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来看姜向阳、胡海涛两位名师的课堂。
1.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
为了让学生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感受、跨越人类几百年、几千年的科学探索历程,姜向阳老师不仅投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之好,在情境中巧妙引出“空气有重量吗”这一科学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解决问题的先进工具——电子天平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电子天平秤,学生就很容易采集到空气重量的数据,有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经历有意义的科学探究过程。
著名科学史家萨顿曾说:“在科学领域,方法至为重要。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方法史或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问题。每种工具和方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科学课如想“真刀实枪”地“搞科学”的活动,就要尽最大可能选择“先进工具”。这样的课堂研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提高一步。”在引领、指导学生“搞科学”的活动中同样如此。胡海涛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帆船竞赛”中,摸清学生需要之脉,适时按需提供了“船、帆、舵”等工具,并使学生逐渐明确了“风力、风向、夹角”等科学概念,从而保障了学生在课堂里有序展开、有效经历科学探究。
2.水到渠成地“引”,雪中送炭地“导”。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但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必要的“知识”“方法”非靠教师讲解、传授不可。例如,电子天平秤的使用。姜老师将使用要领一讲,学生立即明白,试一两次便掌握操作要领,像这样的教学,就没必要让学生无谓地瞎探索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同样胡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帆船竞赛”,讲解“风向”“风力”“舵的使用”“夹角”“航向”等科学术语概念,用“给”的方式何尝不可,只要讲究“时机”。胡老师组织学生“帆船竞赛”,开始并没有对学生的帆安在船头、船中还是船尾作引领,而是给足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而当学生对“航向不稳定”这一“问题”由于经验不够束手无策时,胡老师才“雪中送炭”“提供一个东西,用它来当舵”,帮助学生解决了控制航向稳定的问题,使“竞赛”正常展开,保证了“风与帆”的探究活动的真正深入。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弄明白“风与帆”的关系,真正认识“风力”这一概念。
当学生的实践活动按设计正常展开时,我们老师还要不失时机地捕捉有利于得出结论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如姜老师指导学生“先称出球的重量,然后往球里面打10筒空气再称出球的重量”后,即提出“球的重量是增大还是减少”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先后都答出“增大”时,对问题先定性——“空气有重量”,再组织学生展示测量到的精确数据:开始是289.9克,第一次打气后是292.2克,第二次打气后是293.5克。然后再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用“放气”减少的数据再一次证明“空气有重量”。此刻,“水到渠成”,学生才对“空气有重量”深信不疑。
3.课虽完,但意未尽。
科学研究无穷尽,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新问题产生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循环往复不已。这是真正的科学探究、人类的认识发展之路。我们的科学课同样如此。姜向阳老师通过提供电子天平秤,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获取了实实在在的数据,在他们对“空气有重量”深信无疑时,又巧妙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给塑料袋充气,如继续再打10筒气,重量应该是多少?结果出乎大家意料,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探究由此又开始了。再看胡海涛老师的课,同样当大家经历了“帆与风”的探究经历、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时,也适时引出“风”是怎么来的,那电动风机的结构又是怎样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吸引学生前行,达到了“课虽完但意未尽”的境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堂课都应因人、因势制宜。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体现启发的要求,自始至终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注意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
1.工欲善其事,先必利其器。
为了让学生能在短短的40分钟内感受、跨越人类几百年、几千年的科学探索历程,姜向阳老师不仅投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之好,在情境中巧妙引出“空气有重量吗”这一科学问题,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解决问题的先进工具——电子天平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电子天平秤,学生就很容易采集到空气重量的数据,有了准确可靠的数据,就能在短时间内获得“证据”,解决问题,得出科学结论,经历有意义的科学探究过程。
著名科学史家萨顿曾说:“在科学领域,方法至为重要。一部科学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方法史或工具史,这些工具——无论有形或无形——由一系列人物创造出来,以解决他们遇到的某些问题。每种工具和方法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的科学课如想“真刀实枪”地“搞科学”的活动,就要尽最大可能选择“先进工具”。这样的课堂研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前进一步,我们就提高一步。”在引领、指导学生“搞科学”的活动中同样如此。胡海涛老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帆船竞赛”中,摸清学生需要之脉,适时按需提供了“船、帆、舵”等工具,并使学生逐渐明确了“风力、风向、夹角”等科学概念,从而保障了学生在课堂里有序展开、有效经历科学探究。
2.水到渠成地“引”,雪中送炭地“导”。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但始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必要的“知识”“方法”非靠教师讲解、传授不可。例如,电子天平秤的使用。姜老师将使用要领一讲,学生立即明白,试一两次便掌握操作要领,像这样的教学,就没必要让学生无谓地瞎探索而浪费宝贵的时间。同样胡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帆船竞赛”,讲解“风向”“风力”“舵的使用”“夹角”“航向”等科学术语概念,用“给”的方式何尝不可,只要讲究“时机”。胡老师组织学生“帆船竞赛”,开始并没有对学生的帆安在船头、船中还是船尾作引领,而是给足学生独立进行科学实践活动的时间,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而当学生对“航向不稳定”这一“问题”由于经验不够束手无策时,胡老师才“雪中送炭”“提供一个东西,用它来当舵”,帮助学生解决了控制航向稳定的问题,使“竞赛”正常展开,保证了“风与帆”的探究活动的真正深入。这样,学生才有可能自己弄明白“风与帆”的关系,真正认识“风力”这一概念。
当学生的实践活动按设计正常展开时,我们老师还要不失时机地捕捉有利于得出结论的现象,组织学生讨论。如姜老师指导学生“先称出球的重量,然后往球里面打10筒空气再称出球的重量”后,即提出“球的重量是增大还是减少”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先后都答出“增大”时,对问题先定性——“空气有重量”,再组织学生展示测量到的精确数据:开始是289.9克,第一次打气后是292.2克,第二次打气后是293.5克。然后再从逆向思维的角度,用“放气”减少的数据再一次证明“空气有重量”。此刻,“水到渠成”,学生才对“空气有重量”深信不疑。
3.课虽完,但意未尽。
科学研究无穷尽,一个问题解决了,又一个新问题产生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检验……循环往复不已。这是真正的科学探究、人类的认识发展之路。我们的科学课同样如此。姜向阳老师通过提供电子天平秤,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获取了实实在在的数据,在他们对“空气有重量”深信无疑时,又巧妙设计了一个环节:让学生给塑料袋充气,如继续再打10筒气,重量应该是多少?结果出乎大家意料,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探究由此又开始了。再看胡海涛老师的课,同样当大家经历了“帆与风”的探究经历、获得成功的喜悦之时,也适时引出“风”是怎么来的,那电动风机的结构又是怎样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吸引学生前行,达到了“课虽完但意未尽”的境界。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一堂课都应因人、因势制宜。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体现启发的要求,自始至终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注意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