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要找到一个立足点;二要抓住一个结合点。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教师抓住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好文本的“弹性用语”;二是引导学生推敲教师的“标准答案”;三是大胆让学生进行“亲身体验”。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立足于数学课堂实际。怎样立足课堂实际?这里要抓住一个结合:就是将数学课的基础功能(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潜在功能相结合。把握住了这个结合点,并根据这个结合点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数学课的创新教育问题。那么,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到底该如何开展呢?
一、 利用好文本之中的“弹性用语”。
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外在表现之一是数学教材编写的严谨性。这一严谨性在对知识叙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数学语言外在表现之二是数学教材编写的逻辑性。这一逻辑性表现在各知识点之间的环环相扣,还表现在思维层面的层层递进。比如,从一元一次方程到二次函数,有三条逻辑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第二条主线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第三条主线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三条主线都是由一元一次方程起始,到二次函数落脚。
纵观三条主线,可以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当强的,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似乎由此可以判断教材的编排就是铁律,事实上,也并不尽然。就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而言,只要我们稍加留心,稍作推敲,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并不都是是密不透风的,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还是有很多地方的表述是比较弹性。而这些弹性的表达也往往有着其显性的标志的,这些我们教学中很容易发现,比如“不难发现”等表述,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地方:1. 表述之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没必要展开分析;2. 表述之内容学生理解没有难度,当然此处无须多言。再比如,“同理可证”等表述,就反映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舍。这样做,或经济语言,这种轻描淡写的做法,其实是在刻意回避对某一知识点的重复表述;或作思路转向或者调整,看上去是一笔带过,其实是很好地起到了一笔过渡的效果。所以,对教材中这些弹性语言出现之处就是我们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理想之地。
比如,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知识点,在教材在给“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做定义的结论性句子之前,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三个字:“像这样”。在我们引导学生自学阅读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 “这样”为哪样?2. 为什么非得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又会是怎样的情形?……这样,学生这些自然的发问,围绕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我们教学中所需要并且需要大力提倡的。
二、 借助于教师布设的“标准答案”。
上文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数学的一个特性是严谨性。而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很多数学教师上数学课总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是战战兢兢的,何以至此呢?笔者认为,还是因为这些数学教师怕课堂上出错。为避免课堂出错,我们的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就花费相当的精力,做到一丝不苟;上课时的讲解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当然,这种科学的态度我们可以说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我们长此以往这般这样,我们就会给学生一个印象:教师所讲的都是对的。如此,学生就会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这样久了,学生就会一味地接受。所以说,我们数学课需要严谨,但我们不能走火入魔。倘使我们能故意地露个破绽,布设一个陷阱,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教师的结论说“不”,说不定就会有另一番天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学习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点后,笔者为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重视,特意设置了一个阅读理解题。这一题目是:“已知一等腰三角形ABC,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另外两角。”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交流后,仍不能达成共识,在这样情况下,笔者适时地给出了“标准答案”。经过简短的思考后,很多学生提出了异议,还有些胆大的同学说“原来老师也会骗人啊”的话来。很显然,笔者这样做,让学生能从“原来老师也会骗人啊”之中认识到学习要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同时,学生经过讨论碰撞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三、 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
在我们大多数学教师的潜意识里,数学教学是单维度的。简单说来,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找到方法解决之。事实上,我们的课堂如果能够给学生一个适切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让他们在体验中发现,我们就能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令我们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的另一面。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一知识点,是中考重要考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1)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与其他考点进行综合从而对学生进行考查;(2)取材灵活,特别是可以借助生活热点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查。基于此,我们课堂教学时对于其解的步骤的教学,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然后经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怎样做才能避免出错。倘使我们起始教学时只告诉学生解其步骤类似于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并且注意不等号的方向等问题,让学生犯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常见錯误甚至是致命错误,相信效果会更好。这里所说的“效果会更好”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什么绝对的定理可循。但有一点是可以不折不扣地加以遵循的。这就是我们教师要敢于打破我们潜意识里对学生“不放心”的顾虑,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路。您说是不是呢?
参考文献:
[1]王旭辉.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J].师资建设,2016,06:104.
[2]穆传慧.数学课堂:在博弈思想牵引下自由呼吸[J].小学教学研究,2008(7):3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要立足于数学课堂实际。怎样立足课堂实际?这里要抓住一个结合:就是将数学课的基础功能(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潜在功能相结合。把握住了这个结合点,并根据这个结合点进行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数学课的创新教育问题。那么,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到底该如何开展呢?
一、 利用好文本之中的“弹性用语”。
数学语言的科学性外在表现之一是数学教材编写的严谨性。这一严谨性在对知识叙述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数学语言外在表现之二是数学教材编写的逻辑性。这一逻辑性表现在各知识点之间的环环相扣,还表现在思维层面的层层递进。比如,从一元一次方程到二次函数,有三条逻辑主线:第一条主线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第二条主线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第三条主线是:一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三条主线都是由一元一次方程起始,到二次函数落脚。
纵观三条主线,可以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当强的,可以说是一环扣一环。似乎由此可以判断教材的编排就是铁律,事实上,也并不尽然。就我们所使用的教材而言,只要我们稍加留心,稍作推敲,我们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也并不都是是密不透风的,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还是有很多地方的表述是比较弹性。而这些弹性的表达也往往有着其显性的标志的,这些我们教学中很容易发现,比如“不难发现”等表述,往往出现在这样的地方:1. 表述之内容相对比较容易,没必要展开分析;2. 表述之内容学生理解没有难度,当然此处无须多言。再比如,“同理可证”等表述,就反映出人们的一种价值取舍。这样做,或经济语言,这种轻描淡写的做法,其实是在刻意回避对某一知识点的重复表述;或作思路转向或者调整,看上去是一笔带过,其实是很好地起到了一笔过渡的效果。所以,对教材中这些弹性语言出现之处就是我们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理想之地。
比如,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这一知识点,在教材在给“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做定义的结论性句子之前,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三个字:“像这样”。在我们引导学生自学阅读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之中自然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 “这样”为哪样?2. 为什么非得是“这样”,如果不是“这样”又会是怎样的情形?……这样,学生这些自然的发问,围绕这些问题的思考正是我们教学中所需要并且需要大力提倡的。
二、 借助于教师布设的“标准答案”。
上文表述中,我们已经知道数学的一个特性是严谨性。而正是认识到这一点,我们的很多数学教师上数学课总是小心翼翼的,甚至是战战兢兢的,何以至此呢?笔者认为,还是因为这些数学教师怕课堂上出错。为避免课堂出错,我们的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就花费相当的精力,做到一丝不苟;上课时的讲解可以说是滴水不漏。当然,这种科学的态度我们可以说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我们长此以往这般这样,我们就会给学生一个印象:教师所讲的都是对的。如此,学生就会不加分辨地全盘接受。这样久了,学生就会一味地接受。所以说,我们数学课需要严谨,但我们不能走火入魔。倘使我们能故意地露个破绽,布设一个陷阱,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敢于向教师的结论说“不”,说不定就会有另一番天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学习等腰三角形相关知识点后,笔者为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重视,特意设置了一个阅读理解题。这一题目是:“已知一等腰三角形ABC,角A等于30°,请你求出另外两角。”在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交流后,仍不能达成共识,在这样情况下,笔者适时地给出了“标准答案”。经过简短的思考后,很多学生提出了异议,还有些胆大的同学说“原来老师也会骗人啊”的话来。很显然,笔者这样做,让学生能从“原来老师也会骗人啊”之中认识到学习要做到不唯书、不唯师;同时,学生经过讨论碰撞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三、 给学生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
在我们大多数学教师的潜意识里,数学教学是单维度的。简单说来,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找到方法解决之。事实上,我们的课堂如果能够给学生一个适切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让他们在体验中发现,我们就能发现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令我们不得不竖起大拇指的另一面。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这一知识点,是中考重要考点。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1)可以很容易地将其与其他考点进行综合从而对学生进行考查;(2)取材灵活,特别是可以借助生活热点对学生能力进行考查。基于此,我们课堂教学时对于其解的步骤的教学,不要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然后经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哪些地方容易出错,怎样做才能避免出错。倘使我们起始教学时只告诉学生解其步骤类似于解一元一次方程,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发现并且注意不等号的方向等问题,让学生犯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常见錯误甚至是致命错误,相信效果会更好。这里所说的“效果会更好”不仅仅是学生学会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数学课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没有什么绝对的定理可循。但有一点是可以不折不扣地加以遵循的。这就是我们教师要敢于打破我们潜意识里对学生“不放心”的顾虑,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走路。您说是不是呢?
参考文献:
[1]王旭辉.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J].师资建设,2016,06:104.
[2]穆传慧.数学课堂:在博弈思想牵引下自由呼吸[J].小学教学研究,2008(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