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思路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可以说实验是物理学科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前提。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实验中来自主地构建知识、提升技能这是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展开论述。
  关键词:物理实验;探究兴趣;主体地位;改进;课外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更是主要的学习方法,可以说没有实验的物理教学只能陷入机械而被动的现成知识的接收,学生只能始终徘徊于物理科学殿堂之外,只能是机械地记忆与运用。新课改更加重视实验在整个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关注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我们要改变以往忽视实验、无视实验,以讲实验来代替做实验的传统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实验的桥梁功效,开展更多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到实验的设计与操作中来,经历知识形成全过程,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实验的积极探究者,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物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物理实验技能,让学生学会实验操作,学会实验探究,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物理科学的殿堂。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新形势下物理教学中如何开展实验教学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实验兴趣,让学生成为快乐的学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学效益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消极情绪占主导,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个陛,使得学生成为消极的信息接收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注意力更集中,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样的学习才能成功。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是任何教学形势下教师首先要考虑的话题。在实验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激起学生对实验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热情,学生才能快乐参与、主动探究,学生才能把实验当作乐趣与享受,这样的实验教学才能取得成功。教师要重视实验前的导入环节,不要毫无悬念、平白直述地抛出探究主题,而是讲究教学的技术与技巧,以多样的形式来引出实验探究主题,以引起学生对实验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实验探究热情。
  1.如制造悬念,引发冲突。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许多实验本身就有着浓郁的神秘色彩,这正是二者之间的最佳连接点。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具有神奇现象的实验,增加教学的神秘感,制造认知悬念,引发认知冲突,进而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活动。
  2.虚拟实验,引发关注。虚拟实验实现了实验器材、步骤的数学化,是现代科技手段下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向与趋势。建立虚拟实验室,开展虚拟实验可以将实验带入一个全新的发展局面,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发学生的关注;同时更能突破传统教学的种种局限,完成许多传统实验室所不能完成的实验。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实验的主人
  新课改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自然学生也是实验的主人。尤其是在开展学生探究性实验时,教师要充分放手,不要觉得学生无法独立完成,而包办代替一切,让学生成为机械的执行者,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预定或是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展开;而是要充分放手放权,让学生有更多自主的权利与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实验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进行独立的思考与积极的思维,真正成为实验的设计者与操作者,成为实验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实验的桥梁功效,让学生在实验中亲历知识形成全过程,再现真理,這样的实验才是有效的,才能带领学生走进物理知识的殿堂。在具体的教学中从实验主题的提出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到实验用品的准备再到实验环节的操作都要交由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展现自我、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来展开自主探究性实验。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教师只给予学生必要的启发与诱导,确立学生实验的主体性与自主性,让实验成为学生展现个性的舞台,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在实验中再现真正形成与发展全过程。
  三、科学改进教材实验,让实验更加贴近学生
  传统教学中视教材为经典为权威,教与学严格地照搬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许多实验学生只是机械而被动地按照教材设计进行,或受学校办学条件的影响,或是器材本身的原因等而并不能完成所有实验,或是有些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理解不充分。如何有效利用与操作,让实验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的操作更便捷,理解更充分这是实验教学中所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不管是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学生的探究实验不要机械照搬教材,而是要进行科学而合理地调整,实验室不具备这些材料或是这些实验器材开展的实验不明显等,我们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来对实验进行有效的调整,以使实验更加有效,让学生的操作更便捷,现象更明显,理解更充分。
  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并不能满足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不能尽情地展现物理学科的魅力;而课外有着更为宽广的时间与空间,正是学生深入探究、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要本着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的教学原则,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在搞好课堂实验的基础上向宽广的课外活动延伸,引导学生来完成更多的课堂上所不能完成的实验,这样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利于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来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如在课堂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现象,而课堂上又没有更多的时间供学生来展开探究,我们就可以利用充足的课外时间,让学生在课外展开主动探究。这样的探究更有实现面对学生个体,让不同小组学生来展开不同的探究,更加利于贯彻新课改所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利于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
其他文献
辅导员微课项目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有利于促进辅导员提升职业素养和工作应对能力,是在新形势下响应五大发展理念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在抓手,其选题和设
摘要:教师要不断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不断摸索更加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都得到提高,加强阅读课堂的活跃性。本文主要通过对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探讨更加合适、更加完善的教学方法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小学阶段语文是培养学生基础语文素养的重要时期。实践教学中,树立符合学生语文素养发展需求的教学观
摘要:现今,随着英语新科改的不断深入,英语的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专注于英语作为语言的运用能力。这就需要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继续的机械式教学,应该着眼于对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将在分析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中英语的语法教学来探讨情境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的运用。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情境  传统的语法教学存在着很大的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担负着教育和管理服务广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他们与学生接触密切,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快速发展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在很大程度上影
大学生职业规划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霍兰德人职匹配测试法,为大学生设计职业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在大学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断指导、引导大学生做
摘要: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实现“教学为了不去教学”的目的,目前针对互动教学这一模式提出了“双主互动”的概念,即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激励,从而形成教师积极引导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师生间进行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学的影响和教学的效果都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得以体现,“以教激学、因学论教”。  关键词:小学教学;美术;课堂互动  新课改以来,
摘要:“高效课堂”倡导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该教师讲得少,学生练得多,而且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课堂上要“少讲多练”,而且要在练习设计上做文章。要求我们的数学练习必须是精炼的、有效的。有效的数学练习应该改变学生单纯做数学的方式,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效的数学练习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强调练习设计的层次、思维含量。  
在现代语言测试当中,语料库有四个重要的应用,本文就这四个应用进行着重分析,同时也概括了语料库在语言测试当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之后的语言教学提供参考。 In the modern
摘要:数学是理科课程的基础,学习数学能够使学生们的抽象思维得到训练,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们的升学有着非常积极地意义。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兴趣,让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初中数学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在此阶段数学课程着重于训练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在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阅读教学的作用几乎被一些教师人员所忽视。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需要全面深入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使其能够全面提高学生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在本文中主要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做出相应的分析,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给与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价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