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拉萨到昌都,曾经沟壑纵横的上千公里路程从空中划过也就一个多小时。
走下机舱舷梯,踏足海拔4300多米的邦达机场,早晨9点的太阳正柔和地探出云层,在仅仅5摄氏度的室外气温中,寒风扑面拂过,让人恍若冬季,忘记了这只是深秋。
简单地寒暄过后,我和接我的扶贫干部牛继平及司机伦珠,就沿着214国道向昌都市区疾驰而去。这不是我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但却是第一次带着神圣的任务而来。
翻过玉溪拉山,及早进入视线的邦达草原,此时已一片枯黄,色彩起伏的草甸仿佛昭示着它曾经的繁华。没有绿茵如毡,没有牛羊成群,只有远处的横断山脉在苍茫大地上划分出这片独属于藏东的硬朗气质。作为西藏的主要牧区之一,昌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仿佛遗落在西南边陲的蓬莱,景致秀逸,物产丰饶。
钻过年拉山隧道,终于得见澜沧江,与偶尔掠过的飞鸟一起给萧索荒凉的画面平添着无数生机。正在修建的高架桥在一侧时断时续地相随,司机伦珠说这条路明年五六月份完工,届时去机场可节省一半的时间。
两个小时后,我们便抵达了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的昌都市区。澜沧江在这里一分为二,化为支流昂曲和扎曲,它们像两条柔软的手臂呵护着整个城区。
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它被称作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处”,即扎曲和昂曲在此相汇成为澜沧江,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人们常以“康巴人”自居。
当地人不管男女,大多性格豪迈粗犷、热情奔放,这里既有多民族的文化复合,又有康区独特的个性和凝重的宗教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在语言、服饰、宗教、民俗、民居建筑、民间文化等各方面,都明显区别于其他藏区文化。
从拉萨到昌都,海拔略微降低,因为有了两条支流的穿越,气候比拉萨更湿润些,氧气含量大约也更饱满些。
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第一次来也不会有太多高反和不适。
这期间,我在昌都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接触着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他们前行的路充满了坎坷曲折,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他们因地制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致富途径,融入了社会发展的洪流。走入他们的生活环境,近距离去倾听他们,感受他们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质,正是这次探访的意义。
既如此,我便以行走的地理坐标来记录那些有担当的企业、有理想的人们,同时也记录下那些默默付出、勇于坚守的人们。
地理坐标:昌都卡若区卡若镇
昌都卡若区卡若镇,因1978年发掘出在国内外都极有声誉的卡若遗址而得名,穿越时空的石器、陶器,证明着这里的人类祖先曾孕育出灿烂的史前文明。
如今,当我们走进这里,扑面而来的已是崭新气象,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古老的卡若遗址旁茁壮生长。其位于昌都镇的南部、澜沧江上游,四周分别与本县的城关镇、埃西乡、若巴乡及察雅县的吉塘乡、八宿县的宾达乡相接,面积695.37平方千米。
该镇村庄、土地大都分布在沿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多在3200米以下,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是全县的主要农业产区之一。
山沟沟里的勃勃生机
到达昌都的当天上午,在卡若区农业农村局干部格列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进了卡若区现代农业园。这也是我昌都之行的第一站。
农业园区位于卡若镇芒达乡佐巴村的高山深壑之中,周围虽不如原始森林葱郁,但这里依然算得上青山翠谷,可因为少有平坦地势的缘故,所以成了无人问津的地域,加之山沟里早晨日照晚,下午落日早,喜欢向阳而居的村民自然不愿意选择这里安家。
改变来自于2018年,一份计划总投资1.6亿元的项目看上了这道山沟沟。
“根据昌都市提出的精准扶贫产业‘334模式’,这个农业园总占地面积400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项目包括二代节能温室21栋及化验检测室、培训学校等;二期建设内容包括二代节能温室26栋及附属配套工程。”格列因为工作缘故,显然对这里很熟悉,他向坡上指了指:“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像阶梯一样往山上层层排列的温棚,正是已完成的一期21栋二代节能温室及其附属配套设施,投资达到了2000万元。”
格列28岁,曾就读于西藏民族大学,大学毕业5年了。这些年下乡驻村,对基层也有很多认识,“以前去好些村里,没电、没信号、冬天没水都是常见的,现在基本都没有这样的情况了。农村还是比较适合先通路后发展,路通了,他们早晚会改变、会接受新事物。”
通过格列的介绍,我才了解到这座园区是天津市静海区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援藏工作总体部署的一个扶贫项目,他们与昌都市卡若區结成“对子”,充分发挥两地优势,使之成为合作实施对口支援产业帮扶项目的一个缩影。
“你们可以进棚里看看,我们种的蔬菜品种很丰富!”正看着边上花红果绿的宣传栏,一位中年汉子向我们边招呼边走近。他叫马文明,今年45岁,是天津市静海区桃缘情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也是该园区来自天津方面的负责人兼培训班的技术指导。
带着浓重天津口音的马文明一边向我们发出邀请,一边麻利地进入温棚侧的房间,推动电闸,让温棚缓缓打开一部分。即使如此,里面的闷热仍在我们进入的瞬间携着湿气袭来。棚里种的是黄瓜,边上堆着几筐略有弯曲或长短不一的瓜果。
“不合格的产品我们绝不让它流到街面上。哪怕贱卖也不行,那样会影响我们的声誉。”面对挑剔的市场,马文明毫不吝啬地淘汰了这些在我看来依旧鲜嫩的食材。
马文明边说边钻进了黄瓜架中,不一会,几根裹着一层薄薄水雾的翠绿黄瓜已被他捧在手中。他递给我们人手一根,自己也拿起一根稍微抹了两把便送进嘴里,那清脆的声音让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赶紧咬上一口,清香的汁液便溢满唇齿间。
格列说,随着农牧民培训学校的建成,卡若区乃至昌都市农牧民群众都可以来此免费学习专业技术,通过培训,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后还可以转为园区产业工人,实现稳定脱贫。 马文明现在亲自教授了9个学生,都是附近的村民。“我把他们教会,再让他们教其他人。我们园区现在已吸纳了42名当地群众参与建设,还有50名群众参与运输,他们每月可增收4500元。”
“做这个项目,就是为了附近的老百姓不用离乡背井去外面打工。而且通过培训,最终他们可每家管理一个温棚,而一个温棚一年挣15万都不是问题。”马文明说。
除了易生长、见效快的小白菜、菠菜、辣椒等,园区还引进了很多新的种植品种,比如通体翠绿的沙窝萝卜、红心萝卜、甜瓜、香瓜等。
“有的瓜果、蔬菜当地百姓没吃过,不愿意种,但如果能产生经济效益,我想他们还是会慢慢接受的。”这是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村民固守传统农作物,种植不了解的蔬果难免顾虑重重,所以怎样让村民见到效益就是马文明要动脑子的了。
马文明因此有了想在昌都市区设立销售点的想法,那样就能把自己园区的蔬菜都放到固定的点上售卖,让大家对他们的蔬果品种、品质有记忆,从而赢得良好口碑、拓宽销售渠道。
看着那些蓬勃生长的蔬果,格列认真地说:“该产业壮大后,企业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700万元,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租金每年可实现收益54万元,这样就带动了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同时,在园区不断发展过程中,群众将与企业同成长、共受益,形成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格列递给我一份资料,显示园区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农业企业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经营,为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能达到5000元;吸纳临时务工人员600余人次,共发放工资10余万元。
告别时,格列约马文明有空去区上详细叙谈。关于设置专卖店的事,他们都放在了心上。
以草养畜、以畜促草的新型养殖
离开那道山沟沟,车行不久,掉头转弯我们又到了卡若区的另一条山沟沟,这里依山而建的厂房名曰:卡若区蓝天圣洁牦牛育肥基地。
正是在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结构调整、提高养殖水平、示范和带动当地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卡若区人民政府引进了“昌都市宏运商贸有限公司”进驻育肥基地,开启了以“企业 基地 农户”的运营模式。
放眼整个厂区,厂房和卡若区的农业园区一样,都是由山脚往山上层层排列着修建的,地形也和农业园区如出一辙——隐匿在山谷中间。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卡若镇左巴村实施了牦牛短期育肥项目,总投资2650万元,占地面积27241.35平方米,于当年12月建成。
及至一排饲养棚大门口,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厂区临时负责人辜自勇正指挥着工人打扫圈舍,空气里泛着些草料与牛粪混合的气味。进门处的栏杆上挂着一块责任牌,上面写着责任人、饲养员的名字,以及牦牛的头数、进栏时间、育肥天数、预计出栏时间等内容。
“这里现在存栏的牦牛有200多头,饲养员必须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除配料师傅外,流动的工人基本是本村的。我们会定期去乡下收购3到5岁的牦牛,收到的母牛会按原价卖给本地村民用以挤奶、生活。公牛通过至少4个月的短期育肥基本可以出栏,那时能长到100多公斤。”辜自勇一边对育肥基地做着简要介绍一边指着食槽里的草料,说:“现在下冻了,山上基本没什么草,饲料来源都是在本地老百姓那里收购的。”
原来,附近几个村都在大量种燕麦,这成了育肥基地的主料,辅料有青储玉米、小麦、豌豆。
格列也补充道:“我们老百姓种植的青储玉米在市农牧局的联系下,除了供应我们还促销到贡觉县等,由老百姓种好、打碎、再包装。我们现在有专门的人工种草、畜牧还草项目。”
在这边生活了四年,辜自勇已经很适应昌都的生活:“以前都说西藏路况差、全是土路,现在条件好了,这边基本村村都通公路。成都到这里坐汽车也就一天半到两天,飞机就更快了。康定那边马上要往这边修高速公路,跟着就会修到昌都。”
辜自勇说自己和很多工人春节也会在昌都,因为要保障当地市场的新鲜牦牛肉供应。
“老百姓过年都不会杀牛,因为有更多其他事要忙。”他们的销售一直要持续到大年前两天。对此,辜自勇有稍许遗憾:“没办法,春节只有我们一家能供新鲜肉。在市政府的要求下,牛肉价格也保持在28元一斤。”
“我听别人说散养的牦牛肉更好吃?说散养牛还能吃到虫草,是这样吗?”想起很多人的看法,我忍不住问。
格列不以为然:“这些牦牛从小都是牧民在养,圈养只会让它们更好地长肉,并不会改变牛肉味道。我们试过,把散养和圈养的肉放在一起,即使牧民也分不出肉质有什么区别。”至于说牛吃虫草,格列更觉得是不靠谱的说法:“人都找不到几根虫草,牛能吃到多少?”
沿着约40度的水泥硬化路面往坡上走,大家都放慢了速度。辜自勇指著一排空牛舍略微有些气喘地介绍:“我们现在有7个育肥牛舍,下面是散养区,夏天草多时它们就在外面。这个月还要买一批,就准备关进这个4号圈。”
面对牦牛所剩无几的3号圈,辜自勇解释说:“这个圈是专为出栏牦牛准备的。它们每天要被送往屠宰场,然后我们又从其他圈舍挑体重大一些的牛关进这里待宰,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他说圈养最怕有牛得病,除了保持卫生、每个礼拜消两次毒,还要经常挪换已经潮湿的圈,让牦牛始终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走着走着,格列似乎想起了什么,他转头问一旁的辜自勇:“上次我给你那个驱蚊蝇的绿色防控设备好用吗?”
“还没研究,不会使用。”辜自勇说自己忙忘了。
“你得好好看看说明,下一步我们要在各厂区推广使用。”格列说这是为了减少病菌传播。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厂区的最上端,这里是饲料加工房。平时有十几个固定工人在此做日常工作,当天好几人都出去拉草料了,所以机器处于暂停状态。
“这些青储玉米是刚拉回来的,新鲜的。”辜自勇指着仓库外一大堆用塑料薄膜包装成方坨的饲料包,从其中一个薄膜破损的包里抓出一把带着酒糟味、润湿、如同甘蔗渣的东西对我说:“你看,很新鲜吧?这就是青储玉米,营养价值最高,包装结实的可以放一年。” “这里面怎么都是杆?不是玉米吗?”我看着他手中的饲料有些疑惑。
辜自勇笑着说:“你不是第一个误会这个名称的。其实青储玉米是指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不但可以很好地保存养分,而且通过发酵秸秆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牛从老百姓那里买来,就改吃这些吗?”我问。
“刚收来的牛没吃过带酸性的东西,吃这些容易营养过剩,它们还得吃干草,慢慢才能过渡到吃饲料。”他说这些加工饲料远胜于青草的养分。
推开饲料加工房的大门,里面各种加工粮食、制做精料、拌料的机器一应俱全。
“这个拌料机一次能搅拌2吨,把各种食物搭配起来更有营养。刚买的牛身上有跳蚤,吃好了可以换毛,跳蚤也消灭了。”辜自勇这段话让大家都很惊讶。我想,除了吃得健康,和育肥基地的卫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吧。
格列在一旁点头,“以前散养的牛到冬天找不到草,有时只能捡垃圾吃,确实容易长跳蚤、生病。”
谈到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格列直接递给我一份材料,我把几组带有详细数据的相关情况摘录在此:
卡若区现有几百亩地种燕麦,按照“以草养畜、以畜促草”的思路,2019年仅该项目就带动青贮玉米种植1466亩,受益农户227户,实现土地流转收益131.94万元,群众务工增收87.96万元。
在基地运营过程中,还吸纳当地群众12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人),截至2019年8月底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牧繁农育、草畜平衡相关要求,从卡若区15个乡(镇)514户群众家中购买3-5岁架子牛1205头,直接增加现金收入522.5万元;经营主体承诺在三年内分别向卡若区兑现固定受益23.8万元、47.6万元、71.4万元,作为产业基础薄弱乡(镇)贫困户的产业分红资金。
截至2019年9月,基地共出栏成牛945头,存栏260头。肉品主要销往昌都市区超市、农贸市场、学校及驻昌部队,在“两节”期间为平抑市场物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解决了昌都市近8个月无新鲜牛肉供应的短板。
格列补充说:“我们下一步将结合‘牧繁农育’工作,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妥坝、嘎玛、约巴、面达四个短期育肥合作社牦牛出栏头数,完成既定短期育肥目标,将牦牛肉制品加工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将‘打造卡若区蓝天圣洁牦牛肉优质品牌’作为政府与企业的共同目标。”
辜自勇也说,正是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老板已经回内地寻找相关的合作项目去了,以期及早形成产业链,让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地理坐标:类乌齐桑多镇扎西贡村
类乌齐县位于昌都地区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部。
我们从昌都出发去类乌齐,需要沿着214国道行进90公里,一段不算太远的路程。
行至全长为4605米的珠角拉山隧道,司机伦珠特别激动,他说因为今年10月1日该隧道才通车,所以自己也是第一次走。看到崭新的隧道口,他忍不住停车拍了张照片。
我们仅仅用了20分钟就通过了伦珠口中以前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爬完的珠角拉山。
过了宾达乡,澜沧江的又一支流紫曲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道路一侧,它与吉曲、格曲构成的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养育了周边无尽的植被和生灵。
车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小雨,笼罩着沿线起伏的松林,偶尔露出的红土和金色的枯草点缀其间,加上积雪的远山作为背景,“小瑞士”类乌齐便如同画卷般呈现开来。
好山好水好牛肉
我们要走访的“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10日,就位于桑多镇扎西贡村的类乌齐县生态工业园区,此地海拔3810米。
出发前看过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以牦牛养殖、加工为主的公司,是昌都市牦牛产业龙头企业,也是目前西藏自治区投资规模最大的牦牛加工企业之一。
雨丝来得快去得也快,在有些湿冷的空气中,我们进入了这家面积很大的厂区。远处厂房上方“藏家牦牛”四个银色大字及它蓝绿色的徽标十分醒目。
两个年轻人带领我们向车间走去,一个是瘦高的湖北人高克武,他是该公司的经理;另一个高大壮实的青年叫李发宝,他是类乌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因为是周末,园区里没有什么工人,显得比较安静。这个占地4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加工基地,拥有一条先进的、年加工牦牛3万头规模的标准化冷鲜肉生产线,和一条年产300吨牦牛肉休闲食品生产线。
高克武简要介绍着情况:“类乌齐县有三个育肥基地,共投资1700万元。牦牛主要是放养状态,4月份把牦牛赶上山放牧,10月底赶下来出栏。去年我们的年产值达到了4000余万元,今年计划达到6000万元。”
“根据协议,我们从老百姓手里收购体重600斤以上的公牛,按51%的出肉率计算,相较外面的市场他们每头牛可以多卖500元左右,还额外支付500元的内脏费和50元运费,这样每头牛差不多多收入1000元,算是让利于民。”高克武算的这笔账,也是老百姓心里的明白账。
在这期间,类乌齐县采取委托帮扶的运作模式,委托公司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户均增收5000元,间接带动了2400余户牦牛养殖户。
除此而外,高克武说公司在采购一些农牧特色物品时也会从这些建档立卡户家里购买,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厂区从加工车间到速冻库、保鲜库,都是连接在一起修建的。其中屠宰区就占200平米,屠宰设备2017年底上线,属于国内比较先进的生产线。
“全年当班作业可以完成宰杀3万头的任务量,满负荷可以达到10万头。”高克武有些遗憾地说,现在还没有达到过这么大的产量。
他还谈到一件趣事,厂里刚开工时,因为当地群众对现代化的屠宰方式不接受,说太血腥,导致工人流失,为了尊重老百姓的感受,留住前來打工的村民,高克武他们对屠宰方式进行了改造,吸取了一些传统的做法,尽可能减少牛死去瞬间的痛苦。 相互理解后,村民才又陆续回到了厂里。
“现在的牛肉比以前传统宰杀的牛肉品质要好很多,直接防止了牧区易发生的包虫病。加工工艺也发生了变化,牛肉精细化分割后,每斤可以卖90到100元。”高克武说通过标准化、无菌化的生产过程,对肉质部位的细节处理,将牦牛肉进行分类产销,可以实现每头牦牛的价值最大化。
在无菌化包装车间里,我们遇到几名正在加班的女工。
来自扎西贡村的巴吉央宗,是一位90后的年轻姑娘。最初,她因为家里人口多吃不上饱饭才出来打工,没想到公司不但解决吃住,还按年增长工资,被评为优秀员工年底还可以去外地旅游……如今,巴吉央宗已经是拥有5年工龄的老员工了,周末家里没事,她就主动回厂加班了。
“闲着也是闲着,在这里动动手每小时就有20元加班费呢。”看得出,她是个容易满足的姑娘。
藏家牦牛现在有长期工31人,随着品牌红利开始显现,各种制度完善,职工福利待遇跟上来了,工人也更有信心,许多人都留了下来,嘎松丁增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29岁的嘎松丁增也来自扎西贡村,属于170户建档立卡户中的一户。他家有5口人,父母都已经年迈,过去家里穷,也没几头牦牛,一家人时常为温饱发愁,自从成为了公司的签约员工,生活有了很大改观。“我以前什么都不会,日子过得很难。后来参加人社局举办的藏家牦牛公司农牧民牦牛肉生产加工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正式被藏家牦牛公司聘用。这里包吃包住,每月还有3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5000元分红,算是有了稳定收入。”
通过自己的努力,嘎松丁增还被提为牦牛肉分割车间的班长,成为了公司骨干。
“每年公司最忙的一个月,我父亲和一些村民也会来公司做零工,一天挣300多元,一个月大约有10000元的收入。这让我们全家生活有了保障,也摘掉了贫穷的帽子。”他对现在的境况很满足。
李发宝是来自青海的藏族青年,到昌都五年,一直在做扶贫工作,他對牦牛产业有着清晰的认识:“我们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加快牦牛产业发展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牦牛产业是县域范围内的主导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克武谈到一个变化:“过去,肥壮的牦牛从养殖基地到市民的餐桌上,大都是牧民通过物交会的形式完成交易,除了把少量牛肉卖给熟人,余下的都会开车去较远的市场售卖。但现在在类乌齐,这最后一段路程大都是由公司来完成,牧民只需将牦牛送到公司,价格还相对市场上会高出一些。”
这种以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高克武很推崇:“农户养活了公司,公司反哺农户。因为互惠互利,所以选择将自家牦牛卖到我们这里的当地群众越来越多了。”
看资料时,我留意到这样一句话:为充分发挥牦牛产业的带动作用,以种草养畜加工为抓手,不断做大做强“三万工程”。类乌齐县打造了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扶贫产业链模式。
李发宝特意解释了一下:“‘三万工程’就是指万亩饲草基地建设、万头牦牛育肥基地建设、百万斤牦牛肉加工基地建设。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是相关的。”
首先,县政府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提高农牧民群众种草的积极性。
“老百姓现在积极性可高了,他们用房前屋后种植与集中连片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让实施人工饲草地和退耕还草面积累计达到了2.38万亩。全县有1100余户参与了饲草料种植,其中建档立卡户280户,每户能实现增收2000元以上呢。”李发宝说。
正是因为饲草源头有了保证,“万头牦牛育肥基地建设工程”才顺利推进,截止2019年10月份,已完成育肥出栏1910头。
李发宝说从最开始的牛肉休闲食品加工到现在的饲草种植、屠宰加工、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类乌齐牛肉主题餐厅,走的都是企业 合作社 农牧户产供销一体的经营模式。订单式生产,既有效解决了牦牛出栏和饲草的销路问题,反之又满足了优质原材料的需求,使“三万工程”从始到末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2016年“类乌齐牦牛肉”成功申报为国家地标产品,到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等6部委认定类乌齐县牦牛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类乌齐牦牛已成为类乌齐县乃至藏东地区最响亮的牧业品牌。
几年间,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已使用当地临时工、季节工700多人次,支付工资150多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量增至170户,分红60万元,户均年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调动农牧民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全方位与农牧民合作打下了基础。
对于将来,李发宝也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我们属于援藏县区,去年、前年试运营期,订货的比较多,但因为牦牛只能在县域里屠宰,其他地方的牦牛不能与之混杀,怕破坏种群。所以很难长期保障随时有货,运到内地又属于季节性供货,物流比较麻烦,这些都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想,在能保持与类乌齐牦牛肉相同品质的前提下,能否从其他县区调牦牛肉源。”他坦言这是很多人的共识,目前已经在做相关的考察和认证。
古老芫根变榨菜
说到芫根,长期在西藏生活的人并不陌生。它生长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是高原上的一种古老植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产于曲水、昌都等地。近些年的科学研究发现,芫根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人体非常有益,成为青藏高原一种独有的食、药、饲三用植物。
种植芫根,是类乌齐县农牧民很早就有的习惯。不但种植规模较大,种出的芫根品质又好,在藏东地区颇有名气。
类乌齐县实际芫根种植面积接近1万余亩,亩产鲜重平均可达到3000余斤,在桑多镇、滨达乡、甲桑卡乡、卡玛多乡、类乌齐镇、尚卡乡等种植较为集中。李发宝简单介绍了一些当地种植芫根的信息。
而说到榨菜,涪陵榨菜大概是同类产品里最负盛名的,一般是由芥菜类制作而成。而我们要去的极多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以西藏高原的古老植物芫根为原料制作榨菜。 这家为了提高芫根附加值应运而生的食品公司也扎根在类乌齐县生态工业园区内。
“县里以芫根这一优势资源为依托,一方面鼓励种植户大面积种植芫根,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导本地农牧民参与到芫根产业当中,今年入驻的极多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县里扶持成立起来的。”李发宝说。
来自重庆涪陵的梁永昌,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50岁出头的他已有近30年制作榨菜的经验。自从三年前来到类乌齐,整个厂从策划到生产线、设计部的创建等过程他都参与其中。
极多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17年5月成立,万事俱备,2019年5月终于迎来了正式投产。
现在的梁永昌既要管理营销生产,又要充当技术人员。“我们终究不能长期呆在这里,把他们教会就可以放心把厂子交出去了。”梁永昌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指着自己红肿的眼圈无奈地说:“我这身体,早晚得回老家去。”
做榨菜最重要的一环是发酵。
发酵区很大、屋顶很高,稍有冷风灌入就让人觉出了寒意。空旷的厂房右侧,嘎松曲宗穿着灰色棉衣、戴着白色毛线帽、线手套,正坐在小凳上飞快地打理着自己面前堆积如小山般、已经腌制过的芫根。这位同样来自扎西贡村的建档立卡户,家里有两个正上中学的小孩,没有特殊技能的她过去只能靠着政府的救济过活。今年9月,小孩开学后,她来到榨菜厂工作,短短一个月她就成了这道环节上的能手。
听我问及这个工作可否有难度,这位44岁的妇女轻松地说:“这个很容易学,把根须和不好看的皮削掉就可以了,老板说这叫美容。关键是要快,因为是按斤进行计工的。”她确实够快,旁边十来框削好的芫根表明着她一上午的成绩。
每天挣200多元,除去周末一个月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这本就是不错的收入,还因为就近就业,占用的都是业余时间,嘎松曲宗每天工作完还可以照顾家庭、陪伴小孩。
梁永昌很认可这位手速快又朴实的本地妇女,还把她当成了勞模让其他工人学习。
发酵间里,数十个窖池整齐地排列着。在中间一座窖池边,几个年轻人正拉着一大张塑料布做封池工作。27岁的嘎松旦增边动手边指挥着另外两名工人。他来自扎西贡村的一个七口之家,家中只有父亲的一亩多地可以勉强供家人耕种一点粮食,沉重的负担让他读完中学就辍学在家了。
最初,嘎松旦增也经常出去打工,不但收入低也无法照顾父母。“今年这里建厂后,县政府就首先考虑到我们这些就近的建档立卡户,于是我就和第一批工人一起过来上班了。”
上个月,嘎松旦增还参与了厂里收芫根工作。“小时候家里贫穷,我们主要吃青稞和芫根,后来不缺吃的,就用芫根喂牛,没想到现在还可以用它做榨菜。而且听专家说,我们的芫根只施牛粪不用化肥,属于绿色作物,营养成分更高。”
如今,在师傅的带领下,嘎松旦增开始接触翻池、封池等工作。“做榨菜工艺挺多的,我这里主要做头腌、翻池二腌,然后其他工人再拿去修剪、淘洗,最后还要经过压榨水分、拌料才能变为成品。我虽然了解一些,还不熟练,正慢慢在学习。”对于每天一两百元的工资,他接受得很坦然:“虽然工资不高,但创业刚开始肯定有投入。何况这里的师傅们都很照顾我,教我技术,相信以后会发展起来的。”
梁永昌在旁边不加掩饰地夸赞着嘎松旦增:“这里很多村民不识字不懂汉语,他现在就成我们的翻译了。他领悟力强学得快,我也考虑把主要技术传给他。以后他可以再去教会其他村民,技术就留下来了。”他坦言因为刚投产,效益不明显,虽然包吃包住,老百姓对前景还是有存疑的,像嘎松旦增这样愿意与食品厂同进退的人并不多,不过看到产品后,大家种植芫根的积极性倒是提高了。
“至少还需要两年,产销才能稳定下来,现在只在区内销售,明年准备在内地试销。”虽然目前走势不错,但梁永昌对未来还是持谨慎态度。
包装车间里,梁永昌打开一袋五香味的榨菜请大家品尝。
“榨菜厂采用的是自动化生产,目前研发出了6种口味,销售对象主要是实行‘三包制’的学校。因为味道是根据老师学生的需求定制的,所以他们的反馈是满意的,觉得榨菜脆香可口、咸辣适中,比内地的还新鲜。”这让梁永昌很欣慰。
目前,芫根榨菜厂第一期生产加工厂工程总投资1688万元,已建成加工厂房3200㎡,购置生产设备一套;第二期工程项目于2018年10月25日开工建,总投资1057.48万元,全部为产业资金,用于建设含仓储用房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等。
祖传手工艺焕发崭新姿颜
在一片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李发宝带我们走进了工业园区的另一家公司——雅仓嘎赤派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整个公司占地面积不大,如同四合院般一目了然,左边作坊里几个工人正在打制铜佛的配件,声响就是从那里传出的。右边的一间教室里,一个高个青年正给两三个学员上培训课,只见他娴熟地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一尊佛头,并用藏语做着详细讲解。见我们驻足观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青年叫卓玛夏,今年23岁,是公司总经理其美次丁的弟弟,也是公司的监事。当天其美次丁去拉萨开会了,卓玛夏正在教授设计。
听我们夸他画得好,他挠了挠头指着黑板右侧一幅造型生动的龙头:“哥哥画得更好,我们的大部分产品是哥哥设计的。”
哥哥比他大8岁,兄弟俩出生于一妻多夫家庭,所以有两个父亲。卓玛夏说一个父亲是做皮具的,一个父亲是做佛像的。他们的爷爷嘎玛德勒是著名的嘎玛嘎赤派唐卡绘画技艺传承人,卓玛夏和其美次丁作为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不但从小就跟父亲们学习了绘图、打造佛像、皮具制作等技能,还学习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年长几岁的其美次丁更是前往拉萨楚布寺、昌都江达县曲阔寺、四川省登科卓玛拉康、青海石渠寺等地从事过打造佛像、佛塔、法器的工作,算是见过世面的。
2019年9月,其美次丁被评为首届“昌都工匠”,公司也获评为类乌齐县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先进单位”。 辣椒带来红火的日子
芒康县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索多西辣椒加工基地也入驻在嘎托镇产业园区里。10月末,他们刚从农户那里收完辣椒,红彤彤的新鲜辣椒随处可见,都产自索多西乡。
洛珠朗扎给我普及了一些索多西乡种植辣椒的历史:该乡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耕地严重不足,导致青稞产量一直不高,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难。但2200米至2600米的海拔,令当地气候干热,土质肥沃,特别适宜辣椒生长。出产的辣椒皮薄、肉厚、色泽口感俱佳,成为方圆数百公里中独有的特产。
索多西人世代种植辣椒,大约在民国时期从内地学习了制作辣椒酱的技术,一方面方便常年行走在外的马帮商人随身携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辣椒的吃法。
“我们芒康人种植辣椒、食用辣椒酱的历史远早于西藏其他地方。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群众自制到家庭小作坊再到企业规模化生产的过程。”洛珠朗扎说。
2014年8月,芒康县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所开发的索多西辣椒系列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荣誉称号。公司还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昌都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昌都市2017年度优秀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8年,芒康县索多西乡1000亩辣椒基地大丰收,出产的1750吨辣椒为当地群众带来近500万元的收入,户均增收1.4万元。随着产量的提高以及相关部门的推广,索多西辣椒声名鹊起。
“作为本地特产,‘农户 基地 公司’的模式是索多西辣椒成功的保证。”洛珠郎加说。
加工基地负责人施经理为我们简单介绍着情况:芒康县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0年7月,年均用工总人数220人,农牧民人数占总用工人数的90%以上。加工基地除了来自内地的技术工,30多名工人都是当地村民,以建档立卡户为主。明年做辣椒酱,用工还要增加。月工资在3000元到3500元。
施经理指着一间库房里码放齐整的一袋袋辣椒说:“这些就是我们今年收购的,一共150吨,比去年多30吨。以每斤5元的价格,老百姓种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因为是订单农业嘛。”
他说芒康雨水多,之前最多的一次拉来8车,很难运作,所以现在拉一车及时烤干后才能再拉一车。厂房里,平时24小时都要不间断作业的烘干机,因为当天早晨5点刚完成一车辣椒的烘干任务,所以现在机器处于休息状态。
看着辣椒都铺开在室内仓库的地上,并没置于满是阳光的院子里,我问施经理:“不能在太阳下晒吗?”
“我们量大,主要采用烤干,光靠太阳晒不过来。”施经理说道。
他边介绍情况边带我们走进车间,让我们对辣椒加工基地有了进一步了解:基地目前采用自动化生产流程,有两条生产线分别制作辣椒面和辣椒酱,其中辣椒面开发出3个种类,辣椒酱开发出7个种类。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不会积压库存。
施经理拿起一个玻璃罐装的辣椒酱说:“我们的产品不但鲜红明亮、辣而不燥,还不会伤肠胃。”我顺势看去,光辣椒酱就有6种口味,看来是为了照顾不同的受众。
自成立以来,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索多西辣椒和野山珍系列产品。2008年在索多西乡建立辣椒基地,成立辣椒协会,与协会签下100吨辣椒收购订单,以公司 基地 协会 农户的模式,在西藏历史上率先开展订单农业。
洛珠朗扎说:“绿野公司属于咱们自治区扶持的龙头企业,从县、市、自治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以我们就把它纳入到扶贫行业来了,毕竟带动百姓致富也是政府扶持这些企业的一个初衷。公司做的项目我们既要保证政府投资见效,又要带动当地老百姓,最后老板也能赚钱。”
“以前我们卖辣椒很难,要赶着毛驴翻山越岭,后来公司和我们签订了收购合同,在家门口就可以卖辣椒了。”基地工人益西正好来自索多西乡,他告诉我他们那里很多村民靠卖辣椒脱了贫,有的盖了新房,有的买了汽车,自己家里劳力足够,他就出来当工人了。
辣椒让当地群众的生活红火起来了,这更加激发了他们种植辣椒的热情。以龙头公司为牵引带动种植,使索多西辣椒拥有了穩定、可靠的销售渠道。绿野公司以每斤2元和5元的价格长期收购青、红辣椒,帮助农户规避了市场风险。走“农户 基地 公司”的模式不仅有利于管理,同时增强了群众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也促进了特色经济的发展。
“我们公司始终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有效联合当地农牧民群众共同发展。通过扩大蔬菜及辣椒种植规模,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对增加农牧民增收渠道、为该县的脱贫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施经理说。
从耕地里找收入
惬意的晨阳中,我们从芒康县曲孜卡乡向木许乡出发。朝北走了一小段乡道,待跨过澜沧江上了彼岸的214国道后,就调头往昌都市最南端驶去。该国道在此区域里完全是随着澜沧江的蜿蜒而修建。
大约2小时后,当江对岸山脚的人家逐渐密集,司机伦珠说已经进入木许乡了,我们下车休整,感受着温暖的季风。木许乡靠近云南,自然环境条件相对优越,海拔只有2200米,阿东村属于纯农业村,有“进藏第一村”的称呼,当然指的是从滇藏线进藏。
木许乡党委书记陈凯峰在此等候着我们。他扬起右手,仿佛指点江山:“你们一眼看过去——,那近一点有木杆子的地全是种的葡萄。由于这边耕地少,老百姓便把目光瞄准了半山上的荒地,那一丛丛绿树是我们引进的温州蜜橘,这里阳光充足,果实比内地甜多了,所以现在它有了新名字,叫康巴蜜橘……这些耕地全部实现了经济化。”
虽然是隔江眺望,但通透的视野中,那些阡陌纵横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白色房屋还是能一览无遗,整齐有序的葡萄架更是像列队的士兵守候着土地。
1998年就来到昌都的陈凯峰,属于第三批从内地引进干部。来木许乡工作4年,那里的每一条路、每一个人、每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他都烂熟于心。 “要让群众脱贫,我们主要是从耕地里找收入,就要靠种植。这里的老百姓很珍惜耕地,他们除了种果树、葡萄保障经济收入,也在地里套种些青稞、小麦之类的矮秆作物,满足人和家畜的日常生活所需。葡萄种植一般只使用有机肥,8月下旬以后采收,那时含糖量最高。采收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加工处理,一茬忙完接一茬,人就很难有闲着的时候。”
陈凯峰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葡萄地现在采用的是支部 基地 农户 企业 合作社经营模式,就是所谓的订单农业。比如阿东村的木瓦组只有41户,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收入就有40多万!沿澜沧江一线的村子都是这样的经营模式。”
此外,木许乡所种的490亩橘子,也都是订单农业。“虽然气候温和,但种果树模式和葡萄一样,要从苗木开始注重培养。比如你看到那些才种了两年多的苗木,我们得人为控制不让挂果,等它先把苗子长起来。我们给农户补助三年,然后推向市场,根据品质按每斤1元到3元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由合作社统筹经营,政府主要是进行牵线作用,最终要交给市场决定。把木许乡变成一个原材料基地,前景还是非常可观。”
他说当地群众原来只种植青稞、小麦,后来种了果树,一亩地的收入过去只有1500元,现在最高能达到8000多元,直接翻了几倍,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现在主要是抓质量、产量,增加销售渠道。收购、运输都不是农户所担心的,家门口就可以装车。品相好的果实可以直接上市当时令鲜果卖,品质差一点的可以做饮料、酒。木许乡除了成为著名红酒酿造企业的原料基地,还是县里新增的5家酒厂的原料供应点。”陈凯峰说有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不用担心市场。
由于和云南接壤,紧靠214国道,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木许乡的群众思想灵活,接受外来事物比较快。加之气候适宜,花果多,养蜂也是当地一大产业,山上还可以养猪。总而言之,他们一年四季都不会闲着,经济结构比较合理。除了在家种地的,仅去年就有370人出去打工,挣了400多万回来,收入已是相当可观。
“他们懂得用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和美好生活。”陈凯峰用了一句很官方的总结。
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当地群众不但积极挣钱还很重视教育。目前全乡2300多人,在校大学生达到108人,老百姓不仅比谁家房屋气派,还比谁家大学生多、经济收入多……用综合实力争创美好家庭。
“这里还是远了,你们应该走进去亲眼看看。”在陈凯峰的邀请下,我们跨过横在澜沧江上的一座铁板桥,进入了对岸的阿东村。
走在绿意盎然的乡间小道,看着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和沿途不时伸出围栏、缀满果实的枝丫,莫名有一种进入江南的感觉。
这些水果不会被小孩子摘吗?我问。
他们都吃腻了,不稀罕啊。陈凯峰笑着说。
不知不觉走到了村民白玛家的院子前,看我们驻足张望,正在浇花的白玛便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坐坐。
白玛今年52岁,1992年从附近村子入赘到阿东村,现在两个女儿都去了外地工作,作为村两委干部,他依然留在村里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这座房屋的格局挺有意思,进门要先经过厨房,客厅在里面。
客厅四壁嵌着与内墙等高的原木色雕花壁柜,他说虽然房屋是1992年修建的,但家具才添置了不到5年,圖案均为当地村民都喜欢的藏汉结合风格。客厅里古老的灶台是以前留下的,现在主人怕把客厅熏黑所以不再用它做饭,但都贴上了松鹤延年的彩砖,上面放置着擦得锃亮的各式铜壶、铝锅,俨然成了一个藏家厨具展台,很有装饰感。
“他今年光是卖葡萄就挣了三万八,是个能人哦!”据陈凯峰说,当时白玛家装葡萄的筐子都用了450个。
富裕起来的白玛不再烧柴,他和其他村民一样都用起了电和气,饭桌都是带电暖炉的,冬天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在室内生火,难怪后来干脆把厨房移到了进门处。
这几年因为两个女儿一个去了日喀则仲巴县教书,一个考到林芝气象局工作,家中就剩老丈人和他夫妻俩。作为村干部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白玛便和大家一起把心思都投到了建设家乡上,除了和其他村民一样种植葡萄,他家还养猪、种果树,今年光葡萄就卖了3万多,家庭收入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
今年8月份,白玛还在自己院子里增加了几间很洋气的木板房,他说是等着女儿回来住的,院墙边几株橘树上已挂满沉甸甸的果实,他说那也是为女儿留的。
告别白玛,我们来到了村西头的一块葡萄地,此时葡萄早已下架,只剩一些老绿的叶子和枯黄的枝干。
“你们要是早一个月来,还到处都是葡萄,现在虽然果实没了,但它们浑身都是宝啊。等过些时候百姓套种完青稞、小麦,他们就会来把葡萄叶子撸掉拿去喂猪,通过修理把有用的枝干剪成两节一卡做扦插用,可以卖到左贡等地,一卡就是1毛钱呢。”说着,陈凯峰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弯腰在枝干上比划下一节的长度。
远处,十几个村民在阳光下劳作,他们正为一块隔种着橘树的耕地松土,那些两年生橘树大多不足一人高,尚未挂果,个别枯死或长势不佳的还要引进苗子补种。
“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看我们对着那劳动的场面不停拍照,陈凯峰便补充介绍道:“我们乡耕地共1700多亩,葡萄就有1019亩,一户人家最多的能种四五亩。今年光是给达美拥酒厂直接售卖就达177万,加上百姓自己酿酒出售的,全乡收入接近200万。带动建档立卡户28户、131人,都得到了较好收益。”
不知不觉,大家就走到了村委会的院子里。它伫立在村西头的半坡上,旁边是一座描绘得五彩缤纷的幼儿园,周围种着鲜花、果树。“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核桃、石榴、苹果、橘子、枣子等到处都是,老百姓爱美,只要有空地,都种上了花和树。”
看到花,陈凯峰想起重庆一家企业下午要来村里收购蜂蜜,就顺便介绍起养蜂的事。
由于木许乡海拔较低、气候温和、花草茂盛,有适宜蜜蜂发育繁殖的环境,养蜂的历史也很悠久。为此,政府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并给予蜂箱制作技术支持及现金补贴。去年,全乡产蜜的蜂箱有318箱,涉及精准扶贫户65户,为群众增收4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乡里还组建了蜂蜜产业协会,打造以绿色、无污染、纯天然为品牌的“高原蜂蜜”。
“我们作为原材料供应方,一斤能卖70多元,这个收购协议预计初步能让我们拿到现金30万元。”陈凯峰说在木许乡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座现代化的蜂蜜提纯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以后自己就可以深加工,销往全国各地。
离开时,村长留下了陈凯峰,说要商谈一下过两天组织技术培训的事,是曲孜卡乡一位种果园的老师傅来上课。
陈凯峰告诉我这是乡里每年都要做的事,根据老百姓农闲时间组织他们搞技术培训,把冬闲变为冬忙,穿插利用时间开展各项工作,有的也会自掏腰包去气候相近的云南学习一些种植技术。
虽然村民的日子一年好过一年,但陈凯峰始终牢记着自己和干部们的责任:“我们将大力发展康巴蜜橘、葡萄、核桃种植,狠抓蜜蜂、藏香猪养殖,并建立食品深加工体系,促进农业高效发展,努力增加群众现金收入……他们都动起来获得更多收益,才是我们乡干部关心的。”
葡萄酿出甜蜜的事业
芒康县地处干热河谷地带,具有天然的隔离条件,种植葡萄病虫害少,也利于葡萄糖分形成,著名的盐井葡萄酒就产自这里。县域内的木许乡、曲孜卡乡、纳西乡因为气候适宜,都成为了盐井葡萄酒的原料基地。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盐井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理想的酿造环境。盐井地区在唐代就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一直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經之路。
盐井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19世纪中叶,来自法国的传教士进入此地传教,随着天主教的传播,传教士也教该地群众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从那以后,当地一直延续着种植葡萄,酿制与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经过高原长期严酷气候的自然选择而驯化,葡萄种植已完全适应该地环境。
2009年,西藏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成立,开始打造世界最高海拔的葡萄酒。同年10月,符合国家标准的第一批优质盐井葡萄酒产出,开创了西藏地区葡萄酒产业商品化的先例。企业在开拓奋进的过程中,不但建立起了南部三乡的三个示范基地,还带动当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葡萄种植,2014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2018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今年产量会超400吨,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000万元。”产品销售负责人、纳西族姑娘曲措说。
她指着厂区路边展示栏里的两张头像对我们介绍:“这就是两位创始人,洛松次仁是我的哥哥,2017年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管理了,高捷是我们的葡萄酒博士。”
“我们家一直经商,当时父亲收购了一家快要倒闭的青稞酒小作坊,就让在天津上学的哥哥回来接手。2009年,政府专门送哥哥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习,那是亚洲唯一一所葡萄酒学院,在那里认识了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博士高捷,他的老师是中国葡萄酒之父李华。我哥把想引进技术的念头跟高捷说了。经过后期考察,高捷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了我们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他们便共同创办了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这也是西藏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曲措说因为这个原因,曾经是一名公务员的她,后来也辞职帮哥哥打理酒厂,现在还兼任公司党支部书记。
穿过厂区时,一些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枪冲洗塑料筐。
“前段时间收葡萄用了4000多个框子,现在要收拾出来以备明年用。我们与木许乡签了收购协议,葡萄比市场价高百分之十,收购了十天十夜,近400吨……可以说,芒康县收购农户原料最多的就是我们。”曲措说原料到位就进入了葡萄酒的榨季。
在曲措的带领下,穿过生产车间用于参观的玻璃通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设备随处可见,有进口自葡萄牙的瓶塞、法国的罐装生产线和葡萄分选机器、还有来自丹麦的葡萄酒全自动分析器等。
葡萄从发酵到出渣到酿成酒再储存等全过程都一一呈现。
曲措特意讲解了一些善后工序:“酒出完了要出皮渣,我们又循环利用,与农家肥一起发酵,第二年再上到地里,这样既节约又环保。”
“现在厂里有38名员工。那边是他们的生活区、员工宿舍。”说话间,大家来到了产品陈列室。曲措斟上几杯紫红的葡萄酒,邀请我们品尝,汁液入口,香甜醇厚。她说这是基地研发成功的新产品——玫瑰蜜。
“我们每年都会派技术人员教乡里人种植,有人专门做过测试,内地的葡萄酒甜度大多在150,我们这边却甜度爆表,达到了300多。”听我们说刚从阿东村过来,她一下子激动起来:“前些天才在他们那里收购了三天三夜,装了满满9卡车,农民尝到了种葡萄的好处,越来越用心,今年质量也特别好。”
陈列展厅里,荣誉证书和奖牌比比皆是: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盐井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7年3月,盐井葡萄酒获“第八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同年,获得“西藏自治区著名品牌”殊荣。
曲措指着专门请人绘制的大幅唐卡壁画介绍起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背景:传说在远古时期,格萨尔王和纳西王为了争夺盐田而发生战争,格萨尔王胜利后,纳西王的儿子就以臣子的身份留下来驻守盐田,纳西族也在此定居。
后来,这里成为滇藏线进藏的第一站,也是茶马古道进藏的第一站。
从1865年法国传教士来到盐井,至今约160年过去了,酿制葡萄酒的酒厂和作坊与日俱增。曲措他们公司旗下的“达美拥”品牌系列葡萄酒,更是在西藏区内市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成立之初葡萄原料严重不足,生产出的酒还不足50吨,虽然当时政府给了葡萄种植户相应的补贴,但是这个产量根本无法支撑产业链的完善。
“要想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就必须要打造特色的产业集群,让周边群众共同参与,不仅能保障酒厂的原料高质量的持续供应,还能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这也是哥哥回到家乡创业的初衷。”曲措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我们两位老总在技术、机器、酒厂规模、环保设备等方面都很用心,为的是想做百年企业,让昌都葡萄酒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正说话间,远处,一辆皮卡车在草甸上晃晃悠悠驶来,然后在一块略为平整的草地上停好,穿着厚重藏袍的牧民多贡头戴着一顶牛仔帽从驾驶室走出,靠着近些年养殖阿旺羊发家致富的他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能手。
50岁的多贡来自阿旺乡金珠村,家里有8口人,除了妻子吉琼,6个孩子都在上学。18岁的老大在天津上大学,其余5个孩子都在县里或乡里上学,最小的孩子也已经6岁。他家养羊六七年了,虽然每年都要花钱雇人放羊,但他从没想过把孩子留下放牧,他羡慕有知识的人,觉得孩子上学是件很重要的事。
多贡家现在有1400多只羊,加塔在一旁替他算账:一只羊平均价格在3500元,最贵的能卖到5000元一只,每年出栏100只羊,怎么都有30多万……
多贡听着憨厚地笑了笑,没有否認。多贡说根据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当地人都看好这个品种,所以最早是他自己买了些羊来养殖,“以前除了羊,经济上没有其它依靠,但那时羊的价值不高,1只只能卖几百元,加上雇不起劳力,家里生活一直比较穷。”到现在他养阿旺羊已经6年了,可真让他富裕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这主要源于县里对阿旺绵羊品牌的打造,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
贡觉县副县长王波对这方面的工作深有感触:“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阿旺乡党委、政府切实把目标瞄准在贫困人口这个群体上,把措施强化在脱贫致富这个目标上,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等一系列动作让贡觉的游牧民群众如期实现脱贫。”
多贡在梅朵次草场有一顶自家的帐篷,里面很简陋,帐篷中央是铁皮炉子,上面放着锅碗瓢盆,两边随意堆砌着几床毯子。主要是雇的2个帮工居住,他自己依然每天早晨6点从乡里赶来草场和大家一起放牧,中午在外吃一顿糌粑,晚上9点再开着皮卡车回家,妻子吉琼则带着几个上学的孩子住在乡里。作为易地搬迁户,他们分到了180平方的大房子。
“现在条件好了,我可以安心放羊。除了老大在天津上大学一年要花两三万,几个小的上学都享受国家的三包政策,没有什么负担。”在这样的状况下,难怪多贡把每天来牧场转一转都当成了休闲。
“我们乡有234户、1800人,乡政府周边也有养牛的,但阿旺绵羊毕竟是在长期适应贡觉气候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闭锁繁育和民间自然选育而形成的优良绵羊种群。何况它出栏快、周期短、价格高,所以现在很多人选择养羊。”加塔说,“当初动员大家养羊难度比较大,毕竟群众文化水平有限,通过各级政府的宣传教育引导,加之县里实打实的扶持政策落实下来,我们的工作才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梅朵次草场上的另一顶白色帐篷里,73岁的老牧人拉玛江村正坐在藏毯上逗弄着一岁多的孙女,不知因何祖孙俩笑作一团。
因为全家9口人都在其中居住,准备的设施显然比多贡帐篷里完备许多,帐篷两侧仅毡毯一类就叠了半人高,还分割了一个角落做厨房用,厨具都是无需插电的。正中间堆起的方台子上摆放着几盆绢花和一排酥油灯,不知是不是晚上照明用的。
拉玛江村家现有阿旺羊1500多只,算是传统养殖户中的大户。加塔说乡里对外宣传阿旺羊使用的第一张品牌形象照拍摄的就是拉玛江村家的羊。
待我们也如老人一般盘膝在卡垫上坐下,老人边把盛放着干肉的盆子推到我们面前,边吩咐儿媳妇打茶。听说我们想听听他的放牧生活,拉玛江村眼神立刻就亮堂起来,他时而声情并茂地讲述,时而陷入回忆,画面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早晨7点,在熹微的天光中,草原渐渐苏醒,拉玛江村依据着自己的生物钟准时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
他吃完糌粑,喝完热腾腾的酥油茶,就忙着准备干粮,等太阳升起来,便赶着羊群往自己锁定好的草原出发了。拉玛江村没有戴表的习惯,但看到太阳的位置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吃午饭,什么时候该赶着羊群回家……
从13岁开始放牧,60年的岁月里他都是与草原和羊群相伴,这些行为早已融入了血脉。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拉玛江村依然会在每天7时准点起床,虽然他很喜欢和羊在一起,但毕竟年龄大了,家人并不放心让他走太远去放羊。于是,在干净舒适的帐篷里吃完早饭,老人便开始安排家人去哪个草场放羊,他知道的草场很多,勒、玛甲沟、热若都是他经常去放牧的地方,如今他只需用自己的经验为全家做统筹指挥。好在有孙女和儿媳妇相伴,加上附近几家相熟的牧户,他倒是一点不寂寞。
拉玛江村说夏天只需一人就可以看顾一大群羊,春、冬季则要2到3人放羊。“冬天太冷,草也不好,走的路多,羊的天敌也比较厉害。”老人担心羊受饿、受伤害,于是放着乡里的楼房不住,坚持要和儿女们一起住到草原上的帐篷里来。老人掰着指头数了数,他们家族到孙女这代已有5代人都是在草原上生活的。
11月底,他们将要迁到冬季牧场,直到来年3月份再转场。
拉玛江村养了一辈子阿旺羊,他说以前羊的价值不高,养羊只能照顾到家里人的温饱,而现在阿旺羊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他们在乡里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安居房和现代化的家电,他朝我们比了个大拇指:“我赶上好日子了。”
梅朵次草原除了多贡的简易帐篷、拉玛江村全家居住的大帐篷,还有几家牧户也在这里安营扎寨。
“阿旺绵羊起源于我们阿旺乡,但养殖户一度积极性不高,我们责任很重。2016年县里有了扶持政策,从开始的有46户参与、不到6000只绵羊,到2019年10月增加到103户18000多只羊。阿旺乡现在养殖方式也有所转变,1000只以上合为一组,分组分片集中放养,劳力都释放出来了……这里面少不了政府的扶持教育引导,加上群众自身的勤劳,如今整个乡已经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谈到这个过程,加塔显然是自豪的。
王波县长也说:“我们的阿旺羊可是富硒产品,微量元素、肌腱脂肪合理,都是经过认证的。可以说是有品牌有质量,可就是没足够货源,导致很多外需合同不能签。所以我们还需要加快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转变群众经营理念,提高养殖户的信心。”
走下机舱舷梯,踏足海拔4300多米的邦达机场,早晨9点的太阳正柔和地探出云层,在仅仅5摄氏度的室外气温中,寒风扑面拂过,让人恍若冬季,忘记了这只是深秋。
简单地寒暄过后,我和接我的扶贫干部牛继平及司机伦珠,就沿着214国道向昌都市区疾驰而去。这不是我第一次踏足这片土地,但却是第一次带着神圣的任务而来。
翻过玉溪拉山,及早进入视线的邦达草原,此时已一片枯黄,色彩起伏的草甸仿佛昭示着它曾经的繁华。没有绿茵如毡,没有牛羊成群,只有远处的横断山脉在苍茫大地上划分出这片独属于藏东的硬朗气质。作为西藏的主要牧区之一,昌都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仿佛遗落在西南边陲的蓬莱,景致秀逸,物产丰饶。
钻过年拉山隧道,终于得见澜沧江,与偶尔掠过的飞鸟一起给萧索荒凉的画面平添着无数生机。正在修建的高架桥在一侧时断时续地相随,司机伦珠说这条路明年五六月份完工,届时去机场可节省一半的时间。
两个小时后,我们便抵达了高楼林立、街道整洁的昌都市区。澜沧江在这里一分为二,化为支流昂曲和扎曲,它们像两条柔软的手臂呵护着整个城区。
昌都市坐落在群山怀中,它被称作从四川和云南入藏的门户。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处”,即扎曲和昂曲在此相汇成为澜沧江,也是昌都这一名称的由来。
昌都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这里的人们常以“康巴人”自居。
当地人不管男女,大多性格豪迈粗犷、热情奔放,这里既有多民族的文化复合,又有康区独特的个性和凝重的宗教色彩,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底蕴,在语言、服饰、宗教、民俗、民居建筑、民间文化等各方面,都明显区别于其他藏区文化。
从拉萨到昌都,海拔略微降低,因为有了两条支流的穿越,气候比拉萨更湿润些,氧气含量大约也更饱满些。
在这样的环境里,即使第一次来也不会有太多高反和不适。
这期间,我在昌都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接触着许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他们前行的路充满了坎坷曲折,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但他们因地制宜,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致富途径,融入了社会发展的洪流。走入他们的生活环境,近距离去倾听他们,感受他们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质,正是这次探访的意义。
既如此,我便以行走的地理坐标来记录那些有担当的企业、有理想的人们,同时也记录下那些默默付出、勇于坚守的人们。
地理坐标:昌都卡若区卡若镇
昌都卡若区卡若镇,因1978年发掘出在国内外都极有声誉的卡若遗址而得名,穿越时空的石器、陶器,证明着这里的人类祖先曾孕育出灿烂的史前文明。
如今,当我们走进这里,扑面而来的已是崭新气象,一座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在古老的卡若遗址旁茁壮生长。其位于昌都镇的南部、澜沧江上游,四周分别与本县的城关镇、埃西乡、若巴乡及察雅县的吉塘乡、八宿县的宾达乡相接,面积695.37平方千米。
该镇村庄、土地大都分布在沿江两岸的河谷地带,平均海拔多在3200米以下,气候相对温和湿润,是全县的主要农业产区之一。
山沟沟里的勃勃生机
到达昌都的当天上午,在卡若区农业农村局干部格列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走进了卡若区现代农业园。这也是我昌都之行的第一站。
农业园区位于卡若镇芒达乡佐巴村的高山深壑之中,周围虽不如原始森林葱郁,但这里依然算得上青山翠谷,可因为少有平坦地势的缘故,所以成了无人问津的地域,加之山沟里早晨日照晚,下午落日早,喜欢向阳而居的村民自然不愿意选择这里安家。
改变来自于2018年,一份计划总投资1.6亿元的项目看上了这道山沟沟。
“根据昌都市提出的精准扶贫产业‘334模式’,这个农业园总占地面积400亩,分两期实施:一期建设项目包括二代节能温室21栋及化验检测室、培训学校等;二期建设内容包括二代节能温室26栋及附属配套工程。”格列因为工作缘故,显然对这里很熟悉,他向坡上指了指:“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些像阶梯一样往山上层层排列的温棚,正是已完成的一期21栋二代节能温室及其附属配套设施,投资达到了2000万元。”
格列28岁,曾就读于西藏民族大学,大学毕业5年了。这些年下乡驻村,对基层也有很多认识,“以前去好些村里,没电、没信号、冬天没水都是常见的,现在基本都没有这样的情况了。农村还是比较适合先通路后发展,路通了,他们早晚会改变、会接受新事物。”
通过格列的介绍,我才了解到这座园区是天津市静海区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援藏工作总体部署的一个扶贫项目,他们与昌都市卡若區结成“对子”,充分发挥两地优势,使之成为合作实施对口支援产业帮扶项目的一个缩影。
“你们可以进棚里看看,我们种的蔬菜品种很丰富!”正看着边上花红果绿的宣传栏,一位中年汉子向我们边招呼边走近。他叫马文明,今年45岁,是天津市静海区桃缘情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也是该园区来自天津方面的负责人兼培训班的技术指导。
带着浓重天津口音的马文明一边向我们发出邀请,一边麻利地进入温棚侧的房间,推动电闸,让温棚缓缓打开一部分。即使如此,里面的闷热仍在我们进入的瞬间携着湿气袭来。棚里种的是黄瓜,边上堆着几筐略有弯曲或长短不一的瓜果。
“不合格的产品我们绝不让它流到街面上。哪怕贱卖也不行,那样会影响我们的声誉。”面对挑剔的市场,马文明毫不吝啬地淘汰了这些在我看来依旧鲜嫩的食材。
马文明边说边钻进了黄瓜架中,不一会,几根裹着一层薄薄水雾的翠绿黄瓜已被他捧在手中。他递给我们人手一根,自己也拿起一根稍微抹了两把便送进嘴里,那清脆的声音让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赶紧咬上一口,清香的汁液便溢满唇齿间。
格列说,随着农牧民培训学校的建成,卡若区乃至昌都市农牧民群众都可以来此免费学习专业技术,通过培训,他们拥有一技之长后还可以转为园区产业工人,实现稳定脱贫。 马文明现在亲自教授了9个学生,都是附近的村民。“我把他们教会,再让他们教其他人。我们园区现在已吸纳了42名当地群众参与建设,还有50名群众参与运输,他们每月可增收4500元。”
“做这个项目,就是为了附近的老百姓不用离乡背井去外面打工。而且通过培训,最终他们可每家管理一个温棚,而一个温棚一年挣15万都不是问题。”马文明说。
除了易生长、见效快的小白菜、菠菜、辣椒等,园区还引进了很多新的种植品种,比如通体翠绿的沙窝萝卜、红心萝卜、甜瓜、香瓜等。
“有的瓜果、蔬菜当地百姓没吃过,不愿意种,但如果能产生经济效益,我想他们还是会慢慢接受的。”这是眼下亟需解决的问题,村民固守传统农作物,种植不了解的蔬果难免顾虑重重,所以怎样让村民见到效益就是马文明要动脑子的了。
马文明因此有了想在昌都市区设立销售点的想法,那样就能把自己园区的蔬菜都放到固定的点上售卖,让大家对他们的蔬果品种、品质有记忆,从而赢得良好口碑、拓宽销售渠道。
看着那些蓬勃生长的蔬果,格列认真地说:“该产业壮大后,企业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700万元,村集体通过收取土地租金每年可实现收益54万元,这样就带动了当地群众持续增收。同时,在园区不断发展过程中,群众将与企业同成长、共受益,形成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格列递给我一份资料,显示园区项目建成后,按照“现代农业企业 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农户”模式经营,为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提供了就业岗位,人均月工资能达到5000元;吸纳临时务工人员600余人次,共发放工资10余万元。
告别时,格列约马文明有空去区上详细叙谈。关于设置专卖店的事,他们都放在了心上。
以草养畜、以畜促草的新型养殖
离开那道山沟沟,车行不久,掉头转弯我们又到了卡若区的另一条山沟沟,这里依山而建的厂房名曰:卡若区蓝天圣洁牦牛育肥基地。
正是在切实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优化结构调整、提高养殖水平、示范和带动当地养殖业、饲料加工业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卡若区人民政府引进了“昌都市宏运商贸有限公司”进驻育肥基地,开启了以“企业 基地 农户”的运营模式。
放眼整个厂区,厂房和卡若区的农业园区一样,都是由山脚往山上层层排列着修建的,地形也和农业园区如出一辙——隐匿在山谷中间。
相关资料显示:2018年卡若镇左巴村实施了牦牛短期育肥项目,总投资2650万元,占地面积27241.35平方米,于当年12月建成。
及至一排饲养棚大门口,穿着一身蓝色工作服的厂区临时负责人辜自勇正指挥着工人打扫圈舍,空气里泛着些草料与牛粪混合的气味。进门处的栏杆上挂着一块责任牌,上面写着责任人、饲养员的名字,以及牦牛的头数、进栏时间、育肥天数、预计出栏时间等内容。
“这里现在存栏的牦牛有200多头,饲养员必须熟悉每头牛的基本情况。除配料师傅外,流动的工人基本是本村的。我们会定期去乡下收购3到5岁的牦牛,收到的母牛会按原价卖给本地村民用以挤奶、生活。公牛通过至少4个月的短期育肥基本可以出栏,那时能长到100多公斤。”辜自勇一边对育肥基地做着简要介绍一边指着食槽里的草料,说:“现在下冻了,山上基本没什么草,饲料来源都是在本地老百姓那里收购的。”
原来,附近几个村都在大量种燕麦,这成了育肥基地的主料,辅料有青储玉米、小麦、豌豆。
格列也补充道:“我们老百姓种植的青储玉米在市农牧局的联系下,除了供应我们还促销到贡觉县等,由老百姓种好、打碎、再包装。我们现在有专门的人工种草、畜牧还草项目。”
在这边生活了四年,辜自勇已经很适应昌都的生活:“以前都说西藏路况差、全是土路,现在条件好了,这边基本村村都通公路。成都到这里坐汽车也就一天半到两天,飞机就更快了。康定那边马上要往这边修高速公路,跟着就会修到昌都。”
辜自勇说自己和很多工人春节也会在昌都,因为要保障当地市场的新鲜牦牛肉供应。
“老百姓过年都不会杀牛,因为有更多其他事要忙。”他们的销售一直要持续到大年前两天。对此,辜自勇有稍许遗憾:“没办法,春节只有我们一家能供新鲜肉。在市政府的要求下,牛肉价格也保持在28元一斤。”
“我听别人说散养的牦牛肉更好吃?说散养牛还能吃到虫草,是这样吗?”想起很多人的看法,我忍不住问。
格列不以为然:“这些牦牛从小都是牧民在养,圈养只会让它们更好地长肉,并不会改变牛肉味道。我们试过,把散养和圈养的肉放在一起,即使牧民也分不出肉质有什么区别。”至于说牛吃虫草,格列更觉得是不靠谱的说法:“人都找不到几根虫草,牛能吃到多少?”
沿着约40度的水泥硬化路面往坡上走,大家都放慢了速度。辜自勇指著一排空牛舍略微有些气喘地介绍:“我们现在有7个育肥牛舍,下面是散养区,夏天草多时它们就在外面。这个月还要买一批,就准备关进这个4号圈。”
面对牦牛所剩无几的3号圈,辜自勇解释说:“这个圈是专为出栏牦牛准备的。它们每天要被送往屠宰场,然后我们又从其他圈舍挑体重大一些的牛关进这里待宰,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他说圈养最怕有牛得病,除了保持卫生、每个礼拜消两次毒,还要经常挪换已经潮湿的圈,让牦牛始终住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走着走着,格列似乎想起了什么,他转头问一旁的辜自勇:“上次我给你那个驱蚊蝇的绿色防控设备好用吗?”
“还没研究,不会使用。”辜自勇说自己忙忘了。
“你得好好看看说明,下一步我们要在各厂区推广使用。”格列说这是为了减少病菌传播。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厂区的最上端,这里是饲料加工房。平时有十几个固定工人在此做日常工作,当天好几人都出去拉草料了,所以机器处于暂停状态。
“这些青储玉米是刚拉回来的,新鲜的。”辜自勇指着仓库外一大堆用塑料薄膜包装成方坨的饲料包,从其中一个薄膜破损的包里抓出一把带着酒糟味、润湿、如同甘蔗渣的东西对我说:“你看,很新鲜吧?这就是青储玉米,营养价值最高,包装结实的可以放一年。” “这里面怎么都是杆?不是玉米吗?”我看着他手中的饲料有些疑惑。
辜自勇笑着说:“你不是第一个误会这个名称的。其实青储玉米是指用青贮方法将秋收后尚保持青绿的玉米秸秆较长期保存下来,不但可以很好地保存养分,而且通过发酵秸秆质地变软,具有香味,能增进牛、羊食欲,解决冬春季节饲草的不足。”
“牛从老百姓那里买来,就改吃这些吗?”我问。
“刚收来的牛没吃过带酸性的东西,吃这些容易营养过剩,它们还得吃干草,慢慢才能过渡到吃饲料。”他说这些加工饲料远胜于青草的养分。
推开饲料加工房的大门,里面各种加工粮食、制做精料、拌料的机器一应俱全。
“这个拌料机一次能搅拌2吨,把各种食物搭配起来更有营养。刚买的牛身上有跳蚤,吃好了可以换毛,跳蚤也消灭了。”辜自勇这段话让大家都很惊讶。我想,除了吃得健康,和育肥基地的卫生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吧。
格列在一旁点头,“以前散养的牛到冬天找不到草,有时只能捡垃圾吃,确实容易长跳蚤、生病。”
谈到经济效益和带动作用,格列直接递给我一份材料,我把几组带有详细数据的相关情况摘录在此:
卡若区现有几百亩地种燕麦,按照“以草养畜、以畜促草”的思路,2019年仅该项目就带动青贮玉米种植1466亩,受益农户227户,实现土地流转收益131.94万元,群众务工增收87.96万元。
在基地运营过程中,还吸纳当地群众12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人),截至2019年8月底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经营主体严格按照牧繁农育、草畜平衡相关要求,从卡若区15个乡(镇)514户群众家中购买3-5岁架子牛1205头,直接增加现金收入522.5万元;经营主体承诺在三年内分别向卡若区兑现固定受益23.8万元、47.6万元、71.4万元,作为产业基础薄弱乡(镇)贫困户的产业分红资金。
截至2019年9月,基地共出栏成牛945头,存栏260头。肉品主要销往昌都市区超市、农贸市场、学校及驻昌部队,在“两节”期间为平抑市场物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解决了昌都市近8个月无新鲜牛肉供应的短板。
格列补充说:“我们下一步将结合‘牧繁农育’工作,以基地为依托,辐射带动妥坝、嘎玛、约巴、面达四个短期育肥合作社牦牛出栏头数,完成既定短期育肥目标,将牦牛肉制品加工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将‘打造卡若区蓝天圣洁牦牛肉优质品牌’作为政府与企业的共同目标。”
辜自勇也说,正是为了完成这些目标,老板已经回内地寻找相关的合作项目去了,以期及早形成产业链,让更多农牧民增收致富。
地理坐标:类乌齐桑多镇扎西贡村
类乌齐县位于昌都地区北部,地处念青唐古拉山余脉伯舒拉岭西部。
我们从昌都出发去类乌齐,需要沿着214国道行进90公里,一段不算太远的路程。
行至全长为4605米的珠角拉山隧道,司机伦珠特别激动,他说因为今年10月1日该隧道才通车,所以自己也是第一次走。看到崭新的隧道口,他忍不住停车拍了张照片。
我们仅仅用了20分钟就通过了伦珠口中以前需要一个半小时才能爬完的珠角拉山。
过了宾达乡,澜沧江的又一支流紫曲不知何时出现在了道路一侧,它与吉曲、格曲构成的三大水系流经全县各乡镇,养育了周边无尽的植被和生灵。
车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小雨,笼罩着沿线起伏的松林,偶尔露出的红土和金色的枯草点缀其间,加上积雪的远山作为背景,“小瑞士”类乌齐便如同画卷般呈现开来。
好山好水好牛肉
我们要走访的“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10日,就位于桑多镇扎西贡村的类乌齐县生态工业园区,此地海拔3810米。
出发前看过资料,显示这是一家以牦牛养殖、加工为主的公司,是昌都市牦牛产业龙头企业,也是目前西藏自治区投资规模最大的牦牛加工企业之一。
雨丝来得快去得也快,在有些湿冷的空气中,我们进入了这家面积很大的厂区。远处厂房上方“藏家牦牛”四个银色大字及它蓝绿色的徽标十分醒目。
两个年轻人带领我们向车间走去,一个是瘦高的湖北人高克武,他是该公司的经理;另一个高大壮实的青年叫李发宝,他是类乌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因为是周末,园区里没有什么工人,显得比较安静。这个占地40亩,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加工基地,拥有一条先进的、年加工牦牛3万头规模的标准化冷鲜肉生产线,和一条年产300吨牦牛肉休闲食品生产线。
高克武简要介绍着情况:“类乌齐县有三个育肥基地,共投资1700万元。牦牛主要是放养状态,4月份把牦牛赶上山放牧,10月底赶下来出栏。去年我们的年产值达到了4000余万元,今年计划达到6000万元。”
“根据协议,我们从老百姓手里收购体重600斤以上的公牛,按51%的出肉率计算,相较外面的市场他们每头牛可以多卖500元左右,还额外支付500元的内脏费和50元运费,这样每头牛差不多多收入1000元,算是让利于民。”高克武算的这笔账,也是老百姓心里的明白账。
在这期间,类乌齐县采取委托帮扶的运作模式,委托公司直接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170户,户均增收5000元,间接带动了2400余户牦牛养殖户。
除此而外,高克武说公司在采购一些农牧特色物品时也会从这些建档立卡户家里购买,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厂区从加工车间到速冻库、保鲜库,都是连接在一起修建的。其中屠宰区就占200平米,屠宰设备2017年底上线,属于国内比较先进的生产线。
“全年当班作业可以完成宰杀3万头的任务量,满负荷可以达到10万头。”高克武有些遗憾地说,现在还没有达到过这么大的产量。
他还谈到一件趣事,厂里刚开工时,因为当地群众对现代化的屠宰方式不接受,说太血腥,导致工人流失,为了尊重老百姓的感受,留住前來打工的村民,高克武他们对屠宰方式进行了改造,吸取了一些传统的做法,尽可能减少牛死去瞬间的痛苦。 相互理解后,村民才又陆续回到了厂里。
“现在的牛肉比以前传统宰杀的牛肉品质要好很多,直接防止了牧区易发生的包虫病。加工工艺也发生了变化,牛肉精细化分割后,每斤可以卖90到100元。”高克武说通过标准化、无菌化的生产过程,对肉质部位的细节处理,将牦牛肉进行分类产销,可以实现每头牦牛的价值最大化。
在无菌化包装车间里,我们遇到几名正在加班的女工。
来自扎西贡村的巴吉央宗,是一位90后的年轻姑娘。最初,她因为家里人口多吃不上饱饭才出来打工,没想到公司不但解决吃住,还按年增长工资,被评为优秀员工年底还可以去外地旅游……如今,巴吉央宗已经是拥有5年工龄的老员工了,周末家里没事,她就主动回厂加班了。
“闲着也是闲着,在这里动动手每小时就有20元加班费呢。”看得出,她是个容易满足的姑娘。
藏家牦牛现在有长期工31人,随着品牌红利开始显现,各种制度完善,职工福利待遇跟上来了,工人也更有信心,许多人都留了下来,嘎松丁增就是他们当中的佼佼者。
29岁的嘎松丁增也来自扎西贡村,属于170户建档立卡户中的一户。他家有5口人,父母都已经年迈,过去家里穷,也没几头牦牛,一家人时常为温饱发愁,自从成为了公司的签约员工,生活有了很大改观。“我以前什么都不会,日子过得很难。后来参加人社局举办的藏家牦牛公司农牧民牦牛肉生产加工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正式被藏家牦牛公司聘用。这里包吃包住,每月还有3000多元工资,年底还有5000元分红,算是有了稳定收入。”
通过自己的努力,嘎松丁增还被提为牦牛肉分割车间的班长,成为了公司骨干。
“每年公司最忙的一个月,我父亲和一些村民也会来公司做零工,一天挣300多元,一个月大约有10000元的收入。这让我们全家生活有了保障,也摘掉了贫穷的帽子。”他对现在的境况很满足。
李发宝是来自青海的藏族青年,到昌都五年,一直在做扶贫工作,他對牦牛产业有着清晰的认识:“我们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半农半牧县,加快牦牛产业发展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牦牛产业是县域范围内的主导产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克武谈到一个变化:“过去,肥壮的牦牛从养殖基地到市民的餐桌上,大都是牧民通过物交会的形式完成交易,除了把少量牛肉卖给熟人,余下的都会开车去较远的市场售卖。但现在在类乌齐,这最后一段路程大都是由公司来完成,牧民只需将牦牛送到公司,价格还相对市场上会高出一些。”
这种以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的发展模式,高克武很推崇:“农户养活了公司,公司反哺农户。因为互惠互利,所以选择将自家牦牛卖到我们这里的当地群众越来越多了。”
看资料时,我留意到这样一句话:为充分发挥牦牛产业的带动作用,以种草养畜加工为抓手,不断做大做强“三万工程”。类乌齐县打造了种草、养畜、加工、销售的扶贫产业链模式。
李发宝特意解释了一下:“‘三万工程’就是指万亩饲草基地建设、万头牦牛育肥基地建设、百万斤牦牛肉加工基地建设。这里面每一个环节都是相关的。”
首先,县政府用“以奖代补”的形式,提高农牧民群众种草的积极性。
“老百姓现在积极性可高了,他们用房前屋后种植与集中连片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让实施人工饲草地和退耕还草面积累计达到了2.38万亩。全县有1100余户参与了饲草料种植,其中建档立卡户280户,每户能实现增收2000元以上呢。”李发宝说。
正是因为饲草源头有了保证,“万头牦牛育肥基地建设工程”才顺利推进,截止2019年10月份,已完成育肥出栏1910头。
李发宝说从最开始的牛肉休闲食品加工到现在的饲草种植、屠宰加工、全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类乌齐牛肉主题餐厅,走的都是企业 合作社 农牧户产供销一体的经营模式。订单式生产,既有效解决了牦牛出栏和饲草的销路问题,反之又满足了优质原材料的需求,使“三万工程”从始到末环环相扣,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从2016年“类乌齐牦牛肉”成功申报为国家地标产品,到2019年初农业农村部等6部委认定类乌齐县牦牛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类乌齐牦牛已成为类乌齐县乃至藏东地区最响亮的牧业品牌。
几年间,藏家牦牛股份有限公司已使用当地临时工、季节工700多人次,支付工资150多万。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数量增至170户,分红60万元,户均年增收达到3000元以上,调动农牧民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全方位与农牧民合作打下了基础。
对于将来,李发宝也有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我们属于援藏县区,去年、前年试运营期,订货的比较多,但因为牦牛只能在县域里屠宰,其他地方的牦牛不能与之混杀,怕破坏种群。所以很难长期保障随时有货,运到内地又属于季节性供货,物流比较麻烦,这些都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所以我们想,在能保持与类乌齐牦牛肉相同品质的前提下,能否从其他县区调牦牛肉源。”他坦言这是很多人的共识,目前已经在做相关的考察和认证。
古老芫根变榨菜
说到芫根,长期在西藏生活的人并不陌生。它生长于海拔3500米以上的地区,是高原上的一种古老植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产于曲水、昌都等地。近些年的科学研究发现,芫根富含蛋白质、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人体非常有益,成为青藏高原一种独有的食、药、饲三用植物。
种植芫根,是类乌齐县农牧民很早就有的习惯。不但种植规模较大,种出的芫根品质又好,在藏东地区颇有名气。
类乌齐县实际芫根种植面积接近1万余亩,亩产鲜重平均可达到3000余斤,在桑多镇、滨达乡、甲桑卡乡、卡玛多乡、类乌齐镇、尚卡乡等种植较为集中。李发宝简单介绍了一些当地种植芫根的信息。
而说到榨菜,涪陵榨菜大概是同类产品里最负盛名的,一般是由芥菜类制作而成。而我们要去的极多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以西藏高原的古老植物芫根为原料制作榨菜。 这家为了提高芫根附加值应运而生的食品公司也扎根在类乌齐县生态工业园区内。
“县里以芫根这一优势资源为依托,一方面鼓励种植户大面积种植芫根,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引导本地农牧民参与到芫根产业当中,今年入驻的极多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就是县里扶持成立起来的。”李发宝说。
来自重庆涪陵的梁永昌,是这家公司的负责人,50岁出头的他已有近30年制作榨菜的经验。自从三年前来到类乌齐,整个厂从策划到生产线、设计部的创建等过程他都参与其中。
极多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17年5月成立,万事俱备,2019年5月终于迎来了正式投产。
现在的梁永昌既要管理营销生产,又要充当技术人员。“我们终究不能长期呆在这里,把他们教会就可以放心把厂子交出去了。”梁永昌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指着自己红肿的眼圈无奈地说:“我这身体,早晚得回老家去。”
做榨菜最重要的一环是发酵。
发酵区很大、屋顶很高,稍有冷风灌入就让人觉出了寒意。空旷的厂房右侧,嘎松曲宗穿着灰色棉衣、戴着白色毛线帽、线手套,正坐在小凳上飞快地打理着自己面前堆积如小山般、已经腌制过的芫根。这位同样来自扎西贡村的建档立卡户,家里有两个正上中学的小孩,没有特殊技能的她过去只能靠着政府的救济过活。今年9月,小孩开学后,她来到榨菜厂工作,短短一个月她就成了这道环节上的能手。
听我问及这个工作可否有难度,这位44岁的妇女轻松地说:“这个很容易学,把根须和不好看的皮削掉就可以了,老板说这叫美容。关键是要快,因为是按斤进行计工的。”她确实够快,旁边十来框削好的芫根表明着她一上午的成绩。
每天挣200多元,除去周末一个月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这本就是不错的收入,还因为就近就业,占用的都是业余时间,嘎松曲宗每天工作完还可以照顾家庭、陪伴小孩。
梁永昌很认可这位手速快又朴实的本地妇女,还把她当成了勞模让其他工人学习。
发酵间里,数十个窖池整齐地排列着。在中间一座窖池边,几个年轻人正拉着一大张塑料布做封池工作。27岁的嘎松旦增边动手边指挥着另外两名工人。他来自扎西贡村的一个七口之家,家中只有父亲的一亩多地可以勉强供家人耕种一点粮食,沉重的负担让他读完中学就辍学在家了。
最初,嘎松旦增也经常出去打工,不但收入低也无法照顾父母。“今年这里建厂后,县政府就首先考虑到我们这些就近的建档立卡户,于是我就和第一批工人一起过来上班了。”
上个月,嘎松旦增还参与了厂里收芫根工作。“小时候家里贫穷,我们主要吃青稞和芫根,后来不缺吃的,就用芫根喂牛,没想到现在还可以用它做榨菜。而且听专家说,我们的芫根只施牛粪不用化肥,属于绿色作物,营养成分更高。”
如今,在师傅的带领下,嘎松旦增开始接触翻池、封池等工作。“做榨菜工艺挺多的,我这里主要做头腌、翻池二腌,然后其他工人再拿去修剪、淘洗,最后还要经过压榨水分、拌料才能变为成品。我虽然了解一些,还不熟练,正慢慢在学习。”对于每天一两百元的工资,他接受得很坦然:“虽然工资不高,但创业刚开始肯定有投入。何况这里的师傅们都很照顾我,教我技术,相信以后会发展起来的。”
梁永昌在旁边不加掩饰地夸赞着嘎松旦增:“这里很多村民不识字不懂汉语,他现在就成我们的翻译了。他领悟力强学得快,我也考虑把主要技术传给他。以后他可以再去教会其他村民,技术就留下来了。”他坦言因为刚投产,效益不明显,虽然包吃包住,老百姓对前景还是有存疑的,像嘎松旦增这样愿意与食品厂同进退的人并不多,不过看到产品后,大家种植芫根的积极性倒是提高了。
“至少还需要两年,产销才能稳定下来,现在只在区内销售,明年准备在内地试销。”虽然目前走势不错,但梁永昌对未来还是持谨慎态度。
包装车间里,梁永昌打开一袋五香味的榨菜请大家品尝。
“榨菜厂采用的是自动化生产,目前研发出了6种口味,销售对象主要是实行‘三包制’的学校。因为味道是根据老师学生的需求定制的,所以他们的反馈是满意的,觉得榨菜脆香可口、咸辣适中,比内地的还新鲜。”这让梁永昌很欣慰。
目前,芫根榨菜厂第一期生产加工厂工程总投资1688万元,已建成加工厂房3200㎡,购置生产设备一套;第二期工程项目于2018年10月25日开工建,总投资1057.48万元,全部为产业资金,用于建设含仓储用房以及污水处理设施等。
祖传手工艺焕发崭新姿颜
在一片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李发宝带我们走进了工业园区的另一家公司——雅仓嘎赤派工艺有限责任公司。整个公司占地面积不大,如同四合院般一目了然,左边作坊里几个工人正在打制铜佛的配件,声响就是从那里传出的。右边的一间教室里,一个高个青年正给两三个学员上培训课,只见他娴熟地用白粉笔在黑板上画着一尊佛头,并用藏语做着详细讲解。见我们驻足观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位青年叫卓玛夏,今年23岁,是公司总经理其美次丁的弟弟,也是公司的监事。当天其美次丁去拉萨开会了,卓玛夏正在教授设计。
听我们夸他画得好,他挠了挠头指着黑板右侧一幅造型生动的龙头:“哥哥画得更好,我们的大部分产品是哥哥设计的。”
哥哥比他大8岁,兄弟俩出生于一妻多夫家庭,所以有两个父亲。卓玛夏说一个父亲是做皮具的,一个父亲是做佛像的。他们的爷爷嘎玛德勒是著名的嘎玛嘎赤派唐卡绘画技艺传承人,卓玛夏和其美次丁作为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不但从小就跟父亲们学习了绘图、打造佛像、皮具制作等技能,还学习了相关的文化知识。年长几岁的其美次丁更是前往拉萨楚布寺、昌都江达县曲阔寺、四川省登科卓玛拉康、青海石渠寺等地从事过打造佛像、佛塔、法器的工作,算是见过世面的。
2019年9月,其美次丁被评为首届“昌都工匠”,公司也获评为类乌齐县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先进单位”。 辣椒带来红火的日子
芒康县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索多西辣椒加工基地也入驻在嘎托镇产业园区里。10月末,他们刚从农户那里收完辣椒,红彤彤的新鲜辣椒随处可见,都产自索多西乡。
洛珠朗扎给我普及了一些索多西乡种植辣椒的历史:该乡地处金沙江河谷地带,耕地严重不足,导致青稞产量一直不高,当地人的生活异常艰难。但2200米至2600米的海拔,令当地气候干热,土质肥沃,特别适宜辣椒生长。出产的辣椒皮薄、肉厚、色泽口感俱佳,成为方圆数百公里中独有的特产。
索多西人世代种植辣椒,大约在民国时期从内地学习了制作辣椒酱的技术,一方面方便常年行走在外的马帮商人随身携带,另一方面也丰富了辣椒的吃法。
“我们芒康人种植辣椒、食用辣椒酱的历史远早于西藏其他地方。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群众自制到家庭小作坊再到企业规模化生产的过程。”洛珠朗扎说。
2014年8月,芒康县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所开发的索多西辣椒系列产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荣誉称号。公司还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昌都市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昌都市2017年度优秀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8年,芒康县索多西乡1000亩辣椒基地大丰收,出产的1750吨辣椒为当地群众带来近500万元的收入,户均增收1.4万元。随着产量的提高以及相关部门的推广,索多西辣椒声名鹊起。
“作为本地特产,‘农户 基地 公司’的模式是索多西辣椒成功的保证。”洛珠郎加说。
加工基地负责人施经理为我们简单介绍着情况:芒康县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2000年7月,年均用工总人数220人,农牧民人数占总用工人数的90%以上。加工基地除了来自内地的技术工,30多名工人都是当地村民,以建档立卡户为主。明年做辣椒酱,用工还要增加。月工资在3000元到3500元。
施经理指着一间库房里码放齐整的一袋袋辣椒说:“这些就是我们今年收购的,一共150吨,比去年多30吨。以每斤5元的价格,老百姓种多少我们就收多少。因为是订单农业嘛。”
他说芒康雨水多,之前最多的一次拉来8车,很难运作,所以现在拉一车及时烤干后才能再拉一车。厂房里,平时24小时都要不间断作业的烘干机,因为当天早晨5点刚完成一车辣椒的烘干任务,所以现在机器处于休息状态。
看着辣椒都铺开在室内仓库的地上,并没置于满是阳光的院子里,我问施经理:“不能在太阳下晒吗?”
“我们量大,主要采用烤干,光靠太阳晒不过来。”施经理说道。
他边介绍情况边带我们走进车间,让我们对辣椒加工基地有了进一步了解:基地目前采用自动化生产流程,有两条生产线分别制作辣椒面和辣椒酱,其中辣椒面开发出3个种类,辣椒酱开发出7个种类。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不会积压库存。
施经理拿起一个玻璃罐装的辣椒酱说:“我们的产品不但鲜红明亮、辣而不燥,还不会伤肠胃。”我顺势看去,光辣椒酱就有6种口味,看来是为了照顾不同的受众。
自成立以来,绿野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索多西辣椒和野山珍系列产品。2008年在索多西乡建立辣椒基地,成立辣椒协会,与协会签下100吨辣椒收购订单,以公司 基地 协会 农户的模式,在西藏历史上率先开展订单农业。
洛珠朗扎说:“绿野公司属于咱们自治区扶持的龙头企业,从县、市、自治区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以我们就把它纳入到扶贫行业来了,毕竟带动百姓致富也是政府扶持这些企业的一个初衷。公司做的项目我们既要保证政府投资见效,又要带动当地老百姓,最后老板也能赚钱。”
“以前我们卖辣椒很难,要赶着毛驴翻山越岭,后来公司和我们签订了收购合同,在家门口就可以卖辣椒了。”基地工人益西正好来自索多西乡,他告诉我他们那里很多村民靠卖辣椒脱了贫,有的盖了新房,有的买了汽车,自己家里劳力足够,他就出来当工人了。
辣椒让当地群众的生活红火起来了,这更加激发了他们种植辣椒的热情。以龙头公司为牵引带动种植,使索多西辣椒拥有了穩定、可靠的销售渠道。绿野公司以每斤2元和5元的价格长期收购青、红辣椒,帮助农户规避了市场风险。走“农户 基地 公司”的模式不仅有利于管理,同时增强了群众抵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能力,也促进了特色经济的发展。
“我们公司始终坚持走规模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有效联合当地农牧民群众共同发展。通过扩大蔬菜及辣椒种植规模,进一步激发了当地农牧民群众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对增加农牧民增收渠道、为该县的脱贫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施经理说。
从耕地里找收入
惬意的晨阳中,我们从芒康县曲孜卡乡向木许乡出发。朝北走了一小段乡道,待跨过澜沧江上了彼岸的214国道后,就调头往昌都市最南端驶去。该国道在此区域里完全是随着澜沧江的蜿蜒而修建。
大约2小时后,当江对岸山脚的人家逐渐密集,司机伦珠说已经进入木许乡了,我们下车休整,感受着温暖的季风。木许乡靠近云南,自然环境条件相对优越,海拔只有2200米,阿东村属于纯农业村,有“进藏第一村”的称呼,当然指的是从滇藏线进藏。
木许乡党委书记陈凯峰在此等候着我们。他扬起右手,仿佛指点江山:“你们一眼看过去——,那近一点有木杆子的地全是种的葡萄。由于这边耕地少,老百姓便把目光瞄准了半山上的荒地,那一丛丛绿树是我们引进的温州蜜橘,这里阳光充足,果实比内地甜多了,所以现在它有了新名字,叫康巴蜜橘……这些耕地全部实现了经济化。”
虽然是隔江眺望,但通透的视野中,那些阡陌纵横的绿色和点缀其间的白色房屋还是能一览无遗,整齐有序的葡萄架更是像列队的士兵守候着土地。
1998年就来到昌都的陈凯峰,属于第三批从内地引进干部。来木许乡工作4年,那里的每一条路、每一个人、每一点一滴的发展变化他都烂熟于心。 “要让群众脱贫,我们主要是从耕地里找收入,就要靠种植。这里的老百姓很珍惜耕地,他们除了种果树、葡萄保障经济收入,也在地里套种些青稞、小麦之类的矮秆作物,满足人和家畜的日常生活所需。葡萄种植一般只使用有机肥,8月下旬以后采收,那时含糖量最高。采收后24小时内必须进行加工处理,一茬忙完接一茬,人就很难有闲着的时候。”
陈凯峰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葡萄地现在采用的是支部 基地 农户 企业 合作社经营模式,就是所谓的订单农业。比如阿东村的木瓦组只有41户,给我们带来的经济收入就有40多万!沿澜沧江一线的村子都是这样的经营模式。”
此外,木许乡所种的490亩橘子,也都是订单农业。“虽然气候温和,但种果树模式和葡萄一样,要从苗木开始注重培养。比如你看到那些才种了两年多的苗木,我们得人为控制不让挂果,等它先把苗子长起来。我们给农户补助三年,然后推向市场,根据品质按每斤1元到3元不等的价格进行收购。由合作社统筹经营,政府主要是进行牵线作用,最终要交给市场决定。把木许乡变成一个原材料基地,前景还是非常可观。”
他说当地群众原来只种植青稞、小麦,后来种了果树,一亩地的收入过去只有1500元,现在最高能达到8000多元,直接翻了几倍,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现在主要是抓质量、产量,增加销售渠道。收购、运输都不是农户所担心的,家门口就可以装车。品相好的果实可以直接上市当时令鲜果卖,品质差一点的可以做饮料、酒。木许乡除了成为著名红酒酿造企业的原料基地,还是县里新增的5家酒厂的原料供应点。”陈凯峰说有了他们的需求,所以不用担心市场。
由于和云南接壤,紧靠214国道,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木许乡的群众思想灵活,接受外来事物比较快。加之气候适宜,花果多,养蜂也是当地一大产业,山上还可以养猪。总而言之,他们一年四季都不会闲着,经济结构比较合理。除了在家种地的,仅去年就有370人出去打工,挣了400多万回来,收入已是相当可观。
“他们懂得用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和美好生活。”陈凯峰用了一句很官方的总结。
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当地群众不但积极挣钱还很重视教育。目前全乡2300多人,在校大学生达到108人,老百姓不仅比谁家房屋气派,还比谁家大学生多、经济收入多……用综合实力争创美好家庭。
“这里还是远了,你们应该走进去亲眼看看。”在陈凯峰的邀请下,我们跨过横在澜沧江上的一座铁板桥,进入了对岸的阿东村。
走在绿意盎然的乡间小道,看着一座座整洁的农家小院和沿途不时伸出围栏、缀满果实的枝丫,莫名有一种进入江南的感觉。
这些水果不会被小孩子摘吗?我问。
他们都吃腻了,不稀罕啊。陈凯峰笑着说。
不知不觉走到了村民白玛家的院子前,看我们驻足张望,正在浇花的白玛便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坐坐。
白玛今年52岁,1992年从附近村子入赘到阿东村,现在两个女儿都去了外地工作,作为村两委干部,他依然留在村里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这座房屋的格局挺有意思,进门要先经过厨房,客厅在里面。
客厅四壁嵌着与内墙等高的原木色雕花壁柜,他说虽然房屋是1992年修建的,但家具才添置了不到5年,圖案均为当地村民都喜欢的藏汉结合风格。客厅里古老的灶台是以前留下的,现在主人怕把客厅熏黑所以不再用它做饭,但都贴上了松鹤延年的彩砖,上面放置着擦得锃亮的各式铜壶、铝锅,俨然成了一个藏家厨具展台,很有装饰感。
“他今年光是卖葡萄就挣了三万八,是个能人哦!”据陈凯峰说,当时白玛家装葡萄的筐子都用了450个。
富裕起来的白玛不再烧柴,他和其他村民一样都用起了电和气,饭桌都是带电暖炉的,冬天也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在室内生火,难怪后来干脆把厨房移到了进门处。
这几年因为两个女儿一个去了日喀则仲巴县教书,一个考到林芝气象局工作,家中就剩老丈人和他夫妻俩。作为村干部和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白玛便和大家一起把心思都投到了建设家乡上,除了和其他村民一样种植葡萄,他家还养猪、种果树,今年光葡萄就卖了3万多,家庭收入在村里属于中等水平。
今年8月份,白玛还在自己院子里增加了几间很洋气的木板房,他说是等着女儿回来住的,院墙边几株橘树上已挂满沉甸甸的果实,他说那也是为女儿留的。
告别白玛,我们来到了村西头的一块葡萄地,此时葡萄早已下架,只剩一些老绿的叶子和枯黄的枝干。
“你们要是早一个月来,还到处都是葡萄,现在虽然果实没了,但它们浑身都是宝啊。等过些时候百姓套种完青稞、小麦,他们就会来把葡萄叶子撸掉拿去喂猪,通过修理把有用的枝干剪成两节一卡做扦插用,可以卖到左贡等地,一卡就是1毛钱呢。”说着,陈凯峰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弯腰在枝干上比划下一节的长度。
远处,十几个村民在阳光下劳作,他们正为一块隔种着橘树的耕地松土,那些两年生橘树大多不足一人高,尚未挂果,个别枯死或长势不佳的还要引进苗子补种。
“他们经常互相帮助,今天你家,明天我家。”看我们对着那劳动的场面不停拍照,陈凯峰便补充介绍道:“我们乡耕地共1700多亩,葡萄就有1019亩,一户人家最多的能种四五亩。今年光是给达美拥酒厂直接售卖就达177万,加上百姓自己酿酒出售的,全乡收入接近200万。带动建档立卡户28户、131人,都得到了较好收益。”
不知不觉,大家就走到了村委会的院子里。它伫立在村西头的半坡上,旁边是一座描绘得五彩缤纷的幼儿园,周围种着鲜花、果树。“我们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水果,核桃、石榴、苹果、橘子、枣子等到处都是,老百姓爱美,只要有空地,都种上了花和树。”
看到花,陈凯峰想起重庆一家企业下午要来村里收购蜂蜜,就顺便介绍起养蜂的事。
由于木许乡海拔较低、气候温和、花草茂盛,有适宜蜜蜂发育繁殖的环境,养蜂的历史也很悠久。为此,政府积极鼓励贫困户发展蜜蜂养殖,并给予蜂箱制作技术支持及现金补贴。去年,全乡产蜜的蜂箱有318箱,涉及精准扶贫户65户,为群众增收40余万元。 在此基础上,乡里还组建了蜂蜜产业协会,打造以绿色、无污染、纯天然为品牌的“高原蜂蜜”。
“我们作为原材料供应方,一斤能卖70多元,这个收购协议预计初步能让我们拿到现金30万元。”陈凯峰说在木许乡易地搬迁安置点,一座现代化的蜂蜜提纯设备已经安装完毕,以后自己就可以深加工,销往全国各地。
离开时,村长留下了陈凯峰,说要商谈一下过两天组织技术培训的事,是曲孜卡乡一位种果园的老师傅来上课。
陈凯峰告诉我这是乡里每年都要做的事,根据老百姓农闲时间组织他们搞技术培训,把冬闲变为冬忙,穿插利用时间开展各项工作,有的也会自掏腰包去气候相近的云南学习一些种植技术。
虽然村民的日子一年好过一年,但陈凯峰始终牢记着自己和干部们的责任:“我们将大力发展康巴蜜橘、葡萄、核桃种植,狠抓蜜蜂、藏香猪养殖,并建立食品深加工体系,促进农业高效发展,努力增加群众现金收入……他们都动起来获得更多收益,才是我们乡干部关心的。”
葡萄酿出甜蜜的事业
芒康县地处干热河谷地带,具有天然的隔离条件,种植葡萄病虫害少,也利于葡萄糖分形成,著名的盐井葡萄酒就产自这里。县域内的木许乡、曲孜卡乡、纳西乡因为气候适宜,都成为了盐井葡萄酒的原料基地。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为盐井葡萄酒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理想的酿造环境。盐井地区在唐代就是吐蕃通往南诏的要道,一直是滇茶运往西藏的必經之路。
盐井葡萄酒酿造历史悠久,19世纪中叶,来自法国的传教士进入此地传教,随着天主教的传播,传教士也教该地群众种植葡萄、酿制葡萄酒。从那以后,当地一直延续着种植葡萄,酿制与饮用葡萄酒的习惯。
经过高原长期严酷气候的自然选择而驯化,葡萄种植已完全适应该地环境。
2009年,西藏芒康县“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成立,开始打造世界最高海拔的葡萄酒。同年10月,符合国家标准的第一批优质盐井葡萄酒产出,开创了西藏地区葡萄酒产业商品化的先例。企业在开拓奋进的过程中,不但建立起了南部三乡的三个示范基地,还带动当地群众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葡萄种植,2014年被评为西藏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2018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今年产量会超400吨,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000万元。”产品销售负责人、纳西族姑娘曲措说。
她指着厂区路边展示栏里的两张头像对我们介绍:“这就是两位创始人,洛松次仁是我的哥哥,2017年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习管理了,高捷是我们的葡萄酒博士。”
“我们家一直经商,当时父亲收购了一家快要倒闭的青稞酒小作坊,就让在天津上学的哥哥回来接手。2009年,政府专门送哥哥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学习,那是亚洲唯一一所葡萄酒学院,在那里认识了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博士高捷,他的老师是中国葡萄酒之父李华。我哥把想引进技术的念头跟高捷说了。经过后期考察,高捷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成了我们的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他们便共同创办了藏东珍宝酒业有限公司,这也是西藏第一家葡萄酒生产企业。”曲措说因为这个原因,曾经是一名公务员的她,后来也辞职帮哥哥打理酒厂,现在还兼任公司党支部书记。
穿过厂区时,一些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枪冲洗塑料筐。
“前段时间收葡萄用了4000多个框子,现在要收拾出来以备明年用。我们与木许乡签了收购协议,葡萄比市场价高百分之十,收购了十天十夜,近400吨……可以说,芒康县收购农户原料最多的就是我们。”曲措说原料到位就进入了葡萄酒的榨季。
在曲措的带领下,穿过生产车间用于参观的玻璃通道,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设备随处可见,有进口自葡萄牙的瓶塞、法国的罐装生产线和葡萄分选机器、还有来自丹麦的葡萄酒全自动分析器等。
葡萄从发酵到出渣到酿成酒再储存等全过程都一一呈现。
曲措特意讲解了一些善后工序:“酒出完了要出皮渣,我们又循环利用,与农家肥一起发酵,第二年再上到地里,这样既节约又环保。”
“现在厂里有38名员工。那边是他们的生活区、员工宿舍。”说话间,大家来到了产品陈列室。曲措斟上几杯紫红的葡萄酒,邀请我们品尝,汁液入口,香甜醇厚。她说这是基地研发成功的新产品——玫瑰蜜。
“我们每年都会派技术人员教乡里人种植,有人专门做过测试,内地的葡萄酒甜度大多在150,我们这边却甜度爆表,达到了300多。”听我们说刚从阿东村过来,她一下子激动起来:“前些天才在他们那里收购了三天三夜,装了满满9卡车,农民尝到了种葡萄的好处,越来越用心,今年质量也特别好。”
陈列展厅里,荣誉证书和奖牌比比皆是:2014年12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盐井葡萄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7年3月,盐井葡萄酒获“第八届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金奖。同年,获得“西藏自治区著名品牌”殊荣。
曲措指着专门请人绘制的大幅唐卡壁画介绍起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背景:传说在远古时期,格萨尔王和纳西王为了争夺盐田而发生战争,格萨尔王胜利后,纳西王的儿子就以臣子的身份留下来驻守盐田,纳西族也在此定居。
后来,这里成为滇藏线进藏的第一站,也是茶马古道进藏的第一站。
从1865年法国传教士来到盐井,至今约160年过去了,酿制葡萄酒的酒厂和作坊与日俱增。曲措他们公司旗下的“达美拥”品牌系列葡萄酒,更是在西藏区内市场收获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成立之初葡萄原料严重不足,生产出的酒还不足50吨,虽然当时政府给了葡萄种植户相应的补贴,但是这个产量根本无法支撑产业链的完善。
“要想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就必须要打造特色的产业集群,让周边群众共同参与,不仅能保障酒厂的原料高质量的持续供应,还能带动周边群众脱贫致富,这也是哥哥回到家乡创业的初衷。”曲措毫不掩饰自己的骄傲,“我们两位老总在技术、机器、酒厂规模、环保设备等方面都很用心,为的是想做百年企业,让昌都葡萄酒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正说话间,远处,一辆皮卡车在草甸上晃晃悠悠驶来,然后在一块略为平整的草地上停好,穿着厚重藏袍的牧民多贡头戴着一顶牛仔帽从驾驶室走出,靠着近些年养殖阿旺羊发家致富的他早已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能手。
50岁的多贡来自阿旺乡金珠村,家里有8口人,除了妻子吉琼,6个孩子都在上学。18岁的老大在天津上大学,其余5个孩子都在县里或乡里上学,最小的孩子也已经6岁。他家养羊六七年了,虽然每年都要花钱雇人放羊,但他从没想过把孩子留下放牧,他羡慕有知识的人,觉得孩子上学是件很重要的事。
多贡家现在有1400多只羊,加塔在一旁替他算账:一只羊平均价格在3500元,最贵的能卖到5000元一只,每年出栏100只羊,怎么都有30多万……
多贡听着憨厚地笑了笑,没有否認。多贡说根据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当地人都看好这个品种,所以最早是他自己买了些羊来养殖,“以前除了羊,经济上没有其它依靠,但那时羊的价值不高,1只只能卖几百元,加上雇不起劳力,家里生活一直比较穷。”到现在他养阿旺羊已经6年了,可真让他富裕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这主要源于县里对阿旺绵羊品牌的打造,带动了当地牧民增收。
贡觉县副县长王波对这方面的工作深有感触:“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阿旺乡党委、政府切实把目标瞄准在贫困人口这个群体上,把措施强化在脱贫致富这个目标上,通过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等一系列动作让贡觉的游牧民群众如期实现脱贫。”
多贡在梅朵次草场有一顶自家的帐篷,里面很简陋,帐篷中央是铁皮炉子,上面放着锅碗瓢盆,两边随意堆砌着几床毯子。主要是雇的2个帮工居住,他自己依然每天早晨6点从乡里赶来草场和大家一起放牧,中午在外吃一顿糌粑,晚上9点再开着皮卡车回家,妻子吉琼则带着几个上学的孩子住在乡里。作为易地搬迁户,他们分到了180平方的大房子。
“现在条件好了,我可以安心放羊。除了老大在天津上大学一年要花两三万,几个小的上学都享受国家的三包政策,没有什么负担。”在这样的状况下,难怪多贡把每天来牧场转一转都当成了休闲。
“我们乡有234户、1800人,乡政府周边也有养牛的,但阿旺绵羊毕竟是在长期适应贡觉气候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闭锁繁育和民间自然选育而形成的优良绵羊种群。何况它出栏快、周期短、价格高,所以现在很多人选择养羊。”加塔说,“当初动员大家养羊难度比较大,毕竟群众文化水平有限,通过各级政府的宣传教育引导,加之县里实打实的扶持政策落实下来,我们的工作才有了进一步的进展。”
梅朵次草场上的另一顶白色帐篷里,73岁的老牧人拉玛江村正坐在藏毯上逗弄着一岁多的孙女,不知因何祖孙俩笑作一团。
因为全家9口人都在其中居住,准备的设施显然比多贡帐篷里完备许多,帐篷两侧仅毡毯一类就叠了半人高,还分割了一个角落做厨房用,厨具都是无需插电的。正中间堆起的方台子上摆放着几盆绢花和一排酥油灯,不知是不是晚上照明用的。
拉玛江村家现有阿旺羊1500多只,算是传统养殖户中的大户。加塔说乡里对外宣传阿旺羊使用的第一张品牌形象照拍摄的就是拉玛江村家的羊。
待我们也如老人一般盘膝在卡垫上坐下,老人边把盛放着干肉的盆子推到我们面前,边吩咐儿媳妇打茶。听说我们想听听他的放牧生活,拉玛江村眼神立刻就亮堂起来,他时而声情并茂地讲述,时而陷入回忆,画面便呈现在我们眼前:
早晨7点,在熹微的天光中,草原渐渐苏醒,拉玛江村依据着自己的生物钟准时起床,开始了新的一天。
他吃完糌粑,喝完热腾腾的酥油茶,就忙着准备干粮,等太阳升起来,便赶着羊群往自己锁定好的草原出发了。拉玛江村没有戴表的习惯,但看到太阳的位置就知道什么时候该吃午饭,什么时候该赶着羊群回家……
从13岁开始放牧,60年的岁月里他都是与草原和羊群相伴,这些行为早已融入了血脉。
如今,已是古稀之年的拉玛江村依然会在每天7时准点起床,虽然他很喜欢和羊在一起,但毕竟年龄大了,家人并不放心让他走太远去放羊。于是,在干净舒适的帐篷里吃完早饭,老人便开始安排家人去哪个草场放羊,他知道的草场很多,勒、玛甲沟、热若都是他经常去放牧的地方,如今他只需用自己的经验为全家做统筹指挥。好在有孙女和儿媳妇相伴,加上附近几家相熟的牧户,他倒是一点不寂寞。
拉玛江村说夏天只需一人就可以看顾一大群羊,春、冬季则要2到3人放羊。“冬天太冷,草也不好,走的路多,羊的天敌也比较厉害。”老人担心羊受饿、受伤害,于是放着乡里的楼房不住,坚持要和儿女们一起住到草原上的帐篷里来。老人掰着指头数了数,他们家族到孙女这代已有5代人都是在草原上生活的。
11月底,他们将要迁到冬季牧场,直到来年3月份再转场。
拉玛江村养了一辈子阿旺羊,他说以前羊的价值不高,养羊只能照顾到家里人的温饱,而现在阿旺羊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他们在乡里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安居房和现代化的家电,他朝我们比了个大拇指:“我赶上好日子了。”
梅朵次草原除了多贡的简易帐篷、拉玛江村全家居住的大帐篷,还有几家牧户也在这里安营扎寨。
“阿旺绵羊起源于我们阿旺乡,但养殖户一度积极性不高,我们责任很重。2016年县里有了扶持政策,从开始的有46户参与、不到6000只绵羊,到2019年10月增加到103户18000多只羊。阿旺乡现在养殖方式也有所转变,1000只以上合为一组,分组分片集中放养,劳力都释放出来了……这里面少不了政府的扶持教育引导,加上群众自身的勤劳,如今整个乡已经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谈到这个过程,加塔显然是自豪的。
王波县长也说:“我们的阿旺羊可是富硒产品,微量元素、肌腱脂肪合理,都是经过认证的。可以说是有品牌有质量,可就是没足够货源,导致很多外需合同不能签。所以我们还需要加快产业发展,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转变群众经营理念,提高养殖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