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贴近、两联系,巧识生字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让孩子准确、巧妙地识记生字呢?我认为要做到“两贴近,两联系”,即:要贴近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贴近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要联系儿童生活实际,要联系儿童思维发展实际。
  一、识字教学要贴近儿童注意力发展的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8~12岁儿童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教学生字就应该注意形式的多样化,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在教学《在家里》《操场上》(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后,一教师发现孩子们分辨不清“打、拔、报、拍”这四个生字的字音,便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出示“打、拔、报、拍”四个生字)刚才“开火车”的时候,老师发现同学们很容易把这四个字宝宝的名字叫错,一点也不奇怪,因为他们长得有点像。谁来说说,它们哪儿长得像呀?
  生:它们都有一个提手旁。
  师:提手旁的字一般都和我们的手有关,很多时候都表示手的动作。看到这些提手旁的字,老师想起了一个故事,想听吗?有一天呀,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来到一户人家的院子外面玩,他看到院子里有一颗橘子树,树上挂满了圆圆的、大大的橘子。小男孩很想去偷摘几个橘子来吃,于是,他悄悄地来到院子门口,咦,运气真好,院子里一个人也没有!他很快地溜了进去,正想伸手去摘橘子的时候,一位老奶奶拄着一根拐杖(边说边板书“丁”,故意写得有点弯,像拐杖的样子)走过来了,老奶奶看到这个小男孩,举起手中的拐杖(师边说边在“丁”旁边加上提手旁“扌”)大声说:“谁敢偷我的橘子,我就打他,打,打,打!”小男孩看到老奶奶手中的拐杖,吓得赶紧溜走了。
  师:(出示字卡“打”)老奶奶手举拐杖,就是什么字?
  师:其实,老奶奶是不会打这位小男孩的,因为她是一位慈祥而善良的老奶奶,她只是手举拐杖吓吓小男孩的。谁知道这个“打”字还会和谁交朋友?(“打球”“打水”“打架”“打包”“打电话”……)
  师:真厉害!一下子就帮“打”字找了这么多朋友。同学们还记得幼儿园里老师教我们唱的《拔萝卜》这首儿歌吗?(生不约而同地唱了起来)
  师:这个萝卜好大呀!你看,这么多朋友都伸出手(板书提手旁“扌”)拔呀拔,个个都拔出汗来了(板书“犮”,故意把右上角的点写大,写得像汗滴)。
  生:(会意地笑)好大的汗哪!
  师:不但拔萝卜会出汗,拔河也会出汗,这两个“拔”是同一个字。
  师:小朋友家订有报纸吗?(生回答略)
  师:真厉害,这些报纸的名字你都能记住!是呀,很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很爱学习,天天读书看报,我们能从书上、报纸上学到很多知识呢!你们仔细观察过没有,你们家的报纸看过以后怎么保管呀?
  生■:叠起来放在一起。
  生■:我爸爸买了一个报夹,把全部报纸夹起来,挂在墙上。
  师:真巧,老师家跟你们家一样。我爸爸也买了一个报夹,他天天都要看报,看完就用双手把报纸一张一张整整齐齐地夹到报夹里去,你们看,他就是这样做的:用手(边说边板书提手旁“扌”),把夹子(板书右上部分的“卩”)夹上去,夹得又快又整齐(板书右下部分的“又”)。“报纸”的“报”会认了吗?
  师:(手在讲台上摸得满手都是粉笔灰,举起给学生看)孩子们,你们看老师的手,脏不脏呀?
  生:真脏。
  师:老师让它变干净。(大幅度地拍拍双手)你们看,干净了吧?老师刚才用了一个动作让手变白的,谁来说是什么动作?
  生:老师刚才拍了拍手。
  师:对,我拍拍手能让我沾满粉笔灰的手变白。(边说边板写提手旁和白)
  生:我知道了,提手旁加白就是“拍”,“拍手”的“拍”。
  师:真聪明,说得好极了!
  这位老师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生字“打”,同时加以比较特别的板书,让孩子把“打”的音和形相互联系上,达到既读准字音又记住字形的效果。为了避免学生觉得枯燥,出现注意力转移现象,在引导学生区别“拔、报、拍”这三个字,分别采用儿歌引入、聊天引入、动作引入等不同形式,收到了预期效果。
  二、识字教学要贴近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
  儿童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根据儿童这一特点,教学“跑、跳”这两个生字时,教师可重点引导孩子观察这两个字的相同部分(足字旁),然后引导他们看老师的简笔画:一圈一圈的跑道,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让他们在观察中得出结论:足字旁的字一般和脚有关,常常表示脚的动作。这样教学,孩子脑中不仅对带足字旁的所有的字建立了初步的联系,而且教给了他们通过找汉字的规律识字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只要孩子们遇上了带足字旁的字,他们自然就会想到这个字与脚有关。
  三、识字教学要联系儿童生活的实际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周围的环境对他想象力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孩子的全部印象和感受都与现实联系着,都是来源于生活。如教学“说”时,有个孩子说出,“说”字的右边有个“口”,还有个“儿”字时,教师可借助生字卡,边指点边说,是呀,孩儿们,你们是最聪明的,你们的耳朵都竖起来听老师讲课呢!你们看,这右上的两点多像你们竖起的耳朵呀,中间的口是老师的,老师的话要让大家听到,所以老师站在中间说话。说话和嘴巴有关,所以带个言字旁。教师这样一说,孩子们都会心地笑了。在笑声中,自然记下了这个生字。
  四、识字教学要联系儿童思维发展的实际
  8~12岁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这一特征,在识字中插入孩子所熟悉的儿歌、顺口溜,或者让孩子动作演示等。如:教学“肚”时,让他们摸摸肚子;教学“流”时,让他们想象流口水,把三点水和右边的点都看着是流下来的口水。有这样的想象,谁还会担心孩子记不住这个字?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岩前中心学校)
其他文献
人教版第一学段的四册教材没有安排词语表,而是把词语分散在课文后面,或者安排在语文园地“日积月累”板块之中。分散在课文后面的词语,一般来说,老师都比较重视,在随文教学时能花时间、花力气,让学生理解、运用、积累,教学设计精到,教学效果好。但对于“日积月累”板块中的词语,很多老师大多采取一读而过的方式教学,随意性大,实效性小。那么,“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到底该怎样进行有效教学呢?  一、明目标——从模糊到
硝矾洗剂是笔者在临床经过多年的实践,从上百种熏洗方药中筛选出最佳的三味中药组成的,不用火煎,直接用开水冲化,即可熏洗治疗肛门病,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众所周知,在教学小数除法时,让学生掌握商与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可以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数感的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从一道练习题切入,引导学生经历了一场精彩的数学发现过程。至今难忘的是课堂上一位学生的特殊表现。  教师先从一道判断题引入:16?郾8÷0?郾41>16?郾8( )。  学生独立解题。  师:遇到这样的题,你认为最基本的解题方法是什么?  生:列竖式。  生:亲自算一算。  
课前谈话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直接影响到一堂课教学的质量。有两位教师的课前谈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一位是许嫣娜老师(执教《乌鸦喝水》),另一位是张学伟老师(执教《天游峰的扫路人》)。  许老师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让小朋友认读。大多数孩子不认识“嫣”,有一个孩子读对了,许老师表扬她:“你就是那姹紫嫣红中最美的一朵,我们握握手吧。”然后让孩子们猜猜:“我的爸妈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孩子们
<正>从我国金融系统来看,在这一轮被称为百年一遇的金融冲击波到来之前,我国金融系统完成了最主要的几家原国有金融机构、国有独资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它大大提升了这些主力金
【正】 我要谈的这个题目,是广播剧艺术个性研究中的一个问题,并不是对广播剧艺术个性的全面思考。全面思考,就决不仅仅限于这一个角度了。广播剧的艺术个性,是在历史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