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章回体小说对格非产生了一定影响。其最新力作《望春风》不仅是受到章回体小说结构上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受到这种“真妄观”影响的。从父母形象为例分析“真妄观”在《望春风》中的体现。
【关键词】《红楼梦》“真妄观”格非《望春风》在《红楼梦》中,从贾宝玉的角度来说,林黛玉死时他正在迎娶薛宝钗,那么林妹妹香消玉殒一瞬的心态他便是永不得知了。而在前文中,林黛玉一直是最与他知心相交的人,贾宝玉对林黛玉认知的难道不是一种由“实”而“妄”嘛?再说贾宝玉自己,本是一至情至性的小霸王,最后却随那道士和尚渡河而去了,去往哪里?《红楼梦》却再也没有交代了,这也是一种由“实”而“妄”了。而在《望春风》中,也有相似的剧情设置。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看,母亲对我来说,是由“妄”而“实”,而父亲则是由“实”而“妄”。
《望春风》所描绘的父子情本来就很动人,但父亲却在第一章結尾就自尽了,而且是在他留下了大量“谜团”之后竟然就死了。他为什么要出门那一趟,然后告诉我,我们以后日子就好啦;有大婶来找父亲,还留下来三句话;《望春风》里大量的梦都是有隐喻的,而我梦到了徐新民。这些虽然后文都有交代,但是父亲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大量谜团。父亲的形象从如此真实走入一个虚幻。
对于母亲的形象,则由一开始的众说纷纭到最后交代清楚。第一章里关于母亲,我问了龙英,问了老福奶奶,婶子,梅芳,每个人都给我不同的解释,甚至唐文宽还总爱耍我,害我跟着老乞丐走了一路,被村民笑话,而关于母亲的形象,也几度变更。但最后我看了母亲整整十四厚本的日记,使母亲的形象完完全全地落实在读者面前,使本来虚幻的母亲真切而深刻的落在“我”的面前。
同时,从人物设置上看,我觉得父亲和母亲的形象恰好就是一“真”一“妄”。格非在《雪隐鹭鸶》中谈到,无论《金瓶梅》还是《红楼梦》,都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上呈现其关于“真”的理念的。首先是在佛道的“真妄”概念上,要求人能够看透尘世生活的幻想,回复无善无恶、无欲无求的澄明与安宁,从而完成对欲望和俗世的超越;其次则是在世俗人情社会的评价方面,让“真伪观”渗入传统的善恶观,并在暗中改变传统道德的定见和教条,重估价值,为精神和道德生活开辟新路。
表面上看,我的父亲是个算命先生,整天折腾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在城里干的好好的突然回村,继承遗产被打成了地主,村里人甚至叫他赵呆子。从我这样纯然客观的描述去看,父亲好像是个非常无能、没用的人。但实际是,当读者跟随着主人公的视野去看,便会知道父亲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身上隐藏了许多的秘密。父亲“算命”很厉害,看人很准,这些都彰显出父亲对俗世人清的清醒认识。而他在看的如此透彻的情况下,却又不沉醉其中,而达到了一种“超越”的状态。
随着后文不断的揭秘,我们也知道,父亲回村是因为他在革命时放弃了一箱金子,远离了斗争圈子,而选择回归乡野。父亲抱有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避世”的状态。而母亲被亲生母亲送养去富人家里,但是她出逃了两次;在开会的时候就有意见就敢大胆提出,敢去做妇女主任;她嫁给首长后,一看出事,就写检举信把父亲的秘密和盘托出。但母亲的生活很好吗?倘若她能像父亲一样放下这些,母亲应该会幸福很多,但她放不下。而宿命论和虚无主义,何尝不是一种“空幻”呢?
在格非提到的“在世俗人情社会的评价方面”,《红楼梦》是有对“真”的追求的。《红楼梦》对林黛玉的真性情是褒奖的,但林妹妹依然在宝玉成亲的夜里孤独死;而对贾政这个理想清官形象,却被写的呆板迂腐,作者没有把他树立成一个反面形象,但毫无疑问作者对这样的形象是持负面态度的。而在《望春风》中,由于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而父母又恰好是对“我”来说最亲切的人,或许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我认为《望春风》里依然隐含了对“本真”的审美追求。
一开始,村子里的人都喊我父亲为赵呆子,因为父亲放弃了城里的生活回到乡下,继承了家产被打成富农,这看似愚蠢的行为背后实际上隐藏了父亲的考量和计算。因此,这种旁人对父亲的“看不穿”实际上就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评价——作者对父亲这种人是抱有赞誉。而既然有对“真”的追求,就对“伪”的批判。
母亲在日记里写“自己的生活是在白天与夜晚一刻不停地撕裂与搏斗中,她整个的后半生都不得安宁。表面上看,母亲人生的转折点是从举报了父亲而开始的,但如果她不举报父亲,她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心里那道坎的。而这种困境的设置,是否隐含了作者对“非真”的批判呢?
可以说,《望春风》是一部乡村生活版的《红楼梦》,整部《望春风》由表及里体现出《红楼梦》的气质,虽然《望春风》中设置谜团的技巧显然还没有《红楼梦》那么高明,但依然可以说,在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笔法向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这一转化的进程里,格非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尝试。
【关键词】《红楼梦》“真妄观”格非《望春风》在《红楼梦》中,从贾宝玉的角度来说,林黛玉死时他正在迎娶薛宝钗,那么林妹妹香消玉殒一瞬的心态他便是永不得知了。而在前文中,林黛玉一直是最与他知心相交的人,贾宝玉对林黛玉认知的难道不是一种由“实”而“妄”嘛?再说贾宝玉自己,本是一至情至性的小霸王,最后却随那道士和尚渡河而去了,去往哪里?《红楼梦》却再也没有交代了,这也是一种由“实”而“妄”了。而在《望春风》中,也有相似的剧情设置。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看,母亲对我来说,是由“妄”而“实”,而父亲则是由“实”而“妄”。
《望春风》所描绘的父子情本来就很动人,但父亲却在第一章結尾就自尽了,而且是在他留下了大量“谜团”之后竟然就死了。他为什么要出门那一趟,然后告诉我,我们以后日子就好啦;有大婶来找父亲,还留下来三句话;《望春风》里大量的梦都是有隐喻的,而我梦到了徐新民。这些虽然后文都有交代,但是父亲的人生依然充满了大量谜团。父亲的形象从如此真实走入一个虚幻。
对于母亲的形象,则由一开始的众说纷纭到最后交代清楚。第一章里关于母亲,我问了龙英,问了老福奶奶,婶子,梅芳,每个人都给我不同的解释,甚至唐文宽还总爱耍我,害我跟着老乞丐走了一路,被村民笑话,而关于母亲的形象,也几度变更。但最后我看了母亲整整十四厚本的日记,使母亲的形象完完全全地落实在读者面前,使本来虚幻的母亲真切而深刻的落在“我”的面前。
同时,从人物设置上看,我觉得父亲和母亲的形象恰好就是一“真”一“妄”。格非在《雪隐鹭鸶》中谈到,无论《金瓶梅》还是《红楼梦》,都是在两个不同层面上呈现其关于“真”的理念的。首先是在佛道的“真妄”概念上,要求人能够看透尘世生活的幻想,回复无善无恶、无欲无求的澄明与安宁,从而完成对欲望和俗世的超越;其次则是在世俗人情社会的评价方面,让“真伪观”渗入传统的善恶观,并在暗中改变传统道德的定见和教条,重估价值,为精神和道德生活开辟新路。
表面上看,我的父亲是个算命先生,整天折腾一些神神鬼鬼的事情,在城里干的好好的突然回村,继承遗产被打成了地主,村里人甚至叫他赵呆子。从我这样纯然客观的描述去看,父亲好像是个非常无能、没用的人。但实际是,当读者跟随着主人公的视野去看,便会知道父亲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他身上隐藏了许多的秘密。父亲“算命”很厉害,看人很准,这些都彰显出父亲对俗世人清的清醒认识。而他在看的如此透彻的情况下,却又不沉醉其中,而达到了一种“超越”的状态。
随着后文不断的揭秘,我们也知道,父亲回村是因为他在革命时放弃了一箱金子,远离了斗争圈子,而选择回归乡野。父亲抱有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是一种“避世”的状态。而母亲被亲生母亲送养去富人家里,但是她出逃了两次;在开会的时候就有意见就敢大胆提出,敢去做妇女主任;她嫁给首长后,一看出事,就写检举信把父亲的秘密和盘托出。但母亲的生活很好吗?倘若她能像父亲一样放下这些,母亲应该会幸福很多,但她放不下。而宿命论和虚无主义,何尝不是一种“空幻”呢?
在格非提到的“在世俗人情社会的评价方面”,《红楼梦》是有对“真”的追求的。《红楼梦》对林黛玉的真性情是褒奖的,但林妹妹依然在宝玉成亲的夜里孤独死;而对贾政这个理想清官形象,却被写的呆板迂腐,作者没有把他树立成一个反面形象,但毫无疑问作者对这样的形象是持负面态度的。而在《望春风》中,由于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视角,而父母又恰好是对“我”来说最亲切的人,或许表现的并不明显,但我认为《望春风》里依然隐含了对“本真”的审美追求。
一开始,村子里的人都喊我父亲为赵呆子,因为父亲放弃了城里的生活回到乡下,继承了家产被打成富农,这看似愚蠢的行为背后实际上隐藏了父亲的考量和计算。因此,这种旁人对父亲的“看不穿”实际上就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评价——作者对父亲这种人是抱有赞誉。而既然有对“真”的追求,就对“伪”的批判。
母亲在日记里写“自己的生活是在白天与夜晚一刻不停地撕裂与搏斗中,她整个的后半生都不得安宁。表面上看,母亲人生的转折点是从举报了父亲而开始的,但如果她不举报父亲,她是无论如何都过不去心里那道坎的。而这种困境的设置,是否隐含了作者对“非真”的批判呢?
可以说,《望春风》是一部乡村生活版的《红楼梦》,整部《望春风》由表及里体现出《红楼梦》的气质,虽然《望春风》中设置谜团的技巧显然还没有《红楼梦》那么高明,但依然可以说,在将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的笔法向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学这一转化的进程里,格非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