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对“囚绿”深层含义,即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品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批注法;板块式教学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上课的环节有:
读“情”;读“文”;读“绿”;评“情”;觅“绿”。
二、读“情”
1.师: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思考下列语句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并在文中右边空白处进行批注。
语句: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③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④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2.学生阅读、思考、批注。
明确:
①批注:对绿的渴望之情。(“等焦”“盼等”“急不暇择”)
②批注:对绿的喜爱之情。(两个“装饰”、两个“借”、一个比喻“如同幽囚一只小鸟”)
③批注:对绿爱得执著。(“固执”“爱抚”“善意”)
④批注:对绿的怀念之情。(“怀念”“绿友”)
3.师:到处都是绿意洋洋,作者既然如此喜爱绿,那为何又要“囚绿”呢?
三、读“文”
1.师:本文题目为“囚绿记”,意思是记叙“囚绿”的经过。那么,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都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画出关键语句(即那些写行动的语句),并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2.学生速读,思考,概括。
明确:引出回忆→择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写作思路)
四、读“绿”
1.师:请细读下列语句,并结合陆蠡的资料和写作背景思考这“绿”的含义。
语句: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②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③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资料:
①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②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或: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以34岁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出版社遭日军搜查,当时陆蠡恰好外出,本应庆幸自己的脱险,但他出于责任感,独自一人到捕房去问个究竟,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日本宪兵问他:“爱不爱国?”他说:“爱国。”又问:“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他说:“不赞成。”又问:“依你看,日本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回答:“绝不能征服。”日本宪兵恨他态度强硬,认为有政治背景,屡施酷刑,但他决不改口,结果吐血而亡。
陆蠡爱绿色,爱生命,爱光明,他不屈服于敌人的屠刀,终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囚绿记》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其实正是他的心灵的写照。)
2.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明确:
五、评“情”
1.师:到此我们已经弄明白了“绿”的象征意义,现在再回过头来评点这四处语句,请用批注的方式让你原先的评点锦上添花。
语句: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③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④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2.学生思考,评点,交流。
明确:
①批注:表现出作者对北方都市沉闷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厌倦和不满。
②批注:绿色在作者心目中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交代“囚绿”的原因。
③批注:“固执”表面上是责怪常春藤,实际上却是对常春藤的一种尊敬,是一种执著的爱。
④批注:隐含着作者对沦陷敌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六、觅“绿”
师:绿,到处都有。但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绿,而是缺少发现。课外,请大家去寻找一份让你感动的绿色,小到一片树叶,大到一片树林,用你的笔将它收藏起来(尝试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描写),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让我们时时享受绿色之美。
(作者单位:海南省昌江县南罗学校)
1.体会本文托物抒情的写法,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的歌颂。)
2.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对“囚绿”深层含义,即象征意义的理解和品味。
教学方法:诵读法;批注法;板块式教学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作家巴金曾这样评价他,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这是多高的评价!这位作家是谁呢?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陆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拜读他的这篇代表作,去触摸他那高尚的灵魂。上课的环节有:
读“情”;读“文”;读“绿”;评“情”;觅“绿”。
二、读“情”
1.师:快速阅读全文,然后思考下列语句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并在文中右边空白处进行批注。
语句: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③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④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2.学生阅读、思考、批注。
明确:
①批注:对绿的渴望之情。(“等焦”“盼等”“急不暇择”)
②批注:对绿的喜爱之情。(两个“装饰”、两个“借”、一个比喻“如同幽囚一只小鸟”)
③批注:对绿爱得执著。(“固执”“爱抚”“善意”)
④批注:对绿的怀念之情。(“怀念”“绿友”)
3.师:到处都是绿意洋洋,作者既然如此喜爱绿,那为何又要“囚绿”呢?
三、读“文”
1.师:本文题目为“囚绿记”,意思是记叙“囚绿”的经过。那么,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都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用“”画出关键语句(即那些写行动的语句),并用与“囚绿”形式相同的短语概括。
2.学生速读,思考,概括。
明确:引出回忆→择绿→赏绿→囚绿→释绿→怀绿(写作思路)
四、读“绿”
1.师:请细读下列语句,并结合陆蠡的资料和写作背景思考这“绿”的含义。
语句: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②可是在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③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资料:
①陆蠡其人:
陆蠡,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抗日烈士,原名陆考原,幼时有神童之称。著有三本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陆蠡貌不轩昂,语不惊人,服装俭朴,不善交际;心地坦白,对朋友至诚至义;“不愿说好听的话,不肯做虚夸的事”,“喜欢埋头做事,不求人知”。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上海沦陷后,他留沪主持该社工作。1942年4月13日因出版抗日小说,被捕,刑审数日,受尽酷刑,英勇不屈,被日寇秘密杀害,年仅34岁。
②陆蠡其时其文:
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发生了,时值日寇入侵,华北人民陷于水深火热。本文写于1938年,即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当时作者留居在已成“孤岛”的上海,被迫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作者是富有正义感的青年作家,国难当头,不能不愤怒、忧烦,不能不生出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于是他回顾了一年前在北京寓所将窗前的常春藤“囚禁”起来的事,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声。沉默、内向的性格,使他的行文含而不露,抒情深沉委婉。
(或: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1942年,他以34岁的英年殉于日寇屠刀之下。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出版社遭日军搜查,当时陆蠡恰好外出,本应庆幸自己的脱险,但他出于责任感,独自一人到捕房去问个究竟,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日本宪兵问他:“爱不爱国?”他说:“爱国。”又问:“赞成不赞成南京政府?”他说:“不赞成。”又问:“依你看,日本能不能把中国征服?”他断然回答:“绝不能征服。”日本宪兵恨他态度强硬,认为有政治背景,屡施酷刑,但他决不改口,结果吐血而亡。
陆蠡爱绿色,爱生命,爱光明,他不屈服于敌人的屠刀,终于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囚绿记》所表现的坚贞不屈的精神,其实正是他的心灵的写照。)
2.学生细读,思考,交流。
明确:
五、评“情”
1.师:到此我们已经弄明白了“绿”的象征意义,现在再回过头来评点这四处语句,请用批注的方式让你原先的评点锦上添花。
语句:
①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惫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②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③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
④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2.学生思考,评点,交流。
明确:
①批注:表现出作者对北方都市沉闷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厌倦和不满。
②批注:绿色在作者心目中就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同时也交代“囚绿”的原因。
③批注:“固执”表面上是责怪常春藤,实际上却是对常春藤的一种尊敬,是一种执著的爱。
④批注:隐含着作者对沦陷敌手中的土地和人民的深情怀念。
六、觅“绿”
师:绿,到处都有。但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绿,而是缺少发现。课外,请大家去寻找一份让你感动的绿色,小到一片树叶,大到一片树林,用你的笔将它收藏起来(尝试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描写),可以是一首小诗,也可以是一篇文章,让我们时时享受绿色之美。
(作者单位:海南省昌江县南罗学校)