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和国定未来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时至今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在提高公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方面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发展,但是,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地暴露出在制度上、观念上、技术上的弊端和顽疾。
综观教育领域,所有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中,我们假设一下,在某个环节上,做些改变,看能不能实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我们认为要想破解教育困局,必须在以下三方面下手:
一、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面向世界
欧美多数发达国家的教育,都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为第一目的和终极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会人为的划分为差生这一概念。当下我国的学校教育离这一目标相差很远。
从矛盾的观点分析,我认为,对教育而言,学生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个人把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称为“教育生产力”,其中学生的彻底解放是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彻底成功解放学生的标志,是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支配属于学生自己的若干时间,包括学生在自己的时间里思考基于自己年龄体验基础之上的任何思想。
如果学生接受了九年教育或十二年教育,最终失去了愿意进一步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毅力,那么就说明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生产力中第二个主要方面,彻底成功解放教师的标志是,不要让教师整天忙于写教案,整天忙于讲课、批作业。
教师的主要根本唯一职责是引导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信意识,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独立思想,自由自在、有创新活动的人。记得,农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大意是:我相信,农民同志是愿种好地的,是会种好地的,是能种好地的,这句话也适合对教师说,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从宏观角度去分析、去研究学生,针对学生不同个性、不同资质、逐渐引导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为途径,塑造学生成长为可持续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保证做到依法行政,面向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必须紧紧依靠教育行政,必须紧紧依靠顶层设计,才能做到面向未来。
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形成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教育行政能力在促使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的催化剂作用,这是没有丝毫夸张的说法。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支持离不开教育行政,但是与教育基础层面最接近的教育行政在促进教育改革与传授教育新理念上却没有起到应尽的、应有的作用。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们根据完美的理想教育形式提出的,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在短期内也是很难见效的,教育行政人员却说:“搞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提高了,升学率就一定很高!”结果,素质教育活动在学校层面落空了。
国家开始进行第N次课程改革了,力度之大、规模之盛,前所未有,但有些行政人员却说:“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传统课程系的根本性变革,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和实现,会让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生素质提高了,升学率就必须提高”,结果,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教育行政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强势地位,这对教育发展是很不利的,“素质教育”的经,“课程改革”的经被念歪了。
三、 信息技术先行,面向现代化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不依靠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就会离现代化越来越远。
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之一,目前也是世界上最累的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难度,所学基本技能的复杂,也是其他国家学生望尘莫及的,让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国学生在中国受学习、受教育之罪,太不应该了。
怎样才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近视率下降?怎样让学生体质锻炼的倍儿棒,以后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怎样让学习会自主创新发明创造?我个人认为要改革教科书。我国的教科书发放使用有一条原则,叫“人手一册”,让学生从有一套教材,有细心家长做过,计算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12个学期使用的教科书和教辅材料达120斤,相当于小学生入学时体重的3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套教科书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卖到废品收购站。
在目前这条原则,我认为已经不适合时代与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合根除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中国现代化教育,应该废除,改用其他形式的教科书。比如,用非常成熟的液晶显示屏技术,在每个教室,安装一面液晶显示屏,一台主机,教师使用装有教科书及相关资料的移动硬盘,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能带来很多好处:
1. 减轻学生负担,每节课定时定量,学生当堂作业当堂完,不留尾巴。减轻学生书包重量,让学生的书包重量归零,书包里装满运动器材和供学生创新发现的材料。
2. 保护学生视力,不要让学生长时间盯在课本上,造成用眼过度疲劳。还可以节省教育经费,一套设备可以用多年,如果教科书内容要改版或合理增删,教师只需重新下载即可。
3. 可以避免违法人员征订非法教辅读物搭车收费,保护学生合法权利不受伤害。
4. 更重要的是转变社会及学生的观念,学生接受的是教育,而不是买一大堆书回家,“人手一册”教科书,并没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書非借不能读也”,教科书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学会了,举一反三,要教科书又有什么用呢?
5. 废除目前发行的纸质教科书,可以节省纸张资源,减少森林砍伐量,保护环境资源。
这三方面如果真能实现,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积累起来的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教育现代改革和发展就会驶入合理稳定,适速高效运行的轨道。
最悲哀的是,若干年后,老百姓痛心疾首直言不讳的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
综观教育领域,所有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中,我们假设一下,在某个环节上,做些改变,看能不能实现“三个面向”的教育。我们认为要想破解教育困局,必须在以下三方面下手:
一、调动师生的积极性,面向世界
欧美多数发达国家的教育,都以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为第一目的和终极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不会人为的划分为差生这一概念。当下我国的学校教育离这一目标相差很远。
从矛盾的观点分析,我认为,对教育而言,学生是矛盾统一体中的主要矛盾,所以我个人把学生、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学生家长称为“教育生产力”,其中学生的彻底解放是关键,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彻底成功解放学生的标志,是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支配属于学生自己的若干时间,包括学生在自己的时间里思考基于自己年龄体验基础之上的任何思想。
如果学生接受了九年教育或十二年教育,最终失去了愿意进一步主动学习的热情和毅力,那么就说明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教师是教育生产力中第二个主要方面,彻底成功解放教师的标志是,不要让教师整天忙于写教案,整天忙于讲课、批作业。
教师的主要根本唯一职责是引导学生,唤醒学生的自信意识,培养学生成为能够独立思想,自由自在、有创新活动的人。记得,农村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有一句话,大意是:我相信,农民同志是愿种好地的,是会种好地的,是能种好地的,这句话也适合对教师说,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从宏观角度去分析、去研究学生,针对学生不同个性、不同资质、逐渐引导学生,以学习课本知识、培养创新意识为途径,塑造学生成长为可持续进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保证做到依法行政,面向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面向未来必须紧紧依靠教育行政,必须紧紧依靠顶层设计,才能做到面向未来。
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形成是由多种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教育行政能力在促使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强有力的推波助澜的催化剂作用,这是没有丝毫夸张的说法。
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与支持离不开教育行政,但是与教育基础层面最接近的教育行政在促进教育改革与传授教育新理念上却没有起到应尽的、应有的作用。
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人们根据完美的理想教育形式提出的,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在短期内也是很难见效的,教育行政人员却说:“搞素质教育,能提高学生素质,学生素质提高了,升学率就一定很高!”结果,素质教育活动在学校层面落空了。
国家开始进行第N次课程改革了,力度之大、规模之盛,前所未有,但有些行政人员却说:“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传统课程系的根本性变革,三维教学目标的整体设计和实现,会让学生的素质进一步提高 ,学生素质提高了,升学率就必须提高”,结果,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
教育行政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处于强势地位,这对教育发展是很不利的,“素质教育”的经,“课程改革”的经被念歪了。
三、 信息技术先行,面向现代化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教育不依靠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就会离现代化越来越远。
中国学生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之一,目前也是世界上最累的学生,所学基础知识的难度,所学基本技能的复杂,也是其他国家学生望尘莫及的,让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国学生在中国受学习、受教育之罪,太不应该了。
怎样才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怎样才能让学生的近视率下降?怎样让学生体质锻炼的倍儿棒,以后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怎样让学习会自主创新发明创造?我个人认为要改革教科书。我国的教科书发放使用有一条原则,叫“人手一册”,让学生从有一套教材,有细心家长做过,计算一个从小学一年级到小学六年级12个学期使用的教科书和教辅材料达120斤,相当于小学生入学时体重的3倍。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这套教科书最后的命运就是被卖到废品收购站。
在目前这条原则,我认为已经不适合时代与现实的需要,特别是不适合根除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的中国现代化教育,应该废除,改用其他形式的教科书。比如,用非常成熟的液晶显示屏技术,在每个教室,安装一面液晶显示屏,一台主机,教师使用装有教科书及相关资料的移动硬盘,进行教学。
这样一来,能带来很多好处:
1. 减轻学生负担,每节课定时定量,学生当堂作业当堂完,不留尾巴。减轻学生书包重量,让学生的书包重量归零,书包里装满运动器材和供学生创新发现的材料。
2. 保护学生视力,不要让学生长时间盯在课本上,造成用眼过度疲劳。还可以节省教育经费,一套设备可以用多年,如果教科书内容要改版或合理增删,教师只需重新下载即可。
3. 可以避免违法人员征订非法教辅读物搭车收费,保护学生合法权利不受伤害。
4. 更重要的是转变社会及学生的观念,学生接受的是教育,而不是买一大堆书回家,“人手一册”教科书,并没有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書非借不能读也”,教科书无非就是一个例子,学会了,举一反三,要教科书又有什么用呢?
5. 废除目前发行的纸质教科书,可以节省纸张资源,减少森林砍伐量,保护环境资源。
这三方面如果真能实现,我相信,到目前为止,积累起来的教育弊端和教育顽疾可以迎刃而解,中国教育现代改革和发展就会驶入合理稳定,适速高效运行的轨道。
最悲哀的是,若干年后,老百姓痛心疾首直言不讳的说:“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没有接受过完整的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