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谈春华,1958年2月出生,鄂州市汀祖镇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文学学士学位。湖北省特级教师。现任湖北省黄石市第三中学校长。1986年以来,先后在《语文教学与研究》、《师范教育》、《中国韵文学刊》、《中国学校卫生》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参)编(著)出版《班主任工作艺术》、《语文教学艺术》、《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水调歌头》等著作12部;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批准号:BBA010049)的一级子课题《学业不良高中生成功心理素质培养实验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研究》分获市、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并被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校长是学校决策的核心人物。校长的价值追求,决定其决策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决策的过程体现出校长的理念、胸怀和智慧;决策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质量和发展;校长的人格魅力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用价值之光来引导当前办学定位决策
找准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校长的首要决策。那么,校长依靠什么来找准办学定位呢?
首先,是校长理论价值的追求。坚持正确的理论价值指导是办学准确定位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理论价值的共同基础,是相对中世纪的“神本”、封建社会的“家本”而提出的,其内涵是既要以“个人(本性)”为本,又要以“人民(理性)”为本。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审视自己执掌学校的现状是一个“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的工匠式教育,还是一个“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园丁式教育。若为前者,则要摒弃;若系后者,则要坚持并弘扬。因此,要用“人本”思想去决策和指导素质教育,用正确的“知识观”、“学生观”去指导自己的办学定位。刚刚过去的上世纪,我们教育工作者坚守着的 “因材施教”(孔子)、“传道,授业、解惑”(韩愈),“知行合—”(陶行知)等传统教育思想,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西方“智商测试”理论(1900.阿尔弗来德·比奈)、“情绪智力”理论(1960.巴布娜·柳纳)、“成功智力”理论(1997.斯腾伯格)、“多元智能”理论(1983.霍华德·加德纳)的冲击和影响。我们都在追问;教育的终极价值是要培养能熟练“解答问题”的“人才”(考生),还是要造就能创新“解决问题”的“人力”(公民)?今天学业成绩的好坏与明天成就大小究竟有多大相关(美国学者研究成果为:正相关系数仅为0.2%)而现实生活中,周舟因具有音乐智能而被社会追捧,程菲因具有身体运动智能而获得世界掌声,陈景润因具有数学智能被写进历史,杨利伟因具有空间智能被世人敬仰,杜宪因具有语言智能被公众推崇……“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能只有领域之分,无优劣之别。因此,许多校长都不知不觉地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决策新课改,并用知识“生成”理论去指导和检测课堂教学。
其次,是校长目标价值的追求。把握教育目标,是办学定位准确决策的前提。“十六大”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确定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校输送优秀生源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在以上目标的指引下,校长要认真分析本校生源构成、办学条件、办学环境等有效信息,并通过有效工作可能达成的目标预测,制订学校工作策略,从而找准办学定位。如黄石三中构建的“双成”教育模式(即一是为高校输送学业优秀、德优体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精尖”生源为目标的“成才”教育;二是为社会直接培养遵纪守法、德智合格、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适用型”合格公民为目标的“成人”教育。“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同力并举,相互融注,构成和谐互育的格局),也叫“成人成才并举”模式,就是立足于以上培养目标、着眼于学校实际情况而构建的。几年来,这一模式已在价值层面有效地引导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进行。
其三,是校长实践价值的追求。实践的本身就是一个印证、检验、完善并形成新价值的过程。如黄石三中“成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其成果已被华中师大、西南师大、华东师大等教育学专家正式鉴定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功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成功心理素质;五大子目标是:①激发成就动机②传授成功方略③提升表现能力④培育成功心态⑤塑造成功个性;制订了不同程度的各年级成功教育目标体系;并在三大要素,三重干预,六种途径上予以实施;特别是在成功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六字”方针上得到每一位执教者的认同,即备课突出一个“生”字,讲课突出一个“法”字,辅导突出一个“异”字,练习突出一个“精”字,考试(查)突出一个“新”字,评价突出一个“行”字。2005年,首届“成功教育实验班”56人毕业,高考人均分412.2(进校时中考人均303.5分),考上本科28人(其中一类本科6人,二类本科8人,三类本科14人),无一人缺考,不仅打破了“差班”学生不能考上一类本科的“魔咒”,而且学业提升率和本科上线率均名列学校前茅。老师由不理解,不接受,到给予赞扬和肯定。历届成功教育实验班均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如今,不仅成功实验已成为校园的焦点和亮点,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各学科、各领域的实验。在价值引导下的实践与探索,将成为质量腾飞的翅膀!
二.用智慧之光来引导未来发展定位决策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要求、方法指导着我们如何正确地去进行发展。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智慧之光来引导。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校长都将面对,在迎战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在机遇中预测未来的挑战,这就是智慧!
首先是内部的矛盾和动力。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着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而乐观者,只看到优势,对劣势视而不见,隐患就会悄然而至;悲观者,只看重劣势,却对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潜能就无法有效发挥;智慧者,既能放大优势,又能从劣势中看到潜在的优势,从而把握机遇,克难奋进。比如我市某学校,原系湖北省校办企业先进单位,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巨大的校办工厂负担给学校带来沉重的包袱,工厂职工人均净负债50多万元,且在国务院令中被强令停产,数百名职工生活无着落,学校无法正常办学,给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带来不利影响。对该校来说,这是矛盾!而这所学校经过几番探索,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效运用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不但将工厂职工全部买断身份,而且收回工厂厂房和用地、扩大了办学空间,充实了教育资源,使学校的外在形象和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矛盾转化为动力!再看,该校没有“天时”、“地利”条件,但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和”优势,关注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在赢得家长和社会普遍赞誉的同时,学校质量也逐年提高。这就是“赢在自己”的智慧!质量是发展的起点,也是发展的终点,只有螺旋式上升,学校才能不断发展。
其次,是外部的挑战和机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周边地区,兄弟学校的激烈竞争是挑战,迎接挑战的智慧是主动协作以实现共赢。不艳羡、不嫉妒别人的优势,老实地学习,不懈地奋斗,争取缩小差距;不隐藏、不哀叹自己的劣势,面对现实,励精图治,选择适合本校的教育和管理,在逆境中愈挫愈奋,在期待和自信中持之以恒,则一定会赢得更多领导和同仁的支持。这就是“赢在其中”的智慧!學校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趋向,要理性把握。
三.用人格之光来引导日常事务定位决策
日常事务纷繁复杂,清官难断。目前校长是学校的无限责任法人:“党政工团队,生老病死退、样样负全责,看你累不累?”如果校长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将无暇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校管理。校长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是处理好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校长应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兼收并蓄的人文素养。文化滋养精神,而精神支撑起人格,学校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的精神,因此以培养正直、无私、独立、自由、尊严为价值的学校教育,要求校长在人格精神上率先垂范,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政治上要有理想信念;在知识上要渊博;在身心上要有必胜的信念和毅力;在事业上要充满激情;在生活上要保持平民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偶然事件突发时,保持冷静,游刃有余地解决。
校长要多谋善断、知人善任、不怒而威。不谋不断,优柔寡断则缺位;独谋专断,不谋武断则越位。校长应该集思广益而谋,审时度势而断。校长要量才而用,用人所长,使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不对“唯领导马首是瞻”者亲,不对“面责寡人之过”者疏,远离“媚俗”、“钻营”、“权诈”的习气,这样,校长的人格光辉就会亮彻校园!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既讲原则,又讲灵活,正确处理已产生的矛盾。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包容性和凝聚力,这是校长必不可少的素养。遇事要争个输羸,每事要论个成败;小事不放,大事不当;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有话说绝,不留空间;看起来是敢做敢为,其实是武断专行;看起来是威风八面,其实是色厉内荏。这些都是校长要尽量远离的。校长只有用思想去引领思想,用事业去引导事业,用文化去营造文化,用人格去复制人格,才能不怒而威,无为而无不为。
作为平民,校长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干扰,特别是世俗的名誉观、本能的利益观、浮躁的政绩观等等。或许在一闪念中让很好的决策化为云烟,或许一闪念却使荒谬的决策变为冲动。而作为校长,应具有更高的觉悟和视野、事业和追求,并将个人的荣辱进退与学校的得失成败与共。一言一行,不颐指气使,一招一式,不倚仗权力,不凭借物力,而是依靠价值追求、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真正成为学校办学方向的把握者,办学质量的引领者,学校管理的主持者,改革创新的开拓者,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以及和谐体系的构建者。
校长是学校决策的核心人物。校长的价值追求,决定其决策的立足点和着眼点;决策的过程体现出校长的理念、胸怀和智慧;决策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质量和发展;校长的人格魅力在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用价值之光来引导当前办学定位决策
找准所在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校长的首要决策。那么,校长依靠什么来找准办学定位呢?
首先,是校长理论价值的追求。坚持正确的理论价值指导是办学准确定位的核心。“以人为本”是当今时代理论价值的共同基础,是相对中世纪的“神本”、封建社会的“家本”而提出的,其内涵是既要以“个人(本性)”为本,又要以“人民(理性)”为本。在这一认识基础上,审视自己执掌学校的现状是一个“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的工匠式教育,还是一个“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园丁式教育。若为前者,则要摒弃;若系后者,则要坚持并弘扬。因此,要用“人本”思想去决策和指导素质教育,用正确的“知识观”、“学生观”去指导自己的办学定位。刚刚过去的上世纪,我们教育工作者坚守着的 “因材施教”(孔子)、“传道,授业、解惑”(韩愈),“知行合—”(陶行知)等传统教育思想,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西方“智商测试”理论(1900.阿尔弗来德·比奈)、“情绪智力”理论(1960.巴布娜·柳纳)、“成功智力”理论(1997.斯腾伯格)、“多元智能”理论(1983.霍华德·加德纳)的冲击和影响。我们都在追问;教育的终极价值是要培养能熟练“解答问题”的“人才”(考生),还是要造就能创新“解决问题”的“人力”(公民)?今天学业成绩的好坏与明天成就大小究竟有多大相关(美国学者研究成果为:正相关系数仅为0.2%)而现实生活中,周舟因具有音乐智能而被社会追捧,程菲因具有身体运动智能而获得世界掌声,陈景润因具有数学智能被写进历史,杨利伟因具有空间智能被世人敬仰,杜宪因具有语言智能被公众推崇……“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能只有领域之分,无优劣之别。因此,许多校长都不知不觉地用“多元智能理论”去决策新课改,并用知识“生成”理论去指导和检测课堂教学。
其次,是校长目标价值的追求。把握教育目标,是办学定位准确决策的前提。“十六大”提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十七大”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确定高中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为高校输送优秀生源和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在以上目标的指引下,校长要认真分析本校生源构成、办学条件、办学环境等有效信息,并通过有效工作可能达成的目标预测,制订学校工作策略,从而找准办学定位。如黄石三中构建的“双成”教育模式(即一是为高校输送学业优秀、德优体健、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精尖”生源为目标的“成才”教育;二是为社会直接培养遵纪守法、德智合格、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适用型”合格公民为目标的“成人”教育。“成才”教育和“成人”教育同力并举,相互融注,构成和谐互育的格局),也叫“成人成才并举”模式,就是立足于以上培养目标、着眼于学校实际情况而构建的。几年来,这一模式已在价值层面有效地引导着学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进行。
其三,是校长实践价值的追求。实践的本身就是一个印证、检验、完善并形成新价值的过程。如黄石三中“成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其成果已被华中师大、西南师大、华东师大等教育学专家正式鉴定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成功教育”的总目标是培养成功心理素质;五大子目标是:①激发成就动机②传授成功方略③提升表现能力④培育成功心态⑤塑造成功个性;制订了不同程度的各年级成功教育目标体系;并在三大要素,三重干预,六种途径上予以实施;特别是在成功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六字”方针上得到每一位执教者的认同,即备课突出一个“生”字,讲课突出一个“法”字,辅导突出一个“异”字,练习突出一个“精”字,考试(查)突出一个“新”字,评价突出一个“行”字。2005年,首届“成功教育实验班”56人毕业,高考人均分412.2(进校时中考人均303.5分),考上本科28人(其中一类本科6人,二类本科8人,三类本科14人),无一人缺考,不仅打破了“差班”学生不能考上一类本科的“魔咒”,而且学业提升率和本科上线率均名列学校前茅。老师由不理解,不接受,到给予赞扬和肯定。历届成功教育实验班均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如今,不仅成功实验已成为校园的焦点和亮点,而且,有效地推动了各学科、各领域的实验。在价值引导下的实践与探索,将成为质量腾飞的翅膀!
二.用智慧之光来引导未来发展定位决策
发展是永恒的主题。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核心、要求、方法指导着我们如何正确地去进行发展。要践行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有智慧之光来引导。无论是机遇,还是挑战,校长都将面对,在迎战中寻找发展的机遇,在机遇中预测未来的挑战,这就是智慧!
首先是内部的矛盾和动力。任何一所学校,都存在着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而乐观者,只看到优势,对劣势视而不见,隐患就会悄然而至;悲观者,只看重劣势,却对优势不能充分利用,潜能就无法有效发挥;智慧者,既能放大优势,又能从劣势中看到潜在的优势,从而把握机遇,克难奋进。比如我市某学校,原系湖北省校办企业先进单位,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巨大的校办工厂负担给学校带来沉重的包袱,工厂职工人均净负债50多万元,且在国务院令中被强令停产,数百名职工生活无着落,学校无法正常办学,给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带来不利影响。对该校来说,这是矛盾!而这所学校经过几番探索,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有效运用政策,积极创造条件,不但将工厂职工全部买断身份,而且收回工厂厂房和用地、扩大了办学空间,充实了教育资源,使学校的外在形象和校园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矛盾转化为动力!再看,该校没有“天时”、“地利”条件,但充分发挥和利用“人和”优势,关注和热爱每一个学生,在赢得家长和社会普遍赞誉的同时,学校质量也逐年提高。这就是“赢在自己”的智慧!质量是发展的起点,也是发展的终点,只有螺旋式上升,学校才能不断发展。
其次,是外部的挑战和机遇。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周边地区,兄弟学校的激烈竞争是挑战,迎接挑战的智慧是主动协作以实现共赢。不艳羡、不嫉妒别人的优势,老实地学习,不懈地奋斗,争取缩小差距;不隐藏、不哀叹自己的劣势,面对现实,励精图治,选择适合本校的教育和管理,在逆境中愈挫愈奋,在期待和自信中持之以恒,则一定会赢得更多领导和同仁的支持。这就是“赢在其中”的智慧!學校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趋向,要理性把握。
三.用人格之光来引导日常事务定位决策
日常事务纷繁复杂,清官难断。目前校长是学校的无限责任法人:“党政工团队,生老病死退、样样负全责,看你累不累?”如果校长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将无暇也无法进行有效的学校管理。校长对自身的准确定位,是处理好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因素。
校长应该有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兼收并蓄的人文素养。文化滋养精神,而精神支撑起人格,学校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的精神,因此以培养正直、无私、独立、自由、尊严为价值的学校教育,要求校长在人格精神上率先垂范,并在与时俱进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在政治上要有理想信念;在知识上要渊博;在身心上要有必胜的信念和毅力;在事业上要充满激情;在生活上要保持平民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偶然事件突发时,保持冷静,游刃有余地解决。
校长要多谋善断、知人善任、不怒而威。不谋不断,优柔寡断则缺位;独谋专断,不谋武断则越位。校长应该集思广益而谋,审时度势而断。校长要量才而用,用人所长,使人尽其能、人尽其才。不对“唯领导马首是瞻”者亲,不对“面责寡人之过”者疏,远离“媚俗”、“钻营”、“权诈”的习气,这样,校长的人格光辉就会亮彻校园!正确处理好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既讲原则,又讲灵活,正确处理已产生的矛盾。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包容性和凝聚力,这是校长必不可少的素养。遇事要争个输羸,每事要论个成败;小事不放,大事不当;只看眼前,不顾长远;有话说绝,不留空间;看起来是敢做敢为,其实是武断专行;看起来是威风八面,其实是色厉内荏。这些都是校长要尽量远离的。校长只有用思想去引领思想,用事业去引导事业,用文化去营造文化,用人格去复制人格,才能不怒而威,无为而无不为。
作为平民,校长在决策过程中会受到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干扰,特别是世俗的名誉观、本能的利益观、浮躁的政绩观等等。或许在一闪念中让很好的决策化为云烟,或许一闪念却使荒谬的决策变为冲动。而作为校长,应具有更高的觉悟和视野、事业和追求,并将个人的荣辱进退与学校的得失成败与共。一言一行,不颐指气使,一招一式,不倚仗权力,不凭借物力,而是依靠价值追求、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真正成为学校办学方向的把握者,办学质量的引领者,学校管理的主持者,改革创新的开拓者,持续发展的推动者以及和谐体系的构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