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诗性教学”到“诗慧课堂”再到“诗教语文”,这是一个语文教学改革者的探索轨迹,也是他身后的团队成长的足迹。郭剑波和他的团队经历了“教以诗”“以诗教”“诗教化”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是一个教育者对自己的身份反思,并赋予再认知的转化过程,是这个教学主张从萌芽到开花结果的演化过程,是对既定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行为再理解、再实践、再开发的进化过程。如果“思无邪”可以概括“诗教”的本质,那么一个“化”字正好可以作为我对“诗教语文”的体悟。
一、化陈出新
数十年语文教学的经历,尤其自新课程改革已来,所见到的语文旗号已经很多,但有广泛实践意义的不是很多,然而,“诗教语文”却让人眼前一亮。它源自祖国语文教育传统,被历代教育者认可、实践而且确认成效卓著的“诗教”,但不是简单地把“诗教”和“语文”做组合或叠加,而是把“诗教”的教育精髓抽取出来用以指导当下的语文教学。“诗教语文”的视野广阔,除了关注诗歌教学,还关注其他文体,还关注写字教学、课外阅读……只要是语文的就是它关注的,只要是语文的就是它要以“诗教”思想来尝试改进和完善的。经过几千年检验过的教育教学真理被重新捧起,在当下教育土壤生发新枝、结出新果,真是值得欣慰。传统和现代的美好邂逅,是多么富有诗意!“詩教语文”,是对文化自信的注解,是教育自信的宣言,是这个团队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结晶。
二、化师为伴
人是情感的动物。诗歌的情感属性决定了文本能够和读者发生交集。以诗歌为内容的教学必然把师生双方统一起来。诗歌是语言作品中的珍珠,诗教是借助诗歌开展教育教学。用诗教的理念、策略、手段来指导、开展语文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就会得到较好的沟通。此时,师生关系就发生了转变。在“诗教语文”的情境中,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经验告诉我们,伙伴教育是容易取得成效的。教师成为学伴,教学相长真正发生。以诗意相传,以感情为纽,以趣味相投,以心性相照,这种状态也就是《孔子游春》中师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状态,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三、化教为学
教学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博弈历久弥新: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抑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抑或学为主导、教为主体,甚至出现“教学双主体”的论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值得商榷。于此,“诗教语文”的旗手郭剑波反而来得果断:在教学关系上他向来强调“儿童是首席”:“‘诗教语文’是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学习之旅。‘诗教语文’课堂中坚守以儿童为本的思想,建构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的环境,让儿童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让儿童站在学习场的中央。”观察“诗教语文”的课堂教学,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生疑、自主解决、自我展示基础上的教,教师教得少、精、准,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任务、学习的期待和学习的收获,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一方面正应了陶行知的“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思想。“化教为学”——教会学生学,激发学生学,是教学活动的本质。“诗教语文”已经在此方面获得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四、化苦为乐
说句实实在在的学习体会:学习是真的辛苦啊!所以,国外兴起一种“快乐学习”的思潮深得人心。但是,这个美好的想法屡屡撞在现实的南墙上:降低学习目标、放松学习要求、无视纪律规范带来的所谓“快乐”终究与育人成才的教育目的相背。然而,“快乐学习”可以给我们教育者提供一扇打开的窗——为提高教育教学质效,我们可以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趣化课程组织形式,发掘课程内容的“乐趣”,让苦学变得不那么苦,或者那么乐。而这正是“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顺应天性的嬉游”也。王阳明先生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有这样的话:“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大概意思就是诗教可以形式多样地吟诵表演活动,陶冶儿童性情,避免逆反心理。“诗教语文”吸收诗教的“乐学”精髓,通过契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游戏活动,让诗意伴随画面形象,让诗理贴近生活面容,让诗趣在游戏中绽放,学生兴味盎然,学习之苦荡然无存。这就是“诗教语文”化苦为乐的艺术。受“诗教语文”启发,我以为:“诗人”其实就是“诗意之人”;所谓快乐学习就是“有诗意的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富有意味的“雅言赞赏”让学习充满乐趣和诗意。
五、化繁为简
头绪繁多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征。曾经流行的“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多少道出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任务繁杂的感慨。而语文教学的方法更是不胜枚举,有人计算过对于“读”这一项,就有出声读、默读;浏览、精读;大声读、轻声读;指读、扫读;吟诵、演读、背诵等十多种含义,每个含义就指向一个训练点。如果教师囿于语文教学烦琐的井中,迟早会成为失去方向的旅人。而反观“诗教”,其教学手段大体也就重视朗读和涵泳,讲求会意和感悟。“诗教语文”充分悟解“诗教”的教学精髓,在教学中删繁就简,扣住“核心素养”这个核心,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放大诗歌的母语教育作用”,在充分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开发“1 X”诗教课程,培养学生诗性思维,注意回归本真学法。我把他们的课堂模式概括为“三读模式”。三读,即为“读准、读懂、读活”。“准”“懂”“活”这三者的关系是:“准”是学生能够认准字形、读准语音,是基本要求,“懂”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体验正确到位,“活”则是语言文字在学生心田发芽生根。如果一堂语文课是三层楼房,则第一层是“读准”,第二层是“读懂”,第三层是“读活”。三层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在读中经历语言文字的浸润,与语言文字会心会意。当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读活”这个环节可以有多种内涵:读美、读新、创读、改编、表演……且看教学流程: 活动一:读准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有困难的在小组里请教同伴。
小组汇报,全班展示。
小结收获。
活动二:读懂
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某些词、句、段的意思。
笔答文后习题,独立思考,克服困难。
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协商解决。小组无法解决,提请全班解决。
汇报读懂的内容,全班展示。
小结收获。
活动三:读活
自由诵读,用自己的朗读方法方式表达课文的特定意蕴:“壮”。
班级展示,积极评点。
总结收获。
六、化成为变
毋庸讳言,我们的語文课程所学的材料都是既成的。这样就让语文课程具备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理解与记忆。这也就带来思维训练不足、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个性语言系统构建障碍三大问题。每一个有情怀的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来探索解决之路。从“诗教语文”的实际操作看,他们在进行着尝试,也有收获。比如,他们的诗歌教学有三个改变:(1)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学后交流。(2)变教师讲解为学生凭借学习资源和人际交流解决疑难。(3)变默写和翻译为品读欣赏、体味意境、讲述感受。前面的两个改变为最重要的第三个变化做基础:促进“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感知能力”“创造力”。而对于思维训练不足的问题,郭剑波团队已经有了解决之道:(1)以想象促思维生发。在实际教学中,将文中的文字描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对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促进思维生发,让学生在享受文字的意境中提高审美能力,萌发对诗意生活的追求。(2)以表达促言语生成。阅读作品后,引导学生开发潜能,进行由意到言的形式表达。(3)以迁移促精神生长。每一篇佳作都映射着作家的人格、修养、志向,学习这些作品只是第一步,还有“学以致用”一步必须走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书本到生活、由文中人及自己身,学会生活,学会应变,学会发展。对学生不太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规律的作品,他们围绕某个内容或某个主题精心设问,调动学生思维,让学习真实发生,让诗性思维充溢课堂。问在难处,读文字之意;问在深处,悟文章之旨;问在同类处,得道德之范。随着研究和探索的深入,“诗意语文”的“求变”欲望将会越来越强这是保持生命力的良方。
七、化文为质
诗教,发端于孔子,绵延数千年,以培养“文质彬彬”的贤德人才为目的。文,是表面可见的语言、行为、环境、纹饰、衣着等外在美;质,是指心灵、思想、道德等内在美。这是“诗教”的教育目的。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在于立德树人。“诗教语文”这面旗帜指向哪里呢?我赞成郭剑波的这些表达:(1)诗教,侧重于教育,是“育”和“化”的过程。(2)诗教以“诗”为教,有“教育”之意,更是“教化”之意。教化,更强调感化、浸化、染化、润化。(3)“诗教语文”注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转化到现代中国人可践行的“立德”行上,侧重于从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善”进行伦理教育,培育人独立、健全、向上、向善的人格。“诗教语文”则把“学语文”作为手段或途径,着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最终造就有家国情怀、有世界眼光、有理想抱负、有担当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就是“化文为质”,也就是“化文为人”,是“诗教语文”的旨归!
温儒敏先生这样语重心长地说:“要改变我们语文课的文学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沉闷局面,有必要从中国传统的‘诗教’中汲取智慧。”鉴于此,我以为郭剑波的团队擎起的“诗教语文”旗帜具有时代意义和示范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一、化陈出新
数十年语文教学的经历,尤其自新课程改革已来,所见到的语文旗号已经很多,但有广泛实践意义的不是很多,然而,“诗教语文”却让人眼前一亮。它源自祖国语文教育传统,被历代教育者认可、实践而且确认成效卓著的“诗教”,但不是简单地把“诗教”和“语文”做组合或叠加,而是把“诗教”的教育精髓抽取出来用以指导当下的语文教学。“诗教语文”的视野广阔,除了关注诗歌教学,还关注其他文体,还关注写字教学、课外阅读……只要是语文的就是它关注的,只要是语文的就是它要以“诗教”思想来尝试改进和完善的。经过几千年检验过的教育教学真理被重新捧起,在当下教育土壤生发新枝、结出新果,真是值得欣慰。传统和现代的美好邂逅,是多么富有诗意!“詩教语文”,是对文化自信的注解,是教育自信的宣言,是这个团队研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结晶。
二、化师为伴
人是情感的动物。诗歌的情感属性决定了文本能够和读者发生交集。以诗歌为内容的教学必然把师生双方统一起来。诗歌是语言作品中的珍珠,诗教是借助诗歌开展教育教学。用诗教的理念、策略、手段来指导、开展语文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就会得到较好的沟通。此时,师生关系就发生了转变。在“诗教语文”的情境中,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经验告诉我们,伙伴教育是容易取得成效的。教师成为学伴,教学相长真正发生。以诗意相传,以感情为纽,以趣味相投,以心性相照,这种状态也就是《孔子游春》中师生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状态,这是多么美好的场景啊!
三、化教为学
教学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博弈历久弥新: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抑或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抑或学为主导、教为主体,甚至出现“教学双主体”的论说……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似乎都有道理,又似乎都值得商榷。于此,“诗教语文”的旗手郭剑波反而来得果断:在教学关系上他向来强调“儿童是首席”:“‘诗教语文’是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学习之旅。‘诗教语文’课堂中坚守以儿童为本的思想,建构适合儿童学习心理的环境,让儿童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让儿童站在学习场的中央。”观察“诗教语文”的课堂教学,教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生疑、自主解决、自我展示基础上的教,教师教得少、精、准,这样就保证了学生学习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任务、学习的期待和学习的收获,每个学生都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这一方面正应了陶行知的“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思想。“化教为学”——教会学生学,激发学生学,是教学活动的本质。“诗教语文”已经在此方面获得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与方法。
四、化苦为乐
说句实实在在的学习体会:学习是真的辛苦啊!所以,国外兴起一种“快乐学习”的思潮深得人心。但是,这个美好的想法屡屡撞在现实的南墙上:降低学习目标、放松学习要求、无视纪律规范带来的所谓“快乐”终究与育人成才的教育目的相背。然而,“快乐学习”可以给我们教育者提供一扇打开的窗——为提高教育教学质效,我们可以发挥教师主体作用,趣化课程组织形式,发掘课程内容的“乐趣”,让苦学变得不那么苦,或者那么乐。而这正是“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顺应天性的嬉游”也。王阳明先生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中有这样的话:“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故凡诱之歌诗者,非但发其志意而已,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大概意思就是诗教可以形式多样地吟诵表演活动,陶冶儿童性情,避免逆反心理。“诗教语文”吸收诗教的“乐学”精髓,通过契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游戏活动,让诗意伴随画面形象,让诗理贴近生活面容,让诗趣在游戏中绽放,学生兴味盎然,学习之苦荡然无存。这就是“诗教语文”化苦为乐的艺术。受“诗教语文”启发,我以为:“诗人”其实就是“诗意之人”;所谓快乐学习就是“有诗意的学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富有意味的“雅言赞赏”让学习充满乐趣和诗意。
五、化繁为简
头绪繁多是语文课程的一大特征。曾经流行的“上辈子杀了人,这辈子教语文”多少道出了语文教师对语文课程任务繁杂的感慨。而语文教学的方法更是不胜枚举,有人计算过对于“读”这一项,就有出声读、默读;浏览、精读;大声读、轻声读;指读、扫读;吟诵、演读、背诵等十多种含义,每个含义就指向一个训练点。如果教师囿于语文教学烦琐的井中,迟早会成为失去方向的旅人。而反观“诗教”,其教学手段大体也就重视朗读和涵泳,讲求会意和感悟。“诗教语文”充分悟解“诗教”的教学精髓,在教学中删繁就简,扣住“核心素养”这个核心,提出“继承优秀传统,放大诗歌的母语教育作用”,在充分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开发“1 X”诗教课程,培养学生诗性思维,注意回归本真学法。我把他们的课堂模式概括为“三读模式”。三读,即为“读准、读懂、读活”。“准”“懂”“活”这三者的关系是:“准”是学生能够认准字形、读准语音,是基本要求,“懂”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理解、体验正确到位,“活”则是语言文字在学生心田发芽生根。如果一堂语文课是三层楼房,则第一层是“读准”,第二层是“读懂”,第三层是“读活”。三层步步为营,层层递进,在读中经历语言文字的浸润,与语言文字会心会意。当然,需要提醒注意的是,“读活”这个环节可以有多种内涵:读美、读新、创读、改编、表演……且看教学流程: 活动一:读准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有困难的在小组里请教同伴。
小组汇报,全班展示。
小结收获。
活动二:读懂
借助注释、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某些词、句、段的意思。
笔答文后习题,独立思考,克服困难。
在小组里提出问题,协商解决。小组无法解决,提请全班解决。
汇报读懂的内容,全班展示。
小结收获。
活动三:读活
自由诵读,用自己的朗读方法方式表达课文的特定意蕴:“壮”。
班级展示,积极评点。
总结收获。
六、化成为变
毋庸讳言,我们的語文课程所学的材料都是既成的。这样就让语文课程具备两个最显著的特征:理解与记忆。这也就带来思维训练不足、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个性语言系统构建障碍三大问题。每一个有情怀的语文教师都有责任来探索解决之路。从“诗教语文”的实际操作看,他们在进行着尝试,也有收获。比如,他们的诗歌教学有三个改变:(1)变教师讲授为学生自学后交流。(2)变教师讲解为学生凭借学习资源和人际交流解决疑难。(3)变默写和翻译为品读欣赏、体味意境、讲述感受。前面的两个改变为最重要的第三个变化做基础:促进“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整体感知能力”“创造力”。而对于思维训练不足的问题,郭剑波团队已经有了解决之道:(1)以想象促思维生发。在实际教学中,将文中的文字描述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对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促进思维生发,让学生在享受文字的意境中提高审美能力,萌发对诗意生活的追求。(2)以表达促言语生成。阅读作品后,引导学生开发潜能,进行由意到言的形式表达。(3)以迁移促精神生长。每一篇佳作都映射着作家的人格、修养、志向,学习这些作品只是第一步,还有“学以致用”一步必须走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由书本到生活、由文中人及自己身,学会生活,学会应变,学会发展。对学生不太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语言规律的作品,他们围绕某个内容或某个主题精心设问,调动学生思维,让学习真实发生,让诗性思维充溢课堂。问在难处,读文字之意;问在深处,悟文章之旨;问在同类处,得道德之范。随着研究和探索的深入,“诗意语文”的“求变”欲望将会越来越强这是保持生命力的良方。
七、化文为质
诗教,发端于孔子,绵延数千年,以培养“文质彬彬”的贤德人才为目的。文,是表面可见的语言、行为、环境、纹饰、衣着等外在美;质,是指心灵、思想、道德等内在美。这是“诗教”的教育目的。今天,我们国家的教育在于立德树人。“诗教语文”这面旗帜指向哪里呢?我赞成郭剑波的这些表达:(1)诗教,侧重于教育,是“育”和“化”的过程。(2)诗教以“诗”为教,有“教育”之意,更是“教化”之意。教化,更强调感化、浸化、染化、润化。(3)“诗教语文”注重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育人策略转化到现代中国人可践行的“立德”行上,侧重于从人内在的道德修养与外在行为的“善”进行伦理教育,培育人独立、健全、向上、向善的人格。“诗教语文”则把“学语文”作为手段或途径,着眼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人文素质、学习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最终造就有家国情怀、有世界眼光、有理想抱负、有担当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这就是“化文为质”,也就是“化文为人”,是“诗教语文”的旨归!
温儒敏先生这样语重心长地说:“要改变我们语文课的文学教育,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沉闷局面,有必要从中国传统的‘诗教’中汲取智慧。”鉴于此,我以为郭剑波的团队擎起的“诗教语文”旗帜具有时代意义和示范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