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必须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创建“绿色”社会、和谐社会的今天,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那种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的教育已经逐渐被时代所抛弃。学生需要的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和自主发展的教育,是一种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回归自然、回归生活,能焕发出生命的热情与活力。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2001年作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时,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理念。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把科学人文交融起来,才是“绿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绿色教育”理念发展至今,其内涵包含以下基本内容:“绿色教育”是指关爱、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价值,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培育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并敢于创新、肯于实践的一代新人。“绿色教育”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签订协议,共建国内首个“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该实验区将大学的学术资源和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践资源相结合,旨在回应“绿色社会”的需要。其中教育实验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绿色课堂”改进行动。
“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的内涵
“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改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绿色课堂”首先需要改进的就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与“绿色教育”理念不相符合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不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实际缺乏真正的了解,以主观经验建构课堂流程;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实施中,过于关注活动形式,忽视活动的目的性,有活动没体验,有形式无实质,有热度无深度,有氛围无研究,降低了学习实效;教师习惯于课前设计教学流程,对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和生成缺乏敏锐的捕捉,教学境界有待提升;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流于形式,教师往往根据经验和感觉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判断,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策略,难以对平时的教与学形成自我监控;教学目标制定不准确,表述空泛、笼统……这些观念和做法不利于实现高效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改进行动,应该从解决上述问题入手。
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的策略
“绿色课堂”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绿色课堂”应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以及对每一个学生生命和价值的尊重。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升华。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之中,建立在不断成功与进步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允许和理解学生的错误,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绿色教育”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强调引导和促进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体验,变以奖励和惩罚为目的的评价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
“绿色课堂”要积极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我们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凸显其人生价值。教师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培养学生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倡导民主、平等、宽松、宽容,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活动空间。
“绿色课堂”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实验探究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要鼓励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更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价值取向。
推进“绿色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的关键要素
“绿色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具体践行。教师对“绿色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真正认同是基本要求。所以,要真正实现绿色教育,在教师层面,我们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北师大教育学部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有80余位专家参与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如此丰富的专家将为石景山区教研部门和教师提供智力支持与专业引领。北师大教育学部专门设计符合“绿色教育”理念的课程,将通过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的形式向我区教师传授绿色教育理念。
加强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继续坚持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本体知识考核,提高教师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
继续引导教师深化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整合三维目标,师生共同发展的本质也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倡导“绿色教育”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追求,也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不断改进常态教学。这项工作包括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调控教学流程等环节。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以点带面,提高实效。灵活创设教学情境,选准“切入点”,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挖掘“生发点”,促进课堂生成。
科学分析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完整、详细的质量跟踪数据,为每个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计划及成长规划。
尽管“绿色教育”的概念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但实践探索才刚起步。我们将在体验中培训,在实践中探索,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创造力,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持续发展奠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教育也是如此。教育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在2001年作题为《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的主题发言时,提出了“绿色教育”这一理念。他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现代教育应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把科学人文交融起来,才是“绿色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对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完备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绿色教育”理念发展至今,其内涵包含以下基本内容:“绿色教育”是指关爱、尊重学生的生命和价值,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培育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并敢于创新、肯于实践的一代新人。“绿色教育”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理论,其核心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观。
2010年1月21日,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签订协议,共建国内首个“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该实验区将大学的学术资源和区域教育发展的实践资源相结合,旨在回应“绿色社会”的需要。其中教育实验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绿色课堂”改进行动。
“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的内涵
“绿色课堂”改进行动改什么?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绿色课堂”首先需要改进的就是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与“绿色教育”理念不相符合的一些观念和做法。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但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不够,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实际缺乏真正的了解,以主观经验建构课堂流程;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目标模糊;教学实施中,过于关注活动形式,忽视活动的目的性,有活动没体验,有形式无实质,有热度无深度,有氛围无研究,降低了学习实效;教师习惯于课前设计教学流程,对教学过程中的动态和生成缺乏敏锐的捕捉,教学境界有待提升;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流于形式,教师往往根据经验和感觉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判断,缺乏科学的评价手段和策略,难以对平时的教与学形成自我监控;教学目标制定不准确,表述空泛、笼统……这些观念和做法不利于实现高效课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改进行动,应该从解决上述问题入手。
推进“绿色课堂”改进行动的策略
“绿色课堂”要体现对学生的关爱与尊重。“绿色课堂”应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的关爱,以及对每一个学生生命和价值的尊重。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升华。而学生对学习的积极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知识的力量之中,建立在不断成功与进步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允许和理解学生的错误,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绿色教育”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强调引导和促进学生获得对学习的积极体验,变以奖励和惩罚为目的的评价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发展性评价。
“绿色课堂”要积极构建生动、活泼、民主的教育环境。我们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凸显其人生价值。教师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变为设计者和促进者,学生由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一个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者。促进学生养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培养学生对人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心,倡导民主、平等、宽松、宽容,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宽松的活动空间。
“绿色课堂”注重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要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实验探究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要鼓励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倡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要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更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作为价值取向。
推进“绿色课堂”教学改进行动的关键要素
“绿色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具体践行。教师对“绿色教育”理念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真正认同是基本要求。所以,要真正实现绿色教育,在教师层面,我们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力度。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北师大教育学部有着强大的师资力量,有80余位专家参与了课程标准的制定。如此丰富的专家将为石景山区教研部门和教师提供智力支持与专业引领。北师大教育学部专门设计符合“绿色教育”理念的课程,将通过课题研究和校本培训的形式向我区教师传授绿色教育理念。
加强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继续坚持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本体知识考核,提高教师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
继续引导教师深化对课程改革的理解,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深层次推进课程改革。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本,整合三维目标,师生共同发展的本质也是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倡导“绿色教育”是实施新课程的本质追求,也是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抓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基本环节,不断改进常态教学。这项工作包括准确制定教学目标、科学调控教学流程等环节。一定要在研究学生实际和教材实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将教学活动聚焦在有限的目标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点,以点带面,提高实效。灵活创设教学情境,选准“切入点”,有序推进课堂教学;挖掘“生发点”,促进课堂生成。
科学分析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提供完整、详细的质量跟踪数据,为每个学生制定符合个人特点的学习计划及成长规划。
尽管“绿色教育”的概念已越来越为人们所熟悉,但实践探索才刚起步。我们将在体验中培训,在实践中探索,发挥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与创造力,努力为学生的终身健康、持续发展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