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影响和改變着人类生活,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很多数学知识通过是经过几代人总结出来的规律,其中有些历史流传了下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时借用数学史将其“来龙去脉”或者中间发生的有趣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在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将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阐述。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很多被编进了教材中,但是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常常只将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忽略了这部分内容。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该能够反映数学历史和文化,因此众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开始重视数学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要巧妙地融合数学历史,不要为了使学生识记数学史而讲述,而是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辅助工具,使其更快地掌握或者理解基础数学知识。
一、巧用数学史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非常重视课堂导入。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是他们对故事有着浓烈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将数学史以课前小故事的形式呈现给他们,进而提高其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负数”时,说道:“同学们,在古代,两个互相借东西,同一个东西对于双方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两人从同一地方同时出发,方向相反,走出的距离相同时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久而久之,人们提出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并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使用负数这一概念。”学生对“负数”概念产生了兴趣,立即问道:“那什么是负数呢?”教师随即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引出“负数”概念,使学生对于负数产生初步认知。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巧妙地融入数学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了课堂积极性和学生参与度。
二、使用经典数学史讲述数学知识,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使其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同时提升数学思维。经典数学史好似一把钥匙,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中正确使用这把钥匙,开启学生学习之门,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学习效率,拓宽数学视野,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节时,讲道:“在我国古代有一名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在计算圆的面积时遇到了困难,当时并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课本中都能找到现成的计算公式,大家想知道他会怎么办吗?”学生齐声答道:“想!”教师道:“他先在圆内画出一个正六边形,求得六边形边长,随后将六边形改为正十二边形,求得十二边形边长,最后推断出当圆内接正n边形时的边长和面积以及内接2n边形的边长和面积,而圆的面积就处于这两个数字之间,并指出‘随着边数的增多,圆内接图形面积和边长越和圆接近’。”学生惊叹道:“原来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都是经过这么复杂的推断才演变来的!”教师随即讲授圆面积计算过程,使其加深对圆的认识。教师通过使用经典数学史讲述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在后续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探究习惯。
三、课堂结束分享数学小故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一堂好课不仅体现在课堂起始环节,还体现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如果学生在堂课起始环节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讲授环节能够津津有味地听讲,在课堂结束时能够回味无穷,期待下节课到来的话,那么这就是一堂优质课。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毕后通常带领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课本知识,导致他们学习兴趣消退,如果此时教师通过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来结束课堂,学生一定会继续集中注意力,在听故事时对数学产生不同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节知识后,说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在鸡兔同笼时计算鸡和兔子的个数,大家都掌握了吗?”学生齐声道:“掌握了!”教师道:“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录了一个小故事和我们这节课所讲的鸡兔同笼问题差不多,文字是这样表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题难道了很多人,他们苦心冥想才得出答案,而大家在遇到这种问题时能够快速列出算式求出答案,如果在他人相似的计算困难时,你们也可帮助他们巧妙地化解是不是?”学生骄傲地说道:“是!”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分享相关的数学小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还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自信。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讲述数学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用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在讲授知识过程中灌输经典数学史,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还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分享数学历史小故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进而将数学文化逐渐渗透给他们,提高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智鹏.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新校园(上旬),2015(8):37-37.
[2]程萍.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J].发现,2017(11):26-26.
关键词:数学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部分,很多被编进了教材中,但是许多教师在授课时常常只将基础知识讲授给学生,而忽略了这部分内容。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应该能够反映数学历史和文化,因此众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重新开始重视数学史。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数学知识时要巧妙地融合数学历史,不要为了使学生识记数学史而讲述,而是作为一种手段或者辅助工具,使其更快地掌握或者理解基础数学知识。
一、巧用数学史导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起始环节,在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带动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非常重视课堂导入。数学史是数学文化的一种,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但是他们对故事有着浓烈的兴趣,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可以将数学史以课前小故事的形式呈现给他们,进而提高其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授“负数”时,说道:“同学们,在古代,两个互相借东西,同一个东西对于双方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两人从同一地方同时出发,方向相反,走出的距离相同时代表的意义也不同,久而久之,人们提出数分为正数和负数,并在日常生活中开始使用负数这一概念。”学生对“负数”概念产生了兴趣,立即问道:“那什么是负数呢?”教师随即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引出“负数”概念,使学生对于负数产生初步认知。教师在课堂讲授环节巧妙地融入数学史,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本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了课堂积极性和学生参与度。
二、使用经典数学史讲述数学知识,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生思维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引导,使其在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同时提升数学思维。经典数学史好似一把钥匙,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中正确使用这把钥匙,开启学生学习之门,能够有效提高他们学习效率,拓宽数学视野,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节时,讲道:“在我国古代有一名著名的数学家刘徽在计算圆的面积时遇到了困难,当时并不像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在课本中都能找到现成的计算公式,大家想知道他会怎么办吗?”学生齐声答道:“想!”教师道:“他先在圆内画出一个正六边形,求得六边形边长,随后将六边形改为正十二边形,求得十二边形边长,最后推断出当圆内接正n边形时的边长和面积以及内接2n边形的边长和面积,而圆的面积就处于这两个数字之间,并指出‘随着边数的增多,圆内接图形面积和边长越和圆接近’。”学生惊叹道:“原来我们学习的这些知识都是经过这么复杂的推断才演变来的!”教师随即讲授圆面积计算过程,使其加深对圆的认识。教师通过使用经典数学史讲述数学知识,能够有效启发学生数学思维,使其在后续学习和生活中养成探究习惯。
三、课堂结束分享数学小故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
一堂好课不仅体现在课堂起始环节,还体现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如果学生在堂课起始环节有着强烈的学习兴趣,在知识讲授环节能够津津有味地听讲,在课堂结束时能够回味无穷,期待下节课到来的话,那么这就是一堂优质课。很多数学教师在课堂讲授完毕后通常带领学生通过练习巩固课本知识,导致他们学习兴趣消退,如果此时教师通过分享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来结束课堂,学生一定会继续集中注意力,在听故事时对数学产生不同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数学思想,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教师在讲授完“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一节知识后,说道:“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在鸡兔同笼时计算鸡和兔子的个数,大家都掌握了吗?”学生齐声道:“掌握了!”教师道:“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录了一个小故事和我们这节课所讲的鸡兔同笼问题差不多,文字是这样表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道题难道了很多人,他们苦心冥想才得出答案,而大家在遇到这种问题时能够快速列出算式求出答案,如果在他人相似的计算困难时,你们也可帮助他们巧妙地化解是不是?”学生骄傲地说道:“是!”教师在课堂结束时分享相关的数学小故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还能够提高他们学习自信。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讲述数学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引用数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在讲授知识过程中灌输经典数学史,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还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分享数学历史小故事,培养学生数学思想,进而将数学文化逐渐渗透给他们,提高其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黎智鹏.将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新校园(上旬),2015(8):37-37.
[2]程萍.数学史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J].发现,2017(11):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