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y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文化特征,是数学学科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本质区别。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发展学生思维落实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有效落实引导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是当前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下面笔者以实验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一课为例,谈一些思考。
  一、提供有效探究资源,让学生有“趣”地思维
  能否引发学生思维的兴趣是判断学习资源是否有效的前提。教师要选择具有现实性、趣味性的学习素材作为教学资源,创设富有思维启迪性、活动探究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欲望和热情,引发学生数学思维的兴趣。
  《位置与方向》一课,教师在课始播放了一段真实的军事演习视频,这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紧接着又播放了一段卡通军事场面:阵地上的一门大炮连发数炮,都没有命中目标A。
  师:这门大炮为什么连发几炮都无法命中目标A?
  学生经过交流后,得出:因为没有目标A具体、准确的“位置与方向”。
  师:要准确击中目标,该怎样清楚又快速地描述出目标的位置呢?如果你是侦察员,要怎么把这个位置准确地汇报给阵地指挥员呢?(出示右图)
  以上教学片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提供的探究资源既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又具备数学价值。学生在有趣的学习情境中展开数学思维,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与乐趣,有趣、有用的情境成为学生高效学习与思维的重要载体。
  二、引导有效思考方向,让学生有“度”地思维
  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思维兴趣后,让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才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关键。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往往只能停留在问题的某一层面,无法展开,更无法深入,而此时的学生正处在“愤”“悱”的状态。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最需要的地方施展巧力,有效引导,层层推进,将对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位置与方向》教学中,当“侦察员”告诉了“指挥员”“目标A在东北方向”,而大炮仍不能击中目标A时,学生产生了疑惑。此时教师及时跟进:“大炮还击不中目标,说明除了要知道方向外,还必须明确什么?指挥员还应该知道哪些准确的信息?”在教师新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再次对方位图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思考,明白了要准确描述目标A,必须考虑“观测点、方向、距离”三大要素,学生思考问题全面了,描述目标自然从模糊变清晰。学生由浅及深的思维痕迹可以从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见得:
  目标A在东北方向——目标A在阵地的东北方向——目标A在阵地的东偏北20度方向(或北偏东70度方向)——目标A在阵地的东偏北20度方向,距离1500米。
  三、搭建有效应用平台,让学生有“质”地思维
  建构一个完善、清晰的数学模型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还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解释与应用”,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学会更有质量地思维。
  1.相似问题——强化思维
  在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初始阶段,习得的新的思维方式尚不稳定,需进行必要的巩固、强化。教师应尽可能提供相似的数学问题,强化新形成的思维模式。例如,上述案例在应用的第一环节设计了类似“目标A”的“目标B和目标C”,让学生用准确描述“目标A”的方法来描述“目标B”和“目标C”,在熟悉的情境中巩固新获得的思维方式。
  2.变式问题——活化思维
  学生获得较稳定的新思维方式后,为防止思维的僵化,教师还应该改变问题的情境和呈现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新获得的思维方式去解决变换形式后的新问题,促进学生拓展思维、活化思维。
  在《位置与方向》教学的后续应用阶段,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老师家附近建筑位置图,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生1:少年宫在老师家的什么位置?
  生2:邮局在老师家的什么位置?
  生3:老师家在书店的什么位置?
  新的问题情境已不再是标准的方位图,而是一张现实生活中的建筑位置平面图,学生不能再简单地模仿描述“目标A”,就能获得问题的解决,而要从本质上把握位置与方向的内涵,从而使新获得的思维方式得到活化。
  3.创新问题——深化思维
  具有逆向思维、批判思维、灵活思维能力是学生具有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表现。教学中,适当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数学模型上进行逻辑推理,深化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位置与方向》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要从A城往B城旅游(出示标有A、B两城的地图),大家能说说A城在B城的什么方向上吗?”“老师要从B城返回A城,B城又在A城的什么方向呢?是一样的吗?该怎么表示呢?”教师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批判思维的训练活动,又使学生经历了一次思维深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数学教学富有情趣意境。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慎重选择,合理使用;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教学重点;不能把愉悦学生当作使用多媒体的目的;不能忽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教学,为数学教学增添姿彩,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 多媒体 问题  多媒
期刊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科学探究既是小学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
期刊
高考作文已占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有“深刻、丰富、 有文采、有创新”四项发展等级。深刻方面因受阅历和视野的局限学生无法有更好的表现,而自身的艺术修养不够也使学生在丰富和创新两方面难有突破,唯有让文章的语言出新,是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模仿、练习做得到的。  陌生化手法,就是将毫无新意、引不起人们注意的平常表达用一种与众不同的陌生的表现语言表达出来,延长了读者感知时间,但却使人们产生第一次看到这一事物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日益成熟,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电教设备纷纷走进课堂并日渐显出它们的重要性。作为电教媒体的新宠儿——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便脱颖而出。现就多媒体辅助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的探究与思考。  一、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误区  多媒体辅助教学无可厚非能成为教师的好帮手,但由于它出现的时日尚短而且并未普遍通用,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误区。  1.公开课一定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中学数学课程,在设计与教学实施中应重视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师要致力于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积极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文就多媒体在中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传统的数学作为一种形式体系,强调推广、证明、抽象等一系列演绎推理方式。随着计算机提供新的符号计
期刊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手段,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发挥计算机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让信息技术为高中美术教学插上飞翔的翅膀。  关键词:高中美术 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其在教学学科中的应用与推广。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交叉
期刊
摘 要:体育教学要选择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以情激趣,才能促使学生乐于体育、愿于体育、爱于体育。轻松愉快的情境营造源于教师情感因素的发挥,本文作者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角度谈及教师情感因素发挥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情感因素 体育课堂 影响  小学体育课堂数学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关注学生的
期刊
在《尚书·尧典》中,用“诗言志,歌永言”来定义诗歌。现代诗歌,也就是“五四”前后产生的,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尽管在形式、语言等方面与古诗词有所不同,但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的,其言事抒情的本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初中新诗教学,可以借鉴古诗词教学的一些方法。  一、浅吟低唱,体会情感  古人在诗词的学习中,特别讲究诵读,教导学生学习诗词时,要“书读百遍”,以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教学带来了无穷的魅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我经常运用Authorware、Flash、PowerPoint等多媒体制作软件等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自制的课件进行教学,那生动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效果,为学生创造出一种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一、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建立数的概念  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是具体——表象——概念,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
期刊
摘 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后进生却越来越多,是什么阻碍他们前进的步伐?本文就从主观和客观上分析导致学生后进的原因,并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入手提出三大对策,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差生转化 成因分析 对策研究 合理引导  在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后,所有的小学毕业生都无条件地升入初中学习。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