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会口号为语料的概念隐喻认知研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1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主要探讨了奥运会口号中三个核心概念的三个隐喻: 热情是火,纯洁是冰,希腊是家,“火”隐喻体现了各国以及各国人民积极向上的参与热情; “冰”隐喻反映了奥运健将纯粹无畏的运动激情; “家”隐喻表达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诚挚最热烈的欢迎盛情。本文同时也探索了这三个主要隐喻背后所体现的奥运会主办国举办奥运的愿望和意图,其生动形象的宣传效果和对提高奥运会口号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的积极作用,以奥运会主题口号为语料证明认知隐喻观的共性。
  关键词:奥运会口号; 概念隐喻; 认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历届奥运会独特举办理念的高度归纳和集中体现,是成功举行一届奥运会的重要元素。奥运会主题口号作为奥运会的一个“标签”,不仅向外界表达了主办国对待奥运的积极态度,还体现了主办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参与积极性。目前国内对奥运会口号的研究主要是从社会学角度,文化学角度,以及符号学角度等三个方面入手,而从认知的角度对历届奥运会口号中概念隐喻进行分析的文章少之又少。然而,从收集到的历届奥运会口号的语料来看,奥运会口号中包含了大量的以“火”“冰”“家”为源域的结构隐喻,其中隐喻的运用,不仅赋予奥运会口号生动形象的宣传效果,还更易于大众心理的接受。因此,本文将以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历届奥运会口号中有关“火”“冰”“家”的概念隐喻作出认知分析,尝试拓宽奥运会主题口号的研究范围,提升奥运会口号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探索认知隐喻理论研究的多样性,推动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和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
  2.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
  莱考夫和约翰逊在1980年出版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认为,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还出现在思想与行动中,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人类用以思考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是隐喻的。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不熟悉又难以理解的目标域,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的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从而激活大脑中理解该句所需要的认知图式。两域映射及被激活认知图式对理解隐喻起着关键作用。他们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隐喻,方位隐喻以及本体隐喻。
  所谓结构隐喻,就是用一种概念来构建另一种概念,而且这两种概念来自不同的认知域,通过“结构映射”而成,但它们的结构依然具有原来的规则。与结构隐喻的不同,方位隐喻是以人类自身的空间方位感应为基础,来构建隐喻的相关概念,例如:上—下,内—外,深—浅,前—后等等。本体隐喻又称实体隐喻,它是指将抽象和模糊的思想、情感、事件、状态、心理活动等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有形的实体,甚至是人体本身。本体隐喻在奥运会主题口号研究中应用广泛。例如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点燃你的激情”,“激情”是一种很强烈的情感,它看不见、摸不着,在这个例子中无形的“激情”作有形的动作“点燃”的宾语,使之变为实体的存在。概念隐喻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等特点,它不仅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我们形成概念、进行推理的基础。
  3.奥运会口号中的隐喻表达形式分类
  本体隐喻在奥运会主题口号中应用广泛。在奥运会主题口号中恰当地使用本体隐喻,不仅能使语言表达方式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而且也使一些固有的词语搭配获得新的生命力。从所收集到的奥运会主题口号实例来看,奥运会主题口号中的本体隐喻主要包括“火” “冰”这两个自然物隐喻和“家”这个容器隐喻。
  3.1“火”隐喻与积极向上的参与热情
  火熊熊燃烧,是光和热的来源;当描述对象为人时,火的属性特征则会投射到人的情感之中。由于我们人类产生的情感包含了温度体验等信息,因此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借助温度体验来了解自我的内心状态。与此同时,经历情感变化后,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也会经历一系列温度变化,所以在描述人类思想、情感等抽象概念时,表达方式也毫无例外地会与“火”发生联系。在奥运会口号中,“火”常常被用来隐喻强烈的情感,如: 热情、激情。
  [1] 2020年日本东京奥运会: 激情聚会 United by emotion
  [2] 2016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点燃你的激情Live your passion
  [3] 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 用灼热的心 With glowing hearts
  [4] 2006年都灵冬奥会:永远燃烧的火焰 An ever burning flame
  [5]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点燃心中之火 Light the fire within
  上述所举出的奥运会口号的源域是“火”,目标域则是热情,激情,它们都是将“火”这种我们熟知的自然物投射到运动健将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热情和激情上。激情这种情感的表现特征是强度大,但持续时间较短,它常常发生在强烈刺激或者无法预料的变化之后,具有轰轰烈烈、难以压制等特点。如例[2] 2016年巴西里約热内卢奥运会主题口号“点燃你的激情”指的是“激情之火”能使奥运健儿在该届奥运会中发挥出自身所潜在的巨大能量,这股能量一旦被释放出来,就能像熊熊烈火一样燃烧,在运动场上展示他们的个人风采。这类隐喻的映射图为:
  3.2“冰”隐喻与纯粹无畏的运动激情
  “冰”是全球气候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水循环方面。它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常规的话语中,冰常常作为沟通具体生活和抽象现实的主要话题而出现。而且,“冰”是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晶体,其特征是透明且无杂质。我们对冰的视觉感知给我们留下了纯净的印象。在奥运会口号中,“冰”常常被用来隐喻纯粹、纯洁等积极正面的情感。如:   [6] 2014年索契奥运会:激情冰火属于你Hot ,Cool ,Yours
  [7] 2022年北京冬奧会: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 Pure ice, passionate date
  冰雪是纯洁的象征,冰雪运动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运动,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题口号中,纯洁是目标域,冰是源域。所以,从该主题口号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主办方举办该届冬奥会目的是为了能够打造纯洁的体育运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推动冬季运动的蓬勃发展,激发各国运动员纯粹无畏的运动激情。以例[2]为例,这类隐喻的映射图为:
  3.3“家”隐喻与亲切诚挚的欢迎盛情
  容器隐喻是典型的实体隐喻,这一隐喻的物质基础非常明显,如人体、房子、丛林、田野、地区,甚至是一些无形的抽象的事件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容器。如2004年希腊雅典奥运会的口号是: Welcome home欢迎回家,创作者把作为奥运匹克运动发祥地的希腊比喻成“家”,把全球奥林匹克成员比作“家”这个容器里的“家庭成员”。一方面,该口号表达了希腊作为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对奥运会重归故里的喜悦和自豪之情,另一方面,它还饱含了雅典奥运会对全球奥林匹克大家庭所有成员最真诚热烈的欢迎盛情。在这一口号的感召之下,观众亲眼目睹了希腊人如数家珍似的将希腊文化、奥林匹克运动历史在开闭幕式上进行展示呈现,希腊之于人类的伟大贡献深入人心;同时它也提高了主办国的文化声誉和国际地位。希腊雅典奥运会口号“Welcome home”隐喻的映射图为:
  4.总结
  通过对奥运会主题口号中隐喻的梳理和整合,我们发现了三个重要隐喻: “热情的火隐喻”、“纯洁的冰隐喻”、“希腊的家隐喻”,这三个隐喻的源域都来自于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对基本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目标域之间有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起着很好的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的映射作用,这种生动的认知图示的映射又揭示了每一个目标域的不同内涵,这不仅赋予奥运会主题口号生动形象的宣传效果,还提高了奥运会口号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这就从奥运会主题口号语料的角度说明了认知隐喻观的共性。的确,隐喻不只是一种语言形式,它更是人类的一种普遍认知方式,是人们行动、思维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方式。
  参考文献
  Lakoff, G. & M. Johnson.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1987. Women, Fires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查建芳、孙小龙,2013,论奥运会口号变迁的人文意蕴:从洛杉矶到索契[J].体育与科学,(1):71-74.
  刘思危、白解红、戴明忠,英汉语中“火”的意义对比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115-118.
  束定芳,2000,《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吴相松、王志纯,2012,从北京奥运会看中西文化的不同[J].语文建设,(10): 68-71.
其他文献
摘要:《日语视听说》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普遍使用电子辞典作为学习日语的辅助工具查询以汉语释义为主的日语词汇,同时也用于日语拓展性学习和复习巩固。通过研究学生使用电子辞典的学习行为特征可以为教师思考如何改善《日语视听说》教学提供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日语视听说》;电子辞典 ;评价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子辞典在《日语视听说》
期刊
摘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古人云“授人之鱼,不如教人以渔。”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并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的现象严重制约着初中历史教学改革,束缚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真正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并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就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潜能
期刊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化快速发展与普及,对人们信息素质要求不断提高。Scratch编程作为计算机语言,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相关技能,也能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在山区由于经济落后、网络连接不畅、信息化普及效率不高,使得山区Scratch编程教学开展效率无法达到预期要求,致使山区Scratch编程教育效率低下。针对这一问题要高度重视山区加强Scratch编程教学研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山
期刊
摘要:我们都知道:语文学科的总复习要打破章节之间的界限,理清章节间的内在联系,把所教的知识串”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总复习重点是要查漏补缺,从而达到加深理解,系统吸收、灵活运用的目的。复习的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复习方法是否恰当、科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否得以充分调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复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鉴于此,在语文总复习课里,我注意做好以下
期刊
摘要:PBL教学法的思路主要表现为教师课前提出问题——学生查找资料——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师能够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充分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展开探究活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广泛运用PBL教学法,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P
期刊
摘要: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而他们的教育问题深受党和国家的关切。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帮扶案例,来总结一些留守儿童帮扶的方法和措施,期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些许借鉴。  关键词:留守儿童;帮扶;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李明(化名),男,15岁,我校七年级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北京务工,现在的监护人是外公,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沉浸性、想象性以及交互性等独特的优势迅速发展,并在各个行业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然与教育的结合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虚拟资源被应用到课堂环境中。但是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教育的结合还不是很完善。为更深入了解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以初中地理课为案例,分析虚拟现实技术在开展课堂教学中的优点、缺点,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
期刊
摘要:语文要素是贯穿教材的一个主线和明线。那么什么是语文要素呢?怎么去认识和理解它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究。首先整体把握,针对低中高段年级语文要素的梯度编排;其次厘清各单元要素层级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去实施具体要求;最后紧扣课后习题,展开教学活动、落实教学目标。本文结合低中段的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在中低段教学中,对语文要素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整体把握;课后
期刊
摘要: 在当前中国油画市场的发展中,充斥着很多的炒作与投机,这对艺术创作者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创作者要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并在创作上加以创新,而在追求绘画创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从构图,色调,材料等各个方面来寻求创新。而且,油画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因为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逐步朝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同时发展过程中也逐步转变传统模式的色彩运用以及结构方式,同时也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光影范围,充分融合丰富多元的绘画特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与“形”之间密不可分,它们相互转化,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可使计算中的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把握算法;可将复杂问题简朴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适时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去挖掘并适时地加以渗透呢?以下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