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知识激活课堂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ei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刊讯 2016年4月15日晚8点至10点,《中学语文》读者群围绕“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这一话题举行了在线网络研讨活动。主持人荣幸地邀请到董水龙、邹天顺、崔莹、黄传福四位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他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和层面解读了对知识的理解及如何掌握相应的知识,主讲嘉宾精彩的解读激发了网友参与热情,或纷纷点赞,或提出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中主讲嘉宾和在线网友积极互动,畅所欲言,观点碰撞,精彩不断,既有深层理论的阐发,又有具体的实践操作,这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对语文知识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首先出场的董水龙老师认为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准确点说,应该是如何让学生走向语文知识,或者说是通过语文知识来学习语文。根据最新的知识分类理论,知识分为显性的知识和“默会的知识”(又称“缄默的知识”“内隐的知识”)。而语文课程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以语文当然需要“显性的知识”。过去有关语文的“八字宪法”,即“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就是有关语文学习的“显性的知识”。但是几十年的时间证明,有关语文的“显性的知识” 对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没有多少帮助,这就是后来新课程标准不提语文知识的主要原因。那么,这些知识到底要不要?董老师认为一定需要的,关键是需要改造。就是将静态的、描述性的语文知识,通过改造,使之变成动态的语文知识,就是要能运用,也就是将“显性知识”改造成“默会的知识”。首先,改造已有的语文知识。比如,比喻,是我们现有的语文知识,但我们从小学学到高中,甚至大学。我们的学生还是没有学会。关键是,我们只是描述知识,没有化作可以运用的“默会的知识”。赏析阅读就是赏析语言,不是为了赏析修辞。修辞知识是表现语言的手段,目的是使语言表达得更精准,所以我们要“改造已有的语文知识”。其次,开发出新的语文知识。当然,这不是让我们语文老师去研究知识,创造知识,而是利用当今文学界,语言学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引进改造对我们语文教学有用的知识,比如“叙事学”“文学文体学”的知识。其间,广大在线网友积极参与。张志先、杨虹、黄硕、卓立子、周现玲、于保东、何有湖、杨先武等老师都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
  紧接着出场的主讲嘉宾特级教师邹天顺老师,就“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这个话题,主要从教师引导的角度来阐释。如何让学生走向知识呢?邹老师认为,必须要抓住两个重要的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授之以渔(推送)。“授之以渔”就是起引导,推送作用。学生来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获取知识。而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寡除了与他的求知心态、求学欲望、学习方法等自身原因密切相关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起桥梁作用的引导学生走向知识的中介人物——老师。昔日,在人们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学生只是知识的吸收者。故而,老师就是要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传授给学生。殊不知,这种“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合时代的节拍了。现今,老师的作用则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为他们指引一条路,让他们去获取知识,也就是“授之以渔”。 给学生一座金山,不如给学生开启金山的钥匙。只要学生掌握了求知的方法,熟悉了走向知识的康庄大道,何愁不能获取知识呢?第二个关键词:航标灯(吸引)。“航标灯”具有吸引作用,让求职者“慕名而来”。实际上,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和思想意识,也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具有授之以渔的方法和技巧。然而,就算做到了这两条,也还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是做一个魅力教师,让学生慕名而来,主动上门,让他们感觉到似乎离开了你,就失去了方向,无法前行。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在一片漆黑的大海上,因为有了航标灯,才让航行者成功地找到了目标,顺利地踏上了回家的路。如果我们老师具有了这种魅力,达到了这种境界,何愁不能引导学生走向知识呢?在邹老师发言过程中,网友踊跃发言,互动交流。
  第三位出场的主讲嘉宾崔莹老师从非构思写作研究角度阐释如何走向知识。崔老师认为要让学生走向知识,第一,教师必须走向知识,学习并运用有效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波兰尼的后批判哲学的全新的默会认识论知识观来看,人类的知识可以分为明言性、概念化知识和默会知识两大类。从这个视野来看传统的知识观分类,那么,“陈述性知识”应该就是明言性、概念化知识,而在“程序性知识”中,既有明言性、概念化知识的层面,又有默会性知识层面。第二,善于借鉴并实践,将默会知识显性化、言传化。非构思写作学的研究以及实践,实现了默会知识的显性化,具有一套可供操作的思维模型。以描写为例,首先把握人或景物的精神特征。其次,围绕精神特征选择相关材料对其进行重复渲染(运用构成分析)。第三,重视思维训练,教练思维路径。思维训练一直是比较重要的,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就需要老师教练式的引导。而进行思维路径的指引,也成为让学生走向知识的关键。非构思写作学的核心知识——赋形思维就是对中国传统的文章章法的写作实践理论的当代性阐释。崔莹老师的阐释激发了在线网友的参与热情。黄献华、崔成志等老师或点赞或阐发观点。
  最后出场的主讲嘉宾黄传福老师,主要从高考作文中的思辨性这个角度阐释了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看法。高考的变革是比较大的,作文思辨性这个话题虽然比较传统,但是在现在的高考仍然适用。从全国卷设计的初衷看,也是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多一点思考,在灌输知识的同时,尽量保留多一些的个人思维。在对2015年的全国各类试卷的分析后,结合2015年高考全国卷和2016年广州一模的作文题目,黄老师觉得,“任务驱动型”这种作文形式,其实可以称为“叙事体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应该要抓住两点:一是创设情境,呈现矛盾;二是强化任务,缘事析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步骤,可以归纳为“一、全面解读材料的内容与含义,明确任务,抓住主要矛盾;二、揭示、剖析矛盾;三、界定与辨析相关概念;四、透过现象看本质,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问题,阐明其历史意义或社会价值”等四个步骤,并以之作为教学的突破口,这样就能让我们的知识贯彻有一个切实的落实点。任务驱动型作文特点明晰,明确增加了任务指令,具体表现为“双给”: (1)“给写作材料”,即提供一个争议性大,具有对立性、真实性、现场感和层级发展的叙事体事件;(2)“给驱动任务”,即材料后面的写作要求,一般带“谁”“怎么看”等疑问词,它往往指向“材料的内容及含意”,是作文的范围,不能离开此要求,离开则属离题;明确给定写作内容及写作角度,这类作文题型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增强写作的针对性,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如果从知识获取的角度来说,事实是要求考生要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增加了对学生思考、辨析与选择能力的思辨考查。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其实只是限定了范围,考生自主选择的空间在现在的考题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而材料作文中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的是试题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来让他们增长见识,寻求知识的增长点。同时,叙事类“新材料”作文强调的是张开概括的五性(可写性、选择性、导向性、探究性、防套性) 和五特征(事件有过程、有发展、有多方人员参与、有争议性、十八九岁青年学生有表达欲望)。“叙事体新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还有符合“一点四面”的总原则:立德树人、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能力。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也就是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防止只抓住材料中的某一条就侃侃而谈;“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是提醒考生,不要浮光掠影就表面问题泛泛而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在谈知识的增加时,不能太片面地强调量的增长,而应该强调个人思维的成果。这点在高考作文中的体现尤其明显,也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在这样的形势下,针对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点,我们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培养和训练学生就事论事、就事说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上来,这才是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养成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的习惯;训练学生关注生活不只是停留在简单粗糙的表态,而是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深入分析,表达善意;训练学生不偏激地看问题,要入情入理分析问题,理性表达;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评论,聆听他人见解,加强认识、观点的积累。黄传福老师的解读激发了网友们的思维风暴。黄硕、莫羽等老师纷纷建言,表达了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理解。
  总之,用知识激活课堂,引领学生活学活用知识,应是我们广大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
  [作者通联:崔成志,安徽怀远第三中学;卓立子,江苏常州市三河口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2013年12月初,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应邀来我校上课,一堂《琵琶行》给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更让听课的老师们体悟到了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的真谛。下面我们撷取肖老师课堂教学中的几个精彩片段先做一个精彩回放。  一、反复诵读中感知、品味  片段一  师:白居易为我们写下这首诗,同学们也读了几遍了。接下来,我想考考大家:你知道琵琶女在这首诗里弹奏了几次?(学生回答不一)  师:到底是几次呢?我们先一起
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在《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一文中提出当前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有五种常见的偏向。其中剑指作文教学三个偏向:不让学生读闲书;文笔成了作文的第一要义;“宿构作文”成风。笔者认为上述三个偏向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前语文作文教学的“倒行”和“逆施”,其不当的导向造成当前高中生写作思想的极度贫血。构建当代高中生写作精神根据地已成为许多有识之士的共识。  一、现状与困境  孙绍振先生指
1082年,苏轼因“乌台诗案”流放黄州,《赤壁赋》就写于此后不久。在这篇千古流传的散文中,我们能够读出苏轼的乐观、豁达、洒脱,但若仅有这单一层面的情怀,该文也无法流传久远。《赤壁赋》借助“客”所抒发出来的渺小、悲观,尤其是忧惧,从未一刻疏离。此时豁达,必蕴忧惧——这是人之常情。一个人的忧惧,并不会因心态好就消失。那么,我们如何在文本阅读中,感受到“苏子”表面豁达之下的忧惧呢?这需要更为深入、全面的
湖北省2015年高考作文题,以一则轻快的抒情式的科普桥段,演绎自然界泉水的形成,及其“应该”由此而带来的感悟,成就了鄂省高考作文自主命题的收官(2016年始,高考命题又将由相关省的“自主”收归“国有”)。  揣想命题者的命意,是力图唤起对“默默不语”者的留意,并彰显任何“众人瞩目”的光鲜外表,均根植于“默默不语”的奉献。这当然属励志型的正能量。  命题者自话  考试完后,“湖北省考试院专家”,发布
高三作文教学是语文备考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是对学生十余年学习的系统性整理和巩固,是学生高考前的“临门一脚”,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面对复习教学,老师们经验很多,但困惑也不少。目前,高三作文教学的无序与随意状况十分普遍,甚至有些教师采取放任自流、不管不问的态度。其理由大致有:作文靠长期积累,短期无法奏效。而高三阶段时间短,其他学科以及语文中的阅读教学任务也很多,没有时间抓作文教学。从语
鲁迅的《故乡》是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多年以来,对《故乡》的研究解读为数不少,也有常读常新的结果产生:国人精神说、轮回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等等。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再读《故乡》,如果我们把解读文本的视角从社会学移开,不从阶级、社会、政治的角度去审读文本,多从作者写作文本的主观心理和情感结构细读文本,就会发现《故乡》还是鲁迅精神故乡瓦解的写照和反映。  一、安放心灵的阳光故乡  故
一、《山海经》印象  1.激趣导入  鲁迅这一生著作无数,却没有一篇文章完整地写过他的母亲,但对他的保姆阿长却情有独钟,不仅写了,而且写得洋洋洒洒,挥毫泼墨。我们曾读过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的阿长,今天再来读一读他的《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阿长,看看这位大文豪是用怎样的笔墨来为他那一无所有,甚至卑微的保姆作传,从而让她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的。屏显课题:阿长与《山海经》。  2.交流《山海经》印象
从咿呀学语到走进教室学习语文,再到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二十余年来,可以说我无时无刻不在和语言、语文打着交道。然而,在一次研讨中,通过对《在山的那边》这篇教例的探究分析,我才恍然发现,数年来的语文教学竟然给我塑造了这样一种根深蒂固的语文知识观:作家的生平、作品的概况、条目繁多的文学常识才是语文知识;那些单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题目所考察的就是语文知识;老师在枯燥无味的文言文课上逐字逐句讲解的那些字、词、
2014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命题者的诸多尝试与努力,值得点赞的地方不少。  突破命题桎梏的再尝试 自从2004年单独命题以来,江苏省高考作文历经三级跳,2004至2005年考话题作文,2006至2012年考命题作文,2013年起转而考材料作文。2014年高考命题者依然提供一段材料,让考生自选角度立意、作文。这是扭转命题作文立意偏狭桎梏的再尝试,透露出江苏高考命题人的决心:借助材料作文的平台,极
一、教学目的  1.通过精读,让学生体会文章的音乐美,引导学生在读书、作文时自觉注意语感。  2.了解文章高度概括与极尽敷陈的写法,体会跳脱、整散、长短、虚字衬垫及富丽夸张等语言特点。  3.了解古诗文的特殊句式。  二、教学设想  1.贯彻本人所主张的多读少讲、让学生自己体会的教学思想,用诵读为主、稍事点拨的方法进行教学,从而完成教学目的。  2.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文内容讲解、疏通、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