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一轮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下,教师应摒弃说教式的授课模式,俯身课堂活动,使学生觉得容易,学得有趣,从帮助学生学会的角度来教,视角一变,成果丰硕。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以学定教 有效性
多年的初中教学历程与体会,可以用四个阶段和相关探索;硬着头皮上马,为课改而模仿;琢磨好课的标准,为评价而精彩概括。俯身课堂活动,为学生易学而备课,重审历史价值,聚集课堂为学而教。我认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返璞归真,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课改落脚点,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以学定教,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谈谈认识。
一、课程改革初期,在模仿中走出模仿
新课程教学提倡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刚刚进入新课程教学时,我僵化而片面地理解新课程之“自主、合作,探究”,并邯郸学步,走进形成化误区。
1.提问填充化。由于历史教科书中陈述性知识较多,为了使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热闹点,就把教科书内容“巧妙”地编成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填空题,我频繁提问,学生照着教科书齐答,反应迅速,气氛热烈。结果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思维的缺席,学生的作业错误不少。
2.活动形成化。当看到历史公开课上学生表演各式各样的课本剧(确有精品,但多数表演戏说,搞笑成分很重)、各式各样的合作学习时,我进行了设计意图明显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尝试,但对内容选择、讨论效果关注并不多,这无疑是对合作学习的庸俗化理解。
二、领会课程标准,在磨课中实现成长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各样的赛课、评课层出不穷,看得多了,参与多了,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在琢磨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说实话,这样的问题很让人困惑。如学校组织年轻教师评优课时,就有选手打听评委是哪几个人,然后揣摩评委的评课标准,依据评委的“口味”精心备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说:“平时的课是为学生上的、为考试上的,要扎实有效轻松;评优课是为评委看的,要多姿多彩忙互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开始把目光聚集于常态课,致力于把常态课优质化,把评优课常态化,在各类著作中寻求理论支持。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叶澜教授提出了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杨九俊先生认为,教学有三种境界:超越的境界、灵活的境界、反思的境界,教师要追求残缺的真实,摒弃完美的俗套,遵循规律是科学。灵活地运用规律是艺术教学也是艺术。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杨九俊先生的观点是: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基于理论学习与反思实践,我逐渐认识到,一堂课是否值得肯定,应根据三维目标考察,实现目标的自然是好课;没有实现目标的说明有缺陷;三维目标的设置不可片面求全,可以有所侧重。
三、落实课程标准,步入教学“三境界”
初中历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呢?历史特级教师陈毓秀在《历史教学面面观》中关于“备课三部曲”的说法使我颇受启发,“第一步,要使自己懂,第二步,要使学生懂;第三步,要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有趣”(参见柳斌主编《新世纪教育文库·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上卷),与此相对应,历史课堂就分成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注重教的境界——教师懂了,我说你听。这一重境界最基础。从备课角度来看,教师要逐字逐句认真研读教材,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其主要目标是,一堂课只使用讲授法,如开设历史专题讲座,教师从头讲到尾,头头是道,条理井然,没有科学性错误。这就要求老师读透课本,深究史实,不犯史实性错误。
例如“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关于西域,教科书上说:“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地区。”为什么说“更远”,而不说“更西”?“西域”的“域”作何理解?是“疆域”还是“区域”?“教学参考”上说,本课的西域主要是广义的西域。对此教师需要认真对待。
“第二重境界”:注重学的境界——学生懂了,我帮你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很重要。
例如我在执教“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曾为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据史料记载,在古罗马,1磅丝绸可卖到12两黄金。1磅≈454克,1两=50克)。请问:1两黄金能买到1两丝绸吗?
学生通过换算、计算,知道了丝绸在古罗马是一种极其昂贵的奢侈品,是最有影响的货物,由此理解了将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线冠以“丝绸之路”的意义。
“第三重境界”:注重方法的境界——学得容易,教得轻松,同样达到“懂”的目的。选用不同的办法,“懂”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是好不容易弄懂了,有的是轻而易举就明白了,所谓“一点就透”。历史教师应该追求“一点就透”式的教学,即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
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赤壁之战却以多负少的原因,提高其历史认识,我选用一段《三车演义·赤壁之战》的视频——曹操被火烧逃走片断,并将画面定可格在一脸愤怒不解的曹操。屏幕上打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也会输?”。课堂上学生先是大笑,然后饶有兴趣地分析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
四、回归课程标准,聚集课堂为学而教
毫无疑问,当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正在逐渐扬弃标签式的教学方式,向更高层次努力——返璞归真,追求真正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开始尝试“一课多上”(即“同课异构”),注重课堂观察。一方面,通过提高专业素养杜绝“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口头禅,杜绝形式化,注重教学策略,降低教学随意性。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思考加深对教学的理解,重视教学的风格化、特色化,注重历史感,上出无法“拷贝”的常态优质课。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中学历史课堂提问设计教学评估[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以学定教 有效性
多年的初中教学历程与体会,可以用四个阶段和相关探索;硬着头皮上马,为课改而模仿;琢磨好课的标准,为评价而精彩概括。俯身课堂活动,为学生易学而备课,重审历史价值,聚集课堂为学而教。我认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返璞归真,找到初中历史教学的课改落脚点,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以学定教,是摆在初中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就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探索谈谈认识。
一、课程改革初期,在模仿中走出模仿
新课程教学提倡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刚刚进入新课程教学时,我僵化而片面地理解新课程之“自主、合作,探究”,并邯郸学步,走进形成化误区。
1.提问填充化。由于历史教科书中陈述性知识较多,为了使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热闹点,就把教科书内容“巧妙”地编成若干个首尾相连的填空题,我频繁提问,学生照着教科书齐答,反应迅速,气氛热烈。结果表面的热闹掩盖了思维的缺席,学生的作业错误不少。
2.活动形成化。当看到历史公开课上学生表演各式各样的课本剧(确有精品,但多数表演戏说,搞笑成分很重)、各式各样的合作学习时,我进行了设计意图明显的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尝试,但对内容选择、讨论效果关注并不多,这无疑是对合作学习的庸俗化理解。
二、领会课程标准,在磨课中实现成长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各样的赛课、评课层出不穷,看得多了,参与多了,结合自己的实践,我在琢磨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一节好的历史课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说实话,这样的问题很让人困惑。如学校组织年轻教师评优课时,就有选手打听评委是哪几个人,然后揣摩评委的评课标准,依据评委的“口味”精心备课。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说:“平时的课是为学生上的、为考试上的,要扎实有效轻松;评优课是为评委看的,要多姿多彩忙互动。”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开始把目光聚集于常态课,致力于把常态课优质化,把评优课常态化,在各类著作中寻求理论支持。
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叶澜教授提出了五个基本要求:“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杨九俊先生认为,教学有三种境界:超越的境界、灵活的境界、反思的境界,教师要追求残缺的真实,摒弃完美的俗套,遵循规律是科学。灵活地运用规律是艺术教学也是艺术。关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杨九俊先生的观点是:学生有效思维的长度决定了课堂教学效率。基于理论学习与反思实践,我逐渐认识到,一堂课是否值得肯定,应根据三维目标考察,实现目标的自然是好课;没有实现目标的说明有缺陷;三维目标的设置不可片面求全,可以有所侧重。
三、落实课程标准,步入教学“三境界”
初中历史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呢?历史特级教师陈毓秀在《历史教学面面观》中关于“备课三部曲”的说法使我颇受启发,“第一步,要使自己懂,第二步,要使学生懂;第三步,要使学生学得容易,学得有趣”(参见柳斌主编《新世纪教育文库·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上卷),与此相对应,历史课堂就分成了“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注重教的境界——教师懂了,我说你听。这一重境界最基础。从备课角度来看,教师要逐字逐句认真研读教材,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其主要目标是,一堂课只使用讲授法,如开设历史专题讲座,教师从头讲到尾,头头是道,条理井然,没有科学性错误。这就要求老师读透课本,深究史实,不犯史实性错误。
例如“汉通西域与丝绸之路”一课,关于西域,教科书上说:“也就是今天新疆和更远的地区。”为什么说“更远”,而不说“更西”?“西域”的“域”作何理解?是“疆域”还是“区域”?“教学参考”上说,本课的西域主要是广义的西域。对此教师需要认真对待。
“第二重境界”:注重学的境界——学生懂了,我帮你学。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历史教学是否有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很重要。
例如我在执教“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曾为学生呈现了这样一道计算题:
据史料记载,在古罗马,1磅丝绸可卖到12两黄金。1磅≈454克,1两=50克)。请问:1两黄金能买到1两丝绸吗?
学生通过换算、计算,知道了丝绸在古罗马是一种极其昂贵的奢侈品,是最有影响的货物,由此理解了将这条横贯欧亚大陆的陆路交通线冠以“丝绸之路”的意义。
“第三重境界”:注重方法的境界——学得容易,教得轻松,同样达到“懂”的目的。选用不同的办法,“懂”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有的是好不容易弄懂了,有的是轻而易举就明白了,所谓“一点就透”。历史教师应该追求“一点就透”式的教学,即深入浅出、寓教于乐,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
例如为了引导学生分析曹操官渡之战以少胜多,赤壁之战却以多负少的原因,提高其历史认识,我选用一段《三车演义·赤壁之战》的视频——曹操被火烧逃走片断,并将画面定可格在一脸愤怒不解的曹操。屏幕上打出一个问题——“我为什么也会输?”。课堂上学生先是大笑,然后饶有兴趣地分析曹操赤壁战败的原因。
四、回归课程标准,聚集课堂为学而教
毫无疑问,当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正在逐渐扬弃标签式的教学方式,向更高层次努力——返璞归真,追求真正符合课改理念的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开始尝试“一课多上”(即“同课异构”),注重课堂观察。一方面,通过提高专业素养杜绝“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口头禅,杜绝形式化,注重教学策略,降低教学随意性。另一方面,通过阅读思考加深对教学的理解,重视教学的风格化、特色化,注重历史感,上出无法“拷贝”的常态优质课。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中学历史课堂提问设计教学评估[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
[2]皮连生.教学设计——心理的理论与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