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然相伴,内心的孩子长大了

来源 :教育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个孩子大学毕业,仍沉迷于漫画和小说的世界走不出来;有一个孩子即将上大学,但因为沉迷游戏和对传统教育体制的抵制而拒绝上大学;还有好几个孩子上了大学,但是间歇性地休学。这些孩子生活在中产家庭,从小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长大。”登龙云合森林学校生命成长学院导师王颖讲述她眼中的“空心病”样态。她认为,这种无法用心投入真实生活体验的迷茫感、感受不到现实生活意义的空虚感,源于孩子的真实情感和心理需求长久被忽视,其内在生命无法自由成长。
  登龙云合森林学校是一家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创新教育机构。生命成长学院是其重要教育板块之一,强调让学习者在自然的场域中,感知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自己未知的潜能,成长为沉静、自信、快乐的生命个体。“现在许多城市里的孩子年龄一年一年在增长,但人的心智并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长。所以我们希望把他们带入自然,借助自然,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突破成长不同阶段的困境。”森林学校校长沈书琴说。
  从森林学校,能望见对面的墨尔多山,它是藏民心中的神山。长期驻守森林学校的沈书琴,过着与墨尔多山相伴的生活。清晨,日光洒在山顶上,她静坐着与山对望;夜晚,月亮升起来,在山的剪影中,她收拾好晚间阅读的书籍,准备休息。渐渐地,她能通过观察阳光洒在山上的位置得知时间,观察山周围的云彩知晓天气。她开始与山建立起一种亲密的联系,她变得更安静、专注、笃定,生活和工作也更有秩序。“过去,人们会从自然中获得智慧,会从星星、宇宙联想到个人、社会,生命和自然是相连的。置身自然,我們的身心是一种敞开的状态,是一个行走在天地间的人;但是现在我们把自己困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工作是在小小的盒子里,家也是个小小的盒子。于是,我们就很难从一个大的维度去认知自己、突破自己。”
  森林学校的志愿者Aurora从小在大山下野蛮生长,中学到城市后觉得自己在其中格格不入。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高考前突如其来的大病、不被父母理解的想法……Aurora将那段时光称为“生命的暗夜”。来到森林学校两周后,她意识到,自己回归了长久以来所渴望的生命最自然、原始的健康状态。“远离电子产品和城市的快节奏,让我的身心十分舒展、能量满满。和同伴们一块干活、交谈,学习森林、土地里的知识,我习得了对植物、对山路的辨识能力。在这种积极向好的状态里,我内心的那个孩子也越来越快乐。” Aurora说。
  自然对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自然疗愈的作用是如何发生的?王颖强调,在生命体成长的过程中,不光是身体在生长发育,内在生命的意识和情感、精神和思想都在一步步苏醒发育。自然的体验,对孩子这个生命体来说,就像回归生命万物的整体中,找到生命之树的根源,获得真正的生命滋养和意识、情感、精神的源泉。她引用了康德的话:“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对于青少年来讲,刚刚开始认知世界的模样和本质,建构系统的三观和独立思考精神以及属于自己的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这两样东西越来越会成为其积极探索未知和独立思想的根基与方向,并在之后的生命成长中越发重要。”王颖解释道。另一位成长学院导师润泽进一步阐释:“自然作为人的组成是与生俱来的,潜藏在人类基因之中。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自然体验的方式,促进人格碎片的整合,对人格完整有着重要的作用。”
  身处自然,滋养和疗愈力量无处不在。在穿山越岭的试炼中,孩子们认识恐惧和自由并存的生命真实样态;在自然艺术的创作中,孩子们从自然中获取能量与灵感,开启多元感官,启发艺术创造力、表现力,获得自身的内在平衡;在云端藏寨的亲密陪伴中,父母与孩子重新认识彼此,实现多维度的情感交流。“对于‘空心病’的孩子,疗愈会围绕提供安全、抱持与承接的氛围,发掘孩子的天赋,补充、激活生命力等进行。我们会通过一些自然游戏、自然戏剧和其他环节的设置,为孩子提供心理支持,为家长答疑解惑,让孩子感受到对自己生命的自主感。”润泽总结道。
  当这些孩子打开对真实自然好奇的眼睛、拓宽自身的边界、重启生命的动力时,内在的生命逐渐形塑,他们终将成长为行走于天地间的勇士。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教育进程的不断发展,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越来越好,为了让初中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化发展的需求,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并且具有强韧的心理健康素质。随着新教育改革的发展,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给初中生带来的教育效应非常明显,为了能够符合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现代初中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从而能够达成初中教育的新目标。本文就初中生心理、性格塑造等进行研究,从而能够有效地建构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机制,帮助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并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加优秀的人才。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与学校教育的融合正逐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课堂智慧化、学校数字化、教育信息化已然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教育事业发展的愿景。然而,在家庭教育领域,在许多父母的认知中,“网络”依然被污名化、妖魔化。部分家长在潜意识中仍然认定当“互联网”与“孩子”碰撞在一起,沉溺娱乐、荒废学业是不可避免的后果,因此千方百计地阻止孩子上网。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一介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方面即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目标。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各地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办公室工作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文秘人员的工作范围明显扩大,工作难度大大增加。在企业领导工作中,行政秘书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必须在不断推进内部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行政秘书处工作的综合作用,以确保行政秘书处工作的职能能够有效发挥。面对新的挑战,秘书处工作人员应如何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其工作中取得创新成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企业文秘工作的提升与创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不在于学多少,而在于怎么学我算是一个佛系家长吧。我家孩子6岁半上的一年级。她3岁上幼儿园,4岁开始有了课外班,包括英语、数学、舞蹈、绘画、钢琴,去年新添了国际象棋。有人会说孩子这么小报这么多班还算“佛系”?我的“佛系”在于对结果不执着。这些课都是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报名的,她喜欢就让她尝试,而不是强迫她必须要如何。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项目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同时采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之下,建筑企业要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追求工程质量和建设效益的同时,必须要把安全作为头等大事,保障安全生产、安全施工,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奠定重要基础。就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来看,不少企业和施工单位仍然存在片面追求建设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安全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阻碍了建筑行业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基于此,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
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时代气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进步,成为教师关注的核心教育课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三部曲”教学有着多样化的解读,本文将从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融合总结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业主方项目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业主方项目管理有助于实现预期的设计目标。建筑施工时应该提高对业主方项目管理的重视度,这样才能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工程的需求。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中业主方项目管理的应用。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稚化思维”就是指教师有意识地稚化自己的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思维审视教学内容,实现师生认知和思维的“同频共振”,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稚化思维;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立项课题“小学数学‘稚化’思维教学策略研究”(2019JK13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给我国城市的应急响应和治理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断的冲击,不仅让全社会开始关注和重视公共卫生,也让人居环境的公共空间环境规划设计迎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当公共卫生和人居公共环境面临危险和挑战时,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重新思考和思考公共空间的更新策略。文章聚焦于跨代共融社区公共空间,分析了公共卫生危机爆发后我们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缺陷,并着眼于社交距离、健康韧性、空间活力重塑等方面提出更新策略。通过跨代共融的相关概念,梳理现状和问题,结合相关理论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