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爱心搭建走进数学的桥梁
关爱学生,让学生因喜欢老师而喜欢数学。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实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目的,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尚未成熟,情感十分脆弱,正处在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的人敞开的。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产生理解、信任、尊重的愉悦心情,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对数学教学业务的精益求精、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并相互产生回应,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就会悉听教师教导,安心学习,积极要求向上。
当然,爱法也得适当倾斜。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成绩较差的中学生常被自卑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他们从不采取歧视、讥笑、讽刺的消极方法;相反,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都进行积极引导,热忱帮助,在他们有进步时及时表扬,正面鼓励,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中。
二、让学生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数学好玩”,这是数学家大会上唱响的至理名言。哲学家康德指出:“兴趣是任何思想情感都具有的能力,兴趣滋养着促进施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条件。”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在不断的获得发现的快乐之后产生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美,不断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抽取扑克牌的例子,设计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摸牌游戏,通过不断变换游戏规则,让学生体验概率问题中“放回与不放回”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游戏中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
三、提示数学美,发展审美能力
数学的美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实践、探索、观察、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来揭示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千姿百态的数学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数学的简洁性是数学家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学生有了简洁美的体验,就注入了精益求精的学习动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式等结构形式的表述来认识这种美,简单明了去获得。
如学了有理数后,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对对称美的欣赏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数的对称性、式的对称性等获得。如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称思想去解决。对数学统一美的欣赏可以从数学各知识点提炼、综合以建立起知识网络,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象征性的建筑物、花纹图案,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唯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数学美的特征,才能从根本上变“苦学”为“乐学”,显现数学的文化意韵,陶冶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体现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华,是普遍适用、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的方式形成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特征,它能使人的阅读带有批判性,能识别谬误,能探察偏见,能估计风险,能提出变通的办法,能使我们了解生活在其中充满信息的世界。解数学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但这并不是说题目做得越多解题能力就越强,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纳入一个系统,对解题有一个宏观指导,以便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防止模式化,其中作为解题灵魂出现的便是常说的数学思想。这是需要掌握的。
如七年级同学首先碰到的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和形反映了事物的两个方面,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因此,在解决有关数的问题时,需画出图形和结合给出的图形去寻求数量之间的联系,如: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数轴来获得。在解决形的问题时,又常常通过数的计算去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切入点。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所隐含的思想方法,遵循渗透性、科学性、层次性、实践性原则,按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构建起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摆脱数学题海战术,改变学习方式,从中品味数学的内涵,形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正确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朱坊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关爱学生,让学生因喜欢老师而喜欢数学。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要实现“激励、唤醒和鼓舞”的目的,必须依靠情感教育的力量。心理学认为,中学生尚未成熟,情感十分脆弱,正处在独立性和依赖性错综复杂的时期,他们心灵的窗户是不会向一个漠不关心他们的人敞开的。教师应当从思想、生活、学习上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产生理解、信任、尊重的愉悦心情,人总是有感情的,教师对数学教学业务的精益求精、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并相互产生回应,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这种情况下的学生就会悉听教师教导,安心学习,积极要求向上。
当然,爱法也得适当倾斜。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成绩较差的中学生常被自卑困扰,教师应当更多地注入爱的甘醇,使他们的心理保持平衡,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他们从不采取歧视、讥笑、讽刺的消极方法;相反,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们都进行积极引导,热忱帮助,在他们有进步时及时表扬,正面鼓励,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中。
二、让学生感受获取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数学好玩”,这是数学家大会上唱响的至理名言。哲学家康德指出:“兴趣是任何思想情感都具有的能力,兴趣滋养着促进施展思想情感能力的条件。”兴趣不是自发产生的,是学生在不断的获得发现的快乐之后产生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反之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要创设情景,使学生发现数学的趣味美,不断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概率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抽取扑克牌的例子,设计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摸牌游戏,通过不断变换游戏规则,让学生体验概率问题中“放回与不放回”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游戏中既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让学生觉得生动有趣。
三、提示数学美,发展审美能力
数学的美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实践、探索、观察、总结等一系列活动过程,来揭示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千姿百态的数学美的形式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审美能力。数学的简洁性是数学家刻意追求的目标之一,学生有了简洁美的体验,就注入了精益求精的学习动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数、式等结构形式的表述来认识这种美,简单明了去获得。
如学了有理数后,a可以表示任何一个有理数。对对称美的欣赏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对称性、数的对称性、式的对称性等获得。如a的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对称思想去解决。对数学统一美的欣赏可以从数学各知识点提炼、综合以建立起知识网络,使学生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从引导学生观察各种象征性的建筑物、花纹图案,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美。唯有从不同的侧面揭示数学美的特征,才能从根本上变“苦学”为“乐学”,显现数学的文化意韵,陶冶审美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四、体现数学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数学的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华,是普遍适用、强有力的思考方式,应用这些数学思考的方式形成了学习数学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特征,它能使人的阅读带有批判性,能识别谬误,能探察偏见,能估计风险,能提出变通的办法,能使我们了解生活在其中充满信息的世界。解数学题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题目训练,但这并不是说题目做得越多解题能力就越强,重要的是把解题过程纳入一个系统,对解题有一个宏观指导,以便克服解题的盲目性,防止模式化,其中作为解题灵魂出现的便是常说的数学思想。这是需要掌握的。
如七年级同学首先碰到的就是数形结合思想,数和形反映了事物的两个方面,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因此,在解决有关数的问题时,需画出图形和结合给出的图形去寻求数量之间的联系,如: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可以通过数轴来获得。在解决形的问题时,又常常通过数的计算去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切入点。要善于抓住教材中所隐含的思想方法,遵循渗透性、科学性、层次性、实践性原则,按从低级到高级,从一般到特殊,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逐步构建起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系统,摆脱数学题海战术,改变学习方式,从中品味数学的内涵,形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促进学生思维的正确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朱坊中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