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之我见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versk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考的重压下,出于功利的目的,大多数教师对文言文教学采取的仍然是程式化的填鸭式教学,教学内容侧重于“言”,因而古汉语知识的传授成了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这种目标的指引下,课堂教学自然就成了古汉语知识的讲堂,将一篇篇饱含思想的美文,变成了“说文解字”,缺乏人文性,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很难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文言文的一些字、词、句式和白话文也相去甚远,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晦涩难懂,同时在不经常使用的环境下,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用途更是困惑不解,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何谈成效。
  在这种形势下,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然而,如何才能提高文言文教学的实效呢?结合教学实践,我做了如下的探讨和尝试。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激情
  高中课本中的文言文大部分是名篇,汇集了古代文化的精华,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学生年龄、阅历的限制,想深入的去领会文字蕴含的深意,毕竟会有一些隔阂,遇到困难无法理解是在所难免。所以,教师在课堂之初恰当地引导、铺垫是十分重要的。
  1.巧用成语、谜语、历史故事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兴趣
  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对轶闻趣事兴趣浓厚,在古文教学中可以投其所好,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人和事,用故事引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对课文人物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如:讲授《鸿门宴》时,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讲解《屈原列传》时,可以从端午节的风俗引入。
  2.运用“情感认同”,拉近学生与文本距离
  每个优秀的语文老师都是以情动人的高手,教师巧用情感的钥匙开启学生心灵之窗,营造恰当情感氛围,能够起到良好的情感铺垫作用,进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陈情表》中李密对祖母的深情,可以由对亲情、孝心的歌颂导入;利用先进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后,可顺势导入爱国忠君的文天祥及《指南录后序》。
  二、加强诵读交流,感受文言之美
  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曾深有体会地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声调是一支无形的笔,能够将文字和想象结合,整合成形象生动的场景和画面。高中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也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很强的文章,教师首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传达给学生,开启学生的心扉。其次,让学生进行“诵读”,通过声调的抑扬顿挫,让学生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感受行文中浓浓的情意,对课文内容达到自我感受、自我体验、自我欣赏的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放开嗓子,随性朗读,也可以才用大声齐读、单人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式交替进行,让学生在诵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和兴趣,在诵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课文《指南录后序》通过文天祥的九死一生的卫国经历的形象描述,塑造了一个民族英雄形象。讲解《指南录后序》第四段时,因本段是围绕“死”字进行叙述的,十八个“死”字连用,一气呵成,犹如响炮连珠,给人以紧张、危急之感。全段的句式多用短语,形成了紧迫的节奏,读时必须一气呵成,教师可以用昂扬急促的语调朗读这一段,进而让学生感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与崇高的民族气节。
  三、自探互教,合作探究,解决学习困惑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这股改革春风的指导下,我校积极探索,创建了“自探互教”的教学模式。“自探互教”的教学模式,主要由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成果展示、质疑点拨等几个环节构成,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以合作探究方式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各抒己见,碰撞思维的火花。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合作探究与成果展示,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不但有自主学习的感悟,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成果展示环节中,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
  四、感悟精神内涵,培养人文情怀
  德国哲学家马丁·布伯说:“教育的目的并非是告知后人存在什么,而是晓谕他们如何让精神充盈人生,如何与‘你’相遇。”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不遗余力的挖掘文言知识点,强调文言常识和课文的背诵,将完整的课文分解为一个个知识点的教授,使学生把文言文的学习等同于咬文嚼字,课堂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死气沉沉。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文言文的人文功能,可惜了古人积累的智慧!所以文言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走进文本,教师要引导学生产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价值观,从而引发对自我的思考。
  例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发起讨论,以小组模式探讨“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除了探究刘邦、项羽成败原因,更进一步深化到人物性格、待人处事等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学会不以成败论英雄,公正的评价对待每一个人,更重要的是从他人经验中取长补短,从中得到宝贵的启示,进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这样文言文的效用才算发挥到了极致。
  总之,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方法,除了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情感体验,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我们只有解除束缚,大胆创新,才能使文言文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文言文重现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楚州中学。
其他文献
“十五”和“十一五”以来,国家已累计为西藏投入农村水电建设资金28.98亿元。目前西藏各地已利用这些资金建成县级电站79座,乡村电站364座,缓解了广大农牧区用电难的问题。
省水利厅今天在丽水召开全省水电工作会议,重点研讨水电资源开发过程中“三大补偿机制”问题,会议非常重要和必要。上午黄建中副厅长全面回顾了“十五”期间我省实施和推广“三
关于情节,布鲁斯特在《小说鉴赏》里有比较详细的说明,“所谓情节,就是一篇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动作的结构.它代表了讲故事的人对他那个动作中的事件如何加以处理的一种方法。
如今,部分中学生认为中学物理所学的知识已经很多,感觉没有再学下去的必要,便对物理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殊不知他们现阶段对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是不准确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不断发展,并最终在生活中得到充分运用。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需要改正、加强的地方。教师要正确理解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将教育观念渗透到生活中,在生活中要寻找教育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要用发展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对待教与学的问题,才能使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
《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四第64页《任适尉乌程》诗中“任适”,夏敬观先生、朱东润先生注引欧阳修《与谢舍人绛书》仅见其名,而未详其人。除梅诗、欧文外,考之《宋史》、《长编》、《宋会要辑稿》、方志等史籍,俱不见任适生平事迹。今按《邵氏闻见录》卷一六“河南任氏”条载任适本末甚详,可补史籍之缺。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编者对单元主题目标达成途径的意见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科书体现出以专题组织教学单元的编写特点。教材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等22个专题。在苏教版必修教材的教学参考书中,教材编写者对每个专题的内涵进行了解说,在解说的过程中,对主题目标也进行了界定。如必修二“历史的回声”专题对单元主题目标界定为
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生产力的不发达状态相适应的阶级社会及其意识形态也将崩溃和终结,国家、法律、以货币为核心的经济体系、宗教、哲学无一例外地将到达其大限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如何在少儿报刊中更好地贯彻推广,成为我们每一位儿童报刊的编辑人员要研究的课题。 “少儿漫画”在素质教育中由于起步较晚,并且长期没有受到广泛的重视,从而忽略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为了推进这一素质教育和弥补欠缺,及其在今后的少儿报刊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少儿漫画的作用,从少儿漫画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将少儿漫画引入少儿报刊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日前,水利部正式发布了《2006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该公报从水利固定资产投资、重点水利建设、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水资源利用与保护、防洪抗旱、水利改革与管理、水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