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班级管理,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班主任普遍有主观性、随意性。或是强制性的发号施令,或是家长制的出言必训,或是“保姆式”的看管,不给学生一点自由支配的权利。长期以来,班主任起早贪黑,班级工作无巨细都要管。这种管理方式一方面使班主任疲于奔命,事务缠身、不得于自身的提高;另一方面,这种“保姆式”式的管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压抑了学生的自主、自理、自治能力的发挥,不利于现代人素质的培养。
所谓学生主体性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但这一点许多班主任思想上未能确立,管理中将学生置于管理的对面,在管理上追求权威化、程式化、统一化,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命令,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学生的自主性,班级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活动,没有乐趣。即使有活动也被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众所周知,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如责任感下降、自制力降低和逆反心理增强等。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师生坦诚相待,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班主任工作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自主管理行为形成的内驱力。
对待个别同学也要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真诚。有一次笔者拖堂下课晚了,第二节课有几个同学陆续迟到,笔者非常生气,没问清楚原因,当着全班的面狠狠的批评了他们,并让他们放学后留下好好的反省,事后笔者反省自己不冷静的态度。放学后当这几个同学带着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来到办公室时,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笔者首先作了自我批评,他们看到笔者真诚的态度也诚恳地说:“我们也不对,借机会有意迟到。”师生在相互理解和谐的气氛中,使矛盾冲突化解了,每当班里有犯错误的同学,他们都能主动承担责任采取积极措施将功补过。久而久之,大家都有一种自我约束力、这就逐渐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制约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模式,一种自我管理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先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确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 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因此,班主任在班会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摆脱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体呢?
总结以往班级活动的状况,班主任会察觉班会课中存在忽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题确定,采用上的失误。主题往往是由班主任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使得班会的主题过于广泛空洞或与年级特点相符但又与本班学生思想实际不符,学生总有一种与己无关、与己相距甚远的感觉,失去参与兴趣,二是采用形式上的漏洞,由于班主任平时工作繁忙,无时间筹备班会,多采用满堂灌的说理式,结果大多数学生会集中不了注意力长时间听讲而开小差,厌烦时甚至听不进班主任的任何意见而产生逆反心理,与班主任教育初衷背道而驰。三是采用过度放松的教学方法。完全由学生组织参与的形式,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忽略了对学生教育的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削弱了教育力度。针对上述现象,要是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发挥班会最大的教育功效,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
首先,确定班会主题。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老师有意识地让同学去集思广益,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的主题班会活动,制定好一学期的活动 主题、活动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由于这些主题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每个步骤都有学生的参与,在参与中,中学生的自治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班会的形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选择生动、新颖、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采用说理式的班会时,班主任也可运用技巧将道理深入浅出地用报告、谈话、讨论、座谈、讲解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来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的班会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筹备阶段的工作;班主任或班干部一定要先向班级全体动员,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每个成员都献计献策,然后班干部,积极分子负责确定形式、方法,其他学生则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班主任对其中与主题无关或需拓深部分给予参考意见,则可深化主题,保证质量。另外,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做好“中间层”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尝试参与,培养、挖掘他们的潜能。
2.新颖别致的下午预备课
预备课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老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值周班长根据本周的行为训练重点安排一周的晨会内容,主持人按学号轮流,一周一轮。晨会内容有新闻交流、小品表演、诗歌朗颂、辩论赛等,每周五,由值周班长总结一周的情况,提出下一周的努力目标。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造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竞争意识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学校更应增长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氛围,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德育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作主的实践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学生为本,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
所谓学生主体性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管理对象。但这一点许多班主任思想上未能确立,管理中将学生置于管理的对面,在管理上追求权威化、程式化、统一化,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命令,以命令式、指令式取代学生的自主性,班级气氛死气沉沉,没有活动,没有乐趣。即使有活动也被教师的包办代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众所周知,管理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即促使学生认识社会、理解社会适应社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靠班主任的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会出现负效应,如责任感下降、自制力降低和逆反心理增强等。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为此,班主任在管理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一、师生坦诚相待,增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
班主任工作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班主任要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班级气氛,让每个学生真正从心里感到集体是温暖的。这种和谐健康的气氛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提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在得到别人爱与爱别人的同时,同学们增进了友谊,这种友谊使班级和谐,融洽的气氛又得到进一步升华,这种情感体验将成为学生良好品德行为、自主管理行为形成的内驱力。
对待个别同学也要让他们感到教师的真诚。有一次笔者拖堂下课晚了,第二节课有几个同学陆续迟到,笔者非常生气,没问清楚原因,当着全班的面狠狠的批评了他们,并让他们放学后留下好好的反省,事后笔者反省自己不冷静的态度。放学后当这几个同学带着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来到办公室时,出乎他们意料之外的是笔者首先作了自我批评,他们看到笔者真诚的态度也诚恳地说:“我们也不对,借机会有意迟到。”师生在相互理解和谐的气氛中,使矛盾冲突化解了,每当班里有犯错误的同学,他们都能主动承担责任采取积极措施将功补过。久而久之,大家都有一种自我约束力、这就逐渐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制约改变了学生的行为模式,一种自我管理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治能力
班级活动是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桥梁,是促进班集体建设的中介,是学生展示才华的乐园。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属于养成习惯的事,先反复讲未必有用,一句老话,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因此老师的任务就是用确实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下水,练成游泳的本领。”因此,班主任根据班级管理目标,指导学生设计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1. 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活动
主题班会是学校实现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学校进行德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更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阵地。因此,班主任在班会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摆脱被动接受教育的地位,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班级活动的主体呢?
总结以往班级活动的状况,班主任会察觉班会课中存在忽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主题确定,采用上的失误。主题往往是由班主任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使得班会的主题过于广泛空洞或与年级特点相符但又与本班学生思想实际不符,学生总有一种与己无关、与己相距甚远的感觉,失去参与兴趣,二是采用形式上的漏洞,由于班主任平时工作繁忙,无时间筹备班会,多采用满堂灌的说理式,结果大多数学生会集中不了注意力长时间听讲而开小差,厌烦时甚至听不进班主任的任何意见而产生逆反心理,与班主任教育初衷背道而驰。三是采用过度放松的教学方法。完全由学生组织参与的形式,虽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却忽略了对学生教育的思想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削弱了教育力度。针对上述现象,要是学生成为班会的主体,发挥班会最大的教育功效,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较好。
首先,确定班会主题。每学期初,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目标的要求,老师有意识地让同学去集思广益,精心设计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的主题班会活动,制定好一学期的活动 主题、活动计划、并选好主持人,做到人人参与,富有个性。由于这些主题活动,从设计到实施的每个步骤都有学生的参与,在参与中,中学生的自治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班会的形式、方法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选择生动、新颖、丰富多彩的形式,以满足学生的参与欲望。如采用说理式的班会时,班主任也可运用技巧将道理深入浅出地用报告、谈话、讨论、座谈、讲解等形式并结合多媒体来进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的班会活动,成败的关键就在于筹备阶段的工作;班主任或班干部一定要先向班级全体动员,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每个成员都献计献策,然后班干部,积极分子负责确定形式、方法,其他学生则分工合作,收集资料,最后班主任对其中与主题无关或需拓深部分给予参考意见,则可深化主题,保证质量。另外,还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充分做好“中间层”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其尝试参与,培养、挖掘他们的潜能。
2.新颖别致的下午预备课
预备课是班级活动的主阵地之一,也是同学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老师应尽可能地给他们创造表演的机会。值周班长根据本周的行为训练重点安排一周的晨会内容,主持人按学号轮流,一周一轮。晨会内容有新闻交流、小品表演、诗歌朗颂、辩论赛等,每周五,由值周班长总结一周的情况,提出下一周的努力目标。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常规化系列的活动,既有针对性又有启迪教育意义;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创造性融为一体,既成了学生自主教育、自我管理、展示个性、尝试成功的乐园,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治能力,对班集体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建立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竞争意识
让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长其才能的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的现代社会,学校更应增长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和耐挫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班级中建立竞争机制,创造竞争氛围,每个学生自找一名对手,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可比性,稍作调整,竞争对手比学习、比思想、比体育,竞争对手名单列表上墙,各自的成绩公布于表,以便时时可激励双方。通过竞争,优等生更优,基础薄弱的学生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进步也特快。通过竞争,班级中形成了一种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你追我赶的氛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和谐、生动活泼的发展。
总之,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德育改革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早放手才能早独创,只有早当家才能早成熟,只有在当家作主的实践中才能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以学生为本,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有效的班级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