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不是国家采集退役军人信息,被张富清尘封60多年的“秘密”或许还将隐藏更久。
即便是儿子张健全,也是因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才知道90多岁的父亲张富清曾战功赫赫: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军一等功、师一等功、师二等功、团一等功各1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2次和“人民功臣”奖章。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奖章,是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奋勇杀敌的见证,记录了一段属于张富清的倥偬岁月。
张富清参加的战斗大多发生在1948年,那时的中国仍处在黎明前的最后一段黑暗时期,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年仅24岁的张富清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突击队战士,经历的大大小小战斗难以计数,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搏命厮杀,也立下了一个个战功。
无数如张富清一般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换来中国的新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全国各地急需干部。1955年,张富清听说湖北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主动申请转业到来凤县,决心把共产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在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上。此后,张富清将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记忆与荣誉锁在箱底,没有再对人提起过。
扎根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赴任多个单位,在基层事业上默默耕耘30年,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恩施来凤县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张富清的故事公布于众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提出,要将老英雄党员本色和精神风骨,自觉内化为共产党员和广大员工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使之成为建设银行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力量;要将张富清身上所展现出的忠诚担当、矢志拼搏、无私奉献、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等精神,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并开展系列特色实践活动,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中。
“当年和我并肩作战的那些战友们,好多都牺牲了,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命都没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资格拿着这些个证书、奖章去炫耀、去显摆啊!我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给党找麻烦、提要求呢!”在中国建设银行组织的“党的好战士——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情景报告会”上,演讲人转述张富清深藏功名的初衷,打动了在场的很多观众。
除了排演的1000多场情景报告会,中国建设银行还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恩施来凤县采风,深入了解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创作出音乐会版歌剧《张富清》,将之成功搬上舞台,并计划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该剧今年5月在北京首演后,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馈。
在中国建设银行,“张富清精神”已成为引领银行文化发展的精神新坐标。在这一精神坐标的指引下,中国建设银行把传播“张富清精神”作为分内之责,深入挖掘张富清的精神内涵,通过编辑出版书籍《英雄是咱建行人——张富清传记》、打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教育中心”、设立“学习张富清日”等多种方式,发挥新媒体不同形式内容的传播优势,将张富清精神在全社会传播开来。
随着学习“张富清精神”常态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建设银行在内部掀起了一股“学英雄、提境界、比贡献、促发展”的精神风潮,为银行的文化建设树起了一面红色旗帜,指引着每一个建行人冲锋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奋斗在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道路上。
今年,“双碳”目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在企业争相探讨如何达成“双碳”目标时,中国建设银行主动肩负起国有大行担当,展开了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行动,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就是这一行动的积极践行者。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率先为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销发行国内首批、建行首单碳中和债10亿元。预计募集资金支持建设的项目落成后,可减排二氧化碳109.17万吨/年,节能43.03万吨(标煤)/年。这一项目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探索“绿色金融 ”北京模式的重要尝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金融解决方案。
促成这一项目的正是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组建的“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对于所有建行人而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富清突击队”已成为一种共识,且这种共识建立在强大的团队建设基础之上。
中国建设银行在全行成立了8300多个“张富清党员突击队”,9300多个“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开通了“张富清服务热线”7200多条,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3万余个,倾力打造出一个具有新时代感召力的新金融品牌“张富清服务品牌”,进一步丰富和温暖了建设银行的品牌文化。
“张富清服务品牌”将中国建设银行助危、助困、助弱的企业精神播撒在全国各地,持续释放“张富清精神”影响力和感召力。
疫情期间,“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奋战在抗疫一线,近1.2万名党员为疫情防控提供志愿服务;疫情过后,“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走街串巷、下乡进村,深入了解贫困地区需求,助力解决实际困难。其中,湖北省分行的287支“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通过“爱满建行”扶贫带货直播活动,帮扶恩施来凤茶农销售藤茶5300斤,巩固了来凤县的脱贫攻坚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设银行设立的劳动者港湾也成为“张富清服务品牌”的精神港湾。劳动者港湾坚持开放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包括临时休息、饮水、充电、热饭、母婴室等50余项实用便捷、温暖贴心的服务,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5亿人次,线上公益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100万,访问量超过9163万次,真正为各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
如今,劳动者港湾依然在持续拓展“劳动者港湾 ”的服务维度,在党群服务、职工关爱、扶贫助困、法律援助、慈善医疗、暖阳驿站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继续丰富服务功能与服务文化,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落在实处,将中国建设银行的服务文化渗透至每一个细微处。
“在大力学习宣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基础上,紧密结合建设银行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力求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强调,需将张富清精神与业务发展相融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系列金融服务举措,发动全行力量助力纾解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其中,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体验,围绕老年群体展开的全方位服务项目在社会各界中反响积极。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当前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围绕老年群体的服务亟须进一步完善。中国建设银行关注到老年群体面临的诸多困境,从业务角度出发,为老年群体提供一系列专属服务内容。
“部分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老年客户群和视障群体不便操作手机银行,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建设银行特推出新一版手机银行。”新版手机银行界面可以调为大字版,还支持语音办理业务,让老年群体也能享受便利的智能服务。
为全面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体验,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推出银发服务品牌,打造银发网点,围绕配备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智能服务、配置适老产品等11个场景,推出31项金融服务措施、16项非金融服务措施,推动解决老年人遇到的“智能”难题,真正做到了为老年群体办实事、解难题。
在金融服务之外,中国建设银行还积极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不断拓宽“金融 ”的服务外延。安徽分行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推出“安心养老”平台,并通过专属养老客群的金融产品,从“衣、食、住、行、娱、医”等多方面,为老年群体提供非金融服务,让老年群体享受更多生活便利。
与此同时,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则将“助老”目光锁定 “存房养老”业务。针对老年群体的养老资产储备不足、住房自有率高、个人养老资产与养老消费不平衡等问题,积极推动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存房养老”业务,帮助老年群体盘活不动产,获得充足的养老资金,进而提升养老生活品质。
围绕老年群体的服务仅仅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内容之一。在“张富清精神”的感召引领下,中国建设银行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张富清”。他们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以金融科技赋能智慧政务,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深入践行“张富清精神”,齐心协力助力纾解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将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更深更远处。
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明灯,以永葆初心为使命,不断深化党建品牌内涵,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化的党建之路。这不仅为建设银行自身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也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力,進而全面助推社会向好、向善发展。
即便是儿子张健全,也是因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采集退役军人信息,才知道90多岁的父亲张富清曾战功赫赫:荣立西北野战军特等功、军一等功、师一等功、师二等功、团一等功各1次,荣获“战斗英雄”称号2次和“人民功臣”奖章。这些带有时代烙印的奖章,是张富清在解放大西北战斗中奋勇杀敌的见证,记录了一段属于张富清的倥偬岁月。
张富清参加的战斗大多发生在1948年,那时的中国仍处在黎明前的最后一段黑暗时期,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年仅24岁的张富清成为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一名突击队战士,经历的大大小小战斗难以计数,一次次冲锋陷阵,一次次搏命厮杀,也立下了一个个战功。
无数如张富清一般的共产党员前仆后继,换来中国的新生。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全国各地急需干部。1955年,张富清听说湖北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主动申请转业到来凤县,决心把共产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用在帮助百姓脱贫致富上。此后,张富清将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记忆与荣誉锁在箱底,没有再对人提起过。
扎根来凤县后,张富清先后赴任多个单位,在基层事业上默默耕耘30年,从中国建设银行湖北恩施来凤县支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
张富清的故事公布于众后,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广大部队官兵和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要积极弘扬奉献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时代的强大力量。
中国建设银行党委提出,要将老英雄党员本色和精神风骨,自觉内化为共产党员和广大员工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使之成为建设银行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力量;要将张富清身上所展现出的忠诚担当、矢志拼搏、无私奉献、深藏功名、淡泊名利等精神,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重点学习内容之一,并开展系列特色实践活动,融入到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中。
锚定精神坐標
“当年和我并肩作战的那些战友们,好多都牺牲了,他们为了国家,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命都没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提任何要求,我有什么资格拿着这些个证书、奖章去炫耀、去显摆啊!我有什么资格居功自傲,给党找麻烦、提要求呢!”在中国建设银行组织的“党的好战士——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情景报告会”上,演讲人转述张富清深藏功名的初衷,打动了在场的很多观众。
除了排演的1000多场情景报告会,中国建设银行还联合中国歌剧舞剧院走进恩施来凤县采风,深入了解张富清的英雄事迹,创作出音乐会版歌剧《张富清》,将之成功搬上舞台,并计划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该剧今年5月在北京首演后,得到了观众的热烈反馈。
在中国建设银行,“张富清精神”已成为引领银行文化发展的精神新坐标。在这一精神坐标的指引下,中国建设银行把传播“张富清精神”作为分内之责,深入挖掘张富清的精神内涵,通过编辑出版书籍《英雄是咱建行人——张富清传记》、打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宣传教育中心”、设立“学习张富清日”等多种方式,发挥新媒体不同形式内容的传播优势,将张富清精神在全社会传播开来。
随着学习“张富清精神”常态化的深入推进,中国建设银行在内部掀起了一股“学英雄、提境界、比贡献、促发展”的精神风潮,为银行的文化建设树起了一面红色旗帜,指引着每一个建行人冲锋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奋斗在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道路上。
打造“张富清服务品牌”
今年,“双碳”目标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在企业争相探讨如何达成“双碳”目标时,中国建设银行主动肩负起国有大行担当,展开了金融助力“双碳”目标的行动,而“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就是这一行动的积极践行者。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率先为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承销发行国内首批、建行首单碳中和债10亿元。预计募集资金支持建设的项目落成后,可减排二氧化碳109.17万吨/年,节能43.03万吨(标煤)/年。这一项目成为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探索“绿色金融 ”北京模式的重要尝试,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金融解决方案。
促成这一项目的正是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组建的“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对于所有建行人而言,“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张富清突击队”已成为一种共识,且这种共识建立在强大的团队建设基础之上。
中国建设银行在全行成立了8300多个“张富清党员突击队”,9300多个“张富清金融服务队”,开通了“张富清服务热线”7200多条,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岗3万余个,倾力打造出一个具有新时代感召力的新金融品牌“张富清服务品牌”,进一步丰富和温暖了建设银行的品牌文化。
“张富清服务品牌”将中国建设银行助危、助困、助弱的企业精神播撒在全国各地,持续释放“张富清精神”影响力和感召力。
疫情期间,“张富清党员突击队”冲锋在前,奋战在抗疫一线,近1.2万名党员为疫情防控提供志愿服务;疫情过后,“张富清金融服务队”走街串巷、下乡进村,深入了解贫困地区需求,助力解决实际困难。其中,湖北省分行的287支“张富清金融服务队”,通过“爱满建行”扶贫带货直播活动,帮扶恩施来凤茶农销售藤茶5300斤,巩固了来凤县的脱贫攻坚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设银行设立的劳动者港湾也成为“张富清服务品牌”的精神港湾。劳动者港湾坚持开放共享,为社会公众提供包括临时休息、饮水、充电、热饭、母婴室等50余项实用便捷、温暖贴心的服务,累计服务人数超过1.5亿人次,线上公益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超过1100万,访问量超过9163万次,真正为各地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
如今,劳动者港湾依然在持续拓展“劳动者港湾 ”的服务维度,在党群服务、职工关爱、扶贫助困、法律援助、慈善医疗、暖阳驿站等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继续丰富服务功能与服务文化,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落在实处,将中国建设银行的服务文化渗透至每一个细微处。
“张富清”们在行动
“在大力学习宣传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基础上,紧密结合建设银行的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学习教育,力求见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建设银行党委强调,需将张富清精神与业务发展相融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系列金融服务举措,发动全行力量助力纾解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其中,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体验,围绕老年群体展开的全方位服务项目在社会各界中反响积极。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当前阶段,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为2.64亿人。“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深,围绕老年群体的服务亟须进一步完善。中国建设银行关注到老年群体面临的诸多困境,从业务角度出发,为老年群体提供一系列专属服务内容。
“部分老年人面临着‘数字鸿沟’,老年客户群和视障群体不便操作手机银行,无法充分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建设银行特推出新一版手机银行。”新版手机银行界面可以调为大字版,还支持语音办理业务,让老年群体也能享受便利的智能服务。
为全面提升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体验,中国建设银行云南省分行推出银发服务品牌,打造银发网点,围绕配备服务设施、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智能服务、配置适老产品等11个场景,推出31项金融服务措施、16项非金融服务措施,推动解决老年人遇到的“智能”难题,真正做到了为老年群体办实事、解难题。
在金融服务之外,中国建设银行还积极关注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不断拓宽“金融 ”的服务外延。安徽分行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推出“安心养老”平台,并通过专属养老客群的金融产品,从“衣、食、住、行、娱、医”等多方面,为老年群体提供非金融服务,让老年群体享受更多生活便利。
与此同时,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则将“助老”目光锁定 “存房养老”业务。针对老年群体的养老资产储备不足、住房自有率高、个人养老资产与养老消费不平衡等问题,积极推动构建养老金融生态圈,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存房养老”业务,帮助老年群体盘活不动产,获得充足的养老资金,进而提升养老生活品质。
围绕老年群体的服务仅仅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行动内容之一。在“张富清精神”的感召引领下,中国建设银行培养了一批批年轻的“张富清”。他们从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纵深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以金融科技赋能智慧政务,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乡村振兴等多方面深入践行“张富清精神”,齐心协力助力纾解社会痛点、难点问题,将中国建设银行的金融服务触角延伸至更深更远处。
中国建设银行始终坚持以党的精神为指明灯,以永葆初心为使命,不断深化党建品牌内涵,走出了一条极具特色化的党建之路。这不仅为建设银行自身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也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力,進而全面助推社会向好、向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