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教育部相继颁布了指导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如《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强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2016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心理健康教育明确了目标。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各地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抑郁、焦虑、空心病、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正视现实,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总体缺口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学心理学工作者数量不足4万人,不及实际所需数量的10%。调查发现,很多市属中小学校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不少县平均每15所学校才有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专业化水平低。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非心理学专业教师来承担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心理特点把握不准。这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也导致心理健康教师身份不明、角色定位不清、职业认同感降低等问题。
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从组织层面看,没能为教师提供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从个体层面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目标,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工作绩效考评过于单一。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评过于重视课程开展、活动组织等形式,而对于内容与绩效有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重视具体过程,忽视教育效果。
科研素养和能力薄弱。多数心理健康教师忙于课程教学与咨询服务,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视不足,科研意识淡薄,研究方法欠缺,承担课题较少,研究水平较低,科研成果质量不高,推广价值不大。
寻根溯源,追寻问题成因
一是缺乏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与相应的培训体系。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对师资队伍建设有政策阐释和具体指导意见。但诸如培训体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工作晋升、编制等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问题还停留在理论研讨与争鸣阶段,即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知识体系、具有什么样的技能与能力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不够系统化和专业化,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师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二是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大学本科阶段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很多高校的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数量不够、专项知识与技能培养不足。而教育硕士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招生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此外,大多数高校没有为教育博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导致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
三是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经费、发展平台、专业交流途径和职称评审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不少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投入大、收效低、倦怠感严重,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目标和设计,进步动力不足。
四是工作绩效评价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不能只关注是否开展了活动、开展了多少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
对症下药,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对策。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把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彻底解决好学生的“空心病”问题。
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硕士阶段扩大教育硕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规模,在教育博士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开通与扩大教育博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渠道,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水平实践型研究人才。
三是建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分层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不断提升与拓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空间。
组织建设对策。一是全方位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队伍体系。在大力建设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立体结构建设。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重要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全面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师都应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拥有专兼职相结合的人才队伍。
二是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效度。1999年美国心理学家帕垂克·莫茨等人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理论,其中心思想是要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学生的生态学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既有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习惯组成的大系统,也有家庭、班级、学校等个人成长的小环境系统。这就需要学校充分调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但要看学生在学校怎么样,更要看在社会上怎么样。
自身发展对策。一是转变教育观为服务观。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教师转变理念,变说教管理为服务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服务。
二是由咨询、矫正变为培养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着眼于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而要提升所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心理咨询与辅导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预防、问题解决和素养提升的教育作用。
三是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平台与路径,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培训和交流,参加教育行动研究、专业协会、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教育技能。
四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师要积极申报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努力掌握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不断产出高水平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各地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抑郁、焦虑、空心病、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多样但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关键还在于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正视现实,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总体缺口较大。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中小学心理学工作者数量不足4万人,不及实际所需数量的10%。调查发现,很多市属中小学校平均每所学校只有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不少县平均每15所学校才有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阻碍了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
专业化水平低。不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由非心理学专业教师来承担的,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对学生心理特点把握不准。这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和专业化水平,也导致心理健康教师身份不明、角色定位不清、职业认同感降低等问题。
缺乏可持续性发展的后劲。从组织层面看,没能为教师提供专业性、系统性和针对性的培训,专项经费投入不足。从个体层面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目标,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工作绩效考评过于单一。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评过于重视课程开展、活动组织等形式,而对于内容与绩效有所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多重视具体过程,忽视教育效果。
科研素养和能力薄弱。多数心理健康教师忙于课程教学与咨询服务,对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视不足,科研意识淡薄,研究方法欠缺,承担课题较少,研究水平较低,科研成果质量不高,推广价值不大。
寻根溯源,追寻问题成因
一是缺乏严格的资格准入制度与相应的培训体系。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对师资队伍建设有政策阐释和具体指导意见。但诸如培训体系、考核评价、职称评审、工作晋升、编制等实际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特别是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问题还停留在理论研讨与争鸣阶段,即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知识体系、具有什么样的技能与能力才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心理健康教师的培训不够系统化和专业化,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教师在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二是教育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国内大学本科阶段未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很多高校的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数量不够、专项知识与技能培养不足。而教育硕士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招生人数远远满足不了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此外,大多数高校没有为教育博士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导致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
三是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经费、发展平台、专业交流途径和职称评审等实际问题的存在,不少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投入大、收效低、倦怠感严重,对职业发展缺乏明确目标和设计,进步动力不足。
四是工作绩效评价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体系,不能只关注是否开展了活动、开展了多少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是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何。
对症下药,完善教师队伍建设
教育管理对策。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把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彻底解决好学生的“空心病”问题。
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硕士阶段扩大教育硕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规模,在教育博士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开通与扩大教育博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渠道,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水平实践型研究人才。
三是建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分层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不断提升与拓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空间。
组织建设对策。一是全方位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的队伍体系。在大力建设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立体结构建设。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作为思政教育重要途径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应全面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各科教师都应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拥有专兼职相结合的人才队伍。
二是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效度。1999年美国心理学家帕垂克·莫茨等人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理论,其中心思想是要综合考虑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学生的生态学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既有社会制度、文化、传统习惯组成的大系统,也有家庭、班级、学校等个人成长的小环境系统。这就需要学校充分调用全社会的教育资源,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不但要看学生在学校怎么样,更要看在社会上怎么样。
自身发展对策。一是转变教育观为服务观。新时代,心理健康教育转变为心理健康服务,需要教师转变理念,变说教管理为服务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要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学生心理素养的提升服务。
二是由咨询、矫正变为培养与引导。心理健康教育不应仅着眼于有心理问题的少数学生,而要提升所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养。心理咨询与辅导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发挥预防、问题解决和素养提升的教育作用。
三是不断拓展自身的发展平台与路径,心理健康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通过不断的培训和交流,参加教育行动研究、专业协会、观摩等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教育技能。
四是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教师要积极申报和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努力掌握定量与定性研究的方法与技术,不断产出高水平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