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性是幼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也是幼儿日后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现在,我国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被父母“保护”起来了。造成了孩子娇气过重,依赖性强,面对困难不会解决,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差等现象。
那么,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呢?
一、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如在大班探索活动“勇敢的蛋宝宝”中,有两名幼儿运用相同的材料实验,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办法最好,但实验结果却完全不同。一个幼儿用一层棉花包住鸡蛋,然后让鸡蛋掉下来,鸡蛋破了;而另一个幼儿则在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棉花,让鸡蛋掉在棉花上,鸡蛋没有破。他们问我:“为什么同样是棉花,一个会破一个不会破”。我刚想回答,这时又有孩子问我:“鸡蛋掉到水里为什么有的会破有的却不破?” “为什么用布包住鸡蛋还会破?”我想如果我告诉了他们答案,那么他们以后就会习惯依靠老师,自己不会动手。于是我说:“是吗?我都没发现,那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再来试一试。”我就带着孩子们继续实验,并在实验中适当地引导提醒他们,让他们用不同厚度的材料和鸡蛋掉下时的不同高低来实验。并在实验中不断地追问孩子们,最后他们兴奋地一点点的道出了实验的结果“满的水鸡蛋不会破水能保护鸡蛋;棉花、布等都是软的同样为鸡蛋起了保护作用,但要达到有一定的厚度……。” 因此我认为,成人要恰当的把握时机,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动手尝试,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会独立思考。教师和家长则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与幼儿一起探索、思考,使幼儿在独立动手中获得答案,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起幼儿对独立动手的兴趣。
这样,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遇到问题就会自发地独立进去探索、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做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就要对自己的生活需要负责,学会生活自理。在现在的家庭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同时有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保护着,他们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因而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孩子做。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等,他们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所以,很多孩子都生活在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习惯让家人代办一切。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当他们进入幼儿园后,事事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会系鞋带,他不会;别人会自己吃饭,他要老师喂;别人能自己上厕所,他却站在厕所里哭。
因此,我们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将来他们就很难在社会中生存。所以我们要本着“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飞”的原则,让孩子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家长和老师也要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小班幼儿,起床时,可以让他们自己穿衣服、鞋子,整理好床铺等;大班幼儿可以让他们轮流做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擦桌子、擦玩具柜等,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同时,家长也要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克服依赖性,培养他们独立的第一步。如:晚上做好作业自己记住整理进书包,早上自己穿好衣服,自己洗脸刷牙,吃点心等,到园后自己进教室。当孩子有进步时要适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当孩子能力被肯定后,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会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三、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生活在穷困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遇到困难或压力、危险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老师解决,缺乏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念、勇气和方法。而我们大人又往往为孩子一手包办所有的事,这样就很难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到事情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别人。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幼儿创造机会,引导幼儿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让他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失败和挫折,这样他才会从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小困难、小问题,如:幼儿从户外活动回来,找不到自己的椅子、杯子;自己的玩具被人抢了;和同伴发生矛盾了等,这时,我们不必急着帮他们解决,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当解决不了时我们在适当的出面引导他们,教给他们解决的方法和技能。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培养幼儿坚持独立的能力。
我班最近要求幼儿午睡起床后把被子叠成“豆腐”状。刚开始,我们天天教幼儿叠被,他们不管好坏都能坚持把被子叠好。然后我们再去整理一下。但后来有几天,由于忙着别的事,我没有去叠。这时我发现有好几张床上的被子都没叠,只有两个小朋友坚持叠了被子。当问到他们时,他们说:“老师你没叠,我们不会。”听后我很生气,但细想过后我原谅了他们。这种叠法本就很难,我会叠都没有去坚持做,又怎样去要求本就不熟的孩子们叠呢。这件事使我感触很深,作为老师,我们肩负着教导幼儿的重任,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身作则,这样我们才能有立场去教导幼儿,督促幼儿。
然而,幼儿的独立能力不是光靠在幼儿园中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长不重视,总是护着帮着,包办代替,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很难进行。因此,我们还应该重视家长工作这一头,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理解与合作,并给予他们一些家庭教育培养的方法。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幼儿园 江苏】
那么,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在日常生活、教学中,应该怎样去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呢?
一、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替代他。”如在大班探索活动“勇敢的蛋宝宝”中,有两名幼儿运用相同的材料实验,他们都认为自己的办法最好,但实验结果却完全不同。一个幼儿用一层棉花包住鸡蛋,然后让鸡蛋掉下来,鸡蛋破了;而另一个幼儿则在地上铺上厚厚的一层棉花,让鸡蛋掉在棉花上,鸡蛋没有破。他们问我:“为什么同样是棉花,一个会破一个不会破”。我刚想回答,这时又有孩子问我:“鸡蛋掉到水里为什么有的会破有的却不破?” “为什么用布包住鸡蛋还会破?”我想如果我告诉了他们答案,那么他们以后就会习惯依靠老师,自己不会动手。于是我说:“是吗?我都没发现,那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再来试一试。”我就带着孩子们继续实验,并在实验中适当地引导提醒他们,让他们用不同厚度的材料和鸡蛋掉下时的不同高低来实验。并在实验中不断地追问孩子们,最后他们兴奋地一点点的道出了实验的结果“满的水鸡蛋不会破水能保护鸡蛋;棉花、布等都是软的同样为鸡蛋起了保护作用,但要达到有一定的厚度……。” 因此我认为,成人要恰当的把握时机,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大胆动手尝试,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会独立思考。教师和家长则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与幼儿一起探索、思考,使幼儿在独立动手中获得答案,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引起幼儿对独立动手的兴趣。
这样,在以后的活动中,幼儿遇到问题就会自发地独立进去探索、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就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
二、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做为一个独立的人,首先就要对自己的生活需要负责,学会生活自理。在现在的家庭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一个孩子同时有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保护着,他们怕累着孩子,怕孩子做不好,因而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让孩子做。尤其是一些年纪大的爷爷、奶奶等,他们认为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是不用训练的,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所以,很多孩子都生活在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习惯让家人代办一切。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独立能力。所以,当他们进入幼儿园后,事事需要别人的帮助。别人会系鞋带,他不会;别人会自己吃饭,他要老师喂;别人能自己上厕所,他却站在厕所里哭。
因此,我们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将来他们就很难在社会中生存。所以我们要本着“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飞”的原则,让孩子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家长和老师也要抓住各种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小班幼儿,起床时,可以让他们自己穿衣服、鞋子,整理好床铺等;大班幼儿可以让他们轮流做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擦桌子、擦玩具柜等,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同时,家长也要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克服依赖性,培养他们独立的第一步。如:晚上做好作业自己记住整理进书包,早上自己穿好衣服,自己洗脸刷牙,吃点心等,到园后自己进教室。当孩子有进步时要适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因为当孩子能力被肯定后,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快乐,在很大程度上会增进孩子的自信心。
三、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是有它的道理的,生活在穷困家庭中的孩子,那种恶劣的生存环境,自然就为他准备了艰苦锻炼的条件。但是,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遇到困难或压力、危险时,往往不知所措,他们什么事都依赖父母老师解决,缺乏自己战胜困难的信念、勇气和方法。而我们大人又往往为孩子一手包办所有的事,这样就很难培养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会使孩子缺乏进取心和毅力,遇到事情容易打退堂鼓或把任务转给别人。
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给幼儿创造机会,引导幼儿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并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教给孩子一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让他在尝试过程中感受失败和挫折,这样他才会从中吸取教训而成长起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很多小困难、小问题,如:幼儿从户外活动回来,找不到自己的椅子、杯子;自己的玩具被人抢了;和同伴发生矛盾了等,这时,我们不必急着帮他们解决,而是应该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当解决不了时我们在适当的出面引导他们,教给他们解决的方法和技能。这样,他们才会不断进步,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培养幼儿坚持独立的能力。
我班最近要求幼儿午睡起床后把被子叠成“豆腐”状。刚开始,我们天天教幼儿叠被,他们不管好坏都能坚持把被子叠好。然后我们再去整理一下。但后来有几天,由于忙着别的事,我没有去叠。这时我发现有好几张床上的被子都没叠,只有两个小朋友坚持叠了被子。当问到他们时,他们说:“老师你没叠,我们不会。”听后我很生气,但细想过后我原谅了他们。这种叠法本就很难,我会叠都没有去坚持做,又怎样去要求本就不熟的孩子们叠呢。这件事使我感触很深,作为老师,我们肩负着教导幼儿的重任,我们做任何事都要以身作则,这样我们才能有立场去教导幼儿,督促幼儿。
然而,幼儿的独立能力不是光靠在幼儿园中教师教育锻炼就行的,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呆在家里的,如果家长不重视,总是护着帮着,包办代替,我们的教育工作就很难进行。因此,我们还应该重视家长工作这一头,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家长们的理解与合作,并给予他们一些家庭教育培养的方法。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