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新教材 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一直是教学过程的难点之一。新教材的使用,对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在阅读方面,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提升阅读理解水平,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文章以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如何用好新教材,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旨在为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适应新时期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教材
  
  从事教学工作已经三十年了,使用过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本学期刚刚教完的是全新的教育部统编本语文三年级上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感受到已有教学经验逐步积聚的力量,同时又真切感受到使用新教材给教师带来的新体验,最为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进一步深刻感受到教学相长的快乐。
  在本学期结束的时候,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经历,方方面面的体会是丰富而又多彩的。文章以新教材的教学实践为例,集中谈谈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 钻研新教材,踏出阅读教学新路径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教师逐渐养成了一个习惯,新学期第一次备课,第一位的任务是通读教材,整体把握本学期全部教学内容,首先做到“全册在胸”,其次是研究清楚“每个单元编排的意图和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现“一篇在握”。
  本学期使用的是部编本语文新教材,有些篇目是从未教过的新课文,有些篇目虽然是以前教过的,但是这些以前熟悉的课文放在了全新的单元编排当中,阅读导语是新的,课本的练习设计也是新的,由此形成了新的教学重点和新的教学要求。
  钻研和使用新教材是“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在全学期深入备课和教学实践中,教师努力实施了以“读”为抓手拉动“听说写”的教学探索。
  教师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阅读是综合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适应这个关键期的有效措施是从实际出发,以点滴积累的方式,切实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给自己确定了一个研究课题:在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用好新教材,把阅读教学落到实处。
  回顾全学期的教学,跟随教材编写的新思路,领悟各单元的新要求,一路走来,每一篇课文教师都着力于能力培养,踏出了一条阅读教学的新路径。
  二、 指导学生阅读留痕,强化良好习惯
  阅读能力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同学们在阅读实践中逐渐产生的,是在阅读实践的点滴积累中逐步形成的。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教师确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可靠保证。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指导学生初步养成在课本上留下阅读痕迹的习惯,具体做法随着年级的变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进入三年级以后,在学生的阅读实践中,教师更加注重强化这种良好习惯。
  三年级伊始,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留痕的具体做法是:对于课本上没有注音注释而自己实际上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要在课文中动笔写上注音注释;对于课文后面集中列出的生字,要用生字组词2-3个,写在生字旁边;对于自己有问题的地方要加上大写的问号,解决问题之后,要在问号附近补写解决方式的词语提示,如“请教”“讨论”“查阅”等;对于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要加上自己惯用的符号,如小圆点、小圆圈、直线、波浪线等等。
  传统阅读经验中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提要钩玄”“符号标注”等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千百年来被实践证明了的宝贵经验,理应传承。
  阅读留痕是阅读过程中的细节留痕、思考留痕、问题留痕、成果留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主要目的在于知识和能力的点滴积累。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抽查学生的课本,主要查看学生在课本上留下的阅读痕迹,对于价值较高的,当堂给予表扬,由此展开互动交流,引起全班学生的关注。
  教师体会到这样做有五个功能:一是以表扬的方式强调了需要掌握的关键词语,焦点集中,这比教师全面讲授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效果也更为明显;二是抓住学生阅读中自然生成的问题,触发性更强,更便于引起互动,丰富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三是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阅读实况,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补充了教学内容;四是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场景,增强了认知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五是启发更多的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强化阅读留痕的习惯,稳步提高阅读能力。
  三、 深入探讨,理清问题与目标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句话简明而又全面地阐释了阅读教学的实施要点。
  在阅读教学中,应重视三类问题:一是学生遇到的问题,二是课本设计的问题,三是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认真探讨这三类问题并联系教学目标,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简述如下:
  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鲜活的学情信息,是教师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的基本依据。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每一个学生的实际问题都与教学目标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不可忽略,更不可无视。帮助学生解决各自需要的阅读问题,这是因材施教的应有之意。
  课本设计的问题是教科书的精华所在,是教材编者汇总了多种版本和诸多名师教学经验的结晶,具有目标指向性、认知普遍性、表述规范性、内容精要性等突出特征,在浅显的表述中蕴含深奥的认知规律,是必须予以重视并认真落实的。
  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为解决上述两个问题服务的,凡是能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课本设计的问题代替的,教师就无需提出新的问题。教师所提的问题是辅助性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引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在理解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发挥的,不宜过分发挥。
  基于上述认识,主导作用是把功夫下在这一点上:鼓励学生提出問题,归拢学生提出的问题,与课本设计的问题结合起来,减少问题数量,提高问题质量,突出教学目标的指向性和精要性。   通过研读和使用新教材,关于问题和目标的关系,教师有了新的领悟:问题可以转化为目标,目标也可以转化为问题。从表述语句上看,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可以是陈述式的,可以是问题式的,也可以是问题式和陈述式相结合的。如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课本设计的第一个练习题:“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们交流。”这是陈述式的,目标指向是积累词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第4课《古诗三首》第二个练习题:“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你是从哪些地方发现的?”这是问题式的,目标指向是抓住关键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25课《掌声》第二个练习题:“读下面的句子,你体会到英子怎样的心情?你还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英子心情的变化?画出来和同学们交流。”这是问题式和陈述式相结合的,目标指向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关心作品中人物的情感,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能力。
  四、 从课内到课外,引导学生扩大阅读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揭示了阅读能力发展的必然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对课外阅读提出的要求是:“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用课内学习中阅读留痕的方法阅读课外书,是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依据新教材提出问题的方式,在课外阅读中提出自己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新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的长期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课标》提出了一些类别:寓言、童话、故事、科普科幻作品、长篇文学名著。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对学生和家长都强调“铺开阅读面”,看到有些孩子很容易在阅读上“偏食”,比如一个喜欢历史的孩子,他可能就只读历史方面的书,知识面非常窄,只有当知识面足够广的时候,孩子们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多不一样的东西!
  根据观察,很多学生都有一个特点,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他们仅仅能看到故事的部分情节,未能进一步去思考为什么。很多家长为此着急。阅读启蒙期,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的,随着孩子们阅读能力的提高,他们会学到更多学科的知识,并有意识地将他们读到的世界名著与这些知识有机结合,他们的思想境界就会截然不同,自然就会提出越来越深刻的问题。在现阶段,不能要求孩子读得多深,关键是喜欢阅读,不断扩大阅读量,重在积累,“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课外阅读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的氛围才是一切的根基,有人说“最好的学区房是书房!”一家人经常坐在一起阅读,氛围特别好。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建议家长根据各自实际可能,尽量给孩子一个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慢慢和阅读发生感情,让阅读真正融入孩子。“把阅读汇入灵魂、融入生活的人,是没有阅读痕迹的”。
  读一本好书,就会在心里种下一颗蕴含希望的种子。读一个幽默的故事,心里就会种下风趣的種子;读一个忧伤的故事,心里就会种下善良的种子;读一个益智的故事,心里就会种下聪慧的种子……读书会给同学们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坚持阅读,慢慢地积累,会拥有更多的快乐、好奇、想象力……
  在教学实践中要一直着力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践表明,长期坚持,渐见成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部编版语文教科书三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李镇西.关于读书的漫想[J].班主任,2012(7).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人文底蕴修养,挖掘区域特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国家认同度,加强国际理解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此目标为导向,以“爱我家乡”为主线,深挖本地区适合课程发展的资源,如“咸水歌文化、家乡名人、农家习俗、地名传说、革命老区历史、种养植技术”等本土资源,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补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增强对
摘要:我县采用的部编版生物是初中才开设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对生物的概念以及生物学是什么基本没有接触和了解。生物也是高考理科必考科目,因此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成效是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势必要从传统的“老师讲”向学生“主动学”转变,下面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策略  课堂
摘 要: 要让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就要从三年级开始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的兴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要让学生对写日记有更浓厚的兴趣,可以通过每天的日记将自己的真实生活状况体现出来,将他们人生中那些难忘的事件和经历记录下来,展现学生真实的情感。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个人热情和浓厚兴趣,才能更好地用日记去记录成长的历程,真实地发挥出日记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长过程中的乐趣,并且体会写日记带来的快乐,
摘要:在“做中学”“学中做”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的思维品质会进一步提高。而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对信息量较大、较为枯燥乏味的数学信息难以理解与接受,教师若是在数学课中融入数学实验,便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文章就将数学实验如何融入理论教学,提出相关见解及策略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数学实验;数学课;融入  古代数学家
摘要:纵观当下语文教学课堂,教师一厢情愿解读文本,强行灌输文本知识和自己的解读,无视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导致课堂断裂、失衡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文章提出要依循认知规律,逐层感知画面之美;紧扣认知能力,依照原始经验感知;关注小说特质,多维体悟环境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关注特质;认知能力;依循规律;减负增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
摘 要: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借助一则新闻报道,引导学生的评价由情感判断走向理性判断。在思维推进中,探究辩证思维的两条常规路径;结合学生修改语段,总结理性之“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价值层面、方法层面与责任层面。  关键詞:一分为二;理性思维;思维路径;合情合理  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是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公民的现实诉求。而现实不容乐观,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智性发展滞后等因素,高中生对人、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追求科技创新的当今社会,学校却仍然使用20世纪的配置、简陋的环境来普及小学生计算机知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落实就必须跳出这个禁锢。本文试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在缺少设备,缺乏网络的机房环境的前提下,探求多种“流动”的解决之道,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体现出信息素养。地点流动:多地调和,因地制宜;课堂流动:相互学习中提高;班级流动:资源共享中优学。以统筹调控实现相互学习和资源共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落实的过程就是学生将思品学科知识和技能内化,并付诸实践的过程。这就要通过精雕细琢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本文以“灵江之春”京苏浙特级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中的《公平正义的守护》一课为例,探索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导入、精心架构、巧设疑问、妙对生成、回归本真等途径来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培育落实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
摘要:文章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语文项目学习为例,运用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方法,探寻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项目学习培植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審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项目学习;线上线下;整本书阅读  一、 确立项目主题和目标  (一)着眼于高一教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在统编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的第七单元部分,单元导语介绍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也提出了单元的学习目标。章回体长
摘 要:音乐区域活动为音乐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在音乐区域活动中幼儿可通过与音乐及表演材料的互动进行自发的艺术表现,主动建构审美经验,提升他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和审美创造能力。文章通过对W市S园小班音乐区游戏材料投放现状的梳理,深层次分析小班音乐区游戏材料投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对小班音乐区材料投放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班;音乐区;区域活动;材料投放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从小就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