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具有专业能力与英语水平的职业技能型人才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现行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其教学模式大都是普通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延续和翻版,鲜有高职专业英语特色。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偏差,面对传统教学法中大量枯燥的专业词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教学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经调查研究发现,团队竞争机制教学法有助于提高专业英语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助于增加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提高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同时扩展了高职专业英语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丰富了专业英语教学理念。
关键词:团队竞争机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作为当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必修课程。现行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方法大都是普通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延续和翻版,鲜有高职专业英语特色,高职专业英语无法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把CET-4、CET-6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导致很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非常重视基础英语的学习,而对专业英语则相对忽视。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偏差,面对传统教学法中大量枯燥的专业词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对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进行多方比较与研究之后,将团队竞争机制的模式引入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以期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一、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
目前普遍存在把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导致大部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都对基础英语的学习非常重视,而忽略了专业英语的学习。此外,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更为困难。在传统的教学法中,面对大量的枯燥的专业词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教学效果令人担忧。针对尚未接触专业英语的高职一年级学生,以“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为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a所示。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0%。该调查结果表明了高职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必然不高。
2.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基础英语老师担任,或者是请一些英语教学能力并不强的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无法将英语教学与相关的专业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和模式陈旧
我们发现,在大部分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老师们多是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专业词汇以及进行课文的朗读和翻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气氛较为死板僵化,而且教学内容普遍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忽视了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传授尽量深广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科技动态,以及专业英语在专业领域的交流、应用等,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对在高职专业英语学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进行调查后,结果如图b所示。
该调查主题设计选择项为:教师对单词、课文讲解;学生朗读、翻译课文;就某个主体做Presentation;分组讨论、做报告;观看相关英文视频;课堂自习;其他等7项。其中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对单词、课文讲解;学生朗读、翻译课文两项,分别占调查班级总量的38%、23%。总体而言,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所占比重较少,尤其分组讨论及做报告仅占11%。这样很难做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练习。
二、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中的团队合作学习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团队合作学习是参与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参与到一个有组织的小組中,并为了小组的业绩和小组中每一成员的成功而协同工作的社会过程,强调对社会和学术结果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即学生学习新的社交能力和达到预期的学术目标。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团队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单纯的合作学习是教师设计并要求学生加以执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和自愿的,有时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加入竞争的内容。竞争即相互争胜,是为了自身成功或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为。因此,若在合作中引入竞争,可以使组内成员团结互助,为了本小组的成功而相互促进。团队竞争机制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创造一种较为复杂的互动环境,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将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到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环节中,实现组内、组间竞争,并在竞争中促进合作学习,实现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学术与专业发展训练与培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组件小组
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要求组内成员互动,并能明确个人责任,能带来凝聚力,共同提高小组的竞争力并获得成就。然而学生之间也存在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组件小组之前,要对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每组由5~6人组成并具不同的特质,使其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同时要规范组内成员的行为,使其互相依赖,能面对面的交流,互相促进。此外,必须明确组内成员的责任,每人承担一定的任务。因此,组内人员的组织规范于小组分配之后要落实到小组每个成员,并形成约束力。 2.确定专业英语教学重点
根据各专业的课程内容,精心准备教学材料、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一些必须掌握的专业词汇、术语等。设置相关的学术讨论主题。每组学生应当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展开讨论,在进行主题设置时应当多考虑一些实际的较为先进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小组就这些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可以选派代表进行陈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应注重鼓励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归纳出主题结论。
3.模拟竞争场景
创设出一种合理的竞争场景,可以大大激发每一个学生为小组业绩而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因此,构建一个竞争性的学习场景是实现团队竞争机制教学的前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商业式的竞争环境,使学生提前做好合作与竞争的准备并能得到锻炼。为了提高小组的竞争积极性,必须要有外部激励作为刺激因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荣誉上的表扬与肯定,同时与小组内成员的成绩相互挂钩;二是给予物质上一定的奖励,设置一、二、三等奖项,以此作为外部激励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动机与学习动力。
4.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要想让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取得最大的成效,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是先决条件,这样才能确保小组学习成绩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小组内各成员的成绩该如何评价也需提出相关要求。在对学习小组进行成绩评定之前必须要向各小组成员公布评价要求与标准。除了授课教师之外,还应当由各小组推荐一名成员为其他组打分,以确保小组学习成绩的客观性。
团队竞争机制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与过程改变为各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创新过程,而且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未来专业发展訓练及自身素质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清运,赵飞,张电吉.全球矿业发展趋势及采矿工程专业导向[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6).
[2]赵学芬,梁平.油气储运专业开展TBL双语教学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3,40(9).
[3]郭梦安.TBL教学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6).
[4]刘芝庭.TBL教学法在《企业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9).
[5]王瑞,李静芝.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下的急救护理实践教学设计[J].全科护理,2009,7(11C).
[6]靳涌韬.合作——竞争教学:专业发展训练的有效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
关键词:团队竞争机制;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专业英语作为当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必备的技能之一,已成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高职技能型人才的必修课程。现行的高职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教材、教学方法大都是普通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延续和翻版,鲜有高职专业英语特色,高职专业英语无法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种类人才的需求。加强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但是在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把CET-4、CET-6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导致很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非常重视基础英语的学习,而对专业英语则相对忽视。此外,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偏差,面对传统教学法中大量枯燥的专业词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在对专业英语教学方式进行多方比较与研究之后,将团队竞争机制的模式引入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以期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达到培养国际化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一、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
目前普遍存在把大学英语四、六级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导致大部分学校、教师以及学生本身都对基础英语的学习非常重视,而忽略了专业英语的学习。此外,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差,在专业英语的学习上更为困难。在传统的教学法中,面对大量的枯燥的专业词汇,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教学效果令人担忧。针对尚未接触专业英语的高职一年级学生,以“专业英语学习的必要性”为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a所示。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认为学习专业英语是可有可无的学生占调查总人数的50%。该调查结果表明了高职学生对于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必然不高。
2.专业英语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专业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外语教师一般由基础英语老师担任,或者是请一些英语教学能力并不强的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作为外聘教师。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无法将英语教学与相关的专业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和模式陈旧
我们发现,在大部分的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老师们多是带领学生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专业词汇以及进行课文的朗读和翻译。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课堂气氛较为死板僵化,而且教学内容普遍缺乏时效性与针对性,忽视了在教授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传授尽量深广的专业知识和最新的科技动态,以及专业英语在专业领域的交流、应用等,实际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对在高职专业英语学习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进行调查后,结果如图b所示。
该调查主题设计选择项为:教师对单词、课文讲解;学生朗读、翻译课文;就某个主体做Presentation;分组讨论、做报告;观看相关英文视频;课堂自习;其他等7项。其中采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对单词、课文讲解;学生朗读、翻译课文两项,分别占调查班级总量的38%、23%。总体而言,教与学之间的互动所占比重较少,尤其分组讨论及做报告仅占11%。这样很难做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练习。
二、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中的团队合作学习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团队合作学习是参与者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参与到一个有组织的小組中,并为了小组的业绩和小组中每一成员的成功而协同工作的社会过程,强调对社会和学术结果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即学生学习新的社交能力和达到预期的学术目标。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我国也出现了团队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单纯的合作学习是教师设计并要求学生加以执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并不是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和自愿的,有时并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加入竞争的内容。竞争即相互争胜,是为了自身成功或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为。因此,若在合作中引入竞争,可以使组内成员团结互助,为了本小组的成功而相互促进。团队竞争机制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创造一种较为复杂的互动环境,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获取小组奖励。将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方式引入到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环节中,实现组内、组间竞争,并在竞争中促进合作学习,实现自主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完成课程设计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的学术与专业发展训练与培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组件小组
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要求学生互动、师生互动,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的教学模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因此,要求组内成员互动,并能明确个人责任,能带来凝聚力,共同提高小组的竞争力并获得成就。然而学生之间也存在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小组成员的合理分配与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学效果。在组件小组之前,要对班级同学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每组由5~6人组成并具不同的特质,使其更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同时要规范组内成员的行为,使其互相依赖,能面对面的交流,互相促进。此外,必须明确组内成员的责任,每人承担一定的任务。因此,组内人员的组织规范于小组分配之后要落实到小组每个成员,并形成约束力。 2.确定专业英语教学重点
根据各专业的课程内容,精心准备教学材料、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如一些必须掌握的专业词汇、术语等。设置相关的学术讨论主题。每组学生应当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展开讨论,在进行主题设置时应当多考虑一些实际的较为先进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各个小组就这些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可以选派代表进行陈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干预、应注重鼓励以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归纳出主题结论。
3.模拟竞争场景
创设出一种合理的竞争场景,可以大大激发每一个学生为小组业绩而工作的积极性,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因此,构建一个竞争性的学习场景是实现团队竞争机制教学的前提。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商业式的竞争环境,使学生提前做好合作与竞争的准备并能得到锻炼。为了提高小组的竞争积极性,必须要有外部激励作为刺激因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予荣誉上的表扬与肯定,同时与小组内成员的成绩相互挂钩;二是给予物质上一定的奖励,设置一、二、三等奖项,以此作为外部激励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动机与学习动力。
4.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要想让团队竞争机制体验式教学法取得最大的成效,评价的公平与公正是先决条件,这样才能确保小组学习成绩的现实性和客观性,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小组内各成员的成绩该如何评价也需提出相关要求。在对学习小组进行成绩评定之前必须要向各小组成员公布评价要求与标准。除了授课教师之外,还应当由各小组推荐一名成员为其他组打分,以确保小组学习成绩的客观性。
团队竞争机制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与过程改变为各小组间的竞争与合作创新过程,而且对于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未来专业发展訓练及自身素质具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参考文献:
[1]陈清运,赵飞,张电吉.全球矿业发展趋势及采矿工程专业导向[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6).
[2]赵学芬,梁平.油气储运专业开展TBL双语教学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3,40(9).
[3]郭梦安.TBL教学教学方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践[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6).
[4]刘芝庭.TBL教学法在《企业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9).
[5]王瑞,李静芝.建构主义学习理念下的急救护理实践教学设计[J].全科护理,2009,7(11C).
[6]靳涌韬.合作——竞争教学:专业发展训练的有效方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