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玄同的嘲讽与陈寅恪的羡慕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en_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8年2月8日,钱玄同在日记中记录了和湖南大儒叶德辉有关的一则轶事。当时书店伙计给钱玄同送来一部叶德辉编的《观古堂书目》,钱玄同最初以为该书可补《书目答问》之缺,就暂时留下。后因无钱购买,准备归还书店。在浏览该书自序时,叶氏这样一段文字引起钱玄同的极度不满:“十七世祖和靖山长伯昂公以元故臣,明祖屡征不起,子孙承其家声,不以入仕为荣,故终明之世,各房皆以科第显达,煊赫一时,独余茆园房世以耕读相安,丁男亦不繁衍,至国初始有登仕板者。”对此钱玄同讽刺道:“此数语直是自暴其十七八代的祖宗都非做异族的奴隶不可,绝不愿同种光复,真要叫人笑死。”
  钱玄同对叶德辉如此嘲讽,只因他断定叶德辉没有明白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何谓“夷夏之辨”。所谓夷夏之辨,其实就是一个民族文化认同问题。古时人们把中原文明称为夏,边塞野蛮民族称为夷,这明显是以地域关系来辨别夷夏。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中原与边塞交往增多,文化风俗等就成了区分夷夏的标准。如孔子就认为,即便蛮族占领中原,只要他们懂得礼义廉耻,中原就依然是夏;反之,如果夏人失去礼义廉耻,那么中原也就成为夷。据此夷夏之辨不在地区而在文化,这在唐代,就演变为胡人之“汉化”或汉人之“胡化”问题,对此,陈寅恪的观点就是,判断一个人是汉人还是胡人,不看其血统而是看其所承受文化传统:如果一个汉人自幼生活在胡人地区,深受胡族文化影响,则虽为汉人却早已被“胡化”,当然应视为“胡人”;反之亦然。从唐代历史进程看,无论唐代统治者还是一般民众,对汉族和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一直持比较开放宽容态度,所以夷夏之辨基本不是问题。
  不过,这种情况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时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南宋小王朝的灭亡,元朝统治者对汉人的镇压迫害,使得汉族文人真正体会到亡国的悲惨,于是夷夏之辨问题被再次提出,并特别强调夷夏间的不可沟通与不可转化。但这一点必然与文人之所谓“忠臣不事二主”的忠君观念冲突,也就是如果统治者为异族君主且这君主还不是太差的话,则文人士大夫似乎就要保持对此君主的忠诚,这可能就是叶德辉为其先祖如此之德行感慨自豪的原因。但在一向把推翻清朝统治视为当然的钱玄同看来,叶德辉也真是糊涂得可以了——名门望族“叶家”数代宁愿做异族奴隶,而不愿光复汉族,岂不是白读了那么多的书。
  事实上,相比于元代的短命,清朝统治持续近三百多年,且对汉族文化也由最初的排斥到接受。对汉族文人而言,承认清朝统治的合法性似乎更加容易接受,因为时间可以淡化一切。章太炎就曾说:“综观往古戎夏交捽之事,侵入者不过半壁,全制者不逾百年……满洲之在中国,疆域已一统矣,载祀已三百矣。”所以,汉族文人的拒绝和清朝合作大都发生在清初,至清代中叶,绝大多数汉族文人已经认可了满族的统治。但鸦片战争后,清政权的愚昧和闭关锁国终于激起有识之士的不满,并最终演变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因此,等到钱玄同在1918年看到叶德辉如此迂腐的言论,岂能不给予辛辣的嘲讽。一般说来,章门弟子受章太炎影响至深至巨,所以对“夷夏之防”总是格外警惕,例如同为章门弟子的朱希祖,就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陈寅恪的“种族与文化”说持不同观点,甚至连续撰写文章和陈寅恪“商榷”,他就是坚持认为在中日关系紧张、日本入侵中国已为现实的情况下,如果一味再谈什么“种族与文化关系中,文化重于种族”,就有被他人(指日本)利用之危险了。显而易见,当所谓的“夷夏之辨”仅仅限于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时,人们往往还可以宽容大度的态度对待,甚至以汉族文化所谓的强大“同化”能力为自豪。但当夷夏之辨扩大为中华民族和外来民族矛盾时,例如近代以来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则坚持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就是人们最容易做出的抉择。
  然而,陈寅恪的思考显然和朱希祖并不在一个路径上,他更看重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异族入侵或外来文化大举进入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问题,也即是俞曲园当年在科举应试时所题写诗中的那句“花落春仍在”的问题——如何让花落之后的“春”仍然回来?而在这样重大问题上,显然知识分子本身要负起更大的责任。
  由此,当1964年蒋天枢赴广州看望陈寅恪时,后者才会在《赠蒋秉南序》中写下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文字:“清光绪之季年,寅恪家居白下,一日偶检架上旧书,见有《易堂九子集》,取而读之,不甚喜其文,唯深羡其事,以为魏丘诸子值明清嬗蜕之际,犹能兄弟戚友保聚一地,相与从容讲文论学于乾撼坤岌之际,不谓为天下之至乐大幸,不可也。”
  所谓“易堂九子”,指的是明末清初以魏禧为首的九个文学家,即魏禧与兄魏祥、弟魏礼和李腾蛟、邱维屏、曾灿、林时益、彭士望、彭任等九人,其中魏禧三兄弟是这一文人群体的核心,史称“三魏”或“宁都三魏”。这“易堂”名字的由来,据说是魏禧父魏兆凤在明朝灭亡后削发隐居,名其居室曰“易堂”。还有一说是九子为避战乱,买下宁都城西的翠微峰,在峰顶建造房屋居住,中间厅堂是聚会的场所,取名为“易堂”。
  据说清兵入关后,明朝国势危急,大臣中有听说“易堂九子”名气者,遂进谏皇帝准许他们出来辅佐朝政,皇帝就派使者来到宁都翠微峰。“易堂九子”为了拒绝使者的邀请,当使者推开“易堂”室之门时,就让人拿一瓢清水把点燃的蜡烛浇灭。使者正要说明来意,九子对使者说:“看到没有,‘清’水灭‘明’烛,天意不可违,你也不要回去了,不然有杀身之祸。”使者大悟,就留了下来。由这个传说,可知“易堂九子”很有远见,他们知道面对强大的清廷,任何武力抵抗已经无用,遂专注于讲学和著述。尽管清朝政府将他们的作品列为禁书予以销毁,却无法禁止他们讲学。魏氏三兄弟中以老二魏禧影响最大,成就最高。因他字凝叔,世人尊称他为叔子,又因他曾住在翠微峰上的勺庭,人们又称他为勺庭先生。康熙九年,魏禧曾赴南京一带游历,前来拜访、求文章的人络绎不绝,人们多以得到魏禧文章为荣。就在此时,魏禧写下了那篇有名的《大铁椎传》。该文写的是一位以使用“大铁椎”为兵器的侠客,来投奔宋将军,却因后者“不足用”而离开。至于他为什么来找宋将军,为什么后来说宋将军“不足用”,则语焉不详。由此可见魏禧写这个人物是有所寄托,“宋将军”当暗指当时那些明朝旧臣,他们徒有虚名却既没有勇气也没有能力实施反清复明的大业。文章最后,魏禧的议论极为精彩:“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予读陈同甫《中兴遗传》,豪俊、侠烈、魁奇之士,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又何多也!岂天之生才不必为人用欤?抑用之自有时欤?”这里魏禧不仅是为文中那位侠客感慨,也是在为他们这些文人生不逢时而感慨不已。康熙十七年,魏禧被清廷荐举为博学鸿儒,他称病拒不应召。后来连原来一些反清的文人如朱彝尊、汪琬等也应召了,坚持不去者寥寥無几,魏禧即其中之一。当年十二月,江西巡抚责令宁都县令将魏禧抬到南昌,魏禧用被子蒙头装作病重,死活不肯出仕清廷,此举受到江西很多名士的赞扬。康熙十八年,魏禧去世,其“士可杀不可辱”的高风亮节一直受到后人称颂。
  如果仅仅这样,“易堂九子”还不值得后人格外赞美,陈寅恪也不会如此羡慕。相比起魏禧,也许九子中的另一位更值得赞美——只因他的忍辱负重,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整个“易堂九子”的安全和相对从容的治学著述,此人就是三兄弟中的老大魏祥。清廷入关后,不仅下达了剃发令,还不许明朝遗民隐居山寨,“九子”所在的翠微峰虽地势险要也无法抵挡大兵入侵。这时魏祥挺身而出,担起了长子“责在宗祧”、保卫家室的重任。他换上清廷的装束进城参加考试,取得了贡生的资格,从此背负起难以忍受的委身清廷的痛苦屈辱。在魏祥的周旋下,“易堂九子”此后三十多年没有受到清廷清剿,得到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应该说,魏祥的例子不是个案,在当时很多文人都面临是否出仕清朝的两难选择:出仕,则有违自己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不仕,则马上会导致自己和整个家族成员的灭顶之灾。显而易见,如果仅仅是个人的牺牲,相信很多文人都会坦然面对,但如果因此牵连到很多亲人甚至是无辜的远亲,甚至是老人和孩童,则代价确实过于巨大和沉重。而且,这些生活于易代之际的文人,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继续自己的遗民身份无疑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诚如今人赵园所说,是“节操”在时间中的剥蚀,是那种神州陆沉之悲慨之气的逐渐烟消云淡,最终庄严化为滑稽,这才是最为可怕。此外,如果自己这一代因多少承受前代恩泽而必须守节尽忠的话,则子女后代应该没有必要承继义务。对此,出身贫寒的清初名士戴名世指出:“自明之亡,东南旧臣多义不仕宦,而其家子弟仍习举业取科第,多不以为非。”所以在两难之中,很多文人做出痛苦的选择,即让自己的某个孩子(一般是长子)出仕以保证整个大家族的相对平安,从而也保证了这个家族的延续成为可能。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借此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存和传承。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明末清初还是之后,很多文人对自己后代的要求,竟然都是不要再做学问搞创作,宁愿学习一门技艺,甚至去从事他们一向最看不起的经商。吴宓在其日记中就透露,他和陈寅恪在社会动荡之际就曾约定,一旦被当权者相逼,则离开学术,远离学校,宁愿去经商——尽管我很怀疑他们有经商的才华。
其他文献
一  泰戈尔及其文学、诗学理论、和平思想经过翻译、介绍和研究,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影响了一大批中国作家,其中很多现代作家就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才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他们的创作实践明显受泰戈尔影响,形成了中国现代作家群体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学现象,也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因为他们的创作表现出明显的泰戈尔色彩,可以将这一现代作家群体规而约称为“中国泰戈尔作家群”,代表作家主要有郭沫若、冰心、徐
如果让人们自由选择中国任一文化区域居住的话,江南无疑将是最让人们向往和心动的对象。因为它不仅一直是令人艳羡的富庶之地、山水清丽的秀美之地,而且历来关于它的字里行间总是能让人产生无尽的诗意想象与美妙审美愉悦。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林教授的新著《江南诗性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版)既以独特的江南诗性文化理论精辟阐释了江南文化的精髓本质,也以丰富细腻的感性体验生动描述了江南生活的文化呈现。  刘士林教
林黛嫚:《团扇》之后,您陆续出版了《长日将尽——我的北京故事》、《永远的情人:四十六篇藏书札记》、《多余的人》、《文学的滋味》、《亚果号的返航》、《林布兰特》、《尚未尘封的过往》等书,产量颇丰,大家都很好奇您如何分配你的日常生活?  韩秀:其实,最重要的是我不必上班,因此可以把每天最好的时间用来敲键。  每天早上七点钟带一杯咖啡下楼到书房,十点钟结束敲键。之后的时间用于阅读、写信(手写、贴邮票请邮
生命中的日子虽说短促,每天很少有什么大惊喜,多的只是些小琐碎。那些个琐碎就像街景,多半还是寻常。当年,大阪关西学友会日本语学校附近就有一段寻常的街道:一间文具店,一间邮电所,一间洋服屋。洋服屋内一般不见顾客;门口摆着三两个纸盒子,有装了碎花布的,总有过路的女人看见前面一个女人在那里驻足,自己也就踩着碎步子跑过去,很不甘心地兜底翻翻——多数什么也不买,但一定要在花布上捏一把。放着碎花布的盒子边还有个
一  也许,我得坦率承认,自己暗地里一直被人类文明当中某种气拔云天的高峰智慧所震撼、所诱惑,我就是这样被引诱着涉入了书籍的海洋。在那样的智慧里边,我相信必有某种惊心动魄的生命经验,曾发生在所有话语的背后,而只可惜呈现给我们的话语——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文明经典,却仅仅是那种熊熊燃烧的生命经验残留下来的轻烟,或灰烬,我们无法亦无缘目睹这种经验的实在与发生。然而凭着这些话语本身,亦足以劈开我们似是而非的种
舒芜八十岁以后学会了使用电脑,接着,他又在新浪网开了两个博客,一个叫“舒芜博客”,另一个叫“碧空楼舒芜博客”。这对于一个以文字立身的老学者来说,真算是与时俱进了。  有了这个现代化的传播平台,舒芜在晚年的岁月里仍然显得忙碌和活跃。他在舒芜博客上勤快地写随想短文,在碧空楼舒芜博客上则粘贴一些略长或写作时间略早的作品,继续展示着他的学者风采。这些博文汇聚起来,就编成了这本《舒芜晚年随想录》(以下简称为
从北洋军阀部队中分化出来的国民军,因其“领头羊”冯玉祥在民国年间呼风唤雨的地位以及该部队自身的独特作风,曾经于颠峰时期发展至四十万人,成为当时一支不可小觑的军事力量。这支西北军也曾经雄心勃勃,意图有所作为,并顺应军事发展需要创办了自己昙花一现的空军。  1924年10月下旬,第二次直奉大战激战正酣之际,直系陆军检阅使兼第十一师师长冯玉祥联合驻扎在北京的胡景翼、孙岳等部突然实行倒戈,发动政变,囚禁总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国风·卫风·硕人》  今译:  身材修美一女郎,麻纱罩衫锦绣裳。她是齐侯的爱女,她是卫侯的娇妻,她
曾纪鑫兄约我为本书写序,我当即答应。夜深人静,细读此书,往事历历,感觉我还真是作序的恰当人选,研究者及研究对象均是老友,人生如此际遇,真是难得!  二十多年前,我还在山西作协《黄河》杂志做编辑的时候,那时在湖北黄石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工作的纪鑫兄即给《黄河》投稿,给我留下极深印象。我那时虽有发稿权,但现在想来似乎也没有特别关照過纪鑫兄,大概发过两三个中篇小说。那时还有退稿制度,纪鑫兄来稿不多,几乎没有
一  一场秋雨,满地霜叶,叶片完美,由金黄而绛红,层次分明,于是草坪与人行道都被绘上了新的图画,图画生动,自树梢到空中再旋转至地面,由动而静,别有一番韵致。此地的秋毫无感伤意味,反而华丽、生机勃勃。  我们都喜欢北维州亚历山大老城,老城沿河而建,许多的老建筑在岁月的淘洗中平静地焕发出年轻的风采。水雷厂艺术中心就是这么一个永远吸引人的地方。这里,从1918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真的是一个制造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