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垓下之围》是江苏中学语文教材里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项羽本纪》。该文记叙了项羽一生的最后阶段的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拼杀场面,表现了他至死不悟、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结局,是《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
在垓下之围这一场景中,先写项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立见项羽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接着写项羽的种种表现,项羽听到“四面皆楚歌”后“大惊”,并且“夜起”、饮酒。一位力能拔山、豪气盖世的英雄竟然有这些惶惶不安的举动,也反衬出气氛的高度紧张。这时的项羽已经意识到他的战败已经不可挽回,想到自己力能举鼎、纵横天下,现在却连自己心爱的美姬和宝马都不能保护,项王禁不住慷慨悲歌,潜然泪下。“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性格的另一面。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是一位天下皆知的大英雄,但那时那地的项羽却“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项羽本是一个勇猛豪爽,甚至有点冷血的大丈夫,但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却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为项羽这位铁血英雄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这位盖世英雄歌罢泪水涟涟,以至于手下都不忍心目睹这样的场面。“莫能仰视”则写尽将士们的不忍之心,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这悲歌与流泪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场景写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虽然明知不免一死,然而面对越来越近的死神的阴影,他却一次又一次地挺立而起,神勇倍增。他告别了心爱的美姬,抹干了死别的泪水,仅带了八百壮士,竟然奇迹般地冲破数重包围,向南撤退。在五千汉军的追击下,他手下的勇士越来越少,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人,至东城时锐减至“二十八”人,而导致这一局面的是田夫的欺骗,这也是项羽为以往的残暴付出的代价,揭示了项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就在这时,他决定不再奔走逃避,他向部下许诺:“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用这句话表现了项羽的自负:他曾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同时也表现了项羽到这个时候依然没有认识到其失败的原因,迷信武力, 至死不悟——还认为他的失败是上天的安排,太史公也为之哀叹:这才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真正悲哀的地方。
尽管项羽在政治上是个侏儒,但却不可否认他在军事上是个巨人,他首先制定了正确的战术:“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期山东为三处”,然后项羽三胜汉军:他先是大呼一声,斩一汉将,“汉军皆披靡”,这是一胜;然后怒目一嗔,赤泉侯辟易数里,这是二胜;最后破围合兵,再入敌阵,又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是三胜。当他做到许诺的一切后,他充满自豪地谓其骑曰“何如”,这一问表现了项羽非常享受这种冲锋陷阵所带来的快乐。“愿为诸君快战”则表明了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
文章的最后一个场景写项羽乌江自刎。这一段写了两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是乌江拒渡、赠马亭长。项羽本“欲东渡乌江”,但真正来到乌江岸边,他又改变了自己的决定。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用这番话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选择。那位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儿,这时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项羽和随从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战斗。然而,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举手投降,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第二个场面是赐头故人、自刎而死。当项羽看到了背楚归汉的故人吕马童,他并没有追而杀之,而是犯了老毛病——妇人之仁,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与故人的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情节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司马迁用这些内容凸现了项羽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但从另一侧面也表现了项羽为了逞一时之强,轻易地放弃了生命——放弃了一切反败为胜的机会。项羽此时不愿意过江东的一个重要原因:“无颜见江东父兄”,这实际上是虚荣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项羽曾言:“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而此时此刻项羽已无富贵可言,他不愿让江东父老看见自己狼狈不堪,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怜悯和施舍。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项羽是司马迁所钟爱的一位英雄,他是一位善于攻伐、勇猛善战、知耻、重义、重情的铁血将军,但司马迁也客观地指出了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没有冷静而果决的心智,缺少成为帝王所必需的理智与冷酷。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24002)
在垓下之围这一场景中,先写项王“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立见项羽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接着写项羽的种种表现,项羽听到“四面皆楚歌”后“大惊”,并且“夜起”、饮酒。一位力能拔山、豪气盖世的英雄竟然有这些惶惶不安的举动,也反衬出气氛的高度紧张。这时的项羽已经意识到他的战败已经不可挽回,想到自己力能举鼎、纵横天下,现在却连自己心爱的美姬和宝马都不能保护,项王禁不住慷慨悲歌,潜然泪下。“慷慨悲歌”充分表现出项羽性格的另一面。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项羽是一位天下皆知的大英雄,但那时那地的项羽却“泣数行下”,渲染出一个末路英雄的悲凉。项羽本是一个勇猛豪爽,甚至有点冷血的大丈夫,但在预料到失败命运的时刻,却唱出柔肠百转的“垓下歌”,为项羽这位铁血英雄形象增添了一股柔情。这位盖世英雄歌罢泪水涟涟,以至于手下都不忍心目睹这样的场面。“莫能仰视”则写尽将士们的不忍之心,也写尽了霸王的悲惨处境。这悲歌与流泪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
第二个场景写项羽从垓下突围成功到再次被困东城的过程。虽然明知不免一死,然而面对越来越近的死神的阴影,他却一次又一次地挺立而起,神勇倍增。他告别了心爱的美姬,抹干了死别的泪水,仅带了八百壮士,竟然奇迹般地冲破数重包围,向南撤退。在五千汉军的追击下,他手下的勇士越来越少,渡过淮河后只剩下百余人,至东城时锐减至“二十八”人,而导致这一局面的是田夫的欺骗,这也是项羽为以往的残暴付出的代价,揭示了项羽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就在这时,他决定不再奔走逃避,他向部下许诺:“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用这句话表现了项羽的自负:他曾经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同时也表现了项羽到这个时候依然没有认识到其失败的原因,迷信武力, 至死不悟——还认为他的失败是上天的安排,太史公也为之哀叹:这才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真正悲哀的地方。
尽管项羽在政治上是个侏儒,但却不可否认他在军事上是个巨人,他首先制定了正确的战术:“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期山东为三处”,然后项羽三胜汉军:他先是大呼一声,斩一汉将,“汉军皆披靡”,这是一胜;然后怒目一嗔,赤泉侯辟易数里,这是二胜;最后破围合兵,再入敌阵,又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这是三胜。当他做到许诺的一切后,他充满自豪地谓其骑曰“何如”,这一问表现了项羽非常享受这种冲锋陷阵所带来的快乐。“愿为诸君快战”则表明了项羽最后的战斗并不是为了战争的结果,而是为了畅快、尽情地展现他的勇猛无敌,保一世英名。就像一次落幕前的演出,要以完美作为结束。
文章的最后一个场景写项羽乌江自刎。这一段写了两个场面。第一个场面是乌江拒渡、赠马亭长。项羽本“欲东渡乌江”,但真正来到乌江岸边,他又改变了自己的决定。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司马迁用这番话表现了项羽知耻重义的性格。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做出选择。那位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儿,这时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项羽和随从全都下马步行,冲入重围,同前来追杀的汉军短兵相接。这无疑是一场寡不敌众的战斗,也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战斗。然而,如果因此就放弃战斗,举手投降,那就不是项羽了。项羽是宁肯站着去死,也不会跪下求生的。第二个场面是赐头故人、自刎而死。当项羽看到了背楚归汉的故人吕马童,他并没有追而杀之,而是犯了老毛病——妇人之仁,赠头给他,自刎而死。这与故人的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情节表现了项羽视死如归的豪侠性格。司马迁用这些内容凸现了项羽的高贵感和英雄气质,但从另一侧面也表现了项羽为了逞一时之强,轻易地放弃了生命——放弃了一切反败为胜的机会。项羽此时不愿意过江东的一个重要原因:“无颜见江东父兄”,这实际上是虚荣心发展的必然结果,因为项羽曾言:“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绣夜行, 谁知之者?”而此时此刻项羽已无富贵可言,他不愿让江东父老看见自己狼狈不堪,不愿意接受他们的怜悯和施舍。
纵观全文,可以看出项羽是司马迁所钟爱的一位英雄,他是一位善于攻伐、勇猛善战、知耻、重义、重情的铁血将军,但司马迁也客观地指出了项羽的致命弱点——他没有冷静而果决的心智,缺少成为帝王所必需的理智与冷酷。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22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