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质量,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但是,今天看来,也还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概括地说,最大的问题是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两全”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第一,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背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宏观层面看,忽视了农村教育;从中观层面看,忽视了薄弱学校;从微观层面看,忽视了后进班、后进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想方设法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巧立名目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原来我们总以为只有后进生失败,现在看来,很多中等生也被忽视了,讲了几十年的“抓两头促中间”,最后实实在在地变成了“抓两头丢中间”。中等生普遍性格内向,安分守己,不吵不闹,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有研究发现,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中,多是平时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一个浪费了多数的教育体系,其社会成本是不是太高了点?第二,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离。现在的中小学事实上追求的是智育里面的“全科发展”,而不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除了分数,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追求、人格发展、健康体魄等都难以兼顾了。可以这样说,相当多的地区出现了教育=智育=分数的畸形现象!
因为背离了“两全”方针,所以,教育慢慢地“异化”了,它越来越不像个教育,而越来越像是个“训练”。为了应试,把初一的学生当初三教,高一的学生当高三教,设计再好的课程方案都被老师死死地绑在应考的“战车”上,在“教学一线”严重变形走调。高二就把高中所有课程内容学完,然后在高三整个一年里就是一遍遍地机械操练。只要看看学生课桌上堆积如山的各种各样的练习册、“××考王”,你就不难判定他们所受的到底是教育还是训练。要说明的是,我无意指责一线的教师,因为教育中的问题并不仅是教育问题,很多问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教育异化为训练,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严重的莫过于学生因为学业单调而没有了学习的乐趣,因为机械操练而没有了成长的灵性,因为受到压抑而没有了热情的奔放,因为脑子麻木而难见脸上的笑容。2008年11月我参观访问了欧洲数国的几所学校,如果要问我“看过欧洲的教育之后,你以为中欧教育的最大不同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在于学生脸上有没有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热情、奔放、活力。而我们的学生,越临近考试就越显得紧张、焦虑、麻木、呆滞。我绝非“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但是,在升学重负下面,我们的学生的确是没有了青春的活力,没有了生命的激昂,就像有学者说的,我们的学生“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时至今日,作为“社会良心”,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如果不能把异化到“训练”状态的“教育”尽快还原到真正的教育上来,那么,于学生个人、于民族未来都是有害的。
基础教育的希望在哪里?在于改变“应试教育”。钟启泉教授在最近创刊的《教师月刊》上发文说,应试教育比金融危机更可怕!今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即超过10%的人放弃高考。一时间,引起热议。我个人认为,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它说明社会能够逐渐理性、平和地对待高考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们讲了多少年要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今天这种局面真的开始打破了,应该为它叫好!
有了这个改变,而且当这个改变慢慢被各方面接受之后,就有可能逐步解决基础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第一,社会各界对高考、“应试”慢慢就会心态平和。学生可以出国留学,可以在接受技能训练后就业,成才的路径多了,高考的内涵自然就不会太超重了。学生就是放弃了高考,也并不就是放弃了人生。只有对高考情结淡化,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让学校教育理性地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第二,学生可以实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不一定非得死死套在高考科目上。如果学生的选择是自由意志的独立表达,他有兴趣,乐在其中,就有可能做到“教育即生长”。在春日暖阳里,在雨露滋润下,幼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积极向上的成长,想想都是令人愉悦的!◆(作者系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
具体来说,第一,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背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宏观层面看,忽视了农村教育;从中观层面看,忽视了薄弱学校;从微观层面看,忽视了后进班、后进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想方设法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巧立名目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原来我们总以为只有后进生失败,现在看来,很多中等生也被忽视了,讲了几十年的“抓两头促中间”,最后实实在在地变成了“抓两头丢中间”。中等生普遍性格内向,安分守己,不吵不闹,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有研究发现,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中,多是平时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一个浪费了多数的教育体系,其社会成本是不是太高了点?第二,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离。现在的中小学事实上追求的是智育里面的“全科发展”,而不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除了分数,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追求、人格发展、健康体魄等都难以兼顾了。可以这样说,相当多的地区出现了教育=智育=分数的畸形现象!
因为背离了“两全”方针,所以,教育慢慢地“异化”了,它越来越不像个教育,而越来越像是个“训练”。为了应试,把初一的学生当初三教,高一的学生当高三教,设计再好的课程方案都被老师死死地绑在应考的“战车”上,在“教学一线”严重变形走调。高二就把高中所有课程内容学完,然后在高三整个一年里就是一遍遍地机械操练。只要看看学生课桌上堆积如山的各种各样的练习册、“××考王”,你就不难判定他们所受的到底是教育还是训练。要说明的是,我无意指责一线的教师,因为教育中的问题并不仅是教育问题,很多问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教育异化为训练,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严重的莫过于学生因为学业单调而没有了学习的乐趣,因为机械操练而没有了成长的灵性,因为受到压抑而没有了热情的奔放,因为脑子麻木而难见脸上的笑容。2008年11月我参观访问了欧洲数国的几所学校,如果要问我“看过欧洲的教育之后,你以为中欧教育的最大不同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在于学生脸上有没有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热情、奔放、活力。而我们的学生,越临近考试就越显得紧张、焦虑、麻木、呆滞。我绝非“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但是,在升学重负下面,我们的学生的确是没有了青春的活力,没有了生命的激昂,就像有学者说的,我们的学生“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时至今日,作为“社会良心”,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如果不能把异化到“训练”状态的“教育”尽快还原到真正的教育上来,那么,于学生个人、于民族未来都是有害的。
基础教育的希望在哪里?在于改变“应试教育”。钟启泉教授在最近创刊的《教师月刊》上发文说,应试教育比金融危机更可怕!今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即超过10%的人放弃高考。一时间,引起热议。我个人认为,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它说明社会能够逐渐理性、平和地对待高考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们讲了多少年要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今天这种局面真的开始打破了,应该为它叫好!
有了这个改变,而且当这个改变慢慢被各方面接受之后,就有可能逐步解决基础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第一,社会各界对高考、“应试”慢慢就会心态平和。学生可以出国留学,可以在接受技能训练后就业,成才的路径多了,高考的内涵自然就不会太超重了。学生就是放弃了高考,也并不就是放弃了人生。只有对高考情结淡化,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让学校教育理性地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第二,学生可以实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不一定非得死死套在高考科目上。如果学生的选择是自由意志的独立表达,他有兴趣,乐在其中,就有可能做到“教育即生长”。在春日暖阳里,在雨露滋润下,幼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积极向上的成长,想想都是令人愉悦的!◆(作者系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