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ingz4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急需大量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江泽民总书记曾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因此怎样培养具有创造意识的人才,已成为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因此,我们要突破狭隘的“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的论调,下决心用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功夫。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些粗浅的体会。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极为重要的。
  1、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教学中,我经常运用音乐渲染、形象化的语言描述、朗读、录音、挂图、多媒体演示等手段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泉水》一课,在教学开始,我播放泉水流淌的声音,配以山涧鸟鸣、欢快的乐曲,学生喜悦,学文兴趣大增;再如教学《第一场雪》,我先给学生播放雪景录像,把学生带入“雪中”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在欣赏美丽雪景的同时,激起求知的欲望。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还采用了“四读四自”自主式课堂教学模式,收到较好的效果。这一模式强调空间上的灵活,材料上的丰富,内容上的综合,方法上的创新,学生通过读书、讨论、质疑、解难、交流等方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议堂”,鼓励学生大胆求异,为学生的创新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2、设置悬念。心理学原理表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巧妙地给学生设置悬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高大的皂荚树》一课时,板书课题后,我在“高大”下点一加重号,问:“高大指什么?”学生答指皂荚树又高又大,又问“难道高大仅指皂荚树的外形吗?”这一问,在学生原本平静的思想上,刹时激起层层波澜,促使学生深思,诱发了学生急欲求知的心理动机;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涨,兴趣油然而生。
  3、活动激趣。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西门豹》、《晏子使楚》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时,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故事情节进行再创造,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自己动手写故事,再自愿组织小组在班级进行表演。这样,学生的创作欲望开始萌发,表演兴趣被调动起来,每个学生都跃跃欲试,不再是消极的听众,而是主动的求索者,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得到了培养。
  二、引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陶行知先生有这样的诗句:“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有力地说明了“问”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1、引导学生质疑,要循序渐进。
  学生的质疑能力,由“敢问”到“善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一般来说,开始时每学一篇课文都要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他们提出二三个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个环节,让学生提问。质疑环节安排在学习新课前还是学习新课后,这要视情况而定。随着年级的升高和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学生会逐步养成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的习惯。一旦学生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时提出问题,或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举两个例子,在训练之初,我教学《绿色的办公室》时,学生只能根据课题提出:绿色的办公室是什么样子的?题目为什么要加引号?等较为浅显的问题,此时教师万万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只要学生敢问,就是一个突破。在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结合课文内容提出一些比较有深度的问题了。如教学《新型玻璃》,学生就有如下质疑:什么叫新型玻璃?它与一般玻璃一样吗?课文介绍了哪些新型玻璃?它们有什么作用等。围绕这些问题,学生自读自悟,利用各种资料与手段自行解决疑难问题;再通过小组或全班不同形式的讨论、交流,展示学习思路,进行群体的判断和综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达到逐步理解的目的。
  2、引导学生质疑,要指点质疑途径、教给质疑方法。
  根据学习语文的特点,要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在预习中质疑。在学习课文之前,布置学生预习,,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地方不理解,并把简单的问题写到书边,由于学生基础不同,因而提出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教学《爬山虎的脚》,在预习中学生质疑:“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什么样?”“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有没有变化?”“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爬山虎的脚如果没触到墙会怎样?触到墙呢?”这样学生对课文有了大致了解,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
  2)从题目上质疑。直觉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先导。教师让学生一看课题就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时,学生看了课题马上质疑:为什么说劳动最有滋味?参加了哪些劳动?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在教学中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既为进一步学好课文做好了铺垫,也训练了学生的直觉思维,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从课文的语句、内容上质疑。有些文章中出现的语句,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抓住主线,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文中三次出现,作者每一次都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学生研究这一主线,深入挖掘课文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除上述这些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在反复处质疑;在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质疑;在演示中质疑;在延伸中质疑;在悬念中质疑;在某些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地方,但却又是合情合理的地方质疑等等。
其他文献
三、子部[儒家類]子思子《三筆》卷三《其言明且清》條:"予案《文選》張華《答何劭》詩曰:'周任有遺規,其言明且清.'然則周任所作也.而李善注曰:'子思子詩云:"昔吾有先正,其
期刊
要将思想品德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对思品课知识感兴趣,学进去,表达出来,发挥思想品德的培养教育功能,教师就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教学基本原则。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总结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应讲究语言的艺术、新课的导入、挖掘素材等方面入手来培养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一.教师的语言艺术  1、教师不但要注意节奏的轻重缓慢,语调的抑扬顿挫,让每一位学生都听得清楚明白,还要以激昂的情绪,饱满的精神,去
期刊
所谓“班级核心价值”应当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我认为,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深层次要求。所以,在班级核心价值的建设中,我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核心价值是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起来的,是反映全
期刊
地膜覆盖是一项新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措施,许多发达国家应用较早。我国在七十年代末即开始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现已广泛应用在蔬菜、经济作物和产值较高的粮油作物上,取
“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命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以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而是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在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中,根据师生、生生互动的情况,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地组织适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并发展健康的性情与品格呢?  首先,教师要对“引导者”有正确的
期刊
现行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和教师把智育凌驾于一切工作之上。如果把素质教育当做一项完整的工程,那么,现在社会上呼唤最强烈的德、体、美、劳这些方面的教育不能令人满意。这样看来,我们的现行教育并没有完整地实施素质教育。各学科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它同样有着德育、智育、美育的义务和功能。德之所以放在首位,并不是轻视其它方面,而是只有在“有德”的前提下,人的各方面能力和素质才能实现和谐的发
期刊
繼《全清詞·順康卷》、《雍乾卷》之後,《全清詞·嘉道卷》最近也出版了.這不僅是清詞研究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是整個詞體文學,乃至整個中國文學史研究的一件大事.rn在以往對
期刊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但“教师”真不是轻松的职业,身边许多教师累病在教学一线,甚至有的还付出年轻的生命。那么如何做才能让自己不仅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发挥职业光辉,还能让自己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呢?现谈谈笔者在工作中的一些经验,以此抛砖引玉。  一、让教师的个人魅力激起孩子们对政治的兴趣  作为一名初三的政治教师,一定要认清自己所教学科
期刊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使得我们的祖国迫切需要一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人才。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江泽民先生说:“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资源和生产的最核心要素。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学校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时代需要创新人才,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