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从用户感知视角出发,以用户版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量表(uMARS)为基本框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为补充,提取指标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用户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感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修正并赋权,得到包含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信息质量与安全性0.341,功能和美观性0.313,参与度0.186,用户黏性0.160.基于用户感知数据构建的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为我国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用户感知视角出发,以用户版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量表(uMARS)为基本框架,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为补充,提取指标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用户对评价指标重要性的感知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对初始指标体系进行检验、修正并赋权,得到包含4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信息质量与安全性0.341,功能和美观性0.313,参与度0.186,用户黏性0.160.基于用户感知数据构建的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为我国移动健康App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其每个维度下具体评价指标对移动健康App的开发和监管也有一定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三国时期诸葛亮经营南中,既是其巩固蜀汉战略后方以利其北向抗魏、东向抗吴的国策,同时也是云南一带各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诸葛亮经营南中的直接起因,是吴、蜀相争之势与高定元、雍阊、朱褒作乱,致使南中问题有了必须尽快解决的急迫性;就性质而言,它不是民族战争或扩张战争,而是三国相争诸战的一部分,是蜀汉力欲恢复和重建统治秩序的战争.诸葛亮经营南中,大军往返须经由的由蜀入滇的交通线,大抵分为东(滇越道即旄牛道)、西(五尺道)两线.诸葛亮究竟是经由东路南下西路北还,还是经由西路南下东路北还,相关争议主要集中在
以沈从文、端木蕻良等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将自身体验的边地世界进行审美化建构,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现代文学边地书写模式.这类文学书写以特有的边缘姿态形塑了诸个边地文学空间,彰显出自由而驳杂的边地文化状貌,形成了边地文化与中原文化既在对话中交流、同时又在摩擦中交锋的文化态势,构建了边地中国的独特图景.现代文学边地书写的这种双向文化互动不仅有效地拓展了现代文学的表现场域,而且极大地提升了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品格,丰富了文化中国的版图.
医学院校研究生的课程思政建设要以培养守初心、铸信念、强人文、有大爱的创新型卓越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本土教育实践,结合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和课程特点,将课程体系中具有共同特征的课程进行类型化分析和界定,有针对性地推进课程思政的类型化课程改革,牢牢把握“一贯制”“引路人”、协同保障、课程体系、知行合一等五大教育理念,做好课程顶层设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20世纪早期是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型期,处于这一历史节点上的唯物史观派史家形成了与传统学术观念不同的关于文史关系的新认识.相对于同一时期史料考证派的科学化追求,唯物史观派在对文史关系作理论性建构的同时更注重文学手法的使用,其中翦伯赞的历史著述最为典型.翦伯赞将其对文史关系的认识充分运用于史料学研究、历史撰述和文学研究之中,从而使他的治学具有明显的文史融合的特征,这无疑是对传统文史融合治学路径的现代性展开.翦伯赞对历代文学作品史料价值的理论认知较之传统史家更为全面和深入,且在研究路径上将辩证唯物主义运用于
课程思政的提出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迅速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理论热点.学界围绕课程思政这一主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成果丰硕.这些研究主要围绕着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生成依据、重大价值与实践路径等维度展开.已有成果为人们理解课程思政提供了重要借鉴,但同时还存有诸多分歧.学界在今后研究中,应强化课程思政的知识供给,建构课程思政理论体系;强化课程思政的协同意识,建构育人共同体,注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发展;强化课程思政的问题意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不断完善.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中医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备高度文化自信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需要,也是构建“大思政”格局的需要.构建中医药院校特色课程思政体系,要发挥思政课程的核心价值引领作用,突出传统文化课程的素质浸润作用,彰显中医药文化课程的特色桥梁作用,发挥中医药专业课程的深化拓展作用,提升中医药课程的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广度与人文温度.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转变教育观念是关键,构建协同机制是保障,需要学校、学院与教师各层面同向同行,构建育人共同体,形成协同合力.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作为公共治理的代表,围绕行政契约、民事契约、公共契约三种范式展开,呈现出多重属性公私融合、多元主体社会参与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纠纷类型包括民事争议、行政争议和特殊的民行混合争议.面对如此复杂的纠纷类型,当前的环境司法暴露出公私界分过于严格、公益诉讼三元模式重叠竞合、适格原告单一等问题,司法救济供给明显不足.因此,环境司法需要与环境治理体系转型同步,在宏观上发展出治理型的司法面向,在微观上完成环境诉讼谱系的更新完善,推动环境法体系的系统升级,帮助塑造稳定的社会治理结构,促进环境产业的发展.
课程思政的根本要义就是回归教育本质,守住教育以文化人、学以成人的初心和梦想,秉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教育实践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摆在教育界面前的根本问题,真正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课程思政顺应时代的呼唤应运而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是新时代教育本质的必然要义,是新时代面对教育异化的必然举措,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广大学子成才成人的必然路径.
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灾害频发,城乡缺医少药,各种地方病流行严重.同期,在全国卫生方针指导下,安徽各地通过扩充与建立防治组织和机构,培训各方力量进行调查摸底,中西医相结合开展治疗工作,进行重点试治并总结治理经验,加强宣传教育,改良风俗习惯等,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各种地方病.这一系列举措降低了疾病的发病率,保障了民众的生命健康;重塑了民众的疾病观,传播了科学的防治观念;展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强化了群众的国家认同.
中医药服务贸易是指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以中医药服务为内容的经济活动.后疫情时代中医药服务贸易的战略地位显著提升,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带一路”、新冠肺炎疫情、“双循环”、新技术、RCEP等五个方面给中医药服务贸易带来了机遇,但其也面临着疫情打击、“三大浪潮”涌动、法律法规不健全、国际标准未落实和认可接受程度低等挑战.建议后疫情时代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应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依靠顶层设计,打造智能业态,完善法律法规,贯彻国际标准,并加强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