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的数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国当前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高中數学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及时的进行解决,以便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要求。本文从新课改下数学有效教学方略运用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有效教学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明确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运用的实际策略,更好的发挥新课改的作用,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52-01
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展示自我主见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相比之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发挥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角度说,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意识,只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学生角度说,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不符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是实现现代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能够将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有效的结合起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把知识与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灵活运用知识。
1.2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全局意识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教育当中知识关注学生的成绩,那么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而当今,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具有全局意识,能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提出不同的适合学生成长的要求,这样,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达到学习的进步。所以说,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的运用有助于教师具有全局意识,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
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运用的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更不例外,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如果教学内容比较难,学生接受的能力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丧失,当然,如果说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能够完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了解学生的水平,这样,制定的目标将会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课堂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自我展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2.2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不拘泥于平淡的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课堂活动,更多的是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的创建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情境,例如,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对数学家的介绍,进而引入某个数学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屏幕上播放此数学家的故事,以此作为数学课堂的引导,这样通过影片的观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进入学习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概念的讲解效率也更高。
2.3 采用有效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评价总是不充分,没有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具有针对性,也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问题,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都是套路,几乎不存在差的评价,这样情况下,学生和教师都得不到自身的突破,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也就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同时也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评价,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定期的举行评价活动,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评价,可以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短期内提高自己得水平,交流、以及自信心方面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除此之外,要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协调性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认识到新课改下数学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师生评价上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性,,而且更要注重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的运用,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不断地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有效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综合发展,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油文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38-139.
[2]许小统.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刍议[J].软件:电子版,2016(12):102-102.
[3]王晓丽.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17(12):150-151.
[4]孟祥林.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下),2017(9):36-36.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6-0252-01
1.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重要性
1.1 培养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展示自我主见
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对人才的培养,相比之下,传统的应试教育并没有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没有发挥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教师角度说,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创新意识,只是按部就班的教学,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学生角度说,学生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不符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是实现现代教学的有效方法,同时能够将学生的知识、情感、价值观有效的结合起来,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把知识与创新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才能灵活运用知识。
1.2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全局意识
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教师在教育当中知识关注学生的成绩,那么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生的自信心,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而当今,新课改下,要求教师具有全局意识,能够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提出不同的适合学生成长的要求,这样,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也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最大的潜力,达到学习的进步。所以说,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方略的运用有助于教师具有全局意识,学生也能够得到更大的成长空间。
2.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运用的策略
2.1 明确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效率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学习更不例外,目标有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如果教学内容比较难,学生接受的能力差,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丧失,当然,如果说学习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能够完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了解学生的水平,这样,制定的目标将会符合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课堂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给予自我展现的机会,发挥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
2.2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不拘泥于平淡的教学方式,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课堂活动,更多的是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积极的创建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情境,例如,现在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有对数学家的介绍,进而引入某个数学概念,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屏幕上播放此数学家的故事,以此作为数学课堂的引导,这样通过影片的观看,学生就会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进入学习的状态,通过这种方式,数学教师对于数学概念的讲解效率也更高。
2.3 采用有效教学评价,提升学生能力
在以往的教学中,师生之间进行评价总是不充分,没有达到评价的真正目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具有针对性,也并没有真正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的问题,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基本上都是套路,几乎不存在差的评价,这样情况下,学生和教师都得不到自身的突破,认识不到自身的不足,也就无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和学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但同时也离不开对学生学习的有效评价,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定期的举行评价活动,一方面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评价,可以有助于学生查漏补缺,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短期内提高自己得水平,交流、以及自信心方面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除此之外,要关注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这样才能达到全面协调性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数学有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认识到新课改下数学有效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师生评价上实现新突破的重要性,,而且更要注重有效数学教学策略的运用,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高课堂效率,不断地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在有效教学评价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综合发展,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油文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138-139.
[2]许小统.新课改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刍议[J].软件:电子版,2016(12):102-102.
[3]王晓丽.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J].学周刊,2017(12):150-151.
[4]孟祥林.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下),2017(9):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