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T行业飞速发展,IT人才需求旺盛,IT考证也随之疯狂。随意翻开报纸、点击网站,“IT认证胜过本科文凭”、“成为XX认证工程师,成就IT白领”的培训广告就会铺天盖地袭来。
李立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他已经通过了国家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现在李立除了学习专业课,课余时间差不多都花在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CCIE)和JAVA语言认证考试培训上。一年后,李立将面临着就业,而这些耗费他大量心血的证书,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会价值几何?考证,究竟能否为就业增加砝码?
考证,有诱惑的局
李鑫(广州)/文
一张文凭决定一生命运的时代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市场化给予了毕业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但随着大学的扩招与社会人才需求矛盾的增大,就业危机开始显现。而正是在这样的风潮中,作为危机的主体,众多学生已完全失去了自己早已既定的方向,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像无头苍蝇,大学生考证一族的流行就是一个侧面印证。这不仅仅是一个信号。
“现在就业竞争很激烈啊,多一个证书可能就意味着多一个就业的机会。”一位正在进行某IT认证培训的同学道出了绝大部分考证一族的心声。那么这种目标性非常明确地拿到一张认证证书后到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证书本身含金量越来越低了。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获得认证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第二是拥有能力高于证书思想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了。而作为在校的学生往往并不能时时地知道市场的变化,还一味地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某一个证书身上,在最后却又根本实现不了证书带来的价值,证书无疑就变成了一个陷阱,变成了一个局。
现在几乎所有的证书都是通过考试来取得的,而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考试。记得笔者在大学的时候也报了一个网络支持工程师认证的培训班,当时的想法也是为了能给就业带来一些帮助,去了培训班之后发现,只要是参加培训的学生,不管你有多笨,不管你有没有学习能力,只要想要证书,每个人都能过关。那时看到其他一同培训的同学拿到证书无比高兴,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样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证书对我而言真的有用吗?证书都是统一的,如果是这样,我与别人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呢?结果一样的情况下,只好选择过程,每一个人追求知识或证书的过程可能不一样,而这可能会成为我的优势。当时的想法在后来求职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在面试中,很多时候问到了我简历上其它的爱好特长,反而没有在意我获取的这个证书。直到工作后与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交流时才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在意证书,他说那仅仅是一张纸而已,有这张纸并不代表具备这上面的所有能力,所以能力应该是考查的重点。而仅仅靠一张证书就录取决定的企业也不是没有,但很大程度上是表明这个企业人力资源经验的不足,那么这样的企业即使进去了也可能面临很多的问题。
证书是无法包装一个人的,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而真正能够包装一个人的是他的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而特别是作为大学生,其实大可不必将就业的希望压到一张证书上,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以增加知识阅历为主,多培养自身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不论对自身就业还是整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而在接受人力资源经理面试的时候,讲几个你积累知识经验过程中的小故事应该比几张证书的价值要高很多。因为你让对方知道了你获得某个技能的过程,以及利用这个技能去实践的经验,而证书往往还达不到这种效果。
市场上IT证书报考者最多的是学生,这也许就是大学生活中的众多局中的一个。大学生的任务不仅要学好应掌握的知识,还要突破各种各样有诱惑的局,而要想突破证书这个局,学生能否理性地看待证书是关键。依笔者的经验,如果非要想考一个证书,那么首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证书背后所需的知识结构是否对你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有所帮助,不仅仅是找工作这个环节。第二个问题是到底什么能成为你的绝对竞争力,是证书本身还是知识本身。如果是知识本身则可以努力学习参加培训等,就没有必要再花钱去考取证书。
归根结底,能力高于证书本身。当然,并不是说证书不好,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前证书的所能客观反映人能力的功能已经逐渐消失了,这就导致了上面矛盾的产生。本来起到一个对能力达到一个水平认证的证书现在已经远离了它的初衷,导致整个市场的失衡。那么什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呢,只有一点,掌握真正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在大学生活中一个很具诱惑力的局。■
证书乐了谁?
吴曜圻(成都)/文
报刊上铺天盖地的考证广告让人心动:入学即获就业机会,无需专业基础和学历要求;强大的师资,一流的教学环境;面向外商独资、合资企业,还有出国就业的机会……对为找工作晕头转向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语,句句都说到了心坎上。于是,许多家庭继续节衣缩食,供孩子拿证书。
有个朋友的侄儿拿到了一所著名大学的培训证书,托我帮忙找工作。“不是说拿到证书就等于找到高薪工作吗?”“给介绍了个通信公司工作,你能说通信公司的薪水不高吗?有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为证,通信行业特别是移动通信行业的薪资水平名列各行业的前茅。”“那为什么不好好干呢?”“学校说高薪工作都是从基层工作做起,让孩子先从移动座机推销员干起,亲戚朋友能换座机都换了,现在干不下去了。”
由此看来,办认证班是个很好的生财之道。前几年有人说办认证班能赚大钱,笔者不以为然。听了这位朋友所说的情况,似乎明白些个中缘由。办班者尽可以极尽鼓吹之能事,日后能自圆其说就行了。现在正是工作难找的时候,学生心烦,家长心痛,社会潜伏不安定因素。办个认证班,既能为自己挣到大量银子,又能为家庭、社会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
证书是乐了办班的老板,苦了做事的企业。笔者曾作为软件公司的总经理深深地感受到不负责的证书危害。在为开发项目配置人员时,首先考虑的是拥有相关的证书,这对组织者来说是个容易操作的方法。可是,这些拥有证书的人员很不争气,拿出的软件方案市场难以接受。倒是一个没有证书的程序员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后来,我注意了解其他软件公司的情况,真正的骨干人员与证书没有太大的关系。有许多软件公司的骨干人员都是自己培养的。这样,使得软件公司的管理者得出了一条经验,证书对软件公司不但作用不大,而且可能干扰管理者的决策,造成经营损失。这后一条经验,笔者是从一次记忆深刻的教训中得来的。在一次项目开发中,曾以证书取人,耽误了市场时机,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根据软件公司经营的经验判断,现在社会上的有些证书没有用,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对公司经营是有害的。但是,从公司的发展考虑,软件公司又需要对某些技能进行认证。有个做通信产品开发的老总,急需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在社会上很难招到,萌生了自办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认证班的想法。还有个软件公司需要同时精通技术与市场方面的通才,但现在大多数认证只针对技术,而少有以培养文、理知识和经验贯通人才为目标的认证。
现在许多软件公司对证书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以现实的立场看,现在社会上有些证书不可信,而从企业发展的立场想,企业又需要证书。实际上,企业只是排斥名不符实,或者弄虚作假的证书。如果证书能够切实表征企业真实的需求,企业是需要这样的证书的。一方面企业有真正的证书需求,另一方面,认证单位所提供的证书又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稍加分析,会发现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是缺少诚信利益机制。诚信的利益体现在未来,谁会为未来着想?证书的组织者,学校的管理者,证书的买单者,这三个证书产业链的主体以本位的立场看谁都不会为社会的未来负责。商人抓机遇,求高利,天经地义。学校创收,完成任务,无可厚非。学员买证书,找出路,情有可原。可是,著名学校品牌公信损失,社会诚信环境破坏,由谁负责?
其二是缺乏对办证机构的监管。有些办证机构只为了赚钱,肆无忌惮地使用发达的宣传工具。分析认证班所策划的宣传语,无外乎有五项法宝,一是权威,主要是大学、政府机构的牌子;二是洋概念,洋名、洋证、出国;三是专家,教授、学者;四是案例;五是学员榜样。这刚好抓住了当前许多人的心态:敬权,崇洋,尊师,实际,攀比。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些证书成为骗人的工具,一方面有商人利欲熏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与上当者缺欠思考,上当受骗后容忍欺骗有关。所以,政府对办证机构的监管固然重要,提高人们对办证机构的监管自觉性也非常重要。
只要认识到了认证方面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总会找到改善认证机制、让证书取信于人的方法。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社会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二是提高民众对证书的识别和批判能力。所以,我们在呼吁有关行政、法制部门整治恶意认证机构或个人的时候,也要呐喊让民众觉醒,提高对办证机构及其证书的鉴别能力。■
低端认证的局限
武映峰(大连)/文
2002年4月17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题为《IT认证培训即将走向崩溃边缘》的文章,从违规操作、考试作弊等痼疾入手,对IT认证培训行业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现象进行了深度揭露。文章一经刊发,便迅速在业内引起了一场对IT认证培训市场的深刻反思,而认证厂商和考试服务商也随即展开讨论,进而培训市场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意识到了重构市场秩序、呼唤市场健康的紧迫性。
4年过去了,尽管IT认证培训并没有走向崩溃,但也早已失去当年的光环。现在,更多的培训机构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就业和技能等方向,而就业压力的日渐加剧也让培训的消费者认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然而,IT认证毕竟还有市场,类似于“IT认证胜于本科文凭”的宣传措辞仍能见诸报端;而且,仍有培训的消费者将各种IT认证当作进入IT行业的“敲门砖”,甚至是某个领域的“通行证”。
IT认证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吗?其实不然。而且,IT认证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具有这样的功能。
众所周知,IT认证是IT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实施的一种市场策略。IT产品具有较高的知识密集度,无论了解、掌握、销售、使用、二次开发、维护、维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通蕴涵于产品其中的复杂知识。因此,IT产品销售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培训客户,培养精通产品与技术的人才。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即为了保证知识拷贝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厂商采取“证书”的形式来规范认证活动。这便是认证培训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IT认证所涉及知识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以及为获得认证而要付出的学习成本,构成了IT认证的价值。在通过认证掌握知识——通过掌握知识创造企业价值——通过创造企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为高薪酬水平)的价值链条中,IT认证具有独立完整的商业价值体系。
这里,我们必须将IT认证分为两种:高端认证和低端认证。
IT认证80%的商业价值集中体现在高端认证层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一下“认证”的本真含义。一般意义上,“认证”仅仅止于授权、许可、权威性的层面,是一种资历的证明。但我们好像一直忽略了“认证”与“含金量”之间的关联。换一种思维维度来举一个例子: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一个倒卖蔬菜的个体商贩进行有关贩卖蔬菜的严格的培训和认证,正像我们必须要对成立民资银行的企业法人进行严格的资质考察和验证一样,因为在我们对二者的经营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同样,在技术世界中,“办公软件专家”与“网络管理专家”虽同为专家,二者却根本不在同一技术层级上。在认证培训的分级体系中,低端认证是高端认证的基础,随着级别的增加,相应的商业价值也会增加。当学到最高级别,企业和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最高价值回报的时候,IT认证便实现了最高的商业价值。
因此,单独学习低端认证,并不存在太大的价值,或者说并没有达到认证培训的最终效果。基于此,随着IT认证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市场选择的理性化,低端认证的真实面目终将被识破,其颓势已成宿命所在。
对此,厂商必将不断提高认证的难度,控制认证获得者的数量,制造新的高端认证,从而控制新的认证市场。比如思科,随着相关网络运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原CCNA层级的认证早已不像最初那样高深莫测。思科不可能放任CCNA的泛滥对其商业价值的损害,因此思科会推出新的更高端的认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认证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思科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但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来看,这无疑将大大稳固思科产品的江湖地位,人们将仍然对思科认证趋之若鹜,甚至敬若神明。
厂商推广低端认证培训固然存在一定的成本,对其单独定价也无可厚非,但在IT人才大量缺乏的环境下,厂商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会刻意夸大低端认证培训的价值,将其包装成具有独立价值的课程体系,由此赚取更大的价值。这是商家追逐利润的本性使然。但这种价值是被虚夸的、是与其价格相背离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单独推广低端认证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因为认证培训的目的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即该知识体系依赖其厂商的产品和技术体系。低端认证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培训,但这种基础知识并不完整,也不开放,不能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低端认证并不能等同于基础IT知识,因而它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进行推广,虽然能够实现厂商的商业目的,但却破坏了学习IT知识的客观规律。
所幸的是,现在培训市场已经认识到:低端的、基础的IT知识存在普遍性,它并非依附于任何一家IT厂商,它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各种企业对IT类人才的岗位标准相匹配,任何有能力的教育机构或个人都可以提供这种培训。而培训的目的,也将归结为技能培训或职业培训,培训的目的将转变为注重实际能力和知识的获得,而不是证书或其名气。
笔者认为,IT认证最终将走向高端,承担厂商知识锁定的终极目的,原有的低端认证体系将变为单一的、以学时为度量单位的,体现为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进阶学习体系。届时,低端认证将不再由厂商来推展,而由那些社会普及性的IT教育机构来完成。这种层次的IT知识传递,也不再被称之为认证。也就是说,低端认证应该从IT认证族群中消亡。更重要的是,由此人们将重新认识认证的含义,这有助于人们对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角色进行合理的定位,以促进合理的人才结构的形成,并使认证培训市场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我们要谁发的证?
王甲佳(温州)/文
IT领域考证成为许多专业人士、更多的学子的必修课。证到底有没有用?需要不需要,要准确回答,那就是:有用也没用,需要也不需要。这样的回答,几乎是废话。客观看来,它确实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极端地一个方向思考它,肯定会出问题。不妨设想一下实际的情形: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凭什么让用人单位欣然接受?考察他的实践能力?这个也不现实,对于一个学生,在上学阶段,让他有多优秀的社会实践,并且具备“熟练工”的能力,是不公平的。高校的学习有两个功能,一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二是个体在一定族群中的社会化。可惜我们经常对此选择了淡漠,结果是本末倒置。看上去有了很丰富的社会实践,实际却是养成了浮躁和近利,那些基础的东西甚至为学子所不齿。当然,我说的可能有一些极端了。在一个看似公平、高度市场化的人才环境中,供方与需方都进行了被动选择。“证”成为双方都认同的“公正第三方”了。要不然,假证市场为什么始终是那么繁荣呢?考证的动因除了证明自己的知识技能之外,急待让社会认可是一个很大因素。
事实上,我们很清楚,一个单位选择人才,证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何况在证越来越多的今天,而且往往是你有我也有,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最后偷着乐的只是那些培训公司。证不能没有,一个毕业生必须有的证那是自然要有的,比如,四、六级的外语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水平证书。其他的要从未来的工作需要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市场的追捧。笔者的一个朋友考过了注册会计师,但是根本不会做账,类似的,一个权威计算机水平证书的拥有者,可能无法摆弄网线的水晶头。这些事情并不新鲜。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必要去趟“证书”的浑水,到底用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是要依靠一个系列的实践规划。
这里并不是把那些证书一棍子打死,社会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直接带来有价值劳动的能力,证明这个能力的证书才是好的证书,有一些本科生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很郁闷,在一个单位里面,工资拿不过一个技工学校学生的。因为本科生的证书证明不了他实际的工作能力。这就有了一个两难,上学的时候,实践多了,可能是蜻蜓点水,耽误了学业。实践少了,到工作岗位很难有起色。其实这个矛盾是很好化解的,我们清楚,一般学生在毕业前有半年或者一年的实习时间,从实际的情形看,这个实习时间可能还会延长,笔者就认识一些学生并不急于找工作,毕业后还有半年到一年的过渡期。这个时间很重要,是我们现有体制下非常宝贵的“练手”机会,可惜,许多人只把它用来做一些实习(目的也许是为了有个证明)、撰写论文和跑人才市场了。如果这个时间潜心于一个实习单位的最基本的工作,可能会链接出很多实际价值来。比如到软件公司做测试员,到企业做网络管理员,等等,至少用半年的时间来计划。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当然这个方向也不是那么容易定的),仔细规划好这段时间。
这样的时间可以看成是一个非常从容的落地时间,既没有人和你抢工作,也没有人对你很保守,可以实践、学习、体验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且可以以当前工作为基础,链接到很多很多的实际工作。这样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实际的参照系统。
考证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在一个单位实习半年获得的阅历证书或许比考的会更有用。人才市场上,那些能证明实际工作能力的第三方意见是最有价值的,这个第三方有两个来源,一是你的实习单位,二是倾向实战的培训。
实践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我们能用研修生的心态来规划实习阶段的时间,甚至是高校生活的整个时间,那将是人生积攒最为宝贵的财富。
对一个求职者来说,你去找工作是一种境界,让工作找你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到底喜欢哪一种境界?我们对于选择后一种,往往是毫不犹豫的。后一种的获得往往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口碑。
市场上对人的才能鉴别依靠“证”这样的第三方来进行。确实许多证也是货真价实的。但是这只是第一波次的鉴别,最实际的鉴别将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体现。那个证其实就是“口碑”。是沉淀在具体事情里面的东西,这才是真的砝码。所以,不能把考证当做自己的就业砝码。要通过做事情,形成口碑让别人来挖你,而不是抱着一堆证去卖自己。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事情是:任何证都是自己发给自己的。■
下期话题:
海归,能否成为外企用人的“香饽饽”?
肖恒是个海归,国内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直接到美国读信息通讯专业。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两年,他回国后发现自己在就业市场的身价远远低于自己的心理预期。首先,像他这样到国外学习过的人很多;其次,工资起薪也很低。出国前,他是这样设想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在语言环境里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尽可能多了解美国文化,回国后进一家美资企业,过上人人羡慕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在外企应聘的现场,他发现和他有相同背景的人太多,他绝对不是稀缺资源。对待未来职业发展,肖恒很迷茫。海归,能否成为外企用人的“香饽饽”?
欢迎来稿讨论:zhangmengjun@neusoft.edu.cn
李立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三学生,他已经通过了国家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和水平考试,现在李立除了学习专业课,课余时间差不多都花在思科认证互联网专家(CCIE)和JAVA语言认证考试培训上。一年后,李立将面临着就业,而这些耗费他大量心血的证书,在将来的就业市场上会价值几何?考证,究竟能否为就业增加砝码?
考证,有诱惑的局
李鑫(广州)/文
一张文凭决定一生命运的时代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大学教育体制的改革与经济市场化给予了毕业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但随着大学的扩招与社会人才需求矛盾的增大,就业危机开始显现。而正是在这样的风潮中,作为危机的主体,众多学生已完全失去了自己早已既定的方向,在面对就业压力的时候像无头苍蝇,大学生考证一族的流行就是一个侧面印证。这不仅仅是一个信号。
“现在就业竞争很激烈啊,多一个证书可能就意味着多一个就业的机会。”一位正在进行某IT认证培训的同学道出了绝大部分考证一族的心声。那么这种目标性非常明确地拿到一张认证证书后到底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
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证书本身含金量越来越低了。原因有两点,第一是获得认证的学生越来越多了,第二是拥有能力高于证书思想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多了。而作为在校的学生往往并不能时时地知道市场的变化,还一味地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在某一个证书身上,在最后却又根本实现不了证书带来的价值,证书无疑就变成了一个陷阱,变成了一个局。
现在几乎所有的证书都是通过考试来取得的,而中国人最不怕的就是考试。记得笔者在大学的时候也报了一个网络支持工程师认证的培训班,当时的想法也是为了能给就业带来一些帮助,去了培训班之后发现,只要是参加培训的学生,不管你有多笨,不管你有没有学习能力,只要想要证书,每个人都能过关。那时看到其他一同培训的同学拿到证书无比高兴,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样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证书对我而言真的有用吗?证书都是统一的,如果是这样,我与别人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呢?结果一样的情况下,只好选择过程,每一个人追求知识或证书的过程可能不一样,而这可能会成为我的优势。当时的想法在后来求职的过程中得到了印证。在面试中,很多时候问到了我简历上其它的爱好特长,反而没有在意我获取的这个证书。直到工作后与一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交流时才知道,他们其实并不在意证书,他说那仅仅是一张纸而已,有这张纸并不代表具备这上面的所有能力,所以能力应该是考查的重点。而仅仅靠一张证书就录取决定的企业也不是没有,但很大程度上是表明这个企业人力资源经验的不足,那么这样的企业即使进去了也可能面临很多的问题。
证书是无法包装一个人的,无论你是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人,而真正能够包装一个人的是他的知识、阅历、经验等方面。而特别是作为大学生,其实大可不必将就业的希望压到一张证书上,完全可以结合自身特点,以增加知识阅历为主,多培养自身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不论对自身就业还是整个人的一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而在接受人力资源经理面试的时候,讲几个你积累知识经验过程中的小故事应该比几张证书的价值要高很多。因为你让对方知道了你获得某个技能的过程,以及利用这个技能去实践的经验,而证书往往还达不到这种效果。
市场上IT证书报考者最多的是学生,这也许就是大学生活中的众多局中的一个。大学生的任务不仅要学好应掌握的知识,还要突破各种各样有诱惑的局,而要想突破证书这个局,学生能否理性地看待证书是关键。依笔者的经验,如果非要想考一个证书,那么首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这个证书背后所需的知识结构是否对你未来一段时间发展有所帮助,不仅仅是找工作这个环节。第二个问题是到底什么能成为你的绝对竞争力,是证书本身还是知识本身。如果是知识本身则可以努力学习参加培训等,就没有必要再花钱去考取证书。
归根结底,能力高于证书本身。当然,并不是说证书不好,只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前证书的所能客观反映人能力的功能已经逐渐消失了,这就导致了上面矛盾的产生。本来起到一个对能力达到一个水平认证的证书现在已经远离了它的初衷,导致整个市场的失衡。那么什么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呢,只有一点,掌握真正的知识。也只有这样,才能突破在大学生活中一个很具诱惑力的局。■
证书乐了谁?
吴曜圻(成都)/文
报刊上铺天盖地的考证广告让人心动:入学即获就业机会,无需专业基础和学历要求;强大的师资,一流的教学环境;面向外商独资、合资企业,还有出国就业的机会……对为找工作晕头转向的学生和家长来说,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语,句句都说到了心坎上。于是,许多家庭继续节衣缩食,供孩子拿证书。
有个朋友的侄儿拿到了一所著名大学的培训证书,托我帮忙找工作。“不是说拿到证书就等于找到高薪工作吗?”“给介绍了个通信公司工作,你能说通信公司的薪水不高吗?有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为证,通信行业特别是移动通信行业的薪资水平名列各行业的前茅。”“那为什么不好好干呢?”“学校说高薪工作都是从基层工作做起,让孩子先从移动座机推销员干起,亲戚朋友能换座机都换了,现在干不下去了。”
由此看来,办认证班是个很好的生财之道。前几年有人说办认证班能赚大钱,笔者不以为然。听了这位朋友所说的情况,似乎明白些个中缘由。办班者尽可以极尽鼓吹之能事,日后能自圆其说就行了。现在正是工作难找的时候,学生心烦,家长心痛,社会潜伏不安定因素。办个认证班,既能为自己挣到大量银子,又能为家庭、社会解决问题,何乐而不为。
证书是乐了办班的老板,苦了做事的企业。笔者曾作为软件公司的总经理深深地感受到不负责的证书危害。在为开发项目配置人员时,首先考虑的是拥有相关的证书,这对组织者来说是个容易操作的方法。可是,这些拥有证书的人员很不争气,拿出的软件方案市场难以接受。倒是一个没有证书的程序员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后来,我注意了解其他软件公司的情况,真正的骨干人员与证书没有太大的关系。有许多软件公司的骨干人员都是自己培养的。这样,使得软件公司的管理者得出了一条经验,证书对软件公司不但作用不大,而且可能干扰管理者的决策,造成经营损失。这后一条经验,笔者是从一次记忆深刻的教训中得来的。在一次项目开发中,曾以证书取人,耽误了市场时机,给公司造成了经济损失。
根据软件公司经营的经验判断,现在社会上的有些证书没有用,在某种条件下甚至对公司经营是有害的。但是,从公司的发展考虑,软件公司又需要对某些技能进行认证。有个做通信产品开发的老总,急需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在社会上很难招到,萌生了自办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认证班的想法。还有个软件公司需要同时精通技术与市场方面的通才,但现在大多数认证只针对技术,而少有以培养文、理知识和经验贯通人才为目标的认证。
现在许多软件公司对证书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以现实的立场看,现在社会上有些证书不可信,而从企业发展的立场想,企业又需要证书。实际上,企业只是排斥名不符实,或者弄虚作假的证书。如果证书能够切实表征企业真实的需求,企业是需要这样的证书的。一方面企业有真正的证书需求,另一方面,认证单位所提供的证书又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稍加分析,会发现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是缺少诚信利益机制。诚信的利益体现在未来,谁会为未来着想?证书的组织者,学校的管理者,证书的买单者,这三个证书产业链的主体以本位的立场看谁都不会为社会的未来负责。商人抓机遇,求高利,天经地义。学校创收,完成任务,无可厚非。学员买证书,找出路,情有可原。可是,著名学校品牌公信损失,社会诚信环境破坏,由谁负责?
其二是缺乏对办证机构的监管。有些办证机构只为了赚钱,肆无忌惮地使用发达的宣传工具。分析认证班所策划的宣传语,无外乎有五项法宝,一是权威,主要是大学、政府机构的牌子;二是洋概念,洋名、洋证、出国;三是专家,教授、学者;四是案例;五是学员榜样。这刚好抓住了当前许多人的心态:敬权,崇洋,尊师,实际,攀比。一个巴掌拍不响,有些证书成为骗人的工具,一方面有商人利欲熏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与上当者缺欠思考,上当受骗后容忍欺骗有关。所以,政府对办证机构的监管固然重要,提高人们对办证机构的监管自觉性也非常重要。
只要认识到了认证方面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总会找到改善认证机制、让证书取信于人的方法。这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社会对认证机构的监管力度,二是提高民众对证书的识别和批判能力。所以,我们在呼吁有关行政、法制部门整治恶意认证机构或个人的时候,也要呐喊让民众觉醒,提高对办证机构及其证书的鉴别能力。■
低端认证的局限
武映峰(大连)/文
2002年4月17日,《计算机世界》刊登了一篇题为《IT认证培训即将走向崩溃边缘》的文章,从违规操作、考试作弊等痼疾入手,对IT认证培训行业普遍存在的不健康现象进行了深度揭露。文章一经刊发,便迅速在业内引起了一场对IT认证培训市场的深刻反思,而认证厂商和考试服务商也随即展开讨论,进而培训市场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意识到了重构市场秩序、呼唤市场健康的紧迫性。
4年过去了,尽管IT认证培训并没有走向崩溃,但也早已失去当年的光环。现在,更多的培训机构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就业和技能等方向,而就业压力的日渐加剧也让培训的消费者认识到了技能的重要性。然而,IT认证毕竟还有市场,类似于“IT认证胜于本科文凭”的宣传措辞仍能见诸报端;而且,仍有培训的消费者将各种IT认证当作进入IT行业的“敲门砖”,甚至是某个领域的“通行证”。
IT认证真的具有如此神奇的能力吗?其实不然。而且,IT认证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具有这样的功能。
众所周知,IT认证是IT厂商为推销产品而实施的一种市场策略。IT产品具有较高的知识密集度,无论了解、掌握、销售、使用、二次开发、维护、维修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通蕴涵于产品其中的复杂知识。因此,IT产品销售的最重要环节,就是培训客户,培养精通产品与技术的人才。为了保证培训的质量,即为了保证知识拷贝过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厂商采取“证书”的形式来规范认证活动。这便是认证培训的最终目的。另一方面,IT认证所涉及知识的复杂程度和困难程度,以及为获得认证而要付出的学习成本,构成了IT认证的价值。在通过认证掌握知识——通过掌握知识创造企业价值——通过创造企业价值实现个人价值(体现为高薪酬水平)的价值链条中,IT认证具有独立完整的商业价值体系。
这里,我们必须将IT认证分为两种:高端认证和低端认证。
IT认证80%的商业价值集中体现在高端认证层面。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一下“认证”的本真含义。一般意义上,“认证”仅仅止于授权、许可、权威性的层面,是一种资历的证明。但我们好像一直忽略了“认证”与“含金量”之间的关联。换一种思维维度来举一个例子: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一个倒卖蔬菜的个体商贩进行有关贩卖蔬菜的严格的培训和认证,正像我们必须要对成立民资银行的企业法人进行严格的资质考察和验证一样,因为在我们对二者的经营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同样,在技术世界中,“办公软件专家”与“网络管理专家”虽同为专家,二者却根本不在同一技术层级上。在认证培训的分级体系中,低端认证是高端认证的基础,随着级别的增加,相应的商业价值也会增加。当学到最高级别,企业和个人都能从中获得最高价值回报的时候,IT认证便实现了最高的商业价值。
因此,单独学习低端认证,并不存在太大的价值,或者说并没有达到认证培训的最终效果。基于此,随着IT认证的消费者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市场选择的理性化,低端认证的真实面目终将被识破,其颓势已成宿命所在。
对此,厂商必将不断提高认证的难度,控制认证获得者的数量,制造新的高端认证,从而控制新的认证市场。比如思科,随着相关网络运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原CCNA层级的认证早已不像最初那样高深莫测。思科不可能放任CCNA的泛滥对其商业价值的损害,因此思科会推出新的更高端的认证。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认证数量的减少可能会影响到思科产品的推广和普及,但从长期利益的角度来看,这无疑将大大稳固思科产品的江湖地位,人们将仍然对思科认证趋之若鹜,甚至敬若神明。
厂商推广低端认证培训固然存在一定的成本,对其单独定价也无可厚非,但在IT人才大量缺乏的环境下,厂商出于商业价值的考虑,会刻意夸大低端认证培训的价值,将其包装成具有独立价值的课程体系,由此赚取更大的价值。这是商家追逐利润的本性使然。但这种价值是被虚夸的、是与其价格相背离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单独推广低端认证的做法,严重违背了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因为认证培训的目的决定了其知识体系的局限性,即该知识体系依赖其厂商的产品和技术体系。低端认证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培训,但这种基础知识并不完整,也不开放,不能形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低端认证并不能等同于基础IT知识,因而它被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进行推广,虽然能够实现厂商的商业目的,但却破坏了学习IT知识的客观规律。
所幸的是,现在培训市场已经认识到:低端的、基础的IT知识存在普遍性,它并非依附于任何一家IT厂商,它的培养目标应该与各种企业对IT类人才的岗位标准相匹配,任何有能力的教育机构或个人都可以提供这种培训。而培训的目的,也将归结为技能培训或职业培训,培训的目的将转变为注重实际能力和知识的获得,而不是证书或其名气。
笔者认为,IT认证最终将走向高端,承担厂商知识锁定的终极目的,原有的低端认证体系将变为单一的、以学时为度量单位的,体现为职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进阶学习体系。届时,低端认证将不再由厂商来推展,而由那些社会普及性的IT教育机构来完成。这种层次的IT知识传递,也不再被称之为认证。也就是说,低端认证应该从IT认证族群中消亡。更重要的是,由此人们将重新认识认证的含义,这有助于人们对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角色进行合理的定位,以促进合理的人才结构的形成,并使认证培训市场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我们要谁发的证?
王甲佳(温州)/文
IT领域考证成为许多专业人士、更多的学子的必修课。证到底有没有用?需要不需要,要准确回答,那就是:有用也没用,需要也不需要。这样的回答,几乎是废话。客观看来,它确实是一个辩证的问题。极端地一个方向思考它,肯定会出问题。不妨设想一下实际的情形:
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凭什么让用人单位欣然接受?考察他的实践能力?这个也不现实,对于一个学生,在上学阶段,让他有多优秀的社会实践,并且具备“熟练工”的能力,是不公平的。高校的学习有两个功能,一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二是个体在一定族群中的社会化。可惜我们经常对此选择了淡漠,结果是本末倒置。看上去有了很丰富的社会实践,实际却是养成了浮躁和近利,那些基础的东西甚至为学子所不齿。当然,我说的可能有一些极端了。在一个看似公平、高度市场化的人才环境中,供方与需方都进行了被动选择。“证”成为双方都认同的“公正第三方”了。要不然,假证市场为什么始终是那么繁荣呢?考证的动因除了证明自己的知识技能之外,急待让社会认可是一个很大因素。
事实上,我们很清楚,一个单位选择人才,证只是一个参考因素,何况在证越来越多的今天,而且往往是你有我也有,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最后偷着乐的只是那些培训公司。证不能没有,一个毕业生必须有的证那是自然要有的,比如,四、六级的外语证书,国家计算机等级水平证书。其他的要从未来的工作需要角度去考虑,而不是市场的追捧。笔者的一个朋友考过了注册会计师,但是根本不会做账,类似的,一个权威计算机水平证书的拥有者,可能无法摆弄网线的水晶头。这些事情并不新鲜。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我们没有必要去趟“证书”的浑水,到底用什么证明自己的能力,还是要依靠一个系列的实践规划。
这里并不是把那些证书一棍子打死,社会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直接带来有价值劳动的能力,证明这个能力的证书才是好的证书,有一些本科生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很郁闷,在一个单位里面,工资拿不过一个技工学校学生的。因为本科生的证书证明不了他实际的工作能力。这就有了一个两难,上学的时候,实践多了,可能是蜻蜓点水,耽误了学业。实践少了,到工作岗位很难有起色。其实这个矛盾是很好化解的,我们清楚,一般学生在毕业前有半年或者一年的实习时间,从实际的情形看,这个实习时间可能还会延长,笔者就认识一些学生并不急于找工作,毕业后还有半年到一年的过渡期。这个时间很重要,是我们现有体制下非常宝贵的“练手”机会,可惜,许多人只把它用来做一些实习(目的也许是为了有个证明)、撰写论文和跑人才市场了。如果这个时间潜心于一个实习单位的最基本的工作,可能会链接出很多实际价值来。比如到软件公司做测试员,到企业做网络管理员,等等,至少用半年的时间来计划。根据自己的职业方向(当然这个方向也不是那么容易定的),仔细规划好这段时间。
这样的时间可以看成是一个非常从容的落地时间,既没有人和你抢工作,也没有人对你很保守,可以实践、学习、体验的东西很多很多,而且可以以当前工作为基础,链接到很多很多的实际工作。这样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实际的参照系统。
考证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在一个单位实习半年获得的阅历证书或许比考的会更有用。人才市场上,那些能证明实际工作能力的第三方意见是最有价值的,这个第三方有两个来源,一是你的实习单位,二是倾向实战的培训。
实践是不可替代的,如果我们能用研修生的心态来规划实习阶段的时间,甚至是高校生活的整个时间,那将是人生积攒最为宝贵的财富。
对一个求职者来说,你去找工作是一种境界,让工作找你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到底喜欢哪一种境界?我们对于选择后一种,往往是毫不犹豫的。后一种的获得往往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口碑。
市场上对人的才能鉴别依靠“证”这样的第三方来进行。确实许多证也是货真价实的。但是这只是第一波次的鉴别,最实际的鉴别将通过具体的工作来体现。那个证其实就是“口碑”。是沉淀在具体事情里面的东西,这才是真的砝码。所以,不能把考证当做自己的就业砝码。要通过做事情,形成口碑让别人来挖你,而不是抱着一堆证去卖自己。
最后我们需要明白的事情是:任何证都是自己发给自己的。■
下期话题:
海归,能否成为外企用人的“香饽饽”?
肖恒是个海归,国内大学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直接到美国读信息通讯专业。在美国学习、生活了两年,他回国后发现自己在就业市场的身价远远低于自己的心理预期。首先,像他这样到国外学习过的人很多;其次,工资起薪也很低。出国前,他是这样设想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进一步掌握专业技术知识,在语言环境里进一步提升英语能力,尽可能多了解美国文化,回国后进一家美资企业,过上人人羡慕的中产阶级生活。但在外企应聘的现场,他发现和他有相同背景的人太多,他绝对不是稀缺资源。对待未来职业发展,肖恒很迷茫。海归,能否成为外企用人的“香饽饽”?
欢迎来稿讨论:zhangmengjun@neusof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