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境的要素与词义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1.语境的要素内涵
语境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通常指某一词语或话语的前后左右作伴的词语。情景语境指发生语言行为的实际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
2.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只有将词放到语境中去理解,才能理解它的确切意义。概念意义是词的最基本意义,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但也需要依赖语境才能正确理解。
不仅词的概念意义与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词的关联意义与语境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语言词汇关联意义的准确理解,不仅来自对词汇本身的理解,也来自对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的了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词义与语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词汇的学习或教学一定要和一定的语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语境使词汇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因此在中学词汇教学中结合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较之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语言语境的应用
语言语境在词汇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也就是教学生学会词汇的搭配。例如head一词有几十个词义,而它和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时,词义的确定是很明显的。如from head to foot(从头到脚),a 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等。
2.情景语境的应用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词汇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生如何用词时除了注意词的字面含义,还应注意用词的得体性,即所用语言是否适合于所用的场合。由于选词不当引起的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1)Bottoms up! (一青年译员在正式宴会上口译中国官员的祝酒辞“干杯”。)
(2)When she saw her mother, she announced her love for Jim.
在例句(1)里“ Bottom up!”为过于随意的词汇,其内涵意义有不登大雅之堂的一面。所以,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应改用“Drinkto…”或“To…”。
例句(2)中的“announced”搭配也不适当,应该改为“declared”较为妥当。
3.文化语境的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由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由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英汉词汇的差异。一般说来,可以把有关词语概括为以下几类:
(1)对应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或截然相反。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例如dog一词,这个词的汉语等同词是“狗”。“狗”在中国人的眼里一般说来是个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的dog却是个褒义词。在教dog一词时,应适时介绍一下英美人使用该词的一些情况,如它在“You are a lucky dog”和“Every dog has its day”这类句子中的褒扬之意。
(2)对应词语的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这类词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
(3)对应词语,文化内涵为一语独有。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体现在词汇中。如汉语中文化传统类有“气功、太极、中秋、春节”等词汇,英语中有Yuppies, Boomers, Dinks等词汇。尽管这些词可译成相对应的英语或汉语,但人们并不能借助其字面意义理解它的文化意义,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类特殊词汇。因此,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词语的文化意蕴非常重要。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言:“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
总之,语境制约词义的理解与表达,词义的理解与表达依赖语境,词汇教学必须结合特定的词发生的语境。
1.语境的要素内涵
语境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语言语境,通常指某一词语或话语的前后左右作伴的词语。情景语境指发生语言行为的实际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
2.语境与词义的关系
正如马林诺夫斯基所指出的那样,“没有语境,词就没有意义。”只有将词放到语境中去理解,才能理解它的确切意义。概念意义是词的最基本意义,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但也需要依赖语境才能正确理解。
不仅词的概念意义与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词的关联意义与语境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语言词汇关联意义的准确理解,不仅来自对词汇本身的理解,也来自对使用这种语言的语境的了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词义与语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词汇的学习或教学一定要和一定的语境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语境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不同的语境使词汇具有了不同的意义,因此在中学词汇教学中结合语境是非常重要的。较之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1.语言语境的应用
语言语境在词汇教学中应用较广泛,也就是教学生学会词汇的搭配。例如head一词有几十个词义,而它和不同的词语搭配在一起时,词义的确定是很明显的。如from head to foot(从头到脚),a head of state(国家元首)等。
2.情景语境的应用
学习语言不仅仅是学习语言形式,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使用语言进行交流,词汇学习也是如此。在教学生如何用词时除了注意词的字面含义,还应注意用词的得体性,即所用语言是否适合于所用的场合。由于选词不当引起的交际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
(1)Bottoms up! (一青年译员在正式宴会上口译中国官员的祝酒辞“干杯”。)
(2)When she saw her mother, she announced her love for Jim.
在例句(1)里“ Bottom up!”为过于随意的词汇,其内涵意义有不登大雅之堂的一面。所以,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应改用“Drinkto…”或“To…”。
例句(2)中的“announced”搭配也不适当,应该改为“declared”较为妥当。
3.文化语境的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由文化的差异会导致词汇的文化内涵不同。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由文化背景不同而引起的英汉词汇的差异。一般说来,可以把有关词语概括为以下几类:
(1)对应词语的文化内涵不同或截然相反。在不同的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引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或文化意义。例如dog一词,这个词的汉语等同词是“狗”。“狗”在中国人的眼里一般说来是个贬义词,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中的dog却是个褒义词。在教dog一词时,应适时介绍一下英美人使用该词的一些情况,如它在“You are a lucky dog”和“Every dog has its day”这类句子中的褒扬之意。
(2)对应词语的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这类词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
(3)对应词语,文化内涵为一语独有。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也体现在词汇中。如汉语中文化传统类有“气功、太极、中秋、春节”等词汇,英语中有Yuppies, Boomers, Dinks等词汇。尽管这些词可译成相对应的英语或汉语,但人们并不能借助其字面意义理解它的文化意义,需要进一步解释说明。学习语言的同时,必须了解其文化背景,才能准确理解和运用这类特殊词汇。因此,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认识和掌握词语的文化意蕴非常重要。正如胡文仲教授所言:“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
总之,语境制约词义的理解与表达,词义的理解与表达依赖语境,词汇教学必须结合特定的词发生的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