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问题与希望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1566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无论是教育规模还是教育质量,都较好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需求。但是,今天看来,也还存在着一些“发展中的问题”。概括地说,最大的问题是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教育的“两全”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第一,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背离。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宏观层面看,忽视了农村教育;从中观层面看,忽视了薄弱学校;从微观层面看,忽视了后进班、后进生。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想方设法去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巧立名目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和青少年。原来我们总以为只有后进生失败,现在看来,很多中等生也被忽视了,讲了几十年的“抓两头促中间”,最后实实在在地变成了“抓两头丢中间”。中等生普遍性格内向,安分守己,不吵不闹,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有研究发现,因患严重的心理疾病而最终不得不退学甚至就医的学生中,多是平时不声不响,班主任最省心、放心的中等生。一个浪费了多数的教育体系,其社会成本是不是太高了点?第二,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背离。现在的中小学事实上追求的是智育里面的“全科发展”,而不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除了分数,学生的道德品质、精神追求、人格发展、健康体魄等都难以兼顾了。可以这样说,相当多的地区出现了教育=智育=分数的畸形现象!
  因为背离了“两全”方针,所以,教育慢慢地“异化”了,它越来越不像个教育,而越来越像是个“训练”。为了应试,把初一的学生当初三教,高一的学生当高三教,设计再好的课程方案都被老师死死地绑在应考的“战车”上,在“教学一线”严重变形走调。高二就把高中所有课程内容学完,然后在高三整个一年里就是一遍遍地机械操练。只要看看学生课桌上堆积如山的各种各样的练习册、“××考王”,你就不难判定他们所受的到底是教育还是训练。要说明的是,我无意指责一线的教师,因为教育中的问题并不仅是教育问题,很多问题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
  教育异化为训练,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最严重的莫过于学生因为学业单调而没有了学习的乐趣,因为机械操练而没有了成长的灵性,因为受到压抑而没有了热情的奔放,因为脑子麻木而难见脸上的笑容。2008年11月我参观访问了欧洲数国的几所学校,如果要问我“看过欧洲的教育之后,你以为中欧教育的最大不同在哪里?”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在于学生脸上有没有天真烂漫的笑容!”他们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微笑、热情、奔放、活力。而我们的学生,越临近考试就越显得紧张、焦虑、麻木、呆滞。我绝非“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但是,在升学重负下面,我们的学生的确是没有了青春的活力,没有了生命的激昂,就像有学者说的,我们的学生“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时间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时至今日,作为“社会良心”,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思考一下为什么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如果不能把异化到“训练”状态的“教育”尽快还原到真正的教育上来,那么,于学生个人、于民族未来都是有害的。
  基础教育的希望在哪里?在于改变“应试教育”。钟启泉教授在最近创刊的《教师月刊》上发文说,应试教育比金融危机更可怕!今年,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84万人即超过10%的人放弃高考。一时间,引起热议。我个人认为,这不见得是什么坏事,它说明社会能够逐渐理性、平和地对待高考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们讲了多少年要改变“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今天这种局面真的开始打破了,应该为它叫好!
  有了这个改变,而且当这个改变慢慢被各方面接受之后,就有可能逐步解决基础教育领域的许多问题。第一,社会各界对高考、“应试”慢慢就会心态平和。学生可以出国留学,可以在接受技能训练后就业,成才的路径多了,高考的内涵自然就不会太超重了。学生就是放弃了高考,也并不就是放弃了人生。只有对高考情结淡化,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让学校教育理性地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第二,学生可以实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不一定非得死死套在高考科目上。如果学生的选择是自由意志的独立表达,他有兴趣,乐在其中,就有可能做到“教育即生长”。在春日暖阳里,在雨露滋润下,幼苗破土而出、茁壮成长,那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积极向上的成长,想想都是令人愉悦的!◆(作者系江西教育学院教育系主任、教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思想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所在。相对于“课程即知识”“课程即经纶”的观点,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即活动”,其基本思想是:课程是人的各种自悟性活动的总和,学习者通过与活动对象的朴素作用来实现自身各方面的发展。这种观点强调课程实施是具体情境中的教师与学生创造和开发课程的过程,也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完善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能够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思想。    一、让
进入21世纪,和平和发展虽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是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影响下,为争夺资源、控制地缘优势等原因的局部战争不断,在美国引领下的世界范围内的新军事变革正在
RayFire工具可以在3D世界中创造无限的威力,它可以让高耸的建筑瞬间垮塌,让坚固的宝石支离破碎,让子弹穿越后的墙体千疮百孔,让战争肆虐的城市硝烟弥漫.有了独特的破碎技术和
数学作为小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应用题教学在发展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搞好应用题教学呢?笔者认为必须要求学生重视“学”的全过程,主要应抓好应用题教学中的“比较、提问、图示、说话、补充”五大环节。    一、突出“比较”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区别能力    比较,就是确定被比较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与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变得更加现实、有意义,且富有挑战性。教材的呈现方式,也从以前的多文字变为图文并茂,低年级的教材中出现了很多主题情景图,现实的有价值的数学知识蕴涵在这些情景图中,需要学生去仔细观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才能有所发现。从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如果不会数学观察,他们的数学学习就无从谈起。所谓数学观察就是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来观察,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观察对象的数、形,
目前,我国进入了强制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新阶段,但是相应法律规范很少涉及内部控制评价问题,专家学者对内部控制评价研究也比较少,有关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的研究就更少。同时,企
学位
由于频繁使用电脑加之阅读减少,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写错别字或者书写时记忆暂时“短路”的情况屡见不鲜。由于电脑的普遍使用,现代人用笔书写的机会越来越少,许多人一年里除了签名,几乎没有什么机会用笔书写。  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和生活工具,更是审美载体,是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的象征。作为中国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继承这种“精神和文化精华”。  笔者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还有写字和书法课,以培养学
我国于2001年秋季开始,从小学三年级起逐步开设英语课程。随着社会和家长对英语的重视,英语教育日渐呈现低龄化趋势,幼儿英语教育正是这种变化发展的产物。于是,各式各类英语培训应运而生,幼儿英语培训机构也是五花八门。父母们怀着“望子成龙”的热切期望,也不在乎孩子是否兴趣所在,让孩子情愿或不情愿到英语培训机构学习英语。课堂上孩子日复一日重复着词汇、语法、句子,而一旦脱离课堂,所有的这一切又都还给了书本和
中国现行的财税体制存在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问题,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地方政府融资需求越来越大。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央政府为保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不断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