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不逝

来源 :作文通讯·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诗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读之,心中颇暖。炊烟带来的烟火气息,勾起我心中隐藏的情愫。
  在以前的村子里,炊烟是标志性的风景,放学儿童见之,必流口水———家中饭菜已备好;游子见之,必流泪———故乡已至。
  我本不曾读懂炊烟,连记忆中的印象都模糊起来,只是依稀记得那青色缥缈的烟雾,是我对归家的初始印象。
  幼时放学回家,隔千米依旧可见数道青烟升起。我家的炊烟总要比别家的浓些,那是奶奶倒腾良久柴火的结果。我见炊烟起,便知慈祥的奶奶正在家中为我准备香甜可口的饭菜。我亦没有走错方向。
  那时的炊烟是浓密的、强烈的,仿佛一个雕刻在那里的标志,亘古不变。它的作用只是指路、报时。
  稍大些,喜欢帮奶奶干活儿,往土灶里添些柴火,听奶奶像唐僧一样絮絮叨叨、谈家长里短。看土灶里的火焰在我的助威下升腾起来,那炊烟便越发厚实起来。当然,灰头土脸被骂是常事,但我并不在意。
  后来,长大了,离家越来越远,时间也越来越长。但我依旧保有一个习惯———看炊烟。
  炊烟其实是很美的,似龙似蛇,蜿蜒直上,腾云驾雾,变化万千。但很少有人去欣赏它,是因为习惯吗?炊烟也是最能代表乡村活力的。只要炊烟升起,生活便是可以期待的。
  我喜欢看见这个标志,它标记了村子的位置,标记了我的家。
  我本以为这个标志不会消散,毕竟在这炊烟中成长的中国人很多。但当我某次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时,我习惯性地望向屋顶———没有,尽管已是饭点,可屋顶上并没有升起熟悉的标志。
  我再次凝视自己的故乡,记忆中的一切都已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小洋房、一片片琉璃屋顶,很漂亮,但也很陌生。
  故乡被翻新了。连带着我曾经以为永恒的标志———炊烟也消散了!
  我怅然若失地向着家走去,家中屋顶上的炊烟也不见了。我有些失望。但当进了屋,看到年迈的奶奶在用煤气灶和抽油烟机为我做饭时,我还是莫名地开心。
  “这机器比烟囱好用多了,”奶奶笑着对我说,“烟味少多了。”
  我笑着点点头。尽管屋顶上的炊烟不在了,但我仍然在奶奶的饭菜里感受到我熟悉的烟火味,很浓很浓。
  我看过许多作家写的关于故乡的文章,那里面都是他们对故乡标志物的追念,小到乡间的一草一木,大到破败不堪的老屋,也有追忆炊烟的。
  过去我不明白那些房子、庄稼有什么好怀念的,现在我好像明白一些了。他们追忆的不仅仅是代表故乡的标志物,更是故乡的人和故乡的故事。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渐行渐远,曾经关于故乡的一切的熟悉标志,都在一一消散。
  但也不必悲观,炊烟会在屋顶上消散,却不会消散在心里。
  思绪及此,心中澄明。“奶奶,这饭菜的味道怎么还是没什么改变,十几年了。”
  “傻孩子,不是怕你不习惯嘛,所以一直按你小时候的口味做的。难道你不喜欢?”
  “不,我很满意,真香。”
  暮色里,炊烟四起。心里对故乡的怀念,恰似那永续的柴薪,升腾起心中故乡的炊烟。
  名师点评
  文章以炊煙为线索,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对现代文明的思考,文笔清新自然,底蕴深厚。作者于细微处观察生活,于生活中得到人生启迪,视角独特,独具匠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升华思想境界,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仲彩燕)
其他文献
一天,新城王渔洋设宴庆寿,蒲松龄身着布衣赴宴。席间,一些穿绸披缎的权贵想奚落蒲松龄一番。  一个矮胖子怪声怪气地说:“久闻蒲先生文才出众,怎么老不见先生金榜题名呢?”蒲松龄微微一笑说:“对于功名我已心灰意冷,最近我弃文经商了。”  另一个瘦高个子装出吃惊的样子,说:“经商可是很赚钱的,可蒲先生为何衣着平平,是不是亏了本?”蒲松龄叹口气说:“大人说得不错。我最近跑了趟登州,碰上從南洋进来的一批象牙,
对民意的回应绝不是简单地依从,而需要有更高的说理技巧、司法智慧,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依据制度和程序来有效回应,这才真正符合现代法治的根本要求    8月23日,云南的李昌奎故意杀人案被云南高院改判死刑,从死缓到死刑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生与死的天壤之别,无怪民意对其特别关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民意不时在一些重要事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司法也不例外,事关公民自由、生命的刑事司法更是一次次地被民
宋元以来,书籍裨记中就有“版权所有,不许复版”之类的警示,并沿用至今    在汪洋大海中,一些外出捕捞的渔船遇到了狂风巨浪,此时最安全的方法,应该是驶入避风港,使渔船免遭损失。只要船员小心谨慎行事,港湾会提供最好的保护。而在渔船捕捞的过程中,如船员发现有些海域是被警戒线圈起来并有明显的禁止捕鱼标志的,那么正确的做法是绕道而行,或者与该海域的所有者协商,经同意后有条件地获得一定的捕捞权。在网络的海洋
狄更斯在《雙城记》中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有的人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机遇,说生活有诗和远方;有的人没能扛住生活的磨难,说生活只剩眼前的苟且。  在我看来,人生是一条路,扛过了生活的苟且,便是走过了漫漫人生路的一寸,一寸寸积累,便会越过人生的一丈,也就能看到诗和远方。  居里夫妇在废弃的停尸房里提炼出了镭,获得了诺贝尔奖;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战斗中不幸受伤,双目失明,靠顽
装睡  上大学时,有天晚上三位室友喊我一起打牌,我担心宿管阿姨晚上突击检查就拒绝了。  结果宿管阿姨真的查房,看着满地瓜子壳、烟头还有三个拿着牌发愣的家伙,宿管阿姨二话不说,直接掀开我的被子:“叫你装睡,叫你装睡……”只聞味儿  今天在宿舍把前段时间吃了一半的辣条拿出来打算吃掉,结果一闻有点儿异味,我便把它扔到垃圾桶里了。  旁边的室友突然来了句:“没发现你才是真‘土豪’呀,吃辣条只闻味儿。”认人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  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叹息走过。  静默的飞鸟尚未长鸣,天空还只有流云几朵。  ———题记  我拥有一只不知名的飞鸟,从童年起我就意识到了它的存在。它会在我掰着手指头苦算十以内的加减法时,从窗外无人注意的檐下闪过;它会在我初识可爱的女孩子时,从她的发梢间掠过;也会在我无尽纷杂的幻想后即将入眠之时,猛地展开双翅闯入我的眼帘。我始终看不清它清晰的轮廓,它像灰白微亮
他坐在真皮软垫的椅子上,弓着背勾着腰,头垂着,眼睛盯着地面。一枚金光闪耀的奖章别在已经被洗得发黄的白衬衫上,非常醒目。他听着不时响起的雷鸣般的掌声,思绪慢慢飘向远方……  他只是個从偏远山村来的农民,头顶青天,脚踩黄土,脑袋里想的都是稻谷。几年前,他的家乡还只能用荒芜和贫瘠来形容,满目苍凉。村里没几棵树,也没什么人气,能搬的都搬走了,只有像他这样沉默又固执的人还留守着。  他不觉得有什么。在自己的
个性是莫扎特歌剧中的多声对抗,共性是贝多芬《欢乐颂》中的大合唱;个性是山坡上五彩缤纷的野花,共性是城市广场上的井然有序。美是什么?美就是个性不失,共性不违。(开篇巧用比喻切入,以“个性不失,共性不违”来提出论点,紧扣材料主旨,简明扼要。)  共性不违方显秩序之美。(增加这个句子作为中心句,领起全段,突显文章结构美。)整齐划一的共性,缔造了《理想国》中的美好城邦。“最大的正义就是各司其职,美美与共。
它发生在你的世界———素材A古稀老人的时髦低碳生活  “粉丝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沈河区老科协的姜老师。垃圾分类非常重要,但很多朋友不知道该如何投放。今天,我就来教教大家吧。蓝色的,是放可回收垃圾……”抖音视频里,穿着白色衬衫、戴着魔法道具透明眼镜的姜艳华阿姨分外抢眼。看她的精神状态,和小姑娘比起来也毫不逊色。而她是一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古稀老人,她说:“做志愿者这件事真的让人‘上瘾’。宣传环保
故事中梁老的做法,對我们的人生有很大启迪:行走在人世间,应当减轻不必要的人生负重。(开头不是很理想,一来“梁老的做法”没有具体化,二来“应当减轻不必要的人生负重”只扣住了题目中的“放下多余负重”,而没有点明“专注心灵抉择”。)  东坡居士曾慨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对这句话后面并无阐释,可融在文章中,或者直接删去。)余光中先生在《假如我有九条命》中则喟叹“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