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释义法

来源 :考试·高考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y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读懂文言文的关键。下面介绍几种实词的解释方法。
  一、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汉语讲究工整、对仗,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这些特点可以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见”和“被”同义)(《屈原列传(节选)》)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和“胜”同义)(《鸿门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对“小流”,可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荀子《劝学》)
  “尔无我诈,我无尔虞”(“虞”对“诈”,可推知“虞”即“欺骗”之意)(《左传•宣公十五年》)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对“逸豫”,词义相反)(《伶官传序》)
  “齐人追亡逐北”(追:逐,亡:北)(《过秦论》)
  二、成语意义推断法
  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可利用这些成语来推断文言文实词的意义。如: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可根据成语“殚精竭虑”推断,“殚、竭”即“尽”的意思)(《捕蛇者说》)
  “赵奢之伦制其兵”(由“不伦不类”推知,“伦”即“类”)(《过秦论》)
  “收天下之兵”(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的“兵”的意义去解释,推出“兵器”之意)(《过秦论》)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推断为“招致,招来”的意思)(《六国论》)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可利用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作“接近”解)(《楚辞•涉江》)
  “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可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之意)(《促织》)
  三、语法结构推断法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实词的含义,在现代汉语中由一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广”,“宽广”,解释为“宽”;“修”,“修长”,解释为“长”)(《逍遥游》)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致”,“招致”,解释为“招来”)(《逍遥游》)
  “于败堵丛草处,探石发穴”(“败”,“败坏”,解释为“坏”——倒塌的墙)(《促织》)
  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如:所充当的句子成份,与其它词的搭配关系、修饰关系等,来推断其词性,进而推知其词义。如:
  ①“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②“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狱中杂记》)
  ③“一肤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④“始皇帝幸梁山宫”(《史记•秦始皇本纪》)
  在①句中“幸”被否定副词“不”修饰;②句中“留”为谓语,而“幸”修饰了“留”,作状语。状词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可以推断出“幸”在①中为“幸运”,在②中为“幸亏、侥幸”之意。③句中看出“望幸”是一个动宾结构,且语境含义是“宫妃希望得到的东西”,由此可以断定“幸”作“宠幸”讲。在④句中可以看出“幸”是句中谓语,一般由动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出“幸”是动词,作“巡幸”讲。又如: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楚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列传(节选)》)
  ③“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
  在①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词,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②句中“信张仪”是个动宾结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③句中“信义”是句中的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语法分析还有助于认识词类的活用,我们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就是依据语法结构。如:
  1.名词充当谓语且后面带有了宾语或补语,那它就活用为动词了。
  “籍吏民,封府吏”(籍:登记)(《鸿门宴》)
  2.名词放在动词前且非主语,那它就活用作状语了。
  “而相如廷叱之”(廷:在朝廷上)(《鸿门宴》)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鸿门宴》)。
  3.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那它们就自然活用为名词了。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出:出产的东西:入:收入的东西。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捕蛇者说》)
  四、语境分析推断法
  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有些句子中的实词词义我们可以借助句子内外部语境来推断。例如:
  ①“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②“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石钟山记》)
  ①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言”为“叙述”之意。②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却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言”为“记载”之意。又如: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促织》)
  ②“出则接通宾客,应对诸侯”(《屈原列传(节选)》)
  ①中“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译为“随着,和着”。②中的“应”和“对”连用,处于动词谓语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在文言文词汇中,变化最大、数量最多的是实词。同一个实词,在不同的文句中又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文言文学习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同时掌握并能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推断方法,增强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解题能力。
  
  【作者简介】
  李胜恩,高级教师,执教于贵州省雷山民族高级中学,发表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 桑 实
  
  
其他文献
提起高考现代文学作品阅读试题,许多考生望而生畏。究其根本,多是由于平时只读教科书,“解千道题,走半里路”,陷入了阅读分析能力差、效度低、理解作品难的窘境。对于这些考生,在答题过程中,目前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对阅读文本的思想内容缺乏最基本的全面理解。很多人习惯于带着需要回答的某个问题来进行阅读,常常导致要不断地随着问题的变换进行重复阅读。结果是习题做完了,思想上对阅读文本的印象还是支离破
高考文言实词的词义怎样理解?方法如下:  一、联系课文理解法  高考考查文言知识,材料主要来自课外,但所考内容大多来自高中课本。如:  例题1.裴大夫致我于死,死而无恨。(《隋书裴政传》)  解析:例1“恨”的含义是什么?只要联系课文《报任安书》中“恨私心有所不尽”一句的“恨”字,答案就清楚了。因为该句“恨”的意义是“遗憾”,由此推知例1“恨”的含义也一样。  练习1.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
分析人物形象几乎是小说阅读必考题,有两种常见考法:要求简要概括(赏析)文中某人物形象的特点;要求简要概括(赏析)文中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对于这一题型及问法,不少考生不明白两者的区别,甚至有些老师因没在意或缺乏仔细分析,也将二者混为一谈。2009年安徽卷考查宗璞的小说《董师傅游湖》,其中一题是:简要概括小说中董师傅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答案设计为“董师傅是一位普通木匠,他技艺精湛,质朴善良,乐于
“以”在文言文中的用法较多、使用和考试频繁、判断和理解较难。本文试着对它做一个尽可能详尽的梳理整合,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一)介词  “以”作为介词是非常灵活的。古汉语中,“以”再加上“于”,这两个介词基本可以包揽所有的介词义项。“以”可以译为拿、用、把、在、和、凭借、按照、根据、因为等,具体来说,根据它所带宾语的不同来翻译成相应的介词。例如:  1.愿以十五城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拿、
【原文】  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背义乎?”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  韩信说:“汉王(刘邦)对待我很优厚,把他自己的车子给我坐,将他自己的衣裳给我穿,拿他自己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过这样的话,乘坐了别人车的(就应该)分担别人的祸患,穿了别人衣服的(就应该)心中想
做空制度与提价交易规则的诞生rn中国的做空制度主要以融券交易制度为主,是指投资者提供一定数量的保证金,由证券公司为投资者垫付部分交易资金以供其购买证券,由投资者在约
期刊
供应链金融是以交易成本创新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等为基础进行的金融创新模式,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2001年开始,随着国内金融机构存货质押金融服务模式的兴起,供应链金融业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