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英语教学中文化自信培养的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in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信息时代中,国家对普遍存在的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状况给予了高度重视。基于大学生对中国文化持有的较为积极的态度,各高校应顺势而行,通过实施各项举措,肩负起培养本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
  【关键词】信息时代;英语教学;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黄煦婷,大连大学英语学院;王雨欣,大连大学英语学院;武晶,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迟智文,大连大学国际学院;陈嘉赫,大连大学机械学院;(通讯作者)于辉,大连大学英语学院大学英语第一教研室主任。
  一、文化自信的总体现状及其重要性
  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日漫、苹果手机、圣诞节、好莱坞……这些我们本该陌生的词汇却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毋庸置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对世界人民大有裨益。然而,在此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与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发展阶段,一些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更是导致其中少数者一味地崇洋媚外,这种情况实在令人忧心。
  文化自信,从来不是一个口号、一句标语。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民族荣辱。在风起云涌的国际社会之中,只有重视民族文化,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提高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我校大学生关于文化自信的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团队成员随机抽取了大连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120名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截至目前,已回收有效问卷119份。问卷内容主要涵盖了学生、教师以及课程与教材这三个方面,包括15道单项选择题以及2道多项选择题。
  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99%以上的被调查者都意识到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其中更是有七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其很重要。但是,80%的被调查者认为,即使经过了多年的英语学习,他们仍无法较好地运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
  从对教师的评价来看,预期与实际有着较大的出入:九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较高的中华文化素养和文化自觉,只有不到7%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而回到现实,只有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教师上课的内容能够做到语言和文化并重,同时有接近四成的教师更加注重语言本身,而忽视了背景文化的讲解。另外,70%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能够更多地涉及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知识。
  从课程与教材的角度来看,接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英语教材中有必要出现中国文化。而實际上,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现有的教材中,中西文化的比例安排并不十分合理,甚至严重失衡。此外,90%以上的调查者迫切希望学校能够开展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不难看出,我校大部分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文化自信问题的重要性,也有了解并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意愿和期盼。然而,现实状况却让我们不容乐观。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并不能付诸实际行动,加之学校的课程设置尚有不合理之处以及少数教师对授课内容的安排有失偏颇,导致我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在总体上仍处于缺失状态。
  三、基于我校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所提出的教学设想
  根据上述调查问卷结果和分析,本团队就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提出以下设想: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应适当增加有关中国优秀文化的科目。据统计,除文学类专业外,在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鲜有中国文化相关科目。尤其是英语专业的大学生,应该更加注重中国文化的输入,因为就目前来看,他们的课程基本上只涉及英语及英语国家文化,而对本国文化涉猎甚少。此外,对于多数专业来说,介绍中华优秀文化的课程,有很多都被安排在了公共选修课当中,且容量较小,再加上与本专业课程冲突等原因,导致很多学生想选却不能选或选不上。综上所述,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将部分中国文化相关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或根据学生需求,增加部分受欢迎课程的课时及容量。而对英语专业,应当适当增加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让学生在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仍能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价值和魅力,以此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其次,教师应主动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中西文化贯通能力,增强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成为既扎根本土文化又放眼世界文化,且具有跨文化思辨意识的语言文化传播者。虽说在大学校园中,学习更多要依靠学生本身的自觉性,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仍不容轻视。所谓“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故而为人师表者,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最后,提升文化自信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学生本身。从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整体上对中华文化的认知态度较为积极,这为提升其文化自信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讲座、社团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深入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文化。此外,学校也可以通过中外文化交流活动,比如孔子学院、国际留学交换等,让学生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文化自信。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内核和灵魂,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更应该积极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在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同时,也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更加广阔的舞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2017(7).
  [2]郝运慧.牢固树立外语教育中的文化自信[N].光明日报,2019, 10,21(02).
  [3]蒋旭阳.中职学校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德育之探讨[J].学周刊, 2018,15.
  [4]王博.传统文化视阈下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
其他文献
最近聆听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公开课,该公开课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为主线,突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性、复杂性,是一堂设计新颖的课。但该公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即“煮酒论史——评价‘斯大林模式”’,却出现了一些问题。当时教师列举了以下几段材料:  材料一 1932年,“一五”计划完成,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937年,“二五”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存在着表层化、碎片化、模式化和偏西化的问题。本文拟从挖掘拓展课程教材资源、紧密结合地方乡土资源、自编建设写作任务资源等三个方面总结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探索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高中英语;途径  【作者简介】冯新峰,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一、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Abstract】Learner autonomy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have been buzz words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for a few decades. The popularity of learner-related terms implies that teac
21世纪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要“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实施教学,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所以如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问题情境与问题意识的概念及现状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教师依据一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师生间的和谐关系。而教师作为教学的引领者,应当在教学方向、方法、评价等方面引入人本主义理论,实行人本主义教学。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指导作用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传统的高中
【摘要】微课作为现代教学模式下一种基于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授课方式,具有授课时间短、目标精确、反馈及时、针对性强的特点,成为现代化教学过程当中不断被应用的教学技术。帮助学生针对易混、难懂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巩固和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进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关键词】疑难点;巩固练习;兴趣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课堂当中,教师因为要考虑到教学进度,对课本上的知识内容以及相关的知识点,总是
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古人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进行反思,提高教学效果和自身素养。  思想政治课程具有发展性和时代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提高自身教
【摘要】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地位是其他任何语言无法媲美的。同时,英语作为我国第二语言,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英语。英语普及的重要性自不必多言,单是计算机编程和各种先进的工程软件的应用语言都是英语这一点,就使得英语在推广方面有着别的语种不具备的优势。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应用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一些相关意见和建议,为大学英语教学尽绵薄之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新课程改革倡导实施创新教育,它将视角广泛地投向家庭和社会,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教师对教学的认识与感悟,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蔡元培曾说:“要使学生自动,最好使学生自
【摘要】20世纪初期,中国的封建统治衰败,西方列强入侵,拜伦的文学作品中敢于反抗的斗争精神,当时深深吸引了中国的文人,从而掀起《哀希腊》的翻译热潮。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哀希腊》几个中文译本的政治化改写,分析拜伦式英雄形象中国化过程中导致误读的根本原因,揭示不同文化和時代背景下,翻译活动对于文学作品交流和演绎的影响。  【关键词】《哀希腊》汉译;拜伦式英雄;改写与误读;翻译与作品演绎  【作者简介】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