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林先生“相遇”的时候,我尚且在读大学。那时候在太原,正经历着痛苦的考研。到现在,我也一直把那段日子称之为“艰难的日子”。只是现在回头看看,自己多么幸运,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读到了“林清玄”。
那还是2013年,我在龙城太原上大学,在考研成绩出来之前,我一直都觉得,这座古城厚重的历史、包容的文化、善良的人们,是我在这座城市留下的美好时光。相比于很多人的“在路上”,其实我更喜欢“心在路上”。学校的图书馆,是我经常待的地方,我喜欢阅读,尤其是喜欢读那些给心灵以力量的文字。有时候,一本书一篇文章,或许我记不全,但是总能记住文章的一些话,那些话,透过文字,往往会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013年2月初,我就知道了考研成绩,当时觉得初试成绩还不错,能考回湖南,所以也没做调剂的准备。等到3月底的时候,报考的学校放了复试名单,出乎意料的没有我,那种心情就像一下子从云彩中甩入谷底。身边的研友陆陆续续地去复试或接到录取通知。从3月底到4月上旬,十来天里我一直在打电话联系复试学校,但是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接受我。
眼看很多学校录取都到了尾声,一些同学也签了不错的工作单位,自己依然“无着落”。有时候一个人趴在寝室的阳台上,望着这城市的车水马龙,想着父母这些年艰辛托起我的梦想,想着自己晚上11点后,拖着疲惫的身体,踩着吱吱作响的厚雪从自习室回到宿舍所付出的辛劳,好几次都没绷住,哭了。
那段时间,放弃、坚持,坚持、放弃,在两难之中,渐渐地心态开始变了,甚至有些焦虑,每天都很沉闷,都在担心自己考不上怎么办?都在想怎么对得住父母和老师?毕竟生活往往存在墨菲定律,你越期待的越不会出现。
朋友看出了我的心思,邀我出去骑自行车转转。我们去了太原的蒙山看大佛,总以为这样能让心静下来,可惜我依旧觉得看不清未来的路!在返回学校的路上,同学递给我一本书——《心的菩提》。
这是林清玄的一本散文集,之前对于作者并不了解,但我随意翻开了几篇文字,便被深深地吸引,突然就觉得读到了那种“震撼人心”的文字,那种比起那尊“香火缭绕”的大佛更能沉寂心灵的力量。回到学校,便迫不及待地读起来,很多话语还记在了本子上。一晚上读了里面的很多篇,突然就觉得豁然开朗。这时意气消沉、心情烦躁的我,犹如迷失在大海的航船,找到了灯塔指引的方向,拾起了踏平困难的信心和希望。
无论是《飞翔的木棉子》,还是《水晶石与白莲花》,抑或是《清风匝地,有声》中污水里的白莲花,都在给我力量。有时候我们以为有些事是“命中注定”,就像这考研的遭遇,竟然忘了当时的初心,以及那付诸行动过程中的坚定的信心和执著的勤奋。就像我们以为木棉花掉落是一种必然,而忘记了它还有结子与飞翔的心愿。难道自己也就这样接受所谓的“必然”,而放弃当时定下的目标吗?
“一个人不管处在任何环境,都要坚持心灵深处的某些质地,因为有时生命的意义只在说明一些最初的坚持,放弃生命的坚持的人,到最后就如木棉一样,只有开花的心情,终将失去结子飞翔的愿力。”是啊,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不再坚持坚持呢?
“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点燃了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燃烧的好。”
作為老家村子里的第一个研究生,不付出辛劳,做出成绩,谁能在乎你燃掉的“泪”呢?白莲都有勇气从浮尸片片的脏水里钻出来,尚且有如此大的勇气和坚持,自己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施加一点“自我清净”的力量呢?与其挥霍时间郁闷、伤感甚至是忧愁,还不如去想办法再尝试尝试!当你任由挥霍时间的时候,时间其实就没有意义了,为什么不在这仅剩的调剂时间内,做个和时间赛跑的人呢?
文章读完,仿佛有一阵清风吹散心灵的尘埃,带给我宁静,心灯一旦点燃,就不怕方向迷失。从那晚开始,我又不断地搜集调剂信息,不断地打电话,终于我赶上了“末班车”,去了东北的一家科研院所。
生活其实也是这样,总会在不经意间波澜乍起,要不然,人生就太死气沉沉。不同的是,有的人在波澜中仍能守住内心的宁静,而有的人却在波澜中迷失最初的自己。有时候人生路上的指明灯,或许很大,又或许很小,小到或许只是几行字,甚至是一句话。这些字、这些话,能让你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沉浸自己,放宽自己。
我很庆幸,在这艰难的日子里,读到林清玄,能有幸能遇到他的那些清澈心灵的文字,以及文字里迸发出来的指引人生的力量。后来,又陆陆续续地读了他的《人生看得几清明》等散文,通过他的温暖的笔触,去加深对生活的感悟。每一次迷惘时,我都会让自己“沉寂”下来,读读他的书,去从文字中吸取前进的力量。
(摘自北青网2019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