是每一个人不断超越自我,“做更好的自己”的基础。教人成為具有“仁爱”本性的人,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同行”文化追求“超越”,让人在不断生成、不断进步、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中获得生命成长与完善的不竭动力:(1)尊重生命,与生命同行。认识到人与自然“本是同根生”,人与天地万物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视他人他物为跟自己一样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建立同类感和共通感,能在我中看到他人他物,在他人他物中看到我,拥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广阔胸襟,就连他人他物的恶行也会使自己感到痛心。只有这样方能跟他人他物和谐共处,互惠共存。(2)仁爱为本,与友善同行。能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并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有限性,从互为主体到人己一体,建立对他人他物发自内心的真挚的认同感,能与他人他物处于精神性的统一体中进行对话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颗仁爱之心去跟他人他物友善相处。(3)知行合一,与智慧同行。认识到社会实践基于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自然界的改造和利用,认识到社会发展既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审美精神的传承,做到科学其身体,隐秀其灵魂。(4)温润包容,与优雅同行。能认识自己,唤醒自己,不断进取;批评自己,克服自我,不断超越;悦纳他人,与人为善,不断完善自己;悦纳自己,与己为善,实现内心的成熟与成长。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现代教育中的物质交往性已逐步消减,精神交往性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同行”教育立足现代学校教育,在具有交往的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和主体间性的基础上,更加凸显精神交往的特征。
  第一,交往双方的关系是纯全本真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生命与生命的真实相遇,教育者不把受教育者当作是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而是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遵循教育交往的规律,彼此感受对方生命的律动和成长的拔节,师生敞开自己,共同沐浴在智慧的阳光和清泉里,交融于生命成长的呼唤与应答中,使教育进入“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理想境界。
  第二,交往双方是彼此尊重的。教育中交往的双方互为主体、互相交流、互相作用、互相沟通、互相理解,而又保持着各自独立的人格精神。师者“仁以为己任”,自觉提高自己的学识、专业素养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生命,聆听来自每一个生命的心声,并用自己的学识、智慧和勤勉的态度,点燃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引领学生对美好情操的感悟和体验;不断充盈自己的情感和精神世界,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交往发生是整个儿的。教育双方的相遇是人的全部,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观察,而是洞悉一切,彼此毫无保留、毫无偏见,彼此心意相通、情意相投。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相遇,不仅是知识的相遇,还是智慧的碰撞;不仅是智慧的碰撞,还是情感的共鸣;不仅是情感的共鸣,还是灵魂的共振。教育以“培育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宗旨,以唤醒人的生命动力、激发人的自主、自律和自觉为根本任务,发掘出适合学生学习和进步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策略,实施能够与学生生命和智慧成长产生核磁共振的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教育最终回归到促进人的全面和谐个性发展的本源状态。
  独行速,众行远。同行,方可致远。
其他文献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总是在动态中发展变化的。优秀学生不一定永远优秀,后进学生也不可能始终落后。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發现学生的闪光点,摒弃形而上学的观点,要用发展的眼光,充分相信和发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显微镜:放大后进学生的优点。  对于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可以适当地夸大,哪怕是只有“芝麻小”的亮点,教师也可以艺术地将之说成是“西瓜大”,并毫不吝惜地加以鼓励,以激发
【摘要】体能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是学校实现体育教学目标、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进行调查,结合现状分析了广州市南沙区农村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体能大课间活动;分析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年7号】文件关于《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
【摘要】依照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学校是当前主要任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从教,学校才能良性发展。  【关键词】学校法治建设;领导力;驱动力;生命力;辐射力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部署。全社会自觉开展法律知识的学习,法治观念明显增强,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学校法治建设依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培育和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所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必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理解良好的品德形成是离不开生活的。那么,教师如何让《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生活化”呢?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的做法是要掌握思想品德 “生活化”的含义,把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教学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词汇又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词汇层面上体现的非常突出,涉及的面也最为广泛。了解词汇层面上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既有助于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把所学词汇得体地运用于实际语言交流中,最终促成交流双方间的有效交流。本文作者通过研读大量有关资料,分析了中西方文化的几个不同之处,找出了目前国内文化教学的几个误区,提出了将词汇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一些方法,以此来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初中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现代老师必须树立其正确的作业观,通过改变作业的内容、形式以及提倡差异的作业观等,从而真正的发挥家庭作业在教学中的作用,增强家庭作业对学生知识的巩固,真正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关键字】初中英语;家庭作业;有效性  在现代初中的英语教学中,巩固学生刚刚学到的知识最好办法就是做家庭作业。但是在布置作业这
一、情景呈现  冰雹(Hail)也叫“雹”,俗称雹子,“霸子”,有的地區叫“冷子”(如徐州,甘肃等地),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  当地表的水被太阳曝晒汽化,然后上升到了空中,许许多多的水蒸气在一起,凝聚成云,此时相对湿度为100%,当遇到冷空气则液化,以空气中的尘埃为凝结核,形成雨滴(热带雨)或冰晶(中纬度雨),越来越大,当气温降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关系到每個公民高尚道德素养与正确价值取向的形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小学,品德课是德育的主阵地,应当责无旁贷要担负起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任。如何在品德课堂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教育实践
一、说教材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这一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数学游戏的教学内容,这个内容对于一线教学的老师来说,不是一个好组织的教学内容,然而这却是一个非常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及开拓数学视野的良好题材。然而我们配套的《教学参考》中对于这么重要且特别的教学内容却只是轻描淡写地“要求学生理解并学会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带,体会它的神奇。”因此,笔者深入挖掘教材和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