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伯喈的两难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0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昆剧团又新排《琵琶记》,小生黎安主演蔡伯喈一角。很早就听说了他对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诚然,黎安是个做事情十分认真的演员,即便如此,他对蔡伯喈的执念也确实让人颇为费解,更何况蔡伯喈还是一块不太好啃的硬骨头。
  在我看来,“蔡伯喈”的难度有三。其一在于人物塑造,蔡伯喈是有名的“渣男”。在新戏创作中,建立观众的新意识容易,扭转观众的固有意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其二在于剧本,在很长时间的舞台演绎中,赵五娘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在新作与旧作的视角转换之间,难免容易有喧宾夺主的危险。其三在于传承,《琵琶记》在原作中虽是双线交叉结构,但在昆剧舞台上堪堪只剩下赵五娘线下的《吃糠》《描容·别坟》《扫松》等几出,而蔡伯喈的支线则几乎只能流传于曲词曲调之中。这样的现状,在给“重塑蔡伯喈”带来意义和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传承难度。
  从想唱到想演
  黎安说,年数越久,想演蔡伯喈的欲望就越强烈;唱过的曲子越多,对《琵琶记》中的唱段就越想念。《琵琶记》的《辞朝》《琴诉荷池》中都有很多好听的唱段,放任其在一旁荒芜,黎安心中不忍。
  于是,他将此意愿传达给了团领导,本来只是想着让他们同意排一个小剧场的昆剧,就演《南浦》《辞朝》《赏荷》《盘夫》这四折,却没想到这一提议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在他们的支持下,小戏变成了大戏,一个人的心愿变成了一个团的心愿。为了此戏能够更好地呈现在舞台上,时任上海市戏曲中心的总裁张鸣和上海昆剧团的团长谷好好亲自前往泉州,邀请了著名剧作家王仁杰动笔改编,而导演的人选由于排练时间的冲突一拖再拖,最后由黎安提议邀请了从英国皇家戏剧学院学成归来的王欢兼任本剧的导演和舞美。王欢的加入,给这个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
  虽然排戏的初衷是源于对唱腔的痴迷,但在对《琵琶记》心心念念的日子里,黎安找到了自己在这部戏里真正想表达的东西——不是对宋元南戏《赵贞女蔡二郎》中“弃亲背妇,最终被暴雷劈死”的负心汉的谴责,也不是对元代高明笔下所谓“全忠全孝”的道德楷模的旌扬,而是对忠孝两难的思考和两代关系中情与理的矛盾。
  第一折《南浦》里就顯示出了这样的矛盾。这矛盾一方面来自父母的责任与私愿——既担心孩子离家又不想耽误孩子的前程;另一方面则来自儿子蔡伯喈的责任与私愿——既难舍父母娇妻,但对功名仍旧存在向往。两相僵持之下父母总是先做出妥协,逼儿子收拾行囊上京赶考,儿子半推半就地离开家,剩下的日子里父母就只能自己守着自己,守着空切切的盼望,伴着空虚的日子殷殷望着儿子荣归故里光耀门楣。离家的儿子心中也未必不想着父母,只是一旦出了家门就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子欲养而亲不待,一个“孝”字难煞了两代人。两代间的爱都是矛盾的,已渐入中年的黎安更能感受到其中的五味杂陈。在他看来《琵琶记》里讲的故事并没有老去,它在现代社会反而显得更加普遍。黎安说:“《琵琶记》中蔡伯喈这个人内心对忠孝两难的矛盾和我这个年纪所看到的社会现象很像。在现代社会中,父母望子成龙,总想着把孩子送出国、出人头地,但其实父母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比方我父母都在上海,但我们也不一定一周能见一次,更何况那些孩子在国外的留守家长呢?父母想见孩子,却又害怕打扰孩子;孩子也不是不想见父母,只是工作、自己的家庭方方面面都需要顾及,没有那么多时间分给父母。现代社会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了,我看到有太多的老人身边都没有子女,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戏对当下的价值,它可以引起我们对孝道的思考。”
  编剧王仁杰的笔
  落在了对蔡伯喈两难的描摹上
  在我看来,忠孝两难的背后是一个因为懦弱而在痛苦中挣扎的蔡伯喈。如果他是王十朋,他便也早早选择了辞官回乡;如果他是王魁,他也就早早选择了锦绣前程;偏偏他是蔡伯喈,一个不彻底的利己主义者,一个不全然的忘恩负义人,他的犹豫让他在道德和私欲的天平间摇摆,他享受不到任何的快乐。
  这一版《琵琶记》是一个有趣的剧本,它双线交叉的结构带来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生状态,不仅是“糠与米”的不同,还是悲情与悲剧的不同。判断悲情与悲剧,取决于人物是否对命运拥有选择权。不论是陈留的饥荒还是公婆的去世赵五娘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在命运的推搡下,她只能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前行。但蔡伯喈不同,他一开始就可以选择留在家中,他一开始就可以选择辞官回家,他一开始就可以选择向牛小姐说出实情……人生的选择权都放在他的手心,可他或是虚弱抵抗后服软或是因为惧怕索性放弃了选择。这些因为懦弱而在欲望和道德之间的摇摆赵五娘却没有,她只需要完成丈夫嘱托并找到丈夫这一个目标,想着目标前行就好了。赵五娘有人情,但蔡伯喈有人性。
  编剧王仁杰看到了蔡伯喈身上的现代性,于是他的笔落在了对蔡伯喈两难的描摹上。原著中有《强就鸾凰》一出,主要描写了蔡伯喈特殊的不快乐。宫花帽簇、鼓乐齐鸣,很是一番热闹景象,但蔡伯喈却一下哭一下笑。他“喜书中今日,有女如玉”的快乐还没到一刻,就因想到“高堂孤独”立马又忧愁了起来,前刻发自内心的快乐瞬间在此刻变成了令他愧疚的罪恶之源。
  在王仁杰的改编中,这种不快乐被贯穿在一整部戏里。为了让蔡伯喈成为主角,王仁杰让赵五娘的生活以梦的形式出现在蔡伯喈的世界里。蔡伯喈和牛小姐成亲时,赵五娘在吃糠;蔡伯喈与牛小姐赏荷时,赵五娘在用罗裙包土筑坟,安葬双亲。在蔡伯喈进京的日子里,家乡的一切像影子一样跟着他,这是蔡伯喈内心深处对自己的道德谴责。他心里想自己迟早要回去,却还没想清楚迟早这个词是多迟亦或是多早,他虽说也是在京城里成家立业了,却还是异乡人那样格格不入,于是在与牛小姐情投意合的日子里,他短暂的快乐每每都伴随着无法逃离的苦痛。他只知道选择伤人,孰不知不选择伤人更深。最后,赵五娘包土筑坟的梦逼得他讲出了一直以来想讲的话,可是蔡伯喈眼中天大的事,在牛小姐看来只不过是一顿撒娇罢了。于是,失去了父母的生命,蔡伯喈从此活在比之前更大的道德阴影中了。其实蔡伯喈撕掉了主角光环,也不过是一个可悲的普通人。
  要到水里去踩一踩
  “这个戏怎么还在排?”从2017年下半年上昆巡演回来后开始排练《辞朝》算起,《琵琶记》剧组进排练场的时间耗费了一年多,而这句话是主创们在创排《琵琶记》的过程中听到最多的。的确,这样大的时间成本投入对现在排戏而言很少见。
  《琵琶记》并非是一部对原作的颠覆之作,整部作品以蔡伯喈作为主要视角来阐发《琵琶记》的剧情,并穿插赵五娘几段经典折子,因此,老戏的身段不用全然废除,仍可以有许多借鉴保留之处。然而易也于此、难也于此,一年多时间内,他们把大量的时间都放在了研究对舞台上老调度的取与舍上。《孝顺歌》句句都是精华,但演出时间上不允许完全呈现,要怎么删减?《赏荷》与《中秋望月》都好,要如何取舍?《行路》中身段颇多,要怎样删繁入简?这些都是摆在演员和导演面前的问题,在新剧本的基础上,他们的新表达也显得困难重重。在戏曲创作中,最难的永远不是以旧换新,而是修旧如旧。
  黎安说:“在排《蔡伯喈》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每一个老的调度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理由。我们对传统不能只是盲目地遵从,最起码要做到思考后继承,说得形象些,我们只有自己到水里去踩一踩,才能知道水有多深,才能知道接下来要怎么走。” 从2017年底的第一场排练开始,排练场的剧本就都写满了演员们自己的解读,无论是导演还是演员都在尽自己的能力参与到排练的过程中来。黎安认为,这一年多的时间与其说是在创作,不如说是在学习。前人留下来的是多珍贵的东西,只有轮到自己设计创造了,体会才愈发深刻起来。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在努力。
其他文献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海昆剧团正式成立了。行行且回望,四十年风雨,四十年兼程。上海昆剧团一路走来,铿锵有力,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昆剧舞台艺术家,包括有演员、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各方面的专才,创排了大批响亮的昆剧剧目,有大戏小戏中型戏,得到“一流剧团、一流演员、一流剧目、一流演出”的赞誉,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本文以十年为期,将上昆的艺术发展之路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创
期刊
如果要制作一个非洲版的《哈姆雷特》,我自己会想要怎么做?  是构置一个非洲/欧洲的二元权力结构,将文化冲突激烈地展现出来?比如将克劳狄斯塑造成一个来自欧洲的强取豪夺的殖民者,他所侵占的并不仅仅是王位和王后,还有当地的文化?还是做成像《狮子王》那样的音乐剧,浓墨重彩地渲染当地的“风土民俗”,将之变成感官和视觉的飨宴?这是笔者在听闻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又制作了一版几乎纯非裔演员卡司的《哈姆雷特》时一直在思
期刊
谁杀了小狗威灵顿?在15岁的少年克里斯托弗心中,生命是平等的,虽然警察不会对威灵顿的死立案调查,父亲和旁人也一再劝说他不要追查,但别人的态度并未能影响克里斯托弗,他还是执意要查出真相。最后,随着调查行为逻辑的推进,父亲终于向他坦承是自己杀死了威灵顿,以及他的母亲还活着并与希尔斯先生生活在伦敦——之前妻子死亡的消息都是他不知如何面对儿子而编造的谎言,藏匿妻子给儿子的信件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而这些事实
期刊
当代昆剧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是古典名著的全本/多本搬演。这一创作热潮,始于上海昆剧团的全本《牡丹亭》(1998)与三本《牡丹亭》(1999),继而在新世纪蔚为大观,涌现出浙江昆剧团的两本《牡丹亭》(2000)、苏州昆剧院的三本《长生殿》(2003)与青春版《牡丹亭》(2004)、江苏省昆剧院的精华版《牡丹亭》(2004)与《1699·桃花扇》(2006)、上海昆剧团的全本《长生殿》(2007)、北方
期刊
Q:《上海戏剧》 A:刘方祺  解密“解忧”  Q:《解忧杂货店》的原作最打动你的是什么?舞台剧中最想表达什么?  A:小说是围绕着“烦恼忧愁”展开的,东野圭吾先生描述了很多最最普通人生活中都会遇到的状况,比如说在梦想与现实间的彷徨、爱情与事业间的抉择,以及对财富与更好生活的追求。就像东野先生对我们中文版《解忧杂货店》话剧的题词——“我喜欢困惑的人,我喜欢烦恼的人”,对于生活困惑、不满足、憧憬与付
期刊
1896年契诃夫的《海鸥》在彼得堡第一场的发表演出是极为失败的,从第一幕开始就引起观众们的无感蔑视,到最后幕落都没有一个掌声,只引来发笑与诽谤,为此让契诃夫写下了“这次的教训是:一个人不应当写戏”这样失望的字句。随后丹钦柯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不断反省分析,才意识到旧式演出方法与剧场制度无法契合《海鸥》那样的文学作品,于是在1897年成立了莫斯科艺术剧院,开启了影响至今的“表演体系”探索研究。1898
期刊
近几年来,著名剧作家、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罗怀臻在红色题材创作上取得了“大丰收”。今年,他的京剧《换人间》、淮剧《寒梅》、扬剧《阿莲渡江》三部戏曲现代戏輪番上演,颇受好评。而无论是《永不消逝的电波》,还是《换人间》《寒梅》《阿莲渡江》,都呈现出了与从前红色叙事不同的人物形象和精神风貌。罗怀臻认为,这些新的实践是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大方针下,作为一名剧作家和理论家顺应时代作出的响亮
期刊
莫里哀在1672年,也就是他离世前一年,创排了五幕诗体喜剧《女学究》。该剧妙趣横生又充满机关,是一出既荒谬又现实,且极富启示性和警示性的作品。  2018年3月,由法国马赛拉克里耶国家剧院(La Criée-Thé?tre national de Marseille)制作,马莎·马可耶夫(Macha Make?eff)担任导演、舞美及服装设计,首演于2015年、并于2017年在全法巡演的《女学究》
期刊
第一幕  [一个年轻女人和一个年轻男人,年轻女人怀孕大概八个月的样子 。  怀孕女人 我将终于可以直视镜子里的自己/ 每天早上我将获得起床的勇气/我将终于获得掌握自己命运的勇气/他将给我勇气这个孩子/我要向别人证明我是谁/我要向别人证明我不是他们以为的那样/我要向我的父母证明我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我要向我的母亲证明她不信任我是错误的/我的孩子他会为能成为我的孩子而自豪/我的孩子他会是幸福的/他的幸
期刊
初见玛莎·马可耶夫是在上海大剧院法语喜剧《女学究》上演前夕的对谈活动上。优雅精致却不做作,浪漫随性中透出点点理性的光芒——玛莎给人的感觉和她的戏一样。作为法国马赛拉克里耶国家剧院的院长、法国戏剧界的红人、横跨多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玛莎这一次选择将莫里哀的《女学究》带来上海。谈及原因,导演说得真切又直白:“很多人都说莫里哀在这部戏里表达了对女性的厌恶,我觉得这是曲解,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它真实的样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