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性中运筹 在内涵中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s3522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及时及事,在理性中运筹
  在《校本科研三期工程》实施以来,我坚持把握一个宗旨:无论是学校研究的课题,还是老师研究的问题,必须是当前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或者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瓶颈问题,鼓励教师及时及事,面对现实,着眼今后。让问题变经验,再由经验转化为一种教育成果,最后转化成可供再生的“教育生产力”。例如,在第三期校本科研工作中,如何改善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现象?怎样改变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如何准确把握新课程教材?《课程标准》对图形的认识在各学段有什么要求?课堂上教师应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都是老师在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这样的课题研究,对老师们的工作很有益处,是一种实效性研究。
  二、务本求是,在内涵中前行
  在课题选题中,我们一直主张“由下至上”。做法是:由课题申报教师对选题进行简要论证、阐述所研究问题的动机、意义和作用,然后工程领导小组进行评议,根据课题的价值进行取舍,最后编入学校课题研究计划。在课题实施中我们坚持的原则和做法:
  1. 关注情景。课题研究不能脱离教育教学这个情景,评价一节课,既要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还要评价教学情景创设的作用。
  例如,我校杨冬娟老师,她承担的课题是《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这位老师在教学“比多少”这节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她出示的课件是“4只小兔与3头小猪盖房子,小兔搬砖,小猪运木头”,和谐的音乐再加上生动活泼的卡通动物,渲染了愉悦的生活氛围。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大大激发,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谐的情景对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铺设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2. 行动研究。教育教学即研究,研究一定要处在一种工作生活情景中。鼓励教师写教学日志、教学随笔、教学感悟、教学反思、教学小论文等,目的就是要强化一种“内涵”作用,使教师对教育教学行为能够进行反思。一次深刻的反思,能够让老师有一个质的飞跃。
  3. 个案研究。我校年轻教师多,他们看到有些学生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东张西望、调皮、爱动……便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大声地训斥学生,效果可想而知。一天下来,不仅学生的心情不好,教师也是筋疲力尽。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分析、探讨并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判断孩子最发达智能的一个好办法是观察他们在课堂上的“不规矩表现”,即语言智能发达的孩子老爱说话;空间智能发达的孩子爱涂涂画画,发呆冥想;人际交往智能发达的孩子善于与人交往;肢体运动发达的孩子爱做小动作。这些课堂上特殊而不规矩的表现其实是一种信号,是学生在向教师表示他们具有这些特长,希望被老师认可并接受。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不守规矩”,一致认为:变换一种心情,将学生的“不规矩”变成意外的惊喜,变成发展学生智能强项的切入点,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4. 叙事研究。为使研究更加生活化、情感化,让老师“乐此不疲”,在工作中找到规律,发现教育的真谛,我们要求教师搞叙事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弹出自己的调子。”为了和上这根弦,老师应该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博大的爱心去温暖、去碰撞、去激起生命的火花。一朵花就是一个世界,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希望!
  三、戒骄戒躁,在希望中发展
  《校本科研三期工程》历经半年多的历程,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常态,坚持实事求是,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取得了一点成绩:
  教师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因为校本科研排除了教师工作困扰,让教师在轻松中拥有了成就感。
  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今年期中期末全市质量检测中,各科均取得很好的成绩。
  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得到提高。学校建立了校园网站,教师在博客上发表文章最多可达130篇;汇编了《教案集》《论文集》《反思集》《教学成果集》等多册教师的成果文集;征集了学生作品,编辑出《春天里的花》上、中、下册及《和谐之旅》文萃系列之一、之二;2011年我校被评为吉林市科研基地示范校和教师专业成长基地校。
其他文献
李伟是一位野性十足,身体壮壮的的孩子,再加上读书迟,年龄大,班里哪个都敬他三分。可想而知,他不会少挨批评。2010年暑期开学,我新接这个班,做了他的班主任。他在班级称王称霸也就够了,开学没几天在回家的路上竟然和其他班同学打了起来。那位同学脸上被他用棍子划破了,鲜血直流。此时的我先将那位同学带到医院包扎好。我就按惯例,把李伟送到家,找他的父母和那位学生的家长会面把事情解决好。  我顶着炎炎烈日,边走
期刊
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尊师重教,日益深入人心。现代社会的每个家庭均把教育投入列为第一位。足可见对其重视的程度了。陪读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的陪读就是由家长或其他委托人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日子富裕了,有钱花在孩子身上无疑是正确的。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夙愿,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呢?这无论是对社会还是每个家庭都是大有益处的。  然而,这一现象又能
期刊
在学生的一生中,教师的教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是短时的,而自学能力却是长久,将来学生走出校门,主要还是靠自学能力去获得知识,增长才干,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我们要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一、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  1选择性。选择性突出表现在对学习活动全程的选择上。从学习目标到学习内容,从学习进程到学习评价等都是选择的结果。  2自主性。首先突出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和探究活动中,能以积极的
期刊
一、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小学古诗的教学不要逐句串讲,关键在于朗读。朗读贯穿于古诗教学的全过程。如果总是形式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因此,在教学生朗读古诗时,不同年段的学生要采取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我首先会很有感情地范读一遍,再一句一句地领读,同时严格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有停顿,有节奏,读出感情。因为低年级学生最善于模仿。在巩固练习朗诵时,我除了让学
期刊
爱和信任是教育者成功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优秀的老师应该纯正无私、平等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努力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润物细无声。当教育者倾注爱心、热情和期望,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对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都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在他们身上就会产生“罗森塔尔效应”(即爱的效应),学生就会在爱的氛围中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逐渐开启自己的心扉,乐于接受老
期刊
学生为什么会对作文不感兴趣,产生恐惧心理,视作文为重荷呢?分析起来与“审题、确定中心、选材、组材、开头结尾、修改”的能力有很大的关系。现就这方面问题谈一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一、要有审题能力  题目是文章的窗口,窗口打开了,文章的内容便略知一二。作文也是如此。所谓“审题”就是要把题目看明白、想清楚。首先要好好想一想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把整个题目的要求弄明(弄清题目要求、写作范围、重点、体裁和人称等
期刊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以情育人,热爱学生;以言导行,诲人不倦;以才育人,亲切关心;以身示范,尊重信任”既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准则,又是教育的艺术。我们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因材施教,不让每个学生掉队。  个性差异和因材施教不但存在于整个教
期刊
数学习题是数学模型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提高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重要资源;纳入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更是众多专家、学者、教师智慧的结晶,为学生数学学习搭建了桥梁。但在使用新课程教材习题的实践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几种见怪不怪的现象:  现象1:公开课上教材中的习题不见影踪。在一些研讨课、观摩课、展示课上,执教教师的练习设计可谓精彩纷呈,创新素材层出不穷,但却很少能够看到教材中习题的原型。难道教材中的习题一无是处吗
期刊
一、教研活动开展中熟手教师的角色定位  1引领者  熟手教师引领同伴共同成长。教研活动中的熟手教师观看同伴的教育活动、计划本、教育笔记等,了解同伴在专业能力发展、个人自我成长等方面的实际需要,并提出同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  2合作者  熟手教师携同同伴不断进步。教研活动中提供时间、空间,让熟手教师与同伴成为互为学习者、合作者、培训者,他们共同承担培训任务,只是个有侧重点而已。熟手教师和同伴既是主
期刊
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是我国一次具有深远影响和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教学改革运动,它深刻触及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革,更触及了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诸多方面的革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校于2002年有幸被确定为延边州首批实验校。从那时起,我校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根基,在摸索中进步,在学习中升华,在反思中前行。  1. 教研组研究活动。学校成立了各学科中心教研组,以教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