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英语阅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其逐步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转变成语言交际运用型。阅读课教学不再以分析文章的语言点为主,所以教师在教授阅读课时应注意文章的整体性。
【关键词】英语 阅读教学 整体性
前言: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要达到上述条件并不容易,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往往出现大量生词,给学生整体阅读文章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同时教师对文章中知识点事无巨细地讲解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也很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文章。这些无疑都成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拦路虎,也凸显出让学生整体地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一、整体了解文章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为了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它的作用在于避免了学习时生吞活剥的现象。然而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读者由于其经历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可能会相差甚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阅读异文化的材料比阅读本族文化材料要难,阅读不同时代的材料比阅读同时代的材料要难。因此,阅读之前背景知识的激发是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平时学生们听得少、说得少、见得少,面对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文章时会显得很无助。例如在进行8B Unit4的阅读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读了一篇关于唐老鸭和米老鼠的文章,之后在介绍迪士尼乐园;以及学生在学9A Unit1关于星座的文章前,我布置学生先去了解星座的由来及它与我们国家的生肖的异同。这样,学生在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后,他们能够很好地从整体理解了文章,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整体呈现文章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精读、浏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获得信息等能力。译林版牛津英语每单元都有一个阅读(Reading)。针对这部分阅读教学,我通常采用整体呈现文章,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了解文章的脉络及其结构特点。例如译林牛津版7B Unit 3的阅读文章是一篇记叙文,我先以一个讨论的话题开始教学Do you believe there are ghosts in the world? Why?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讨论后,我给出阅读文章的标题:The Ghost in the Park,学生带着各自对鬼是否存在的不同看法兴致勃勃地阅读文章并很快回答了“Was there a ghost in the park?”这个问题。随即,我让学生再次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①When did it happen ?②Where did it happen? ③Who is mentioned in the story?三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它们体现出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即时间、地点和人物。学生再阅读类似题材的文章时就知道要抓住贯穿全篇的线索、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整个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也能从整体理解文章。
三、整体把握文章
语言点的讲解,篇章段落的分析及课后的背诵任务并非是对阅读文章学习的结束。它缺少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度如何这一环节。我们知道,Reading课时是一个输入阶段,真正的输出是在每个单元的Main task课时中体现出来。它对学生能否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测试作用。且在两到三课时的学习过后,学生能否针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改编、彩排,以此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也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课本剧的出现再好不过了。生活情景再现课堂给学生亲切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紧张。还有,一张画,一段音乐,都能创设语言情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变的兴奋而又热情。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译林版牛津英语7A Unit 5 Going Shopping阅读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分组并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组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购物者等等。学生们编出的对话拓展了文章内容,增添新鲜知识,这样能够增强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记台词和表演的过程中都从整体上理解了所学文章。
我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即便是复习同一个知识点,也应该方法各异,不能重复,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用不同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一篇文章,使得课后文章能够整体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是文章中的只言片语。长期这样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学生能够看见“树木”的同时更能看清“森林”,从整体上抓住文章的命脉。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鲁子问.《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3] 吴玉飞. 创设趣味阅读,提高教学效益,《现代阅读》,2011年第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培仁学校)
【关键词】英语 阅读教学 整体性
前言:根据教育部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初中毕业生应达到五级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能读懂相应水平的常见体裁的读物;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能利用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学好英语的重要条件。但在实际教学中要达到上述条件并不容易,尤其在英语阅读教学方面。教材中的阅读文章往往出现大量生词,给学生整体阅读文章设置了一定的障碍,同时教师对文章中知识点事无巨细地讲解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也很难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文章。这些无疑都成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拦路虎,也凸显出让学生整体地理解文章的重要性。
一、整体了解文章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为了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学生必须有感性认识作为基础。它的作用在于避免了学习时生吞活剥的现象。然而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的读者由于其经历不同对文章的理解也可能会相差甚远,这也许就是为什么阅读异文化的材料比阅读本族文化材料要难,阅读不同时代的材料比阅读同时代的材料要难。因此,阅读之前背景知识的激发是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理解,也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由于受很多条件的限制,平时学生们听得少、说得少、见得少,面对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文章时会显得很无助。例如在进行8B Unit4的阅读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读了一篇关于唐老鸭和米老鼠的文章,之后在介绍迪士尼乐园;以及学生在学9A Unit1关于星座的文章前,我布置学生先去了解星座的由来及它与我们国家的生肖的异同。这样,学生在对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后,他们能够很好地从整体理解了文章,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
二、整体呈现文章
阅读是中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式。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更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己看书,学会全面阅读、精读、浏览、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获得信息等能力。译林版牛津英语每单元都有一个阅读(Reading)。针对这部分阅读教学,我通常采用整体呈现文章,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了解文章的脉络及其结构特点。例如译林牛津版7B Unit 3的阅读文章是一篇记叙文,我先以一个讨论的话题开始教学Do you believe there are ghosts in the world? Why?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讨论后,我给出阅读文章的标题:The Ghost in the Park,学生带着各自对鬼是否存在的不同看法兴致勃勃地阅读文章并很快回答了“Was there a ghost in the park?”这个问题。随即,我让学生再次阅读并回答下面的问题:①When did it happen ?②Where did it happen? ③Who is mentioned in the story?三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它们体现出记叙文的几个要素即时间、地点和人物。学生再阅读类似题材的文章时就知道要抓住贯穿全篇的线索、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整个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学生也能从整体理解文章。
三、整体把握文章
语言点的讲解,篇章段落的分析及课后的背诵任务并非是对阅读文章学习的结束。它缺少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度如何这一环节。我们知道,Reading课时是一个输入阶段,真正的输出是在每个单元的Main task课时中体现出来。它对学生能否自如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起到一个很好的测试作用。且在两到三课时的学习过后,学生能否针对学过的文章进行改编、彩排,以此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也考查了学生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课本剧的出现再好不过了。生活情景再现课堂给学生亲切感,让学生在课堂上多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紧张。还有,一张画,一段音乐,都能创设语言情境,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变的兴奋而又热情。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译林版牛津英语7A Unit 5 Going Shopping阅读课后,我让学生自己分组并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组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顾客、有的扮演售货员、有的扮演购物者等等。学生们编出的对话拓展了文章内容,增添新鲜知识,这样能够增强学生接受和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增加学生自信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记台词和表演的过程中都从整体上理解了所学文章。
我认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即便是复习同一个知识点,也应该方法各异,不能重复,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应该用不同方法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一篇文章,使得课后文章能够整体地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而不是文章中的只言片语。长期这样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学生能够看见“树木”的同时更能看清“森林”,从整体上抓住文章的命脉。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鲁子问.《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
[3] 吴玉飞. 创设趣味阅读,提高教学效益,《现代阅读》,2011年第1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培仁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