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抗挫能力不仅关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家庭、社会的和谐氛围,进行挫折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必要措施。语文学科蕴含大量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思想水平,用正确的心态对待挫折,有助于抗挫能力的发展。语文教师应发挥学科优势,要积极渗透挫折教育,让学生从挫折中获得力量。本文提出四点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关键词:初中语文;抗挫能力;培养
引言
初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更应认识到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对其情感发展、心理素质水平有全面的了解,通过渗透抗挫意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尚不成熟,遇到困难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个性等特点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其直面困难,提高心理素质。
一、挖掘课文内涵,渗透抗挫意识
语文教材的课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语文课文具有德育价值,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抗挫折教育的丰富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文章,找出文章中歌颂坚韧不拔品质的段落,让学生细细品味主人公身处的境地,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初中生可以独立阅读课文,并总结文章内涵,要带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互动中渗透抗挫意识。
比如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在认识“水”这个单词时遇到的困难,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学生对主人公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数不尽的挫折进行合理联想,继而引出抗挫能力的重要性。与普通人相比,残疾人遇到的挫折更多,若缺乏坚定的毅力,主人公就不可能成为今天被人们熟知的教育家、作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当时是选择继续坚持还是轻易放弃?结果是怎样的?对比不同心态在相似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影响后,学生能意识到抗挫意识的重要性,可以准确理解文章内涵,同时产生自立自强的信念。那样,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就能得到强化,意志就会磨炼得更坚强。
二、透过写作任务,培养抗挫能力
中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容易激动和爆发。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作文便是学生倾诉的最好阵地,而写作是困扰许多中学生的难题,一些学生缺乏耐性,写作到一半就想放弃,还有的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写作时没有思路,存在凑字数的问题。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培养抗挫能力既是对其语文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其与内心对话,直面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一些初中生选择用逃避的方式处理问题,比如背诵文言文时感到吃力,就选择跳过这部分任务,长此以往不利于抗挫能力的发展。应借助写作给学生创造自我勉励的机会,引导其正视挫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比如在教学《邓稼先》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歌颂人物精神的习作,学生可以透过课文感受到艰苦环境下求发展、求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挫折并没有使邓稼先感到矛盾,他一直抱有坚定的意志。将阅读后的感悟与生活结合,学生可以把前人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在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告诫自己要直面挫折,写作中的深思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1]。
三、导入课外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学生的抗挫能力,与其生活经历、眼界有密切关系,语文课堂上,要适当引入课外教学资源,通过课内外资源的结合渗透抗挫意识,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使其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教训和挫折。比如在教学《卖油翁》时,可以与学生讨论:卖油的老人是一开始就能如此熟练吗?为什么他的技艺如此高超?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不管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肯坚持,多练习就能掌握技巧,解决难题,学习也是相同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视频展示其他行业的技能,比如版画、刺绣、剪纸、刻章等,要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要付出长期的努力,面对困难应调整心态,只有提高抗挫能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合理引入资源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遇到困难时把眼光放长远,从而强化抗挫能力[2]。
四、科学点评学生,培养良好个性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关心学生,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使他们认识到:挫折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一个人一生中经受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技巧地评价学生,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克服学習方面的困难。一些学生成绩较好,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倍感受挫。教师应耐心与学生交流,要帮助学生重树信心,科学地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其直面挫折,提升意志力。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在学习中自暴自弃,教师应找出学生的优点,使其认可自身能力,并引导其向优秀学生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有丰富的阅历,可以对学生成长中的挫折提出建议,要通过科学点评的方式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找到调节情绪,克服困难的方法,只有用平等亲切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才能打动学生,助其克服困难。
结束语
总之,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不仅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对抗挫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要挖掘文章内涵,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同时要渗透积极正面的思想,鼓励中学生磨炼意识,做一个生活中、学习中的强者,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钱显湖.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8(2):133-133.
[2]吴万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69.
关键词:初中语文;抗挫能力;培养
引言
初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更应认识到青春期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对其情感发展、心理素质水平有全面的了解,通过渗透抗挫意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中学生的思想意识尚不成熟,遇到困难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个性等特点传递积极向上的思想,引导其直面困难,提高心理素质。
一、挖掘课文内涵,渗透抗挫意识
语文教材的课文生动、形象、富含哲理与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了解人生、体味生活。语文课文具有德育价值,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认知心理的教育,也渗透着抗挫折教育的丰富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读懂文章,找出文章中歌颂坚韧不拔品质的段落,让学生细细品味主人公身处的境地,学习锲而不舍的精神。初中生可以独立阅读课文,并总结文章内涵,要带动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互动中渗透抗挫意识。
比如在教学《再塑生命的人》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在认识“水”这个单词时遇到的困难,产生的负面情绪,使学生对主人公成长中可能遇到的数不尽的挫折进行合理联想,继而引出抗挫能力的重要性。与普通人相比,残疾人遇到的挫折更多,若缺乏坚定的毅力,主人公就不可能成为今天被人们熟知的教育家、作家。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时,可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挫折,当时是选择继续坚持还是轻易放弃?结果是怎样的?对比不同心态在相似环境中产生的不同影响后,学生能意识到抗挫意识的重要性,可以准确理解文章内涵,同时产生自立自强的信念。那样,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就能得到强化,意志就会磨炼得更坚强。
二、透过写作任务,培养抗挫能力
中学生的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容易激动和爆发。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作文便是学生倾诉的最好阵地,而写作是困扰许多中学生的难题,一些学生缺乏耐性,写作到一半就想放弃,还有的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写作时没有思路,存在凑字数的问题。让学生在写作训练中培养抗挫能力既是对其语文能力的培养,又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其与内心对话,直面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遇到学习或生活上的困难时,一些初中生选择用逃避的方式处理问题,比如背诵文言文时感到吃力,就选择跳过这部分任务,长此以往不利于抗挫能力的发展。应借助写作给学生创造自我勉励的机会,引导其正视挫折,用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比如在教学《邓稼先》后,要求学生写一篇歌颂人物精神的习作,学生可以透过课文感受到艰苦环境下求发展、求创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些挫折并没有使邓稼先感到矛盾,他一直抱有坚定的意志。将阅读后的感悟与生活结合,学生可以把前人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运用到生活中,在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告诫自己要直面挫折,写作中的深思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水平[1]。
三、导入课外资源,开阔学生视野
学生的抗挫能力,与其生活经历、眼界有密切关系,语文课堂上,要适当引入课外教学资源,通过课内外资源的结合渗透抗挫意识,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使其学会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教训和挫折。比如在教学《卖油翁》时,可以与学生讨论:卖油的老人是一开始就能如此熟练吗?为什么他的技艺如此高超?在讨论过程中,学生会逐渐意识到不管多么困难的事情,只要肯坚持,多练习就能掌握技巧,解决难题,学习也是相同的道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用视频展示其他行业的技能,比如版画、刺绣、剪纸、刻章等,要让学生明白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都要付出长期的努力,面对困难应调整心态,只有提高抗挫能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合理引入资源能帮助学生开阔眼界,遇到困难时把眼光放长远,从而强化抗挫能力[2]。
四、科学点评学生,培养良好个性
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挫折。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关心学生,对学生加以引导、鼓励,使他们认识到:挫折是学习和生活中的正常现象。一个人一生中经受适当的挫折,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挫折可以磨砺人的意志,提高扭转逆境、克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有技巧地评价学生,一方面要肯定学生的进步,同时也要委婉地指出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克服学習方面的困难。一些学生成绩较好,但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因一次考试失利而倍感受挫。教师应耐心与学生交流,要帮助学生重树信心,科学地找出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其直面挫折,提升意志力。部分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在学习中自暴自弃,教师应找出学生的优点,使其认可自身能力,并引导其向优秀学生学习,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有丰富的阅历,可以对学生成长中的挫折提出建议,要通过科学点评的方式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找到调节情绪,克服困难的方法,只有用平等亲切的姿态与学生交流,才能打动学生,助其克服困难。
结束语
总之,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不仅能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对抗挫能力的培养也有重要意义。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要挖掘文章内涵,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积极思考,同时要渗透积极正面的思想,鼓励中学生磨炼意识,做一个生活中、学习中的强者,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钱显湖.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师),2018(2):133-133.
[2]吴万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