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标中出现的多达20次的“美”,无一不在提示我们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辨识美、追求美。文本因体裁不同、取材不一,呈现出不一样的风格,“美”也就这样悄悄地藏在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不一样的视角去解读文本,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美。因此,作为师者,在文本解读时就应站稳“诗教语文”的审美立场,带上发现的眼睛,多角度挖掘文本中的“美”,通过“美”的方式传递给学生。
一、品味文本自身的美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南帆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是的,解读文本,首先应从词句入手,读准每个字的音,思考每个词语的意思及表达出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古诗,它简短、精练,字字珠玑,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论是王安石的“春”字,还是贾岛的“敲”字,都是反复斟酌之后的最佳选择。面对这样的文本,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文本自身出发,挖掘文字背后的精彩,于平凡处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真章。
如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一句在解读的时候就要扣住每一字。仔细研读后,你会发现“喜”字能够看出红军此时的高兴心情,“更”字可以看出高兴的程度,“三军”可以看出高兴的人数,“尽”字可以看出高兴的广度,“开颜”是高兴的表现度,简简单单的14个字,将红军高兴的各个层面都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语言是多么的美好。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每一个字,一步一步地发现,感知文本中词语的魅力。
汉字是表意文字,大部分的文字都是一幅画。有的文字,含义更为丰富。不同的读音,呈现出不一样的意思。如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中“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中的“哦”有三种读法:第一种读第二声,表示疑问,揭示了作者此时内心正在思考;第二种读第四声,表示恍然大悟,表明作者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是什么鸟”,随着妈妈的介绍忽然就得到了解决,豁然开朗;还有第三种读法,先读第二声,稍稍停顿下,再读第四声,这表明作者由一开始的疑惑,突然想到了可能的答案,由不解转变成了疑问得到解答,从而产生读音上的波动变化。词语的不同读音,带来文本不一样的意思,呈现给大家不一样的美。
支玉恒先生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在提醒我们要重视文本自身,紧扣每一个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探讨背后蕴藏的富矿,把握本源,将文本读通、读熟、读透。只有将文本读透了,才是真正地读懂了文本。
二、感受文本的形式美
美的语言通过美的形式呈现出来,令人为之赞叹;普通的语言通过美的形式呈现出来,会有别样的风采。霍军在《让学生养成对文本形式美的敏感》中指出:“我们常说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语感,这个语感,其实正是长期经典文本精读获得积累的语言艺术之美在自身语言修养上的积淀。换用达·芬奇的说法,语言艺术家们用这些独特的形式‘教会人们观看’。”文本的形式美一般表现在结构相似、词语属性相同、对称且朗朗上口、让文章变得“美观”又大方。文本的形式美能带来外在美感,提高文章的“颜值”;文本的形式美能通过语音语调长短的和谐,培养学生的语感;文本的形式美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提供习作的阶梯,进而为语文素养的习得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中“轻而清”对应“重而浊”,“缓缓上升”对应“慢慢下降”,“变成了天”对应“变成了地”。对应工整而且朗朗上口,让整篇文章的行文显得脉络清晰,清爽可人。又如《牛和鹅》中“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写出了牛和鹅的差异,行文清爽、干练。这样的句式读起来顺口,看起来整洁干练,是学生写作训练的最好范例。研读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的表达有方法可循,习作可变得轻松、自如。
文本的“一波三折”也是一种形式美。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主人公由得不到表演机会的期盼到得到扮演老虎角色的激动,再到不会豁虎跳引发可能換角的担忧,接着是得到老师体贴后的松口气,然后是表演时大家哄堂大笑导致的手足无措,最后是回想此事的疑问,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正如过山车一样,时上时下。这样的节奏,呈现出忽快忽慢、忽高忽低的样貌,让大家体会到“一波三折”文本的迷人之处。这样的文章,往往能够扣住读者的心灵,让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走神儿;这样的文章呈现出整体美,是学生学习谋篇布局的好范例,它引导学生通过情感线感知文章的大致脉络。
“学生习读优美形式的文字,就是在美的建筑内壳里徜徉。”文章的形式美,给学生美的享受,带来视觉愉悦的同时,增长审美知识,提升审美情趣,丰盈审美底蕴,并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类似的美。
三、领会文本的修辞美
课标指出,要“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实际上,修辞对于文本来说,基本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作用不言而喻。刘芝芬在《修辞在文学创作中的美学功能》中认为,“修辞为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提供了表达手段,形成了特殊的撼人力量” “文学作品离开了修辞,就谈不上文学作品的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文本中出现的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在解读文本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在课文中随处可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的结束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一恰到好处的反问,让刚刚领略到海上日出独特、壮观的美的读者无可辩驳。又如四年级下册《白鹅》中,“鹅老爷”的恰当比喻,凸显了鹅吃饭时的讲究,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一个高傲的白鹅形象就活生生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再如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一文,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昏沉的夜”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用梦境中美好的幻象象征遥不可及的愿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所想和期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试想,如果缺少了这些修辞手法,鹅的高傲、作者的期待只能通过“大白话”来表述,成了“难忘啊难忘”“难忘啊难忘”的内心独白,成了缺少色彩的图画,文本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将大打折扣,也就缺乏了美感,这样的文本也就缺乏了吸引力。 修辞,就是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它采用通俗化的表达,将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形象无限拉近,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它采用优化的方式将普通的事物变得美好,让学生明白换种角度看待事物就会发现他们的美。修辞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当然,领会文本修辞美的前提是要能在文本中辨识各种修辞方法,将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烂熟于胸。只有辨识这些修辞手法,才能真正理解其表达效果。在辨识效果的基础上,要会在合适的语境下熟练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
四、领略文本的意境美
叶朗先生在《说意境》一文中说:“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定有它的意境之美,有待大家浸润、领悟。
美好的意境,作用无限。如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中作者描绘的场面,小珍珠鸟因为信赖,逐渐从笼子边活动,到在屋里飞来飞去,再到书桌上、稿纸上,最后直到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在这样美好的意境中,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被无限地拉近,逐渐融合。
美好的意境,意味深远。解读柳宗元的《江雪》时,一般停留在诗的画面上,让学生看着文中的插图,想象江景、雪景,想象渔翁独钓,扣文中的字眼“绝”“灭”“孤”“独”“寒”“雪”逐一理解,进而感受诗人的孤独。而王崧舟先生则将每句的第一个字,连成一个四字词语“千万孤独”,解读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消沉失望”的情绪,整首诗凄婉、哀怨的意境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样的意境中,诗中所描写的一些景物都是那样的孤寂,诗人的心境在孤寂中寂寞地呈现,一切都在无言中。
标点符号也会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周梅在《寻常的标点,不寻常的效果》中认为,普通的逗号“常常产生一些特殊用法,表达不同寻常的意义”。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中“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儿,众多花名之间没有用顿号,用的是逗号,是因为这些花的开放不是并列的,是有先后顺序的。在逗号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花儿排着队依次开放的美好景象,这是多美的意境啊!所以,当一个常见的标点符号出现在不常见的地方时,我们就应挖掘出作者营造的美好意境,并将发现传达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当然,意境还可以通过凝练的一个字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文本的意境有助于营造独特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助力文本的学习;文本的意境有助于构建独特的学习场,让课堂更具吸引力;文本的意境有助于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文本的内核。意境看似虚空,其实它默默地潜伏在文本中,一旦激發开来,必将荡漾开去,以万马奔腾之势横扫千军。
解读文本时,通过品味词语觅得新知,在感受形式美中进行习作技巧的训练,感受修辞给文本带来的艺术美,妙用意境助力文本的教学,从细节中发现“大洞天”。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实现“以美其身”的“君子之学”。当然,文本解读还有别样的视角,可以从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深入的研判。只要我们以一个诗人的眼光去打量文本,你会发现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独特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责任编辑 郝
一、品味文本自身的美
吕叔湘先生说:“文本细读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南帆先生认为:“文本细读就是沉入词语。”是的,解读文本,首先应从词句入手,读准每个字的音,思考每个词语的意思及表达出的感情色彩。尤其是古诗,它简短、精练,字字珠玑,古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无论是王安石的“春”字,还是贾岛的“敲”字,都是反复斟酌之后的最佳选择。面对这样的文本,我们应该做的就是从文本自身出发,挖掘文字背后的精彩,于平凡处见伟大,于细微处见真章。
如六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中的“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这一句在解读的时候就要扣住每一字。仔细研读后,你会发现“喜”字能够看出红军此时的高兴心情,“更”字可以看出高兴的程度,“三军”可以看出高兴的人数,“尽”字可以看出高兴的广度,“开颜”是高兴的表现度,简简单单的14个字,将红军高兴的各个层面都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样的语言是多么的美好。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每一个字,一步一步地发现,感知文本中词语的魅力。
汉字是表意文字,大部分的文字都是一幅画。有的文字,含义更为丰富。不同的读音,呈现出不一样的意思。如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中“母亲告诉我这是翠鸟。哦,我明白了,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中的“哦”有三种读法:第一种读第二声,表示疑问,揭示了作者此时内心正在思考;第二种读第四声,表示恍然大悟,表明作者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这是什么鸟”,随着妈妈的介绍忽然就得到了解决,豁然开朗;还有第三种读法,先读第二声,稍稍停顿下,再读第四声,这表明作者由一开始的疑惑,突然想到了可能的答案,由不解转变成了疑问得到解答,从而产生读音上的波动变化。词语的不同读音,带来文本不一样的意思,呈现给大家不一样的美。
支玉恒先生的“简简单单教语文”,就是在提醒我们要重视文本自身,紧扣每一个字词,了解它们的意思,探讨背后蕴藏的富矿,把握本源,将文本读通、读熟、读透。只有将文本读透了,才是真正地读懂了文本。
二、感受文本的形式美
美的语言通过美的形式呈现出来,令人为之赞叹;普通的语言通过美的形式呈现出来,会有别样的风采。霍军在《让学生养成对文本形式美的敏感》中指出:“我们常说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语感,这个语感,其实正是长期经典文本精读获得积累的语言艺术之美在自身语言修养上的积淀。换用达·芬奇的说法,语言艺术家们用这些独特的形式‘教会人们观看’。”文本的形式美一般表现在结构相似、词语属性相同、对称且朗朗上口、让文章变得“美观”又大方。文本的形式美能带来外在美感,提高文章的“颜值”;文本的形式美能通过语音语调长短的和谐,培养学生的语感;文本的形式美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刻画人物心理,提供习作的阶梯,进而为语文素养的习得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四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中“轻而清”对应“重而浊”,“缓缓上升”对应“慢慢下降”,“变成了天”对应“变成了地”。对应工整而且朗朗上口,让整篇文章的行文显得脉络清晰,清爽可人。又如《牛和鹅》中“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写出了牛和鹅的差异,行文清爽、干练。这样的句式读起来顺口,看起来整洁干练,是学生写作训练的最好范例。研读这样的形式,让学生的表达有方法可循,习作可变得轻松、自如。
文本的“一波三折”也是一种形式美。如《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主人公由得不到表演机会的期盼到得到扮演老虎角色的激动,再到不会豁虎跳引发可能換角的担忧,接着是得到老师体贴后的松口气,然后是表演时大家哄堂大笑导致的手足无措,最后是回想此事的疑问,一系列的心理变化正如过山车一样,时上时下。这样的节奏,呈现出忽快忽慢、忽高忽低的样貌,让大家体会到“一波三折”文本的迷人之处。这样的文章,往往能够扣住读者的心灵,让人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走神儿;这样的文章呈现出整体美,是学生学习谋篇布局的好范例,它引导学生通过情感线感知文章的大致脉络。
“学生习读优美形式的文字,就是在美的建筑内壳里徜徉。”文章的形式美,给学生美的享受,带来视觉愉悦的同时,增长审美知识,提升审美情趣,丰盈审美底蕴,并引导学生自觉地创造类似的美。
三、领会文本的修辞美
课标指出,要“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实际上,修辞对于文本来说,基本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其作用不言而喻。刘芝芬在《修辞在文学创作中的美学功能》中认为,“修辞为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提供了表达手段,形成了特殊的撼人力量” “文学作品离开了修辞,就谈不上文学作品的欣赏价值和美学价值”。 文本中出现的每一种修辞手法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在解读文本时需要时刻提醒自己。
我们常见的一些修辞手法在课文中随处可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的结束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这一恰到好处的反问,让刚刚领略到海上日出独特、壮观的美的读者无可辩驳。又如四年级下册《白鹅》中,“鹅老爷”的恰当比喻,凸显了鹅吃饭时的讲究,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一个高傲的白鹅形象就活生生地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再如六年级上册《好的故事》一文,采用象征的手法,用“昏沉的夜”指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用梦境中美好的幻象象征遥不可及的愿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作者运用象征手法将自己的所想和期待巧妙地表达了出来。试想,如果缺少了这些修辞手法,鹅的高傲、作者的期待只能通过“大白话”来表述,成了“难忘啊难忘”“难忘啊难忘”的内心独白,成了缺少色彩的图画,文本的艺术性和文学性将大打折扣,也就缺乏了美感,这样的文本也就缺乏了吸引力。 修辞,就是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它采用通俗化的表达,将离学生生活较远的形象无限拉近,以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它采用优化的方式将普通的事物变得美好,让学生明白换种角度看待事物就会发现他们的美。修辞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当然,领会文本修辞美的前提是要能在文本中辨识各种修辞方法,将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烂熟于胸。只有辨识这些修辞手法,才能真正理解其表达效果。在辨识效果的基础上,要会在合适的语境下熟练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
四、领略文本的意境美
叶朗先生在《说意境》一文中说:“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定有它的意境之美,有待大家浸润、领悟。
美好的意境,作用无限。如五年级上册《珍珠鸟》中作者描绘的场面,小珍珠鸟因为信赖,逐渐从笼子边活动,到在屋里飞来飞去,再到书桌上、稿纸上,最后直到在作者的肩上睡着了。在这样美好的意境中,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被无限地拉近,逐渐融合。
美好的意境,意味深远。解读柳宗元的《江雪》时,一般停留在诗的画面上,让学生看着文中的插图,想象江景、雪景,想象渔翁独钓,扣文中的字眼“绝”“灭”“孤”“独”“寒”“雪”逐一理解,进而感受诗人的孤独。而王崧舟先生则将每句的第一个字,连成一个四字词语“千万孤独”,解读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消沉失望”的情绪,整首诗凄婉、哀怨的意境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在这样的意境中,诗中所描写的一些景物都是那样的孤寂,诗人的心境在孤寂中寂寞地呈现,一切都在无言中。
标点符号也会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周梅在《寻常的标点,不寻常的效果》中认为,普通的逗号“常常产生一些特殊用法,表达不同寻常的意义”。如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中“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这儿,众多花名之间没有用顿号,用的是逗号,是因为这些花的开放不是并列的,是有先后顺序的。在逗号这个指挥棒的指引下,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个花儿排着队依次开放的美好景象,这是多美的意境啊!所以,当一个常见的标点符号出现在不常见的地方时,我们就应挖掘出作者营造的美好意境,并将发现传达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当然,意境还可以通过凝练的一个字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正所谓“着一字而境界全出”。
文本的意境有助于营造独特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情境,助力文本的学习;文本的意境有助于构建独特的学习场,让课堂更具吸引力;文本的意境有助于释放学生的学习潜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进入文本的内核。意境看似虚空,其实它默默地潜伏在文本中,一旦激發开来,必将荡漾开去,以万马奔腾之势横扫千军。
解读文本时,通过品味词语觅得新知,在感受形式美中进行习作技巧的训练,感受修辞给文本带来的艺术美,妙用意境助力文本的教学,从细节中发现“大洞天”。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实现“以美其身”的“君子之学”。当然,文本解读还有别样的视角,可以从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深入的研判。只要我们以一个诗人的眼光去打量文本,你会发现每一个文本都有其独特的美!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何庄小学)
责任编辑 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