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教材要留足链接社会生活的端口,形成纸质、电子、互联网、社会实践基地共育的立体教材体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在没有合适的互联网资源(包括微信等移动互联网资源),在不具备实际或模拟的生活场景和实物让学生进行生活体验的条件下,采取“问题解决学习”是比较有效和适宜的教学活动。问题解决学习“是使学生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学习、研究并尝试提出某种解释问题或解决问题方案的学习方式”,为使这一方法能更充分地发挥其功能,笔者通过在设计问题时加载学生的生活资讯,运用纸笔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围绕着“记录生活”“谈论生活”等形式开展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下面以北师大版本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家乡水的故事》部分的课例浅析其中的几个方面。
一、通过作业纸加载学生生活信息,使学生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组织开展问题解决学习
《家乡水的故事》最为重要和现实的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相关教材页面展示给学生的是工业污染江河、污水处理厂和农田的灌溉技术已从漫灌方式转为滴灌方式的几幅图片,学生们只要通过阅读课文和听教师讲授就能对此有所认识,但要更好地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真正使学生对“家乡水”有所触动,就必须对问题设计通过“校本化”和“生本化”去丰富教学内容,拉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距离,注重把课本内容接驳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的生活实践中吸取德育材料去设计教学活动。就日常教学的可操作性而言,以纸为媒把问题印制出来,有利于实现上述的接驳,向学生呈现日常生活的素材。基于我校是小区学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生活在小区里,每天使用的是高层楼房供应的自来水,笔者把学生们所住小区管理处最近发布的一份《停水通知》截图,印在作业纸上并设计了第一道问题如下:“上图是物业管理公司前天在小区张贴的通告部分内容,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停水问题”促使学生关注自己每天生活使用着的水,能激发学生把水资源联系到生活实际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完成作业纸上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收集到学生们因“停水”所触发到的各种生活疑问,因为是学生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随后由此展开的师生讨论能更切合生活实际,学生们表现得积极投入。让学生们在作业纸上先想后写,先写后说,做好语言组织,学生们有备而来,使及后交流和讨论更有质量。“小区停水”的话题,成为问题解决学习的源头,也成为了在课堂上现场生成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二、运用问题设计,以纸笔作业的形式落实访问调查,提高“生生对话”的质量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到,要促进学生与教学文本的对话,同時,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是小学生学会生活,促进品德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实质是促进学生与自己生活的对话和探究。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时,要善于创造生生之间对话的机会,“制造”与课程关切的学生生活话题。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落实这样的对话和交流,尽量避免在课堂上,讲的学生少,听的学生多,要想方设法争取全员参与,人人动手。例如,在本课提及的“小区停水事件”当中,由于事前作者了解到,小区里只是部分楼层的停水,班上有部分的学生并没有鲜活的切身体会,因此,笔者设计的第二道作业题是:请在小区停水当天没有受到停水影响的同学,采访一下住在停水楼层的同学,在作业纸上简单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在经过一番互相采访和记录之后,学生们对水之于日常生活的种种影响有了新的体会。
三、通过纸笔作业的设计和运用,实现师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教学相长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交流、讨论和辨析的同时,由于学生的答案是多元的,并不唯一,这就促使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整体的实际生活,包括对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和素材要有搜集和不断更新,从而提高教师自身在课内,课外收集、甄别、运用、提炼这些信息的能力。而对于学生,围绕着这样的问题解决活动,推进了生生互动,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有利于他们从同龄人的口中增长见识见闻,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了教师交待背景信息和讲授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引导学生讨论方向和调控讨论的衔接上。
责任编辑黄博彦
一、通过作业纸加载学生生活信息,使学生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组织开展问题解决学习
《家乡水的故事》最为重要和现实的教学目标是“强化学生珍惜家乡水的情感和态度,促使学生形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相关教材页面展示给学生的是工业污染江河、污水处理厂和农田的灌溉技术已从漫灌方式转为滴灌方式的几幅图片,学生们只要通过阅读课文和听教师讲授就能对此有所认识,但要更好地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真正使学生对“家乡水”有所触动,就必须对问题设计通过“校本化”和“生本化”去丰富教学内容,拉近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的距离,注重把课本内容接驳学生的生活经验,从他们的生活实践中吸取德育材料去设计教学活动。就日常教学的可操作性而言,以纸为媒把问题印制出来,有利于实现上述的接驳,向学生呈现日常生活的素材。基于我校是小区学校,绝大部分的学生都生活在小区里,每天使用的是高层楼房供应的自来水,笔者把学生们所住小区管理处最近发布的一份《停水通知》截图,印在作业纸上并设计了第一道问题如下:“上图是物业管理公司前天在小区张贴的通告部分内容,看到这些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停水问题”促使学生关注自己每天生活使用着的水,能激发学生把水资源联系到生活实际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完成作业纸上的问题,可以有效地收集到学生们因“停水”所触发到的各种生活疑问,因为是学生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随后由此展开的师生讨论能更切合生活实际,学生们表现得积极投入。让学生们在作业纸上先想后写,先写后说,做好语言组织,学生们有备而来,使及后交流和讨论更有质量。“小区停水”的话题,成为问题解决学习的源头,也成为了在课堂上现场生成的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们形成关心社会的态度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
二、运用问题设计,以纸笔作业的形式落实访问调查,提高“生生对话”的质量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到,要促进学生与教学文本的对话,同時,通过同龄人之间的交往交流,是小学生学会生活,促进品德形成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实质是促进学生与自己生活的对话和探究。教师在设计课堂上的探究活动时,要善于创造生生之间对话的机会,“制造”与课程关切的学生生活话题。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落实这样的对话和交流,尽量避免在课堂上,讲的学生少,听的学生多,要想方设法争取全员参与,人人动手。例如,在本课提及的“小区停水事件”当中,由于事前作者了解到,小区里只是部分楼层的停水,班上有部分的学生并没有鲜活的切身体会,因此,笔者设计的第二道作业题是:请在小区停水当天没有受到停水影响的同学,采访一下住在停水楼层的同学,在作业纸上简单记录下他们的感受。在经过一番互相采访和记录之后,学生们对水之于日常生活的种种影响有了新的体会。
三、通过纸笔作业的设计和运用,实现师生在探究活动中的教学相长
围绕教学目标和重点,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对话、交流、讨论和辨析的同时,由于学生的答案是多元的,并不唯一,这就促使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整体的实际生活,包括对学生日常生活信息和素材要有搜集和不断更新,从而提高教师自身在课内,课外收集、甄别、运用、提炼这些信息的能力。而对于学生,围绕着这样的问题解决活动,推进了生生互动,知道的告诉不知道的,有利于他们从同龄人的口中增长见识见闻,同时,可以大大减少了教师交待背景信息和讲授的时间,可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引导学生讨论方向和调控讨论的衔接上。
责任编辑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