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服文化的发展历史悠久,要了解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进程,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研究是必不可少的,而《诗经》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平台。从《诗经》中可以看出,在春秋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服装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本文通过服装原料、服装种类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几方面对西周、春秋时期的服饰文化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服装;春秋;诗经
一、 服装原料
古代的服装可利用的原材料有限,人们多数利用的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皮毛,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从只知道单纯的利用野生动植物到学会自己种植、养殖,大大增S加了服装原料的数量。
(一)葛的应用
在《诗经》中“葛”出现次数频繁,有四篇以此为题。这说明葛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来源之一。如,《诗经.王风.采葛》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就证明了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了葛生长的状态和地点,它是一种蔓生植物,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葛用煮法可抽出纤维用作织布原料。“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当时葛衣也分几种,有“絺、綌”只分,絺为细葛布,綌为粗葛布。另外,还有比絺还细的葛布,称为绉。 “蒙彼绉絺,是紲袢也。”(《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这句诗就说明了绉的存在。
(二)麻的应用
除葛以外,苎麻也是当时可利用的重要的服装原料。《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这是说古人利用“沤”的办法使麻纤维脱胶用以织布。在《诗经》中“麻”字出现多次,如“丘中有麻”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等等。说明在西周时期,我国麻的种植已经相当的普遍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用它来做衣服、鞋子。
(三)蚕丝的应用
就在葛布和麻布盛行之时,另一种更珍贵、更美丽的衣料出现了。这就是我国一直应用至今的独特的布料——丝绸。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自己栽培桑树,饲养家蚕。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由利用野生蚕丝到自觉的家养蚕丝的发展过程。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半个丝茧,经鉴定为野生蚕茧,而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丝和丝织品,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1]。这表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懂得利用野生蚕丝,并在这一时期,已开始进行家蚕的饲养。到了春秋时期,我国的蚕桑养殖已相当普遍和繁荣了。《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的诗句,这说明蚕桑养殖已纳入到正常的农事安排中,是重要的农事活动,并且人们已懂得合理安排农时,对种桑、养蚕进行了适当的经营管理。养蚕、种桑活动在当时已发展的较为蓬勃。
虽然此时丝绸已经出现,并且它更为美丽、轻盈,但劳动人民是穿不起的,而且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平民百姓也是不能穿的。“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扬,为公子裳”(《诗经.豳风.七月》)。这是说劳动人民绩麻织布为自己做衣服。而丝织衣服,染出漂亮的颜色,是为公子制衣的,劳动人民是没机会穿的。
(四)皮毛的应用
除了葛、麻、丝绸外,冬天的服装还有动物的皮毛,尤其以羊羔皮、狐狸皮做原料的居多。如,《诗经.郑风.羔裘》中有“一、羔裘如濡,洵直且侯。……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三、羔裘晏兮,三英粲兮。……”《诗经.唐风.羔裘》说:“一、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二、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这两首诗都说明了以羊羔皮做衣服在当时是比较盛行的。
另外,以狐狸皮做原料的衣服也是当时贵族冬天穿着的主要服装,其中又以白狐皮更为珍贵。《诗经.小雅.都人士》中有诗句“彼都人士,狐裘黄黄。”《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这两首诗不但反映出当时穿着狐裘的普遍性,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着。“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诗经.大雅.韩奕》)。这表明白狐皮是狐裘中的珍贵品种,可用作进贡的贡品。
但无论是羊羔皮,还是狐裘都只是富贵及身份显赫的人所穿着的,而贫苦老百姓只能穿着麻布衣服过冬。
二、 服装种类
最初,衣服的出现只是为了起到保暖、蔽体等基本生理需要的作用,因此缝制的相当简陋。到了商、周时代,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制度的形成,使得服装种类开始增多,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时,“服装”的意义才真正显露出来。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春秋时期服装的样式繁多,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会穿着不同的服装,但基本类型为“衣”和“裳”——上衣、下裳,而当时男女皆穿“裳”即裙。
(一)日常服装
春秋时期,劳动人民最为普通的服装就是葛衣、麻衣。而冬天的御寒服装,平民百姓一般穿袍或褐。袍,冬天穿在外面的棉衣。《诗经.唐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褐,质料粗陋的毛布制的棉衣。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豳风.七月》)。
贵族平时的服装很华丽多样。有裘、象服、展、紲袢、翟、贝锦等等。《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说:“如山如河,象服是宜。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紲袢也。”这首诗是形容诸侯夫人的华丽装束,其中象服、展、紲袢都是服装种类。象服是镶着珠宝,刺绣花纹的衣服,穿在外面,非常华丽。紲袢是一种薄薄的贴身内衣。展,用绉纱做成的一种礼服。这些服装都是贵族的日常服装,平民百姓平常是没机会穿的,只有在婚嫁之时可穿。
(二)特殊服装
春秋时期,人们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特别身份的人衣服也是有不同规格的。
絅衣就是有特别用途的服装,用麻布做成,是女子在出嫁途中穿在外面用来遮蔽灰尘的衣服。如,《诗经.郑风.丰》中有诗句“衣锦絅衣,裳锦絅裳”。
贵族们在正式场合为显示身份会穿相应规格的服装。《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黑色龙纹的礼服,黼为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这首诗是描述天子赏赐诸侯的情景,说明这种衣服不是日常服装,而是高级官吏或诸侯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
另外,古代的卿大夫们在去办公的时候也有官服,称为缁衣。《诗经.郑风.缁衣》说:“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这说明缁衣为特定的朝服,有其特定用途。
三、 服装——审美意识的体现
服装是伴随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产物,最初服装的作用在于避寒、遮体,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变化,服装成为人们追求美的重要标志。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就懂得利用骨针缝制衣服,并用骨头制作项链、手镯等装饰品,用来美化自身。从这时开始,人们已通过服饰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发展至夏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其自身的特点,《诗经》中有大量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这表现出当时人们把美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服饰对人的修饰上。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如,《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夏商周时期,审美已经与身份等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当时的制作工艺、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着衣以宽松、华丽为美;劳动人民以短小、贴身为美。并且,质地、颜色的划分更为明确。从这一时期开始,服装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四、服装——身份地位的象征
我国的古代文明发展到这个时期,已产生了较牢固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建立使得社会秩序开始条理化,并具备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礼仪的形成也使得服装的等级越加严明起来,尊卑贵贱,各有分别。这时期的服装以质地和颜色来区分人们的身分地位。
(一)服装质地区分地位
在前文已提及,葛和麻是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在夏天穿粗葛衣和麻衣。而贵族则穿着细葛布(如,絺、展)或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到冬天,贫苦百姓必须靠穿袍或褐(麻葛所织而成)过冬。而王公贵族则有裘皮制成的衣服取暖。
另外,衣服上所绣花纹也有固定的划分。《诗经.豳风.九罭》中有“我觏之子,衮衣绣裳。”的句子,衮是只有天子诸侯才能穿的服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时期,后世的绘龙图案只能用作皇帝的龙袍,更体现其身份的与众不同。另外,黼、祓也是诸侯服装的标志。《诗经.小雅.采芑》中有“服其命服”之说,这就说明在当时,只有得到爵位,或有天子赏赐,才能穿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服装,这是服装代表人身份地位的最好证明。
(二)服装颜色区分身份地位
在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已懂得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植物、矿物为服装染色,颜色以黄、红为主,也有蓝、绿、白、黑等色。贵族以着黄、红、黑为主,尤其崇尚红色。如,“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经.小雅.采芑》)。这说明王公贵族以红色为贵,以此彰显他们的尊贵地位。而平民百姓的衣着则以蓝、绿、白色为主。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说:“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描述的是当时妇女上着白衣,下系绿巾的普通装扮。
我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要了解我们服装的发展历程必须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详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服装的种类、样式。对它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服装文化有较真实的了解,这对我们探究我国服装的起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P183
关键词:服装;春秋;诗经
一、 服装原料
古代的服装可利用的原材料有限,人们多数利用的是自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皮毛,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从只知道单纯的利用野生动植物到学会自己种植、养殖,大大增S加了服装原料的数量。
(一)葛的应用
在《诗经》中“葛”出现次数频繁,有四篇以此为题。这说明葛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来源之一。如,《诗经.王风.采葛》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就证明了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了葛生长的状态和地点,它是一种蔓生植物,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葛用煮法可抽出纤维用作织布原料。“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诗经.国风.葛覃》),这说明当时葛衣也分几种,有“絺、綌”只分,絺为细葛布,綌为粗葛布。另外,还有比絺还细的葛布,称为绉。 “蒙彼绉絺,是紲袢也。”(《诗经.鄘风.君子偕老》)这句诗就说明了绉的存在。
(二)麻的应用
除葛以外,苎麻也是当时可利用的重要的服装原料。《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中有“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纻……”这是说古人利用“沤”的办法使麻纤维脱胶用以织布。在《诗经》中“麻”字出现多次,如“丘中有麻” (《诗经.王风.丘中有麻》)。“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诗经.陈风.东门之枌》)等等。说明在西周时期,我国麻的种植已经相当的普遍了,当时的劳动人民用它来做衣服、鞋子。
(三)蚕丝的应用
就在葛布和麻布盛行之时,另一种更珍贵、更美丽的衣料出现了。这就是我国一直应用至今的独特的布料——丝绸。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此时,我国劳动人民已懂得自己栽培桑树,饲养家蚕。当然这也是经过了一个由利用野生蚕丝到自觉的家养蚕丝的发展过程。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半个丝茧,经鉴定为野生蚕茧,而浙江吴兴钱山漾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丝和丝织品,经鉴定原料是家蚕丝[1]。这表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懂得利用野生蚕丝,并在这一时期,已开始进行家蚕的饲养。到了春秋时期,我国的蚕桑养殖已相当普遍和繁荣了。《诗经.豳风.七月》中有“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的诗句,这说明蚕桑养殖已纳入到正常的农事安排中,是重要的农事活动,并且人们已懂得合理安排农时,对种桑、养蚕进行了适当的经营管理。养蚕、种桑活动在当时已发展的较为蓬勃。
虽然此时丝绸已经出现,并且它更为美丽、轻盈,但劳动人民是穿不起的,而且由于身份地位的限制,平民百姓也是不能穿的。“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扬,为公子裳”(《诗经.豳风.七月》)。这是说劳动人民绩麻织布为自己做衣服。而丝织衣服,染出漂亮的颜色,是为公子制衣的,劳动人民是没机会穿的。
(四)皮毛的应用
除了葛、麻、丝绸外,冬天的服装还有动物的皮毛,尤其以羊羔皮、狐狸皮做原料的居多。如,《诗经.郑风.羔裘》中有“一、羔裘如濡,洵直且侯。……二、羔裘豹饰,孔武有力。……三、羔裘晏兮,三英粲兮。……”《诗经.唐风.羔裘》说:“一、羔裘豹祛,自我人居居。……二、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这两首诗都说明了以羊羔皮做衣服在当时是比较盛行的。
另外,以狐狸皮做原料的衣服也是当时贵族冬天穿着的主要服装,其中又以白狐皮更为珍贵。《诗经.小雅.都人士》中有诗句“彼都人士,狐裘黄黄。”《诗经.豳风.七月》中说:“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这两首诗不但反映出当时穿着狐裘的普遍性,而且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贵族才有资格穿着。“献其貔皮,赤豹黄罴”(《诗经.大雅.韩奕》)。这表明白狐皮是狐裘中的珍贵品种,可用作进贡的贡品。
但无论是羊羔皮,还是狐裘都只是富贵及身份显赫的人所穿着的,而贫苦老百姓只能穿着麻布衣服过冬。
二、 服装种类
最初,衣服的出现只是为了起到保暖、蔽体等基本生理需要的作用,因此缝制的相当简陋。到了商、周时代,由于社会的进步,社会制度的形成,使得服装种类开始增多,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这时,“服装”的意义才真正显露出来。从《诗经》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春秋时期服装的样式繁多,人们在不同的环境、场合会穿着不同的服装,但基本类型为“衣”和“裳”——上衣、下裳,而当时男女皆穿“裳”即裙。
(一)日常服装
春秋时期,劳动人民最为普通的服装就是葛衣、麻衣。而冬天的御寒服装,平民百姓一般穿袍或褐。袍,冬天穿在外面的棉衣。《诗经.唐风.无衣》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诗句。褐,质料粗陋的毛布制的棉衣。如,“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经.豳风.七月》)。
贵族平时的服装很华丽多样。有裘、象服、展、紲袢、翟、贝锦等等。《诗经.鄘风.君子偕老》中说:“如山如河,象服是宜。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紲袢也。”这首诗是形容诸侯夫人的华丽装束,其中象服、展、紲袢都是服装种类。象服是镶着珠宝,刺绣花纹的衣服,穿在外面,非常华丽。紲袢是一种薄薄的贴身内衣。展,用绉纱做成的一种礼服。这些服装都是贵族的日常服装,平民百姓平常是没机会穿的,只有在婚嫁之时可穿。
(二)特殊服装
春秋时期,人们在特殊场合对服装有特别的要求,特别身份的人衣服也是有不同规格的。
絅衣就是有特别用途的服装,用麻布做成,是女子在出嫁途中穿在外面用来遮蔽灰尘的衣服。如,《诗经.郑风.丰》中有诗句“衣锦絅衣,裳锦絅裳”。
贵族们在正式场合为显示身份会穿相应规格的服装。《诗经.小雅.采菽》中记载“又何予之?玄衮及黼”。玄衮指的是绣有黑色龙纹的礼服,黼为有黑白相间花纹的礼服。这首诗是描述天子赏赐诸侯的情景,说明这种衣服不是日常服装,而是高级官吏或诸侯在正式场合所穿着的。
另外,古代的卿大夫们在去办公的时候也有官服,称为缁衣。《诗经.郑风.缁衣》说:“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这说明缁衣为特定的朝服,有其特定用途。
三、 服装——审美意识的体现
服装是伴随人类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产物,最初服装的作用在于避寒、遮体,最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物质文化的丰富,人们的审美观念逐渐变化,服装成为人们追求美的重要标志。而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考古发现,当时的人们就懂得利用骨针缝制衣服,并用骨头制作项链、手镯等装饰品,用来美化自身。从这时开始,人们已通过服饰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意识。发展至夏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念有了其自身的特点,《诗经》中有大量描写男女爱情的诗歌,这表现出当时人们把美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服饰对人的修饰上。这些诗歌充分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如,《诗经.郑风.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夏商周时期,审美已经与身份等级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由当时的制作工艺、心理特征、地理环境等方面的限制,西周、春秋时期,贵族着衣以宽松、华丽为美;劳动人民以短小、贴身为美。并且,质地、颜色的划分更为明确。从这一时期开始,服装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发挥了其重要的作用。
四、服装——身份地位的象征
我国的古代文明发展到这个时期,已产生了较牢固的政治体制,国家机构的建立使得社会秩序开始条理化,并具备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同时,礼仪的形成也使得服装的等级越加严明起来,尊卑贵贱,各有分别。这时期的服装以质地和颜色来区分人们的身分地位。
(一)服装质地区分地位
在前文已提及,葛和麻是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来源,在夏天穿粗葛衣和麻衣。而贵族则穿着细葛布(如,絺、展)或丝织品做成的衣服。
到冬天,贫苦百姓必须靠穿袍或褐(麻葛所织而成)过冬。而王公贵族则有裘皮制成的衣服取暖。
另外,衣服上所绣花纹也有固定的划分。《诗经.豳风.九罭》中有“我觏之子,衮衣绣裳。”的句子,衮是只有天子诸侯才能穿的服装,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制度一直传承下来,影响了我国整个封建时期,后世的绘龙图案只能用作皇帝的龙袍,更体现其身份的与众不同。另外,黼、祓也是诸侯服装的标志。《诗经.小雅.采芑》中有“服其命服”之说,这就说明在当时,只有得到爵位,或有天子赏赐,才能穿与之地位相匹配的服装,这是服装代表人身份地位的最好证明。
(二)服装颜色区分身份地位
在西周、春秋时期,人们已懂得利用自然界的一些植物、矿物为服装染色,颜色以黄、红为主,也有蓝、绿、白、黑等色。贵族以着黄、红、黑为主,尤其崇尚红色。如,“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经.小雅.采芑》)。这说明王公贵族以红色为贵,以此彰显他们的尊贵地位。而平民百姓的衣着则以蓝、绿、白色为主。如,《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中说:“缟衣綦巾,聊乐我员。”这描述的是当时妇女上着白衣,下系绿巾的普通装扮。
我国服饰文化历史悠久,要了解我们服装的发展历程必须对夏商周时期的服装文化有深入的研究。《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详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服装的种类、样式。对它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对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服装文化有较真实的了解,这对我们探究我国服装的起源、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存浩.中国农业史[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6:P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