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我见

来源 :教师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nini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是,在近几年的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都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我认为主要原因是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与特点拿不准。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理解与实践,对此谈一些看法。
  一、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
   联系和综合是指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和其它学科之间的联系,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联系与综合的一个组合内容,首先要突出“综合”这个特点。它有两层含义:一层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另一层指把数学和其它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教育因素,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努力做到目的明确、计划周密。除考虑到教材因素、学生因素外,还要考虑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对于学生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方案,教师要多加指导,使方案更具可行性。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教师要通盘考虑,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否则实践活动就会流于形式、走过场。
   例如: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课《有趣的平衡》一课,让学生自制简易的杠杆,学生就可以运用以前在科学课上掌握的有关杠杆的知识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这既是知识的运用过程,也是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过程
  二、把着眼点放在“实践”上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与一般的数学活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的数学活动教学是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维方法。而综合实践活动则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中就提到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所以我对“实践”的理解是:教师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实践中,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形式。因此,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在数学课中研究现实生活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例如:五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粉刷围墙》一课,通过调查、计算、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从所用材料选择、人工费、围墙面积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出最佳方案,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体现问题的开放性。
   又如,让学生查找资料:“所要选取的涂料及用量”时,查资料的方法有很多:问大人、到商店去寻问、打电话查询、还可以利用电脑上网查询等,所选择的涂料有很多种,但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这样的设计不正体现了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到了实处。
  四、活动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我认为组织活动可以不定地点、不拘形式、提倡民主、尊重个性。
   1、活动地点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进行。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到操场、工厂、田间、地头进行实地测量、观察等活动。
   2、活动形式可以是个人活动、小组活动、全班活动,也可以把这三者结合起来。
   例如综合实践课《打电话》一课,可以让学生们采用各种手段,如画图,真人演示,口述等方式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的“打电话”方案,从选择的方式中也能比较出各种方案的优劣。
   3、活动组织要充分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新课标基本理念中提到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数学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倾向”。因此,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时要发挥民主,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在小组活动时,可让学生自主结合,以利于最好的合作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广大一线的数学教师正在不断探索与总结,但愿不久的将来,我们能总结出若干套切实可行的理论与模式。
  
其他文献
走进我的课堂,您会看到学生们无拘无束的发言,他们敢于反驳同学,甚至老师的错误看法,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想这就是新课程教育实践的成果。更重要的一点,我会很认真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会对他们的发言做出鼓励、肯定、建议性的评价。   推进各项教育教学流程,使我更加感到:在倾听中,学生是可以学会尊重,而这正是做人的基本准则:长期的倾听养成,使学生的听力达到很高的一步。学生会逐渐敏
期刊
【摘要】口算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它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口算能力的提高需要让学生在练习当中不断体会口算技巧,让口算过程逐渐简化,推理过程逐渐简缩,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口算速度。   【关键词】提高;学生;口算;策略  口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石,所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口算能力十
期刊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全体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作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2010年的冬季,我有幸到长春希望高中参观,林校长倡导的“小先生制”授课模式深深地吸引了我。学习归来,我深入学习了相关的教学理论,并尝试着在二年级历史学科进行试点。   【关键词】“小先生制”授课;课堂分四步;开发智力 ;打造有生命的课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中,挖掘数学科学美,诱发学习兴趣,以兴趣带学生走进数学;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争论问题,展开思维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疑难;还原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做”数学,使学生感到数学“摸得着”,没有畏惧感。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已成为全民教育的一个主体,《基础教育改革纲要》对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给予了突破性的体现,课程改革正朝着更加有利于全
期刊
【摘要】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发挥教师自身才智所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其情绪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记忆深刻,并最终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拓展授课内容的外延;一池春水;受益匪浅 ;“面”动的成效  今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全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会的教学改革公开课,观后受益匪浅。下面,就如何构建有效课堂,结合观看公开课的感受,
期刊
【摘要】丰富学生的词汇。让学生在反复的听,说和纠错的过程中,在感知事物的形象,人物的动作中,建立鲜明的表象。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从审题入手,运用发散思维,让学生再现头脑中的表象,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学生再把头脑中的这些表象进行整理,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从而轻松作文。   【关键词】表象;发散思维;审题;写作  身居小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最头疼的就是学生的作文。一是学生半天动不了笔,不知从
期刊
教材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9页“想想做做”。  内容简析:本单元内容是让学生探索两种物体间隔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并进行简单应用。学生对实际生活里的原型比较熟悉,容易发现相应的规律,因而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有利于使学生产生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经历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
期刊
课堂是开放的,但是,怎么开放,为谁而开放,倒是值得探讨、深思的。目前,课堂的对外开放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同行听课,领导听课,教研员听课,家长听课。对于这些走进课堂的活动,似乎有一种观点占据了主流,那就是只要走进课堂,相互切磋,就一定会有收获。果真如此吗?这决不可一概而论。    就同行听课而言,本来是一个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见贤思齐,然而我发现能有真正的意
期刊
【摘要】如何才能在课堂前几分钟和课本知识点基本掌握后这两个时间段激发学生进行有兴趣的学习。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在高中数学教学九年以来,我依据现代教育教学原理,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当今教育教学的现状,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这一点进行了一点反思与探究。大致可以从师生情感、问题解决教学、教的最佳时机、多媒体运用,教学审美等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几个因素出发,让学生自主地学、
期刊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力。   【关键词】语文课堂;氛围;激趣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 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四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 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